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重启春光
》
售價:NT$
214.0
《
“玉”见中国:玉器文化与中华文明(追寻玉出山河的前世今生,饱览中国万年玉文化的史诗画卷)
》
售價:NT$
690.0
《
官治与自治:20 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 最新修订版
》
售價:NT$
640.0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
面部填充术
》
售價:NT$
990.0
《
尼泊尔史:王权与变革
》
售價:NT$
430.0
《
战争事典085:德国人眼中的欧战胜利日:纳粹德国的最终失败
》
售價:NT$
499.0
《
步履匆匆:陈思和讲当代人文(杰出学者陈思和的人文之思、情怀之笔!)
》
售價:NT$
299.0
|
編輯推薦: |
1. 真实讲述一名骨外科医生情感的文学作品。 2.在生死边缘,无影灯下,病痛中的患者身边,他书写一段别样人生。
|
內容簡介: |
出生于七十年代小乡村的作者,自幼偏爱文科,数学从未及格过,历经数次考试失败,却不屈服于命运安排,历经磨难终于闯入不属于自己的医学领域,成为大都市里一名临床骨外科医生。在生死边缘、无影灯下、病痛中的患者身边,他书写一段别样人生。作者以平实的言语讲述一段故事,也让读者真正了解一位外科医生的心酸人生路。在医生眼中,这世界除了亲情、友情和爱情,更多了一份医患之间的真情。
|
關於作者: |
江峰,出生于70年代,发表有医学论文数篇,时常制作精美书籍赠送患者,满怀感恩之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数年医学之路,走的艰难而铭记于心,内心情感沉淀汇聚成书。
|
內容試閱:
|
序
浩瀚书海里,《无影灯下落笔声》只算沧海一粟;茫茫人海中,他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姓名符号;浩荡的白衣天使中,作者也只是其行列中的一名小医生。此书不是世界名著,作者也不是知名作家,但只要你能够静心去阅读此书,你就会深刻了解一位医生艰辛的成长过程,以及无影灯下外科医生在执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书中详细记录了作者成为一名医生后,发生在周边一系列感人至深和耐人寻味的故事。在物欲横流、攀附权贵的社会浊流中,作者能够坚守平凡岗位,爱岗敬业更是难能可贵,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生命本无贵贱的行医宗旨。
医患关系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人去思考,和谐的医患关系更是我们社会所需。当一位医生能够用心为患者服务,患者及其家属也能感知,理解与宽容更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发表在央视网《向如此的军医致敬》的博文中,记叙了我就医过程中受益的经过,其点击量过万,比央视记者、主持人博客单篇点击量高很多,可见人们对这样的人和事是多么的敬仰、称赞和渴望。
此外,作者毫不避讳地在该书中写出了他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等经历,再现平凡人的感情生活。特别是作者婚姻破裂时,如何被伤痛吞噬,如何在痛苦中挣扎,最后破茧而出,重新振作起来的经历,对人生道路上遭遇婚变受到重创的年轻人都很有启发。
《无影灯下落笔声》是当今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千千万万奋斗在一线医疗战线上医务工作者的缩影。穷则思变,敢拼能赢,坚守获益,敬业成功,善良收爱是这部书籍的亮点,而这些亮点正是作者在成长的道路上、在人生的行程中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甚赞!
