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
民国时期(19111949)的中医教育历尽艰辛,独具特色。在西学东渐、中西医汇通之巨大挑战下,培养的中医英才,成为中医教育及中医临床的中流砥柱,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这与当时的中医教材息息相关。以史为鉴,收集整理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教材,给当今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和教材编写以新的启迪,给临床中医师提高诊疗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成为历史的选择和中医科研工作者的历史担当。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程莘农教授评价该书:
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有不少,我们这一代有很多老大夫在初学中医时读的就是这些教材(讲义),这些讲义和现代中医药教育教材相比较,大的特点是重实用、重经典,但又决不泥古,并且及时把握新科研成果,把临床病案直接纳入教材,而且学习模式大多是边读书学习,边跟师实践。
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的选辑点校的出版,是诸多民国时期讲义从图书馆阁楼书架上走下来。这次开拓创新之举,必将对中医教材改革起到促进作用,对中医学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必将有助于中医药学的再创辉煌!
我国著名中医文献学家和中医临床家余瀛鳌教授给予高度评价:
《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的
|
內容簡介: |
承淡安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针灸学家,致力于针灸学教学和临床30多年,对近现代针灸教学及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针灸学》刊行于20世纪50年代,是承淡安针灸理论与经验的总结,对培养中医人才、促进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重新整理命名为《承淡安中国针灸学》,以期对21世纪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和教材编写以新的启迪,给临床中医师提高诊疗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本书可供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药临床、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中医药爱好者参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