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英] 罗宾·洛夫莱斯 [德]雅纳·蒙乔 [波兰] 雅库布·诺沃萨德
》
售價:NT$
551.0
|
編輯推薦: |
家庭是孩子的*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很难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改变。因此,搞好家庭教育,就是为孩子未来的人生铺上明亮的底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们共同的愿望。但有时由于方法不当,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很多家长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恨铁不成钢,殊不知,由于每个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不同,从而塑造了孩子不同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及学习、生活能力。只有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给他们架起通向成功的桥梁。
基于此,我们推出了这套成长的对话系列丛书,本丛书共五本,每本书分为蓝篇和青篇两部分。蓝篇部分收录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老臣、汤素兰、谢倩霓、李东华、汪玥含等人的名作,青篇部分精选了该作家子女赵小臣、汤沐黎、江亦纯、江亦洁、苗依依、汪子淳等人的优秀作品。此外,两代作者还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心得和成长感悟,展现了作家与父亲母亲的双重身份带给孩子的影响。通过亲子两代人的作品,向读者展示了父母的言传身教
|
內容簡介: |
《时间之间》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与其子汤沐黎合著的作品集,是成长的对话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青篇是汤沐黎的作品,蓝篇是作家汤素兰的作品,此外,还有作家所写的教育感悟及儿子的成长感悟。本书系旨在通过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子女的作品,向读者展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影响,突出榜样的力量,以引起学龄儿童的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家庭教育的反思。
|
關於作者: |
汤素兰,1965年生于湖南。一级作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从大学时期开始为孩子们写作,尤其擅长童话。代表作有长篇及系列童话《笨狼的故事》《奇迹花园》《小巫婆真美丽》《红鞋子》《梦想号游船》等。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信谊幼儿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张天翼童话寓言奖宝葫芦大奖等奖项,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等。多部作品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幼儿园教材和新语文快乐语文等极具影响力的课外语文读本,并翻译至韩国、新加坡、越南等国家。
汤沐黎,出生于湖南长沙,在家乡生长了十八年后决定前往美利坚的水深火热之中求学,目前在美国佩珀代因大学攻读金融学研究生。有一个著作等身的童话作家母亲,然而自己读的书估计连腰都没达到。性格上比较喜欢悠哉惬意地过着,但遇上值得自己拼搏的事情也愿意狠狠努力一把,不过努力过后又经常会有哎呀这件事做成了总应该奖励一下自己之类的慵懒想法,所以总是会引来父母你什么时候又买了这个鞋子衣服手办之类的问题兴趣爱好很广泛,包括篮球、看书、音乐,等等。忽略比较凶恶的长相和眼神,其实算是个比较好相处的人。
|
目錄:
|
蓝篇:汤素兰
1 我是你的向日葵
2 和孩子一起成长
3 把爱寄出去
4 每朵乌云都镶有金边
5 迷茫的鞋子
6 你是在哪儿玩大的?
7 种什么种子
8 收集阳光的小老鼠
9 我的读书故事
10 我认识汤素兰
11 自由地写,自在地说
12 童书,孩子的恩物
13 探险与追寻
14 我们班的重大事件
15 秘密日记
16 绿贝加的遭遇
17 不合逻辑的答案
18 签字风波
19 意外的荣誉
20 从风信鸡到小丑鱼,四十千米
青篇:汤沐黎
1 我的好习惯
2 班级大战
3 我的理想报告
4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
5 一件难忘的礼物
6 我降服了台风
7 成长的代价
8 送同升汤生序
9 意气
10 关于改过的实验报告
11 江东的王者孙权
12 丢脸
13 由桑地亚哥所想到的
14 旅程
15 人生要学会转弯
16 倾心一爱
17 一个少年的故事
18 轮椅枷锁
19 惊奇
20 精神病院的大人物
21 你是谁
22 山寨保护法
我的留学生活 汤沐黎
|
內容試閱:
|
时间花(代序)
汤素兰
德国作家恩德的《毛毛》是关于时间的哲学童话,他在里面写到了时间花。然而他的时间花更多地属于时间本身及它所代表的哲学意义。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存在于时间之中,并且在时间里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时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在时间里生存并且老去,只要存在于时间之中,我们就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之花。
比如,这一本我和儿子的小集子就是我们在时间之间开出的花。
儿子一直是我作品忠实的第一读者。我信任他的阅读与批评,缘自于他从小阅读过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打过不错的底子。虽然他大学和研究生学的是经济,离文学似乎渐行渐远,但我现在依然习惯在一部作品写完之后第一时间发给他看一看,在听到他的肯定意见之后,才会将作品发送给编辑交付出版。
我一直是儿子习作或涂鸦的真实收藏家。儿子自小就没打算当作家,因此,对他自己写的作文或者练笔并没有记录留存的习惯,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些作品,都是我平时留意收集的。只可惜这些作品大多数是他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练笔,他上大学和读研究生都在国外,我已经没有办法像赶海的人那样拎着篮子跟在他的脚步后面去收集整理了,他也因为学业的压力,写得越来越少。
