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户籍改革中的政府行为逻辑-(基于地方案例的比较研究)

書城自編碼: 302115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王清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732958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36/204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9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編輯推薦:
 
政府行为理论回应中国的改革故事,讲述户籍制度改革双城记的形成机制,分析地方政府从发展型改革到兼顾型改革的转型逻辑,是理解中国政治的一把钥匙。
內容簡介:
本书围绕地方户籍制度改革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这一核心研究问题,对G市和C市户籍制度改革进行双案例比较研究,分析发展型户籍改革和兼顾型户籍改革这两类户籍制度的改革类型,地方发展型户籍改革是地方发展型政府理论在户籍制度改革上的运用,兼顾型户籍改革则是对地方发展型政府的理论补充。作者从制度与行动者的分析框架解释两类户籍制度改革的形成原因,分析两类改革面临的困境,提炼出发展型户籍改革和兼顾型户籍改革的概念,验证、丰富和发展了地方发展型政府理论。
關於作者:
王清,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后,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20072008)、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20152016)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中国政治、地方治理、政社关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民政部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课题共四项,出版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学术成果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曾获国家民政部课题优秀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奖项。
目錄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文献评估
一、社会公平视域下的户籍制度改革
二、政府管制视域下的户籍制度改革
三、地方发展主义视域下的户籍制度改革
第三节核心概念
一、户籍制度
二、地方户籍制度改革
第四节分析思路
一、地方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类型
二、地方户籍制度改革类型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研究方法
一、双案例比较分析法
二、数据来源
第六节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发展型户籍改革:以G市为例
第一节发展型户籍改革的理论框架
一、地方发展型政府
二、发展型户籍改革
第二节发展型户籍改革的类型1:蓝印户口
一、蓝印户口的政策扩散
二、G市蓝印户口政策的实施及改革特点
第三节发展型户籍改革的类型2:积分入户制
一、A省积分入户制的发展历程
二、G市积分入户改革的实施及其特点
三、G市积分入户制仍是一种发展型户籍改革
第四节发展型户籍改革的成效及困境
一、发展型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效
二、偏好替代
三、户籍制度改革碎片化
第三章发展型户籍改革的形成逻辑
第一节压力型体制与晋升激励
一、压力型体制迫使地方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二、政治锦标赛推动地方政府间竞争
第二节户籍制度改革: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工具
一、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户籍改革自主权
二、地方政府通过发展型户籍改革,争夺市场稀缺资源
第四章兼顾型户籍改革:以C市为例
第一节兼顾型户籍改革的历程
一、第一阶段:地方探索阶段
二、第二阶段:中央试点阶段
第二节兼顾型户籍改革的内涵及特征
一、改革内容:城乡统筹
二、改革部门:一体化
三、改革方式:赋权式改革
第三节兼顾型户籍改革的成效和困境
一、兼顾型户籍改革的成效
二、福利支出成本与财政投入难以持续的困境
三、体制机制方面的困境
第五章兼顾型户籍改革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现实问题倒逼:上压下挤的发展困境
一、压力型体制与资源禀赋的冲突
二、自下而上的社会压力
第二节贯彻上级意图:自上而下的外部动力
一、改革实验区的成立
二、地方政府积极贯彻上级意图
第三节政策企业家:兼顾型户籍改革的内部动力
一、行政强制:处理上级政策和下级不执行的困境
二、吸纳专家参与:缓解改革与风险的矛盾
三、做而不说:化解改革与法律的冲突
第六章发展型和兼顾型户籍改革的比较
第一节发展型改革和兼顾型改革的区别
一、改革动力:发展型vs.兼顾型
二、改革主体:碎片化vs.一体化
三、改革内容和方式的区别
四、改革结果: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化vs.均等化
第二节发展型和兼顾型户籍改革的联系
一、兼顾型户籍改革是对发展型户籍改革的超越和发展
二、从兼顾型户籍改革到公平型户籍改革
第七章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国外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对我国户籍改革的启示
一、人口登记成为国内的法律准则
二、户籍是进行人口登记的行政管理制度
三、依靠法制和市场的方式调节人口流动
第二节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结合
二、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
三、利益调整与有序改革相结合
第三节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
一、剥离户口福利
二、逐步放开户口迁徙
三、强化人口登记
第四节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对策
一、落实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调整人口迁移政策
三、改革保障:户籍制度改革主体的纵向和横向层级
结语
一、验证地方发展型政府理论
二、补充地方发展型政府理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附录1
G市2010年和2014年积分入户政策比较
附录2
访谈情况一览表
后记
內容試閱
改革开放之后,建立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与市场经济发展形成激烈的冲突,在经济发展、行政管理、社会公平方面带来三重困境,共同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从1984年至今
1984年中央开始推行自理口粮户籍改革,剥离户口与个人口粮之间的关系,这是人口流动的前提条件。,户籍制度进行了很多次改革与调试,然而,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呈现两个方面的矛盾。