患者家属 邓月华
引子
都市的夜又一次来临,如此漫长的夜。透过布满尘土的玻璃,窗外依旧霓虹闪烁,照得楼宇间五彩斑斓。尽管已是寒冬,路边仍有熙熙攘攘来回走动的人。夜晚才开始出动的商贩,街角边支起了炉子,静谧的夜空中开始飘起了袅袅轻烟,这座繁华的都市从未孤寂过。
风夹杂着寒气,透过窗户缝隙径直吹入了我租住的小屋,发出阵阵嘶吼声。昨天亲手画上墙壁婀娜多姿的人物壁画,此刻仿佛墓穴里的神灵露出了恶煞的眼神,我赶紧死死地裹紧被子。时针已经划过了凌晨一点,可此刻的我和往常一样,尽管劳累一天,我仍无法入睡。闭上眼睛,往事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令我不安。
从一位高考落榜文科生到一个令人羡慕的骨外科主治医生,从十多年前的一无所有到现在都市里拥有了房子、车子和美满幸福的家,和大多数追求理想的人一样,我来到中国这座最大的繁华都市---上海,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城市里终于扎下了根。
从遥远的乡村到繁华的都市,和同龄人围坐一张桌子,喝着香浓的咖啡、吃着深海的海鲜,谈论着远大的理想和追求目标。我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蜕变。
人生的变化,有时如同风化中的岩石,看不出点滴的变化,有时候,它又如暴风骤雨扫过的瞬间令你无从面对。命运或许就是这样,当你竭尽全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之时,故意给你一些挫折,让你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思考一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
曾经为自己的成功欢呼雀跃,如今的我不仅失去了家庭,失去了理想和信念,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和动力。
回眸自己走过的历程,一路跌跌撞撞,如同大海风浪中的一叶小舟,从未平静过。伴随着风浪的咆哮声我一步步走向成熟,在碧蓝海浪的洗涤中我一点点领悟生命的真谛。在无数次的风浪拍打声中我终究成为了一位白衣天使。在病房里、在无影灯下,我竭力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为患者去除身体疾患和心理创伤,从他们爽朗的笑声中领悟一个个健康的生命带给我的快乐,也让我领悟了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存在的最大价值。
我穿上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戴上听诊器,一群刚毕业的实习生围绕左右,自由地穿梭于各病房间,这看起来多么的令人羡摹和敬仰。可是谁又曾知道,作为一名医生的我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作为医生的他们内心深处又隐藏着怎样的情感。
我作为医生这群人中的一个和他们一样,除了拥有一个谋生的技能,一颗强大的内心,更拥有一段别样的人生。
漫漫成长路
我出生乡下,那是个尚未改革开放的年代。我的出生为这个身处困境中的家庭带来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当我刚懂事的时候妈妈就跟我讲述自己的故事,在五六十年代他们是如何拌着农糠、拨开榆树皮充饥,物质的匮乏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标签。我应该是幸运的,至少不用去吃这些难以下咽的东西,能够吃上香气扑鼻的米饭也会有很大的满足感。因为是家中老小,爸妈总是将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一旁的哥哥只能干瞪着眼睛。
印象中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这个家,除了几家人合伙拥有的一头耕牛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大概是因为父母亲勤劳善良和不怕劳苦的精神激励着一群人,斗字不识的母亲当选上了公社的妇女主任,父亲也被推选为生产队队长。
在那个年代,我这个官二代也没有比别人享有更多的优待,家里只是多了一些写着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各种标语的牌子,还有堆满角落里的一些生产队公用物资。
庄稼人要想在土地里刨口饭吃,那一定要勤快。也许是因为爸妈是党员,又是干部,起早贪黑的劳作才能在乡亲面前起到表率的作用,善良的父母亲总是没日没夜地劳作。
邻居看得都心疼,母亲则在一旁大声叫嚷着:我不为自己,就为把这两个孩子拉扯大,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我依稀记得父母通常一早就去拾粪,暮色渐晚也等不到他们归来,我只能蒙上被子自己睡觉。八十年代开始,母亲由于目不识丁被免去了妇女主任,憨厚的父亲利用自己的号召力继续带领乡亲们勤劳致富。也许从那时开始母亲才真正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知识改变命运也深深地烙印在父辈们的心坎上。
