新書推薦: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售價:NT$
295.0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編輯推薦: |
在莎士比亚故居重温人间悲喜剧,在萨尔茨堡邂逅音乐巨匠莫扎特,在圣彼得堡听普在巴黎享受流动的艺术盛宴希金深情地读诗。万水千山走遍,只为来一次浪漫的艺文之旅。
|
內容簡介: |
《远行与异文明的初恋(冯骥才欧游手札全彩图 文版)》收录了冯骥才多年以来*经典的游记随笔, 共分为四个部分:英伦探幽泛舟康河、法兰西 邂逅缪斯、奥地利聆听圆舞曲、俄罗斯听普希 金读诗。本书以文字表达和图文相偕的形式颇具特色 。它既是作家写画家,又是画家写作家,亦文亦画, 是一本典型的冯骥才式的作品。
|
關於作者: |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作家、画家,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教授、中国小说学会名誉会长等职。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代表作有《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等,另有《冯骥才分类文集》16卷。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近年投身民间文化和传统村落抢救等工作,*有相关理论、随笔,并主编大型文献丛书多种。
|
目錄:
|
Chapter 1 英伦探幽泛舟康河 学院风骨 再来康桥 牛津的老房子 人生在他们笔下 莎翁故居里的戏 坎特伯雷的故事 霍沃斯的姊妹花 关于简奥斯汀 博物馆的奇妙之旅 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人 不断发现剑桥博物馆 美术馆里的自助餐 福尔摩斯也有博物馆? 遗产之城 Chapter 2 法兰西邂逅缪斯 美是精神的浪漫 街头的吻 巴黎女郎 地铁中的乐手 巴黎的天空 拉丁区,我们那条小街 历史是一种灵魂 巴黎的历史美 双重的博物馆 居住在拉雪兹的大师们 Chapter 3 奥地利聆听圆舞曲 萨尔茨堡随想 莫扎特糖球 音乐之声与音乐之城 神通巨匠上帝 雪山上的音乐 维也纳情感 奥地利的象征是什么? 维也纳怀旧 浪漫的灵魂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天籁 月光里的舒伯特小楼 Chaper 4 俄罗斯听普希金读诗 普希金为什么决斗? 黑河里的决斗之地 折断翅膀的飞鸟 波尔金诺的秋天 够了,够了,我亲爱的! 为了心灵的自由 文学大师们的另一只笔 普希金 莱蒙托夫 茹科夫斯基 果戈里 屠格涅夫 列夫托尔斯泰 陀思妥耶夫斯基 马雅可夫斯基 寻找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从这里出走 谁把托尔斯泰留了下来? 契诃夫故居探访记 梅里霍窝契诃夫的小屋 医生契诃夫 斯巴斯科耶 永远的阿赫玛托娃
|
內容試閱:
|
再来康桥三十年前,剑桥给我的印象十分有限。一是当时 的访问是闪电式的,二是那时我只有两个彩色胶卷, 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位编剧从大盘胶片上剪下来 一段装在暗盒里送给我的,我必须节省着用,所以那 次在剑桥留下的照片,只有代表团在三一学院那个标 志性的钟楼前的合影;其他印象经过三十年岁月冲刷 ,已经没有多少具体细节,只剩下一种气氛、一种感 觉而已。
然而这气氛却很美好。舒展、古雅、大气,还有 大片大片几近奢侈的绿,因为我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校 园绿地。
这次来再看,我对它的印象还算没错。比如国王 学院那座哥特式的礼拜堂前的绿地有多大?反正在绿 地那一端走路的人影只有烟卷大小。这大片的绿可以 消除声音,吸收心里的浮尘,还可以发动思想。可是 一位在这里念书的中国学生说有时静得叫人有点孤独 。我笑道,思想需要孤独,做买卖才怕孤独呢。国内 不少大学变成了行业工具,热热闹闹已经找不到这种 孤独感了。我还说,可能正是这种让人感到孤独的宁 静,使得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写出了那首情感的 绝唱。
站在康河的桥上看去,真的很美。每根飘逸的柳 条都像是画出来的,一片片水光皆似摇动的色彩。
我对徐志摩多一点感觉,缘于他在1916年曾 是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的学生,他在天津大学的时间 比在剑桥大学的时间长。不久前我还与山东工艺美术 大学商议,做两尊真人大小的徐志摩的立像分别放在 我们两座学院,因为那座致使徐志摩遇难的小山丘, 就在山东工艺美术大学的校园内。
过去我在社会工作时,把大学视作一片净土;现 在到大学工作,却不知净土在哪里。我在我的学院努 力奉思想学术为神明,看到的成果却极为有限。在与 国王学院的教授汉斯交谈时,他谈到对一些来到剑桥 的中国学者的印象,用了汉语的一个成语沽名钓誉 ,我听了并不尴尬,因为我不是生活在陈寅恪、梁 思成的时代;如果以我的耳闻目睹而言,可能会说出 更刺耳的话。
所以说,中国的希望与绝望都在大学。
牛津的老房子这次在牛津我最关注的是它墙上的石头。
牛津到处是古屋,动辄几百年。但它很幸运,这 几百年里,没遇到一位政绩狂的市长,把破旧立 新当作出政绩的良方,故而牛津人今天走进走出 的地方,也是艾略特、雪莱、霍金、王尔德、十几位 各国国王、六位英国国王、四十六位诺贝尔奖得主过 去走来走去的地方。历史的辉煌依然被记忆在这些空 间里。
中国的留学生指给我一个墙角说,钱锺书和杨绛 曾经常常坐在那里说话;但此时那里空空,纠缠在墙 上的老藤才绽出亮晶晶的新芽,一群鸟儿带着影子飞 来飞去。
这便是历史空间的意味与意义。
但牛津毕竟老了,尽管牛津的老屋是石头造的, 这种名为淡黄色蜂蜜石的石材极易风化,岁月太久, 石头表面像干了的饼干那样粉化和起甲,然后一 层层剥落下来,凹成了洞。因此牛津到处在搭架修缮 。
我注意到这种修缮方式很特别,是将蜂蜜石研成 粉末加进黏合剂抹在风化的石墙上,再在外面贴一层 特制的塑料膜,干后揭掉,石头的病害便被消除。这 是此地修葺古建特有的方式。我想起了大同的云冈石 窟和重庆的大足石窟,这两处的石头都是砂岩,风化 得厉害,让人束手无策。大同石窟露天处,有的地方 用手一抓就会抓一把砂粉下来。那么,何不来学一学 ?可是我对谁说呢?管事的人听听而已,管不了事的 人听了也没用。北京确定了二十五片民居保护区之后 ,一直扔在那里,没人再问。2012年两会听说康 有为故居要拆,跑去看,那个大院早成烂糟糟的大杂 院,门外挂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里面乱 搭乱建,垃圾成堆,似乎有意放在那里等待烂掉,然 后连房子一块清除。其实更大的悲哀是:我们不再要 自己的历史了,我们只要口头上的五千年。
P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