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创业网络与创业学习过程——基于中国情境的研究

書城自編碼: 301930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单标安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464044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45/208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9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学问·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一部研究太平天国的经典著作)
《 大学问·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一部研究太平天国的经典著作) 》

售價:NT$ 653.0
细说秦汉史:中国人的生存逻辑
《 细说秦汉史:中国人的生存逻辑 》

售價:NT$ 704.0
地理中的中国史(自然篇)
《 地理中的中国史(自然篇) 》

售價:NT$ 301.0
昭昭春日
《 昭昭春日 》

售價:NT$ 356.0
组织发展OD:出色HR如何做战略和效能分析
《 组织发展OD:出色HR如何做战略和效能分析 》

售價:NT$ 356.0
大秦帝国全史
《 大秦帝国全史 》

售價:NT$ 1015.0
孟浩然(英语世界中的*一本孟浩然传记)
《 孟浩然(英语世界中的*一本孟浩然传记) 》

售價:NT$ 332.0
改革年代:美国的工业霸主之路
《 改革年代:美国的工业霸主之路 》

售價:NT$ 347.0

編輯推薦:
本书基于中国转型经济背景,探讨新企业创业者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应对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创业网络对创业学习过程的影响,揭示中国独特的关系网络在创业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內容簡介:
本书基于中国转型经济背景,在现有创业学习理论研究缺乏的基础上,构建创业学习过程模型,深入揭示不同类型的创业学习方式(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对创业知识的不同作用,并基于此建立创业网络对创业学习过程的理论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的创业网络(个体关系、商业关系以及政治关系)对创业学习过程的不同影响,探讨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这些不同类型的创业学习方式在创业网络与创业知识间的中介效应。
關於作者:
单标安,吉林大学管理学博士。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和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成员。多年来从事创新与创业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和面上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际重点合作项目和面上项目多项,在国际SSCI期刊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国内权威期刊《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等发表论文20余篇。
目錄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研究方法
132技术路线
14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问题

第2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中国情境的内涵及其环境要素
211中国情境的内涵
212中国情境下的要素分析
22创业网络相关研究
221资源视角(管理学)
222关系视角(社会学)
223认知视角(心理学)
224经济视角(经济学)
225小结
23基于中国情境的创业网络研究
231现有研究内容
232中国情境关系网络的独特性
233原因分析
24创业学习相关研究
241创业学习涉及的相关概念
242创业学习研究概述
25创业知识相关研究
251创业知识的理论来源及其作用
252创业知识的内涵
253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知识获取
26本章小结

第3章创业学习过程研究
31创业学习的内涵及学习过程模型构建
32创业学习方式与创业知识
321经验学习与创业知识
322认知学习与创业知识
323实践学习与创业知识
33案例分析1初次创业的技术创业者创业学习
34案例分析2马云的多次创业
35本章小结

第4章创业网络对创业学习过程的影响
41创业网络与创业学习过程关系模型构建
42创业网络与创业知识
43创业网络与经验学习
44创业网络与认知学习
45创业网络与实践学习
46不同学习方式的中介作用
47本章小结

第5章研究设计
51问卷设计
52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53变量测量
54效度与信度检验
55本章小结

第6章实证分析
61创业学习方式与创业知识的关系检验
62创业网络与创业知识的关系检验
63创业网络与经验学习的关系检验
64创业网络与认知学习的关系检验
65创业网络与实践学习的关系检验
66不同学习方式的中介作用关系检验
67本章小结

第7章结果讨论与启示
71结果分析与讨论
711不同类型的创业学习方式对创业知识的
影响分析
712不同类型的创业网络对创业知识的
影响分析
713创业网络对不同类型的创业学习方式的
影响分析
714不同类型的创业学习方式的中介效应分析
72对中国新企业及创业者的启示
721创业学习是影响创业成败的关键
722明智的创业者会合理利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723创业网络是最为关键的创业资本
73本章小结