家庭是最好的课堂,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出生在文盲的家庭中,我别无选择,所有的知识只能来自学校老师的口口相传。一切只能依靠自己,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父母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它如同一股力量将我高高托起。
七岁的我被直接送进了附近村子的小学一年级。一座土坯房,塑料薄膜覆盖的窗户、三三两两的桌凳,这就是我们的校园。虽然简陋,但却可以传播知识。一帮天真无邪的孩子相聚在一起,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忘记了所有的贫苦。还记得那年寒假考试,父亲背着我在齐着膝盖的大雪中将我送到了学校参加期末考试。
憨厚老实的父亲用他厚实的肩膀撑起这个家,慈祥善良的母亲则用她那粗糙的双手为这个家指明方向,显然母亲也成了这个家的主导者。
母亲和父亲也经常为了一点小事争吵,每一次的争吵总是围绕着两个孩子。
明天去街上打点肉给孩子们吃,都在长身体呢!母亲鼓足了气说。
吃啥吃啊,打两个鸡蛋不就行了吗,马上又要开学交学费了。老实巴交的父亲爱理不理地回应。
你这个人就知道田里干活,关心过孩子吗?母亲气呼呼地说。
最终父亲还是没有拗过母亲,步行到两三公里外的镇上切回来半刀肉让我们俩兄弟解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能是受到父母的影响,自小我就养成了独立生活能力和倔强的性格。通常放学后就将饭菜做好等着爸妈回来,还要将那猪圈里的小猪喂好,那可是我来年的学费呢。虽然没有荤菜,自家地里采来的韭菜、空心菜,放上一点熬制猪油,也算一顿美餐。日子平淡、生活清贫,一家人相亲相爱,幸福就是如此简单。
还记得那时候的天空湛蓝,白云如同卷卷波涛,即便万米高空也能看见天上的飞机以及机尾留下长长的尾巴。我们知道那是飞机,可是谁也没有亲眼见过。儿时的伙伴,他们叫小福、小三、二华、二妹,一群快乐孩童经常聚在一起,玩斗鸡、弹子球、捉迷藏。屋前屋后的水塘也是我们天然的洗浴天堂,雨天顺着河浜捕鱼捉虾也是常有的事,就这样在无拘无束的岁月里我们渐渐长大。
小学二年级我就转到镇上读书了,两公里的路程,每天就这样和一群孩子来回奔波。冬天的乡下寒气逼人,耳垂冻得发紫,到了学校也是两脚冰凉。
贫穷像一座大山沉重地压住这片土地上的人,憨厚的农民也只知道在土地里去寻找财富,尽管他们披星戴月地劳作,得到的也只是一家人的温饱。能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校门,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改变命运,也许这就是乡下人最高的理想了。
虽然辛苦地奔跑在求学的路上,但在童年的记忆里永远只有快乐相伴。
在上学的途中我们抄近路需要路过一片坟区。一个浓雾弥漫的清晨,能见度很低,我和小伙伴一起上学。突然间发现坟头上坐着一个人,他在那里手舞足蹈,口中还念念有词。我俩顿时吓得俩魂飞魄散,仔细一看居然是另外一个小伙伴。不得不佩服他的胆量,居然敢在坟上装神弄鬼,至今想想都心有余悸。再后来在上学途中活剥水蛇、生食蛇胆的也是他。
背着书包去上学对我来说当然乐意,可以摆脱家里繁重的体力活,还有诸如摘棉花、拨花生这样的琐碎事。我痛恨贫穷生活,多希望有一天能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城里生活。当村子里别人家有了第一台电视后,我也成为了那一家的常客。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渴望美好的生活,更渴望有一天能走出这片贫瘠的土地,这个穷困的村庄。
从初中到高中,人生经历了从童年到少年的蜕变,生命中无数个记忆的片段时常会浮现在我的眼前,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又是那么的记忆深刻。
青春如同玫瑰花瓣散落在人生的征途上,散发着清香,使人感到愉悦而难以忘记。自从进入了中学,接触更多的外界信息,心中增加了几份多愁善感。我拥有了更多的伙伴,每天匆忙行走在这条泥泞的乡间道路间,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想法。
严重的偏科一直困扰着我,小学开始我数学就没有及格过,最好的成绩也就在四十几分。我讨厌数学,甚至讨厌那带着黑框眼镜的数学老师。严重的偏科注定我连个像样的高中也考不上,这或许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遭受挫折。
新学期开学在即,天气炎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一天晚饭后父母再次因为我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母亲放下了碗筷冲着我问:二风,你到底想不想读书,要是不想读书就回来跟你哥去上海打工,要不就在家跟你爸在家干农活。
还等我开口,父亲抢在了我的前面:不读就算了,反正读书也没有啥用,读了也考不上大学,还不如早点学门手艺算了。
小学尚未读完的哥哥早早辍学,跟着小叔去了上海打工,母亲把读书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觉得我已经很用功地去学习,但每次拿到成绩单的母亲总是愁眉苦脸,而数学那一栏永远都是红色。其实我也还是很想读书,看着他们在农村实在辛苦,不读书也没有机会改变自己。
