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亚马逊六页纸 如何高效开会、写作、完成工作
》
售價:NT$
349.0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NT$
290.0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
編輯推薦: |
l 十位著名诗人的诗歌岁月,一张中国新时期诗歌地图。
l 揭秘揭秘海子自杀、顾城杀妻等当代诗坛诸多事件。
l 一部中国新时期诗歌的《人岁月生活》。
l 了解和研究中国新时期诗歌状况的绝佳读本。
|
內容簡介: |
《一个人的诗歌史》通过对顾城、海子、于坚、王家新、欧阳江河、柏桦、西川、韩东、张枣、黄灿然等10位诗人生活与创作历程的描述和对大量新诗名篇的解读,展开了一幅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新诗潮的壮观图景。书中涉及大量文学界著名人士和重要文坛事件,揭秘了一批当代诗坛纷纭议论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堪称一部中国新时期诗歌的《人岁月生活》。是了解和研究中国新时期诗歌状况的绝佳读本。
|
關於作者: |
刘春,1974年10月生于广西荔浦。著有诗集《忧伤的月亮》《幸福像花儿开放》《广西当代作家丛书刘春卷》,文化随笔集《文坛边》《让时间说话》《或明或暗的关系》,评论专著《朦胧诗以后》《一个人的诗歌史》等。主编有《70后诗歌档案》《我最喜欢的诗歌》《落在纸上的雪》等选本。在《花城》《星星》《名作欣赏》等开过诗歌批评与研究专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第九届代表大会代表。现居桂林。
|
目錄:
|
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
始终没有长大
003 狭长贝壳里的梦与幻影
007 我的诗只发出小小的声音
009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019 诗歌万岁,诗人万岁
021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025 朦胧诗和朦胧诗人
030 古怪的弧线
033 你颈后的最淡的头发
037 夫唱妇随,周游列国
041 永远的杀妻之谜
045 利斧下的玫瑰
047 我知道永逝降临
051 诗人杀人犯
054 杀人是一朵荷花
057 他变成了浮雕
062 顾城与舒婷
064 顾城与北岛
067 我离开你是因为害怕看你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073 十五岁的北大生
075 从《小站》出发
077 众说纷纭的数字之争
079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083 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
086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
088 抒情的两副面孔
091 最后一首诗,最后一个海子
093 被自己否认的遗书
095 死亡细节
097 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103 什么让他钻入车轮之下
107 诗人俱乐部的争吵
110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113 语文课本编选者的苦心
116 活着的凄苦与离世后的辉煌
121 两封邮件
我们一辈子的奋斗,
就是想装得像个人
129 一个迟到的革命者
132 从《采桑子》到《今天》
135 被惊醒的夜鸟的睡梦
139 他们,《他们》
144 关于《〈他们〉十年诗歌选》