第8章结论与展望
81结论
82本研究的创新性
83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內容試閱
在过去的20年,有关创业方面的研究日新月异,在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层次方面发生着较大的变革。创业研究在国际管理学领域的几个顶级杂志上所刊发的文献数量上也占据着一定的比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管理学会于2007年针对战略创业领域创办了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近年来创业领域公认的两本权威杂志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ET&P)和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JBV)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也在较大程度上表明了创业研究在整个管理学领域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然而,非常明显的一个现象是,现有的创业研究过于关注成熟经济,如创业领域著名学者Bruton、Ahlstrom和Obloj等人在2008年便指出现有的创业研究更多地被北美和欧洲所关注,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的研究非常匮乏。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最典型代表,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背景下依然能够强势增长。但国际上对于中国创业研究显然关注不足,中国情境下的某些创业问题往往与成熟经济存在差异性,有时难以用现有成熟的理论加以解释。本研究立足于现有创业领域的最前沿研究问题创业学习,基于创业学习理论研究不足,提出从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三个方面来剖析创业学习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转型经济为背景,深入揭示不同类型的创业网络对创业学习过程的影响,分析三种创业学习方式在创业网络与创业知识间的中介作用,弥补了现有相关理论不足,创新性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剖析创业学习的内涵,将创业学习分为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三种类型,并基于中国新企业开发出这三种创业学习方式的量表。创业学习是创业领域研究的最前沿问题,也是从动态视角研究新企业创建过程的全新的创业研究方向。然而,创业学习的相关研究处于概念分析阶段,以概念研究为主,还包含少量的案例研究。学者们对于创业学习的内涵,维度等尚未形成共识。由于创业学习过程本身的复杂性也使得相关的测量问题始终困扰着学者,故无法进行深入验证性的实证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将创业学习加以分类,将其分为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三种不同的类型,深入探讨三者的内涵、联系与区别。最为重要的是,本研究基于中国新企业样本,开发出这三种不同类型创业学习方式的测量量表,填补了创业学习研究过程中缺乏相关测量体系的空白,为今后学者从实证角度深入研究创业学习奠定了基础。(2)基于创业学习理论研究不足,构建创业学习过程模型,揭示学习方式对创业知识的作用机理,分析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对创业知识的不同影响。国内外对于创业学习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何为创业学习本身尚存在较大的争议,更不用说对于创业学习过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这种广泛的争议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创业学习研究进一步的深入化。特别是,创业学习本身属跨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在创业学习过程模型构建方面,来自心理学领域和经济管理学领域学者的观点存在较大的分歧,如何将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加以综合是创业学习研究后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研究借鉴心理学的经验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结合创业实践的动态性和复杂性特征,提出创业学习是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三种不同学习方式创造创业知识的过程,将已有的创业学习过程模型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综合,弥补了创业学习过程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为今后国内外学者正确地理解创业学习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撑。(3)基于中国情境,构建创业网络对创业学习过程的影响模型,分析个体关系、商业关系和政治关系对不同类型创业学习方式(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影响,并探讨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在创业网络与创业知识间的中介效应。创业学习本身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处于一定的社会情境中才能发生。因此,创业者所拥有的外部关系网络对于创业者进行创业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然而,现有研究却忽略了创业者的各种关系网络(即创业网络)在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特别地,在中国情境下,受独特的转型经济制度和儒家文化的影响,创业网络存在独特性,如在创业过程中强调利用个体关系、重视建立政治关系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创业网络,包括个体关系、商业关系和政治关系是如何影响创业者的创业学习过程的,其对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存在何种影响尚需要理论加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深入剖析了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的创业环境,结合中国关系文化特征,提出将创业网络分为个体关系、商业关系和政治关系,构建创业网络对创业学习过程的影响模型,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创业网络对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的不同作用,并探讨了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在创业网络与创业知识关系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在形成过程中得到了博士生指导教师蔡莉教授的悉心指导,从研究选题、理论框架的论证、结构安排等方面,蔡莉教授都给予了大量的建议,让本研究能更为深入地探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的一些创业行为规律,在此对蔡莉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本研究理论综述的部分文献搜集工作得到了吉林大学创业研究中心成员汤淑琴博士(现为东华理工大学讲师)、陈彪博士(现为郑州大学讲师)等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企业创建过程中创业网络对创业学习的作用机理研究(编号:71172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研究的部分成果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创业者特质对机会驱动型创业行为的影响机理(编号:71402064)、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及哲学社会科学平台基地建设项目的资助。
作者2016年10月