当然想读书了,我不想回来种地。我急忙回应。
后面的小宏也是买的高中,我们也给你买个高中,你可要好好努力啊,爸妈挣钱不容易啊!母亲盯着我紧蹙眉头。
我会好好学习的。我低着头回应。
我知道小宏当时也没有考上高中,只能去上职校,后来他爸妈花钱赞助买上的高中,直至成为了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那敲锣打鼓的场面令我羡慕不已。父亲放下手中的碗,大口地吸着烟,妈妈若有所思地看着堆堂屋中央的麦子一言不发。九百块当然不是个小数目,那一夜大家都默默无语,我也没有心思跑到隔壁人家去看电视,早早地躲进了被窝。
没有打好数学基础的我这样被买进了当地的一所高中,学习理科知识对于我来说也是一场恶战。除了数学,化学我也是差强人意,分子式、元素表就像外星文字,我毫无兴趣。高二分科的时候我赶紧选择了文科班,为的就是摆脱化学、物理的困扰。
高中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远在上海做医生的伯伯时常提醒爸妈和我,农村人唯一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靠读书,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途径。就这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伴随着我艰难地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在苦涩的青春期,我怀揣梦想,对未来充满憧憬,希望通过学习知识改变命运,能够走出这封闭的地方,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我竭尽全力为改变我人生命运的这次高考做好最后的准备。
在即将高考的关键时刻,书桌上堆着的只有那一垛垛厚厚的书。青春的记忆如同硬盘,留下点滴的青涩回忆外,满脑子里只有各种公式、数字,烙印在脑海深处,蓄势待发。尽管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严重的偏科让我在高考这个黑色的七月徒劳无获,七十多分的差距让我的大学梦彻底破裂。
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在这一刹那化为了灰烬,无限的失落形影不离伴随着我,留下的只有那片片忧伤。我彻底失败了,我丧失了所有的希望,变得沉默寡言,我将自己一个人锁紧在家里,藏在了柜子里,行为举止古怪离奇,甚至把床铺搬到了哥哥家狭窄的楼道下面。
当征兵工作开始,怀抱保家卫国情怀,我急匆匆拿着来之不易的名额单奔向征兵站的时候,一纸急性中耳炎不适宜参军的体检报告将我当兵的梦想彻底击碎。
母亲仍然没有放弃对我最后的期望,次年开学的时候再次把我送去高中复读,可是无法忍耐的头痛症不得不让我半途而废,我又离开学校回到了家里。母亲带我去医院作了全面的检查后并无大碍,医生开了一些安神补脑药物,我口服后也未见好转。我的行为变得越来越不正常,有时甚至大吵大闹,对周边一切事情毫无兴趣。或许是高考落榜对我的刺激打击,头痛牵扯着我身上的每一个神经,让我漫无目的地去做任何事情,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一个大雨瓢泼的夜晚,我头痛难忍。用信纸写了一串长长的文字夹在书本里:我头真的很痛,痛得我无法控制,我无法控制我的行为,对这个世界我将毫无留恋,如果有一天我抵御不了,请你们原谅我。
在药物无法治愈我的情况下,行为特别稀奇古怪,让父母亲担心起了我。母亲听乡亲们说我可能是被什么东西吓着,需要通过巫师化解,她又四处打听寻找巫师。
几天后,母亲把我带到三十公里外的一个巫婆面前。
一间小黑屋子,她穿着一身长袍,手里拿着点燃的一簇檀香。在屡屡青烟中巫婆盘坐瞑目,背后的神龛上摆放着面目狰狞的各路神仙。在低声吟唱中她诉说了我生病的前因后果:
你们家前面是不是有棵树,屋后有条小河?她瞑目若有所思地问。
是的母亲急忙回答。
你们家的孩子是被人吓着的,赶快吃我配给你的药,否则会越来越重。巫婆眯着眼睛说。
是啊。已经六神无主的母亲连声答应,一边频频点头。
在神灵前当然不能说任何不吉利的话,更不能说这是迷信活动,否则会不灵验的,我只能低头不语。
临行前巫婆收下了香火钱,递给母亲一个中药方子,将一个神符放入了香囊,用别针缝在了我胸前的衣服上,还时时嘱咐我不能随意串门。就是巫婆开给我的那个老母鸡汤炖中药的特效药方,让我整整吃了两个月,那滋味捏着鼻子也难以下咽。我每次都是在母亲的监督下勉强喝完。
我终究成为了医生
落榜后我的精神世界一片黑暗,几乎在昏天昏地中度过,心情失落到了极点,对于未来满眼的迷茫和无限的空寂。我站在高处放眼望去,远处的庄稼长势正旺,稀稀落落的村庄点缀其间。夜晚的星空更加空旷,一颗颗流星在幽蓝的夜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向织女洒下的锦丝,转眼即逝。我渴望外面的世界,期待着某一天像大雁展翅飞翔,在蓝天白云间自由翱翔。
我漫无目的地度过一天天,在痛苦挣扎中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如此半年后,我感觉头痛好转许多,思维也渐渐清晰起来,在父母的眼中我的行为举止接近了正常。我终于病愈了。
