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食用菌种质资源学

書城自編碼: 301664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自然科學生物科學
作者: 张金霞,赵永昌 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511614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5-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28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58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河流之齿
《 河流之齿 》

售價:NT$ 270.0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NT$ 406.0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NT$ 259.0
战胜人格障碍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NT$ 302.0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NT$ 467.0
漫画三国一百年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NT$ 250.0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NT$ 374.0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NT$ 374.0

內容簡介:
本书系统总结了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7~2010 年)、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菌种繁育研究室、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的研究成果。以食用菌种质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介绍了我国多样的食用菌野生资源及其分布,重点阐述了食用菌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鉴定和评价技术,食用菌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保育原理和策略,食用菌栽培种质的鉴定鉴别和评价方法,食用菌菌种保藏技术,食用菌的遗传学特点,主要栽培种类的种质资源特点,食用菌种质资源利用策略与方法。书中提出了相对系统完整的食用菌种质资源研究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目錄
目录
FOREWORD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食用菌种质资源学的定义 1
一、 食用菌定义及其语义演变 1
二、 食用菌种质资源学 3
第二节 食用菌与人类 4
一、 食用菌与环境 4
二、 食用菌与食物供给 5
三、 食用菌与人类健康 6
第三节 食用菌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7
参考文献 9
第二章 我国食用菌资源的分布 10
第一节 野生资源现状 10
一、 影响菌物资源分布的环境因素 10
二、 中国大型菌物资源的地理分区与分布 11
第二节 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生态类型 17
一、 森林生态系统 18
二、 草原生态系统 23
三、 荒漠生态系统 24
第三节 野生资源的分布特点 24
参考文献 25
第三章 食用菌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 27
第一节 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与鉴定 27
一、 野外考察与标本采集 27
二、 种质资源分类鉴定 30
三、 野生食用菌菌种分离 32
第二节 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保存 36
一、 种质保存的原理与方法 36
二、 种质保存的重要意义 37
三、 菌种保存技术方法 37
四、 核酸的保存 40
第三节 野生食用菌标本制作与保存 41
一、 标本的整理 41
二、 标本的制作 41
三、 标本的鉴定 42
四、 标本的保存 43
第四节 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的原地保护 44
一、 森林菌根菌 44
二、 草原菌根菌 44
三、 腐生菌类 45
四、 野生菌种质资源保护 45
第五节 野生食用菌利用潜力评价 46
一、 野生食用菌的菌种评价 46
二、 野生食用菌的化学成分评价 48
三、 野生食用菌的驯化栽培 49
四、 野生食用菌的菌根栽培 50
参考文献 51
第四章 我国大型真菌资源 52
第一节 我国大型真菌物种种质资源概况 52
第二节 我国特色种质资源 215
一、 离褶伞科资源 215
二、 马鞍菌类群 221
三、 块菌属资源 223
四、 美味牛肝菌复合群 224
参考文献 225
第五章 食用菌遗传学特点 230
第一节 食用菌的生活史 230
第二节 食用菌的准性生殖与不对称杂交 232
第三节 食用菌的减数分裂与遗传重组 233
第四节 食用菌担孢子的遗传多样性 235
第五节 食用菌甲基化 235
一、 DNA甲基化的生物学效应 235
二、 温度与DNA甲基化 236
三、 菌种变异与DNA甲基化 236
四、 RNA干扰与DNA甲基化 237
五、 转座子与DNA甲基化 237
参考文献 237
第六章 食用菌可栽培种质的鉴定、评价与利用 241
第一节 野生可栽培种质的可利用性鉴定评价程序 241
第二节 野生可栽培种质的可利用性鉴定评价技术与方法 242
一、 生物学种的鉴定 242
二、 种内的个体鉴定遗传特异性鉴定 246
三、 基本特征特性鉴定和评价 260
第三节 栽培种质(品种)的评价 264
一、 种及其品种鉴定 264
二、 评价基本程序 264
三、 栽培种质使用中的问题 265
第四节 可栽培种质评价 265
一、 生长性 266
二、 结实性 267
三、 形态 268
四、 基质 269
五、 温度 269
六、 湿度 273
七、 pH 274
八、 CO2 274
九、 周期 275
十、 耐贮运性 275
十一、 特殊化学成分 275
第五节 菌株维护 275
参考文献 276
第七章 香菇种质资源与分析 283
第一节 起源与分布 283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283
第三节 栽培品种 284
一、 国审栽培品种及其他主要栽培品种 284
二、 国外栽培品种介绍 293
三、 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93
第四节 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297