147 尚义街六号
152 我并非世俗诗人
155 在漫长的旅途中
161 青春诗会
163 鲁迅文学奖风波
167 真正的云南王
170 我喜欢和不喜欢的于坚
事物坚持了
最初的泪水
175 他姓江,不姓欧阳
177 四川五君子
180 手枪可以拆开
182 从看见到看见,中间只有玻璃
187 二十四城记
189 被演讲震晕
192 诗人的交往方式
197 最后的幻象
199 傍晚穿过广场
204 暧昧的诗歌
206 我布下的阴影比一切光明更肯定
208 泰姬陵之泪
有一种神秘
你无法驾驭
215 命中注定的迟到者
219 诗坛骗子
221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226 燕园三剑客
229 太像诗人的诗人
233 被蝙蝠挽留的夕光
236 何为诗歌资源
239 离谱和不离谱的授奖辞
244 成熟诗人的秘密武器
245 两次见面
唯有旧日子
带给我们幸福
249 六岁出走的少年
254 成长啊,随风成长
257 我要表达一种情绪
260 情报研究所
263 安闲和理想越来越深
270 而冬天也可能正是春天
273 南京往事
277 请选吧,这全是诗
280 自由撰稿人生涯
283 终于从云端走下
289 长夜里,速度应该省掉
把灵魂朝向
这一切吧,诗人
295 一个滚铁环的少年
299 未来诗人的基础正在奠定
303 一个时代结束了
307 《这一代》的事
313 不断重临的序曲
315 钟声一样压迫着我的灵魂
320 把苦难转变为音乐
325 对命运的回答
329 三首诗
335 与北岛的争论
340 顺便说说北岛
343 山崩地裂之后,人民不再抽象
飞蛾已经出生,
巨著总会完成
347 新旧交接恍若隔世
352 他们,他们,《他们》
357 青春诗会与兰州会议
361 你见过大海,上过大雁塔
367 到现实汉语为止
370 在深圳的路灯下
374 两首怪诗
377 断裂行为
381 误伤《收获》
386 名家也有俗作
388 几个选本
393 听韩东唱歌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397 最初的诗歌道路
398 你又带来了什么消息,我和谐的伴侣
401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405 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
410 关于《刺客之歌》
415 在异乡
419 安静的诗人
421 失败之作
425 一下子就被征服了
428 朝向您的夜,我奇怪的肺
430 你在一个夜晚听见了夜莺
从黑暗中来,
到白云中去
435 一个诗人的最初
437 眼里的微光隐藏着生活的信仰
442 日益精进
450 两次启示
455 必要的角度
458 诗歌翻译的叛徒
461 假黄灿然之名
后 记
464 每个人都有一部自己的诗歌史
|
內容試閱:
|
一个人的诗歌史与最初的泪水(序)
■ 王家新
2008年,我本人参与评选工作的宇龙诗歌奖决定将那一年度的宇龙诗歌奖授予寒烟、李以亮、刘春三位诗人时,我曾代表评委会写有以下的颁奖辞:
本年度宇龙诗歌奖授予诗人刘春。多年以来,刘春的创作始终保持了他对诗歌的谦卑、敏感和真诚,他的诗日益贴近他自己的生活,由技艺的练习转向对内心的发掘和呈现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诗歌批评文集《朦胧诗以后:19862007中国诗坛地图》,不仅显示出他对诗歌现场的持续关注,更体现了一种独立的批评品格和独到、睿智的诗歌眼光。
这应该说体现了大家对刘春诗歌和诗歌批评的某种共同看法和评价。这些年来,诗坛上众声喧哗,花样繁多,从事诗歌批评或研究的人也真不少,但为什么刘春写下的那些文字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呢?