因为在我初做母亲的年代,还没有这么多的亲子教育读物,也没有现在这样深入人心的亲子育儿理念;还因为儿子成长的阶段,正是我自己工作和事业最为忙乱的时候,所以我与他相处的亲子时光少之又少。他上幼儿园是全托的,上小学的时候,我原本打算送他去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那时候这样的学校还并不太多,而且美其名曰贵族学校,没想到儿子坚决反对,我也就没有强迫,顺了他的心意,让他上了家门前的一所小学。现在回想起来,幸亏儿子有自己的坚持,我们才拥有了多一点的美好的亲子时光。
从一个孩子呱呱坠地,到他考上大学走出家门独立生活,这十七八年的光阴实在过得太快了。做母亲的总是觉得,仿佛还没有回过神来,孩子就已经长大了。
这本书的书名是儿子自己取的,叫《时间之间》。确实,一个孩子是在时间之间成长的,而这些记录正是时间之间的点滴,是时间之间开出的生命之花。我要感谢时间,感谢生命的奇妙,感谢千千万万人之中的奇妙缘分,让我们成为母与子。我要感谢神奇的文字,让这时间之间开放的花朵得以记录,成为永远的珍藏。
我还要特别说明的是,收集在集子中的虽然是沐黎中小学时代的习作,但我还是希望沐黎的成长和我有关于他成长的点滴记录,能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兴味和某些启迪。为了保持时间的不可重复性,我将2009年为沐黎的习作集《不只会写火星文》所写的前言《我是你的向日葵》也一并附在这本书里,作为这本集子的注脚。
和孩子一起成长
幸福
年轻的时候,作为一个文学女青年,我是敏感而多思的。那时候写诗,诗里的意象常是死屋、鬼火、坟茔。灵魂总在孤独中挣扎。整个人仿佛一只风筝,随风飘着,不知何处是归宿,有时候觉得生命也是多余的。
直到有一天,孩子呱呱坠地,我仿佛也如一颗种子,从无所依傍的树梢落到地上,生根、发芽,长出自己的树荫。从此,人踏实了,存在有了目的,生命有了意义。
记得孩子出生的时候,我曾这样写道:
在千千万万人当中,孩子,你选择了我,我要感谢;你给予我一切的好,给予我生命的意义,给予我神圣的名字,孩子,我要感谢;你的笑容灿烂如星辰,指引我一生的道路。能够爱你,孩子,我是多么幸福!
上帝将一个如此柔弱的小生命交给我,我要抚养他长大,要让他健康快乐,这份责任是多么重大。我首先得珍爱自己,强大自己,才有能力照顾他。人并不怕责任,有了责任才有奋斗的目标。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是轻。
我记得一首小诗这样写道:什么是幸福?因为你活着而让另一个生命活得稍微好一点,这就是幸福。
许多女人做了妈妈以后,会为了照顾孩子而放弃工作。我却因为有了孩子,更加努力工作与写作。有时候难免会因为工作而影响对孩子的照顾,但这种影响只是表面的。因为我总会让孩子知道我爱他,一旦他需要我,我永远会在他的身边。
爱的教育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懂得如何爱孩子。
爱并不是娇纵和迁就。恩慈是爱,严苛也是爱。对孩子的爱,有时候就应该是恩威并施的。
记得有一次带孩子去公园玩,孩子摔倒了,我没有去抱他,而是让他自己爬起来。孩子摔得有点重,趴在地上哭,我也没理他。旁边有位奶奶看不下去了,冲过来质问我是不是孩子的亲妈。我当然是孩子的亲妈。我只是想让孩子学会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我还想让他懂得,男孩子偶尔摔个小跤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孩子小的时候,每次带他去商店买玩具,我总是事先申明只能买一个玩具,至于买什么玩具,让他自己选择。我们常常会在商店里看到因为买玩具而哭闹的孩子。但这样的事情在我孩子身上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自主的选择,既尊重了孩子的意见,又让他懂得了节制。
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我因为写作的原因,常常熬夜,早晨很难早起。好在孩子的学校离家特别近,上学不用接送。他每天早晨都是自己起床上学。这个习惯对他很有好处。我见过不少因为上学迟到而埋怨父母的孩子。但我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每天上学都是自己定闹铃自己起床。孩子不仅要自己起床上学,还从小学起就承担了下楼到附近的早餐店为我和他自己买早餐的任务。通过为我买早餐这件事情,我让孩子知道,妈妈也是需要照顾的。
我家乡的乡谚说:爹娘爱崽路路长,崽爱爹娘扁担长地上的路有多长,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有多长,孩子对父母的爱却像肩头的扁担那样短。孩子并不是天生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他需要有机会照顾父母,他也要学习如何孝敬。我们虽然身为父母,但同时也是别人的孩子。我们作为孩子是如何照顾自己的父母的?这往往是最鲜活的教材。我母亲常说一句话:屋檐水滴在现成的洞眼里。意思是自己如何对待父母,自己的孩子就会如何对待你自己。母亲常列举村里的人家来说明这个问题。但凡那些孝敬父母的人,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比较孝顺。那些对父母尖酸刻薄的人,自己老了以后,往往也落得个孤苦伶仃的下场。
和孩子一起成长
人不可以年轻两回,除非和孩子在一起。
我是在偏僻的农村长大的,小时候没有读过童话故事,也没有绒毛玩具。有了孩子以后,我和孩子一起拥有很多绒毛玩具,还为众多绒毛熊组成了一个熊熊国。我和孩子一起阅读童话故事,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相信王子和公主的快乐结局。
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从牙牙学语、懵懂无知再到逐渐懂事的。在孩子的身上,我明白了:我们每一个人当初对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力,都有十万个为什么。只是我们长大以后,逐渐失去了好奇心和想象力,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知识与规则,不再问为什么。
孩子总是前一分钟眼角还含着泪,后一分钟脸上已经笑开了花。
孩子总是不知疲倦地玩着游戏,哪怕是重复了一百次的游戏,也玩得津津有味。
孩子总是满怀热情地迎接每一天。每一次打开门,孩子总是兴高采烈地奔向外面的世界。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用孩子的目光来打量这个世界,学会了像孩子一样满怀信心地奔跑。
孩子日渐长大,他的身影渐行渐远。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的母亲,心里是满满的幸福。因为在孩子的每个脚窝里,都有成长的记忆与生命的收获。
2014年5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