第1章绪论
11研 究 背 景背景一:创业活动的高失败率创业活动几乎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每个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业活动也呈现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特点。创业活动本身是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为,其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却非常显著。这不仅仅体现为高收益上,创业活动还能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产生社会效益。正是因为创业活动的巨大作用,绝大多数国家和政府部门都鼓励创业活动。但是,创业活动是高风险性行为。伴随着极其活跃的创业氛围的是,创业失败的概率相当高。关于创业失败的人和事不绝于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听到、看到相关的失败例子。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创业活动的失败率在70%以上,而国外成熟经济体创业活动的失败率也达到60%以上。近年来国家较为重视的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失败率更高,超过90%的创业行为都失败了资料来源:钱江晚报,http:wwwchinaacccomnew207%2F434%2F444%2F2008%2F3%2Fxi954834435191 38002194790htm。。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创业活动对应的是极高的失败率,但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的推动作用却是极其明显的。因此,创业活动吸引着大量学者的关注。进行创业研究,创业学者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创业活动存在如此高的失败率?为什么这么高的创业失败率依然引来越来越多的人前赴后继地投入创业活动中去?为什么有的个体创业能够成功,而其他个体却失败了,是什么导致了个体间创业行为的这种差异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大量学者针对以上这些核心的创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早期的学者主要从特质论的角度来解释这些创业现象(如Cromie和Johns,1983;Herron和Robinson,1993;Koh,1996)。根据特质论的观点,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为高风险承担性、高自信心、高容忍度等特质(Koh,1996)。正是因为这些常人不具备的特质使得创业者能够大胆地从事高风险行为,并取得成功。特质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创业者是天生的,有些个体适合进行创业活动,而不具备这些特质的个体就不适合进行创业活动。但随后这一观点却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质疑。因为学者们通过更为理性的研究发现,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之间并不具备明显的差异。创业活动本身是高度不确定的,每个个体所面临的创业情境存在极大的差异性,仅仅从特质论的角度是难以揭示这一复杂的现象(Cope,2005)。不难看出,特质论的研究更多地从静态角度出发去揭示创业现象,忽略了创业活动的动态性和持续发展性。创业者需要通过后天不断的模仿、反思和纠偏等学习行为来克服创业活动中面临的各种困境和不确定性(Lumpkin和Lichtenstein,2005;Xiao等,2010),即进行持续的创业学习。创业学习因能从动态的角度来解释创业问题,克服了静态特质论的不足而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们关注。但创业学习本身还处于探索性阶段,关于创业学习的概念、内涵、维度、学习过程及其作用机制等尚需要今后研究进一步加以关注。因此,解决这一问题便是本研究的最主要出发点之一。
背景二:创业者选择熟悉的行业与再次创业有个广为熟悉的词语叫外行莫入,这对于创业活动而言是非常贴切的。大量的事实已经表明,创业活动最怕的就是选择进入自身并不擅长的行业、市场或领域。部分创业者看到某一行业有利可图便急于进入,这导致的失败率是非常高的。因为每个行业有其特征,包括所处特定的发展阶段、进入门槛等。如果创业者不熟悉该行业的游戏规则,往往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早早被淘汰。因此,在现实创业活动中,创业者首选那些他们非常熟悉的领域,特别是与从业经历相关的行业。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创业者的二次创业或多次创业成功的概率相对而言要高资料来源:李开复的天使梦创业者比项目重要(http:money163com1205081080VO9E3V00253B0 Hhtml);Funders and Founders的调查(http:dataeguancnqitashuju_144235html)。,并且较之于初次创业会少犯错误。选择再次创业的创业者有可能初次创业失败了,也有可能初次创业非常成功,继而进行再次创业。但显然后者占据多数。事实上,有过成功创业经历的创业者并不意味着再次创业就一定能够成功,但风险投资家却最青睐于那些有过成功经验的二次创业者。资料来源: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cyjy2006120204083128942shtml社会对于二次创业者的期待要远高于初次创业者。然而,那些备受关注的教科书似的创业故事,包括Google、Apple、Yahoo、微软、亚马逊、eBay等往往都是初次创业便大获成功。资料来源:http:www3158cnnews201012061577082227314_1shtml初次创业的创业者和再次创业的创业者的区别在哪里?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以上两个创业现象也同样经常发生在创业活动中。