首先,刘春不是以一个评判者或纯学术研究者的姿态,而是以一个读者的身份,从个人的接受和阅历出发,切入了中国当代诗歌数十年来的历程。这就使人感到亲切。他为我们提供的,首先是一份个人的亲历和心灵的见证。在这本《一个人的诗歌史》中,他比他所论述的几位诗人都要小一辈或半辈。他所讲述的,是他作为一个年轻诗人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与那些诗歌心灵的相遇和对话,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向我们展示了他自己的经验的生长。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两个细节:一是他在一篇论及本人的长文中所回忆的他在读到《帕斯捷尔纳克》一诗后突然感到自己长大了;一是他写到早年在一个地方实习时,从那里图书馆的杂志上第一次读到《瓦雷金诺叙事曲》,最后竟忍不住把那两页纸撕了下来带走,并说这是他生平所做的最见不得人的事。但正是这样的袒露,使我对他一下子产生了信任。因为诗要寻找的正是这样的读者,正是这样一颗满怀着秘密的爱、渴望和战栗的心灵。
诗人策兰曾把诗歌比喻成一种瓶中的信息:它可能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被冲上陆地,也许是心灵的陆地。刘春的《一个人的诗歌史》之可贵,我想正在于它为人们敞开了这样一片心灵的陆地。它以一颗真诚、敏感的心灵对诗歌的寻求和接受,唤起了人们的阅读记忆,也再次唤起了我们对诗歌及对那些照亮、提升我们精神的事物的爱。
与此相关,刘春所做的工作,也让我想到了人们所说的现象学还原。他所做的,不是那种纯理论阐释或模式化的研究,而是以充满经验血肉的叙述,力求把我们带回到现场,从中真切地感到一种诗歌脉搏的跳动。在这本《一个人的诗歌史》中,他不仅从个人的阅历出发,还运用了很多资料和细节,尤其是注重把一个诗人的生活、创作历程与时代语境结合起来,以写出如他自己所说的一代诗坛精英的成长史与心灵史。例如写顾城的那一篇,面对顾城看似单纯而又复杂难解的创作历程,尤其是面对那众说纷纭的诗人之死,他决不把问题简单化。一方面,他注重广泛收集资料,展示各方面反应;另一方面,他很独到地以一些细节、现象和文本解读(比如对《墓床》一诗的解读)为线索,以深入到那黑暗的谜一样的命运之中。说实话,我一直以为自己对顾城比较了解,但读了刘春的这篇后,我需要调整自己的看法了。的确,这不同于文坛和媒体上那些煞有介事的揭秘,它通过更深入、确切的叙述,帮助读者建立了对诗人命运的某种可理解性。就在这篇长文的最后,刘春还引用了这样一席话作为结尾:
记得顾城在漓江诗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伟大的诗人都不是现存功利的获取者,他们在生活中一败涂地,而他们的声音,他们展示的生命世界,则与人类共存。
这样的话,因为有了顾城自己的悲剧性一生作为背景,我自己在今天读了也感慨万分!这样的诗人评传把读者引向的,绝不是那些表面的逸闻趣事,而是对命运之谜的沉思,也是对身处黑暗而又超越黑暗的那种灵魂力量的最终揭示和肯定。
然而,说到最后,刘春的诗歌批评之所以值得关注,正如宇龙诗歌奖颁奖辞中所提到的,不仅在于其对诗歌现场的关注,也不仅在于其亲切可信,更在于体现了一种独立的批评品格。刘春属于诗坛上活跃的70后一代,但他绝没有同时代有些年轻人常显露的那种弑父情结,他始终保持了对诗歌的敬重和谦卑。他也没有被当下诗坛种种的圈子批评和门户之见所左右,他始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和清醒。他不从利害出发,也不油滑,而是始终忠实于自己对诗歌的心灵直觉和认知。这一切,正如他写欧阳江河的那篇文章的题目:事物坚持了最初的泪水。
这种清醒的眼光和独立的品格,在当下中国诗坛尤为难得。近十多年来,正如很多人已很痛心地指出的那样,诗歌圈子里的风气已坏到几乎无以复加的地步。党同伐异,价值颠倒,或肆意诋毁,或自我炒作,所谓诗坛几乎已沦为一个权力场和垃圾场,让人避之唯恐不及。这种风气已严重影响到诗歌批评和诗歌研究。我们看到的是,批评文字的满天飞,恰与批评的缺席成正比。环顾当下,又有多少公正、有眼光、有勇气的批评呢?
