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65.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內容簡介: |
从MOOC平台、内容组织、视频制作、教学实施、课程分析、成绩评定等方面,系统分析MOOC教学的方法、内容,为学位教学单位提供MOOC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提供参考,为MOOC学习人员提供指导。全书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MOOC建设与实践为主线,在详细分析MOOC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课程MOOC建设的流程和教学实践的方法,力图从特殊回归一般,抽象出MOOC建设的基本规律和适应本科教学的MOOC实践模式,为MOOC应用于大学教育服务。
|
關於作者: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天线与电磁兼容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总装电磁兼容行业专家,全军电磁频谱管理咨询委员会专家,电磁兼容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微波分会委员,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
目錄:
|
目录
第1章MOOC概述1
1.1MOOC的产生与发展1
1.1.1MOOC特点与兴起原因1
1.1.2MOOC发展:cMOOC与xMOOC4
1.2国外MOOC的现状10
1.2.1美国10
1.2.2英国16
1.2.3德国18
1.2.4澳大利亚19
1.2.5日本21
1.3国内MOOC的现状23
1.3.1中国大学网络课程建设历程23
1.3.2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24
1.3.3中国大学MOOC实践特点29
1.4MOOC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30
1.4.1MOOC课堂与实体课堂分析30
1.4.2MOOC与网络公开课分析31
1.4.3MOOC适应大学教学形式32
第2章MOOC平台35
2.1MOOC和SPOC35
2.1.1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35
2.1.2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39
2.1.3MOOC与SPOC对比41
2.2MOOC平台及其特点44
2.2.1主要MOOC平台44
2.2.2Coursera、Udacity 和 edX及其比较46
2.2.3国内主要MOOC网站51
第3章MOOC内容设计53
3.1MOOC的课程适应性分析54
3.1.1课程内容组织的特点54
3.1.2课程表现手段及教学实施的特点56
3.1.3课程适应性分析56
3.2知识体系设计57
3.2.1知识地图58
3.2.2基于知识地图的MOOC知识体系设计58
3.3课程教学设计61
3.3.1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原则62
3.3.2课程教学设计主要环节63
第4章MOOC视频制作69
4.1优秀MOOC视频的特点70
4.1.1视频时长70
4.1.2语速70
4.1.3教师出镜71
4.1.4良好的前期设计71
4.1.5平易近人的授课模式72
4.2MOOC视频制作形式73
4.2.1演播室录制式74
4.2.2录屏式75
4.2.3课堂实录式76
4.2.4可汗学院式77
4.3MOOC视频录制78
4.3.1制作准备工作78
4.3.2视频录制81
4.4视频内容后期处理84
4.4.1后期编辑需注重的要点84
4.4.2后期输出视频的技术指标85
第5章MOOC视频学习87
5.1视频学习的组织实施87
5.1.1课程实施流程87
5.2视频学习的基本方法90
5.2.1MOOC平台的基本操作90
5.2.2视频学习方法93
5.3学习数据分析98
5.3.1学习评价指标体系98
5.3.2数据统计方法99
第6章翻转课堂103
6.1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103
6.1.1什么是翻转课堂103
6.1.2翻转课堂的实施流程105
6.2基于自主学习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108
6.2.1课前知识传授108
6.2.2课上知识内化111
6.2.3课后总结巩固113
6.3基于协作探究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113
6.3.1课前知识传授114
6.3.2课上知识内化117
第7章MOOC教学成绩评定120
7.1成绩评定原则120
7.1.1成绩评定多元化120
7.1.2成绩评定过程化121
7.2MOOC学习成绩评定方法122
7.2.1MOOC在线学习成绩评价123
7.2.2翻转课堂成绩评价125
7.2.3期末考试成绩评价127
参考文献128
|
內容試閱:
|
前 言
2012年以来,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风起云涌,它成功实现了一种高端的知识交换模式。依托MOOC,学习者能自由取得资源,课程也没有选课人数的限制,学习所需的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传播。这种崭新的学习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当前的高等教育,国内外众多著名高带头引领并积极参与,形成了许多优秀的MOOC平台,国外的有Coursera、edX,国内的有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
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积极推广MOOC促进互联网学习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这种先进的教育模式如何能够为大学校园内的教学服务。MOOC对于高校要实现墙外开花,墙内结果的效果,意味着在服务于广大互联网用户的同时,MOOC也要考虑如何支持校内学习者的学习。
国防科技大学作为全军最高的工程技术学府,在2013年研发了自己的MOOC平台梦课平台,并于2014年开始尝试将MOOC与学校常规教学结合。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承担本科的公共基础课信息技术基础作为首批试点课程,完成了MOOC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全部流程,获得了丰富的应用经验。我们发现,在校内教学中结合MOOC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如何建、如何用和如何可持续发展。本书正是基于上述目的而编著的,它不仅是教学团队的经验总结,也反映了先进教育技术与大学教育的结合。
全书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MOOC建设与实践为主线,在详细分析MOOC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课程MOOC建设的流程和教学实践的方法,力图从特殊回归一般,抽象出MOOC建设的基本规律和适应本科教学的MOOC实践模式,为MOOC应用于大学教育服务。
本书第1章主要介绍了MOOC的产生、基本形式和应用现状;第2章介绍了当前主要的MOOC平台和SPOC的基本概念;第3章和第4章主要讲述了MOOC建设的基本流程,包括适应性分析、知识体系设计、教学设计和视频制作;第5章、第6章、第7章详细分析了MOOC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包括翻转课堂设计、平台应用和成绩评定模式。
本书是众多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果,刘培国编写了第2章,唐波编写了第1章、第3章、第4章,黄海风编写了第5章、第7章,王壮编写了第6章。同时,在MOOC建设的过程中,张汉华、韩建涛、田曦、李高升、周东明、黄纪军等诸位老师也参与了搜集资料、制作课件、录制视频的工作,在此一并感谢。此外,还要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陈晓莉编审,没有她高效而细致的工作,就没有本书的出版。
尽管在编写过程中已尽最大努力,但由于受到教育技术快速发展和编者水平的制约,总会有些许遗憾,书中肯定还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