这引发我们思考几个问题:创业者为什么更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关注不熟悉的行业为什么容易失败?初次创业和再次创业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再次创业的创业者为什么能够少犯错误,其在哪些方面与初次创业时存在不同之处?针对以上的行业选择问题和再次创业问题也有较多学者关注,主要从创业者经验的角度试图分析其内在原因。针对行业选择问题,学者们从行业或管理经验角度分析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创业者从事相关行业或管理经历能够积累大量知识(Politis,2005)。这些知识是后期进行创业活动的基础,能够帮助创业者少走弯路。针对再次创业问题,学者们则主要从创业经验角度加以分析。创业者的创业经历使其了解相关规则和制度,熟悉创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境、风险和不确定性。由于有了前期的经验积累(即可以看作经验学习过程),因此创业经历能够帮助创业者从容地面对创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使得创业成功的概率大大提高。多数学者的研究强调了行业或管理经验、创业经验对于创业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也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创业者的这些先前经验并不总能帮助创业。如Baron和Henry(2006)的研究指出创业者的先前经验与企业绩效间存在倒置U形关系,也就是说这些经验的作用并不总是积极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带来负面作用。由此可见,对于创业者先前经验的研究还存在一定争议,一些关键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如创业者的先前经验对创业活动的作用机理尚未打开;为什么创业者的先前经验会带来负面作用?除了经验学习外,还有哪些学习方式影响着创业者的创业活动?这些正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背景三:中国创业者的关系网络朋友就是财富,关系就是生产力,人脉就是钱脉。资料来源:苏豫人脉就是钱脉[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这句话非常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中国商场当前的现状。讲究关系和人脉在中国是根深蒂固的,这一传统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社会经济活动中,生意往往在酒桌上完成。古语有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而对于中国商业活动的现实便是无关系难以获利。这些关系包括亲戚、同事、同学及朋友等,都能成为创业者潜在的合作伙伴、潜在的资源提供者、潜在的客户。比较典型的是家族创业。由家族控制的企业在我国民营企业中占据着绝大多数的比例。2010年年底,我国2063家A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达762家,家族企业在上市公司中的比例达369%资料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cj201201043578134shtml。这些家族创业企业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些较为著名的企业家族,例如荣氏家族、李嘉诚家族、刘氏家族等成为非常典型的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其创业团队成员间存在典型血缘关系或者亲戚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有助于形成凝聚力和创业精神。同时,家族企业外部存在复杂的关系网络,并且这些关系网络可以代际传承。其他类型的企业在经历创始人更替后是很难做到的。这也是家族企业能够越做越大,并且在经历创始人更替后依然可以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在中国,进行创业活动时另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便是需要理顺各种社会关系,包括政府部门、工商管理机构,甚至还有城市管理等机构。这些关系都有一定的政府背景,可以随时影响和干预个体的创业活动。但大量事实和教训又证明,与政府走得过近或者把政府当作客户的创业者往往走不远。资料来源: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29995以上这些较为独特的现象可以称为关系文化。这也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中国存在这种独特的关系文化?为什么中国创业者离不开关系网络,关系网络在创业行为中的角色是什么?中国创业者所构建的关系(创业网络)与国外成熟经济相比存在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中国创业网络对创业活动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创业网络在近年来正成为创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国际创业领域的主流杂志发表的文章便能看出这种趋势。但绝大多数研究基于成熟的市场经济来分析创业网络,对于中国商业活动中存在的这种独特关系文化的内在原因和作用机制依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从现有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两个方面。这种关系文化一部分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承,社会经济活动中推崇和谐的关系。另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制度体系尚不健全,政府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干预着经济(Park和Luo,2001;Sheng等,2011)。