刘春自觉地同这一切拉开了距离。他不屈从于种种偏见甚至压力。他向我们显现了一种批评的良知和伦理。
他避开诗坛上那些种种的权力和利害关系。他只是为他心目中的诗歌和价值而工作。他所做的工作,让人们在一个沮丧的年代再次感到了从事诗歌的意义。这里我还想特意指出,即使对他喜欢的诗人,他也不盲从。他该有所保留就有所保留。他保持了他的诚实,也保持了作为诗歌批评的尊严。
阿多诺晚年曾这样讲过:知识分子的希望不是对世界有影响,而是某天、某地、某人能完全了解他的写作。这种希望,也就是一种绝望背景下的希望吧。
刘春对中国当代诗歌持续的关注,让我再次感到了这种希望。长久以来,许多中国诗人的写作,并没有得到充分、深入的阅读和认识。看来它只能对个别的心灵讲话。不过这样也好,正好合乎其性质。这也会把它们留给未来。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诗人蓝蓝写矿工的一句诗:作为剩余,你却发出真正的光芒。
那些真正的诗人和诗歌研究者,都是这样的矿工。
到目前为止,刘春已出版和即将出版好几本诗歌批评随笔方面的书了。这不禁使我们感到了他的热忱。正好在他请我为他这本《一个人的诗歌史》作序的时候,我从书店买回了列夫洛谢夫的《布罗茨基传》。这本书我一读就很难放下。洛谢夫在这本诗人评传后面的访谈中谈到他很早就和布罗茨基认识,但直到第一次听到布罗茨基的朗诵,这才意识到出现在他面前的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因为我似乎感觉到,我听到的诗源于某个人的梦,也是我始终梦寐以求的,似乎是某人捕获了它,把它写了下来。
这样的时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会是一个重要的、天启般的时刻。愿刘春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不断带给我们从深海听到的词(策兰语),或者如海子所说,把那幸福的闪电告诉他的,也告诉给我们每一个人。
最后一首诗,最后一个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究竟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就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是一个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户
他们把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的繁殖
大风从东刮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是海子生命中的最后一首诗,创作于1989年3月14日凌晨3点多钟。
诗歌开始于一个想象,诗人以已故者的视角,勾勒出一幅幅热闹而凄凉的场景:春天,十个海子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在这里,出现了两个极为强烈的对应。其一是春天光明的景色与死亡的对比。春天代表着希望,而死亡使万事皆空。这种渴望中的绝望,一开始就定下了基调。其二是一个海子与十个海子的对比。这复活的十个海子,与已经死去的海子是什么关系呢?诗人这里运用了反语,借十个复活的海子之口,诘问这一个海子离开尘世的原因。在这十个海子看来,这一个海子是野蛮而悲伤的,他的死是不值得的;他们劈开这一个海子之后,在尘土飞扬中飞奔而去,留下那一份疼痛给大地承受。由此我们知道了,这十个海子虽然名叫海子,但他们不等同于真正的海子,他们代表着已经接受了世俗规则的海子,即芸芸众生。就连复活后的自己都对曾经活着的自己产生怀疑和反叛,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诗人对人与人之间的陌生、隔阂以及对人类的堕落的失望,由此可见一斑。
请注意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这一句中的劈开二字,它呈现的力度,它残酷而形象,让人联想起海子的自杀方式:卧轨。莫非在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海子已经有了明确的选择?
这一个海子是孤单的(就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也是固执的,他不向往尘世的热闹,不理会光芒的缠绕,他有难以抑制的乡村情结和死亡情结(这是一个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这里的乡村,可以实指海子的故乡,它空虚而寒冷,但被远方的游子所怀念和热爱。如果真是实指,那么诗歌中他们把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这一句就很容易解释,因为海子一家正好六口人:父母亲、海子及海子的三个弟弟。我们也可以把乡村理解为海子心目中的乡村,它虽然不繁华,却能够带给自己实实在在的温饱。他们经营农业,收获的一半用于短期的温饱,另一半用于经营以后的生活,自己的繁殖,自得其乐,任由大风从东刮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这是一种清贫者的满足,是一个离群者的幸福,是一个倾心于黑夜的人内心的光明,面对这一切,世俗者追求的幸福到底价值几何?
同样,这里的大风,可以理解成自然界的大风,也可以理解成人世间的贫穷、诋毁、伤害、利用、背叛等人性之恶的代名词。海子一生饱经痛苦,饱受冷落,处处被大风侵袭,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已经对曙光绝望,不再抱任何信心,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孤独无依的绝望感和幻灭感在字里行间流溢而出,无边的绝望像黑夜一般笼罩了整首诗歌。由它所蕴涵的情感以及作者的生活和生命立场看,海子已对人世深深地失望,他要去追求自己心目中的曙光天堂。
十二天后,海子自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