第一,中央事权和地方改革的矛盾。2011年国办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指出国家基本户籍管理制度属于中央事权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1〕9号。,但是,从1984年到2013年,国务院对户籍制度改革一直没有出台全国性的改革方案,相反,地方化的挤牙膏式改革成为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最大特色。
吴开亚、张力:《发展主义政府与城市落户门槛: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反思》,载《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第60页。


第二,户籍改革的地区差异性与共同性的矛盾。一方面,地方政府所推行的改革具有地区差异,各地户籍改革的形式、内容、进程各不一样。例如,在同一历史时期,C市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的户籍制度改革,G市实行积分入户制度,北京市仍然进行严格的户口管制。地方政府放松户口管制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地方统一人口登记制度,有的地方放低入户门槛,有的地方剥离户口利益,逐步向农民赋权。另一方面,从内容上来看,各地的户籍制度改革具有共同点,即没有从根本上放松对人口自由迁徙的控制,也没有割断户籍制度与利益分配之间的关联性,每一次改革都是对已有改革的复制和延续。
李晓飞:《中国户籍制度变迁内卷化实证研究》,载《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240页。在这个意义上,各地的户籍制度改革尽管形式不同,但是实质不变。


既然从1984年到2013年,户籍制度改革呈现鲜明的地域特征,那么,地方户籍制度改革到底存在哪些改革类型?哪些因素影响地方政府改革方式的选择?这是本书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本书试图
比较两个副省级城市的改革案例,分析户籍改革中不同地方政府的行为差异,建构地方性户籍改革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与已有地方政府行为的理论进行对话,检验、补充和发展地方发展型政府理论。

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是一项特殊的制度,它既具有行政管理的一般特征,即人口登记的功能,又具有政府管制的特殊特征。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方式的比较研究至少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第一,对话和发展地方发展型政府理论。在中央顶层设计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成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主体,并自行探索具有地区差异的户籍改革形式,使得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呈现鲜明的地方特征。笔者通过地方户籍改革研究地方政府的行为,并和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行为的理论形成对话。一些学者研究20世纪90年代江浙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行为形成了地方发展型政府的概念。
关于地方发展型政府的理论参见Oi,Jean,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The China Quarterly,1995,p144;Oi,Jean,Local State Corporatism,in Jean COi eds,Rural China Takes
Off: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郁建兴、高翔:《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逻辑及制度基础》,载《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载《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王清:《超越地方发展型政府:理论框架与经验分析》,载《四川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20世纪90年代地方户籍改革也具有地方发展型政府的特征,本书试图通过发展型户籍改革验证地方发展型政府理论。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央逐步重视并在一些地方试点,国内出现了一些完全不同于发展型政府特征的地方户籍改革。本书将分析地方户籍改革的转型及造成转型的原因。认为地方政府的行为受制度环境影响,当外部制度环境发生变化,地方政府的行为会发生改变,地方户籍制度改革的转型使得地方政府具有不同于发展型政府的特征。本书试图在地方户籍制度改革转型的个案上扩充和发展地方发展型政府理论。


第二,对话已有关于户籍改革的理论。已有关于户籍改革的文献主要从社会权利、政府管制和地方发展主义三个角度展开,对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然而对于地方政府到底如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三类文献的解释力度不够,也没有揭示21世纪之后户籍制度改革的新特征。本书试图从实然的角度分析户籍制度改革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种不同类型的户籍改革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梳理改革开放之后户籍制度改革的类型及其转型。

(二)实践意义

从过去三十多年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来看,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牵动各方利益格局的调整,户籍制度改革涉及与户口有关的一切福利,很多福利是其他政府部门贴到户口身上,户籍制度具有天然的粘连性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从这个角度来看,户籍制度改革不能仅从人口登记和户口迁移这一个角度展开,还要考虑如何剥离户口利益。中央和国务院分别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下一步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意见,其后国务院下发的《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本轮户籍制度改革需要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相应基本公共服务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5〕26号),2015年5月8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2014年12月4日。,这是本轮户籍制度改革的焦点。到2015年7月为止,全国31个省区市中,至少有20个省市区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对如何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并无着墨
刘军涛、赵艳红:《20省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居住证成色不一》,人民网2015年7月23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723c1001-27346184html,访问时间:2017年3月20日。,而这恰是本轮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


为何中央政府提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却没有得到地方政府的响应?这至少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如何激发改革者的活力?户籍制度改革既需要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合和实施,因此,当中央政府做出户籍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后,地方政府是否有动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如何激励地方政府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这是一个有待研究且对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本书将着重分析地方政府推行不同类型户籍制度改革的影响因素,从而归纳和分析地方政府改革的逻辑,并形成如何引导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第二,如何协调横向政府部门共同推进户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不是公安部门的事情,它涉及各个职能部门,如何协调横向政府部门间关系,这是决定户籍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内容。本书将呈现横向政府部门碎片化对改革的影响,并在第四章详细呈现兼顾型户籍改革中,横向政府部门如何协调一致共同推进户籍改革,为下一步户籍制度改革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