在这种情境下,无论是创业者还是企业都需要借助关系网络这种非正式制度来弥补正式制度的不完善(Li和Zhang,2007;Sheng等,2011)。因此,在中国转型经济情境下,这种独特的关系利用与国外市场经济体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然而,现有理论研究依然存在诸多未揭示的问题。国外的创业网络与中国转型经济下的创业网络的差异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除了提供资源外,创业网络还能对创业活动产生哪些作用?中国情境下的创业网络是如何影响创业者学习过程的?政府关系(政治关系)对创业活动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也正是本研究需要思考的又一关键问题。12研 究 意 义有关于创业活动方面依然存在较多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如本研究提到的创业活动的高失败率问题、创业者选择熟悉的行业与再次创业相关问题以及中国情境下的关系网络问题等。这些创业研究问题虽然有较多学者在关注,然而根据我们的分析依然存在较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中国情境下,制度的不确定性、市场环境的快速变革使得创业失败率更高、创业者的相关经验更为重要。这便在客观上强调了中国情境下的创业者更加需要创业学习以提高创业成功率。这一问题显然被现有研究所忽略。同时,在制度和文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创业者及新企业对于关系网络的利用更为频繁,创业网络的地位更为重要。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中国情境下创业网络的作用仅仅只是为了应对制度缺陷,获得资源和合法性吗?其与创业者的学习存在何种联系显然也被忽略了。因此,本研究基于中国情境,深入分析创业学习过程,探讨创业网络对创业学习过程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在于揭示创业学习过程,探讨创业网络对创业学习的作用机理,从而从理论上解释创业失败的原因,深化中国情境下创业网络的独特作用,丰富新企业创建相关理论。创业学习研究更多地探讨了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持续地学习,提升应对变革的能力。创业学习研究提倡从动态角度来分析其对新企业的影响(Cope,2005)。这为创业研究者提供了研究创业问题的新的动态研究视角,用于更好地解释创业失败的原因。创业学习也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创业者的创业关系深深地影响着创业学习过程(Cope,2005;Ravasi和Turati,2005)。但现有研究在关注创业网络时更多地分析其所带来的资源和信息,并没有深刻揭示中国情境下创业网络对于创业学习过程的影响机理。因此,本研究有助于深化中国情境下创业网络的独特作用,丰富新企业创建的相关理论不足。
实践意义在于指导中国情境下的创业者及新企业高效地进行创业学习,并合理利用创业网络进行创业学习,以成功创建新企业。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受到创业环境的双重作用,一方面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催生了大量商业机会,但另一方面如何有效地识别并利用这些有价值的商业机会对中国创业者又提出挑战。更重要的是,市场体制的不健全及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创业者在开发机会时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困境,如何去把握和摆脱这一困境也是摆在创业者面前的重要现实问题。因此,本研究从中国情景出发,提出创业学习对创业者有效地应对这些困境的重要作用,指导创业者通过高效的创业学习过程来解决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借助已有的不同类型的创业网络来帮助其进行创业学习,以成功创建新企业。
1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为了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研究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先进行理论逻辑推导提出科学的研究假设,再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来验证假设,最后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
131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采用了多种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研究方法:(1)文献查阅法;采用关键词对国内外相关数据库进行系统搜集,包括EBSCO、ABI、PROGUEST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对这些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并排查。通过文献搜集以便梳理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研究问题。(2)案例访谈法;为了系统了解现实创业过程中创业网络和创业学习状况以便进行问卷调查,选择典型案例企业的创业者进行访谈。(3)问卷调查法;为了验证所提出的假设,采用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法,并考虑到行业、所处创业阶段及区域等因素进行分层抽样调查。(4)实证分析法;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利用SPSS、AMOS统计软件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分析、T检验等方法。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