一、 人工选择育种 297
二、 杂交育种 297
三、 诱变育种 298
四、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298
五、 基因工程育种 298
六、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299
七、 展望 299
参考文献 300
第八章 平菇种质资源与分析 303
第一节 起源与分布 303
第二节 近缘种鉴定技术研究 304
一、 以形态特征为依据的物种鉴定 304
二、 以交配亲和性试验为依据的物种鉴定 305
三、 以DNA为依据的物种分类 305
第三节 野生种质可利用性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308
第四节 栽培种质农艺性状研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309
一、 栽培种质的农艺性状研究 309
二、 栽培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313
第五节 核心种质群体的构建 314
第六节 栽培品种 318
一、 按出菇温度划分的品种 318
二、 按子实体色泽划分的品种 319
三、 按照其他特性划分的品种 319
四、 我国主要栽培的品种 319
第七节 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 333
一、 通过基因重组获得优良新种质 333
二、 深褐色平菇纯合体的创制 334
三、 平菇子实体颜色遗传规律的研究 334
四、 平菇菌丝耐高温特性的研究 335
第八节 基因组学在糙皮侧耳种质资源利用中的应用 335
一、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QTL定位 336
二、 糙皮侧耳cDNA文库的构建及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337
三、 通过生物信息学发掘新基因 338
参考文献 340
第九章 金顶侧耳种质资源与分析 344
第一节 起源与分布 344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345
一、 形态标记 345
二、 同工酶标记 346
三、 分子标记 346
四、 交配型标记 347
五、 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347
第三节 栽培品种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347
第四节 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349
一、 种质资源创新方法 349
二、 种质资源的创新 349
三、 种质资源的利用 350
第五节 种质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351
参考文献 352
第十章 白灵菇及近缘种种质资源与分析 354
第一节 起源与分布 354
第二节 物种鉴定 355
一、 刺芹侧耳种族群主要栽培种的形态特征 355
二、 白灵菇、杏鲍菇、阿魏菇之间的性亲和 356
三、 白灵菇、杏鲍菇、阿魏菇之间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 356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359
一、 白灵菇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359
二、 阿魏菇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363
三、 杏鲍菇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365
第四节 栽培品种 365
一、 白灵菇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评价 366
二、 杏鲍菇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评价 374
第五节 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382
一、 白灵菇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382
二、 杏鲍菇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383
参考文献 385
第十一章 双孢蘑菇及近缘种种质资源与分析 389
第一节 起源与分布 389
一、 双孢蘑菇学名及分类地位 389
二、 双孢蘑菇种质资源的起源与分布 389
第二节 生物学种的鉴定 390
一、 双孢蘑菇的形态结构 390
二、 担孢子 391
三、 双孢蘑菇及其近缘种的鉴定 391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394
一、 国内外双孢蘑菇栽培菌株的DNA指纹分析 395
二、 中国蘑菇属野生种质的DNA指纹分析及亲缘关系评价 397
三、 国内外双孢蘑菇野生菌株与栽培菌株的DNA指纹分析与亲缘关系评价 398
第四节 栽培品种 399
第五节 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405
第六节 种质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410
第七节 大肥菇(双环蘑菇) 412
一、 起源与分布 412
二、 生物学种的鉴定与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413
三、 栽培品种与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414
四、 种质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416
第八节 巴氏蘑菇 417
一、 起源与分布 417
二、 生物学种的鉴定与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417
三、 主要品种 418
四、 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420
参考文献 421
第十二章 黑木耳种质资源与分析 427
第一节 起源与分布 427
第二节 种质遗传特点 427
一、 生活史 427
二、 形态发育 428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428
一、 形态多样性 428
二、 细胞学研究 429
三、 生化标记的多样性 429
四、 DNA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态性 429
五、 农艺性状及其稳定性研究 430
第四节 定向育种技术研究 431
第五节 栽培品种 431
一、 按形态分类的品种 432
二、 按区域适应性分类的品种 435
第六节 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与潜力分析 437
参考文献 437
第十三章 毛木耳种质资源与分析 439
第一节 起源与分布 439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439
一、 遗传多样性分析 439
二、 种质资源评价 440
第三节 栽培品种 440
第四节 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442
一、 毛木耳耳片颜色变异菌株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442
二、 毛木耳抗病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443
三、 毛木耳高产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443
第五节 种质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443
参考文献 443
第十四章 金针菇种质资源与分析 444
第一节 起源与分布 444
第二节 种质遗传特点 444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446
一、 金针菇全基因组、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446
二、 金针菇遗传多样性分析 447
三、 金针菇遗传连锁图与QTL定位、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447
第四节 栽培品种 448
第五节 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451
一、 浅黄色金针菇种质创新与利用 451
二、 白色金针菇种质创新与利用 451
三、 抗病种质创新与利用 451
四、 其他优异性状的种质创新与利用 451
第六节 种质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452
一、 野生种质的利用潜力 452
二、 黄色栽培种质的利用潜力 452
三、 白色栽培种质的利用潜力 453
参考文献 453
第十五章 草菇种质资源与分析 454
第一节 起源与分布 454
第二节 种质遗传特点 455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457
第四节 栽培品种 458
第五节 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461
一、 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藏 461
二、 种质资源的鉴定与整理 461
三、 种质资源的评价 461
四、 种质资源的创新 465
五、 种质资源的利用 465
第六节 种质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465
参考文献 467
第十六章 茶树菇及近缘种种质资源与分析 468
第一节 起源与分布 468
第二节 近缘种的鉴定 469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472
一、 生活史 472
二、 极性偏分离 473
三、 多样性分析 474
四、 交配等位基因 474
五、 基因结构及表达分析 478
第四节 栽培品种 479
第五节 种质资源潜力与创新利用 481
一、 种质资源多样性 481
二、 杂交育种 482
三、 利用子实体发育缺陷型相关隐性基因进行种质创新 483
四、 特异材料的发掘利用 485
参考文献 487
第十七章 银耳和金耳种质资源与分析 491
第一节 银耳起源与分布 491
第二节 银耳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特点 492
一、 形态特征 492
二、 生理特点 493
第三节 银耳国内外相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494
第四节 银耳栽培品种 495
第五节 银耳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495
第六节 银耳种质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496
第七节 金耳种质资源与分析 497
一、 起源与分布 497
二、 形态特征与生理特点 497
三、 国内外相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497
四、 栽培品种 498
五、 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498
六、 种质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498
参考文献 498
第十八章 灵芝种质资源与分析 500
第一节 起源与分布 500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500
一、 基于形态学的灵芝分类 501
二、 基于分子生物学灵芝属分类和多样性研究 501
三、 寄主、培养特性与灵芝物种间的关系研究 502
第三节 栽培品种 503
第四节 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和利用潜力分析 504
一、 白肉灵芝 504
二、 亮盖灵芝 504
参考文献 506
第十九章 其他种类 512
第一节 元蘑种质资源与分析 512
一、 起源与分布 512
二、 国内外相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512
三、 栽培品种 512
四、 种质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513
第二节 鸡腿菇 513
一、 起源与分布 513
二、 栽培品种 514
三、 资源多样性 514
第三节 竹荪 515
一、 起源与分布 515
二、 竹荪的栽培历史及演化 515
三、 栽培品种 515
四、 种质资源研究 517
第四节 猴头菇 517
一、 分类地位及分布 517
二、 栽培史 517
三、 栽培品种 518
四、 种质资源研究 519
第五节 金福菇 519
一、 名称及演化 519
二、 中文正名 520
三、 栽培史 520
四、 多样性研究 521
第六节 大球盖菇 521
一、 分类及演化 521
二、 栽培史 521
三、 栽培品种 521
第七节 灰树花 522
一、 分类及演化 522
二、 生物学及栽培驯化 523
三、 遗传多样性 523
第八节 滑菇和黄伞 523
一、 分类及演化 523
二、 栽培史 524
三、 栽培品种 524
四、 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 524
第九节 长根菇 525
一、 分类地位 525
二、 栽培概况 525
三、 种质资源评价研究 526
第十节 羊肚菌 526
一、 分类与演化 526
二、 生理生态特点 527
三、 种质资源多样性及发掘利用 529
参考文献 531
缩略表 538
彩图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