疾病初愈后的我跟在父母的后面插秧、除草,做一些杂活,偶尔捉些鱼虾到镇上换些零钱贴补家用,用自行车驮上一箱棒冰,挨村挨户去叫喊买卖。
探亲回家伯伯看着我单薄的弯着身正在搬运着麦子,劝我父母说:
孩子还小,这样会累坏身体的,让他去学医吧,即使以后回乡下做赤脚医生,也不用这么辛苦。没有别的门路的父母亲只能赶紧答应下来。
在我的眼中医生一直是学识渊博、端庄严肃的人,经过他们的医治患者都能够去除病痛,甚至起死回生。中学课本里的华佗以身试药和扁鹊治病的故事都让我记忆深刻。我一直崇拜着医生,但我害怕医生,惧怕打针,甚至害怕闻到医院里那消毒水的味道。
母亲四处打听后知道离我们家五十公里处的城区有一所卫校是培养医生的,父母带着我打算去一探究竟。赶在暑假尚未结束前,一大早我和母亲洗换一新,折腾着换乘好几辆车来到了五十公里外的城里。
九十年代的小城市不算繁华,但对于第一次进城的乡下人来说,还是弄得我和母亲晕头转向。在一条狭窄的马路边我们终于找到了这所学校,墙上挂着滁州市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基地醒目的牌子。
我和母亲漫无目标地走在校园里,对这所培养医生的摇篮充满了好奇心。学校正处放暑假期间,并没有见到成群结对穿着白大衣的学生,偶尔可见一两个拎着热水瓶的学生从我们身边走过。
校园里的教学楼、操场、食堂,一切是那么熟悉。透过窗户可见那一排排试验仪器,墙壁上挂着一幅幅人体解剖图,还有那阴森森的人体骨架模型,让人看着有些不寒而栗。这里的一切让人充满神秘感和恐惧感,我既害怕又有些好奇。医学那么神圣,医学知识又是那么深奥,成为医生那么难,我能行吗?我困惑了。
我们俩东张西望,像个小偷似的。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时,从楼梯上走下来一位矮墩墩的长者,烈日已经将他的皮肤晒得黝黑。
你们两个人干啥的?他用质疑的口气问我们。
我和母亲赶紧把自己的来意向他简单说明了一下,他听了后若有所思,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听说我有亲戚在上海,他猛地吸了口烟,用脚踩灭了还没有抽完的半截烟。
我可以帮你,不过嘛有点小麻烦,过几天你来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个入学考试吧。这位自称学校工会里的老头笑眯眯地对我母亲说。
几天后,心领神会的母亲带上了两条红塔山香烟来到了这所学校。我如期参加了学校的入学考试,就这样我这位落榜的文科毕业生就成为了学校中的一员。当我搬离哥哥的楼道间的那天,我用浓墨在墙壁上我奋笔疾书写下了卧薪尝胆、奋力拼搏几个字。
尽管这是一所中等专科学校,可是在学习上我一点也不敢马虎,生怕再次失去机会。校园里,我更像一位大哥哥混在他们其中,一起学习医学理论知识。校园里留下更多的是同学们纯洁的友谊,我们相处融洽而快乐。
在两年的学习中我逐步掌握了医学生所具备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生理、病理等相关知识。在解剖室面对各种骨骼、器官标本我也能做到镇定自若,甚至还能拿起标本给同学们讲课。通过学习,我也领略了医学知识的复杂深奥、人体的神奇和疾病的复杂性,深深体会到成为一名医生是多么的不易。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更快,我圆满地完成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为进一步实习进修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伴随着清脆的火车汽笛声,我和母亲在火车站乘上了通往上海的绿皮火车。我要赶在下一批实习学员到来之前赶到上海,在伯伯上班的医院里实习。第一次远离家门,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赶紧挤上火车找个临窗的座位坐下。
火车穿梭于广袤的原野和城市间,如同一头发飙的水牛,时而在青山翠林中穿行,时而跨越江河,让人真正欣赏到了山水交融的奇妙韵致。窗外画面在列车的咣当声中不断地变化着,我被深深吸引,完全没有睡意。经过六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梦想中的上海。
上海,一颗屹立于祖国东方的明珠,这个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此刻就呈现在我的面前。处处一片繁华喧嚣,高楼林立的间隙游人如织。第一次真正进入这个城市的中心地带,第一次真正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我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还没等放下行李,我和母亲就急不可待地赶往了传说中的外滩。
我们站在黄浦江畔远眺外滩对岸的东方明珠,尽情欣赏着如痴如梦般的美景。这个只在别人口中听说过的上海标志性建筑此时就出现在眼前,让我激动不已,这巧夺天工的设计更是让我和母亲研究了半天。城市的公交车就弄得我们晕头转向,返程的时候甚至坐错了车,我们母子俩又坐回外滩去了。
兴奋之余我不得不面对现实,我知道此次来上海不是为了游玩,我要好好实习,毕业后能找份工作,也好为这个家分担一些经济负担。
实习医院是一所部队医院。这医院四处环荫,一排低矮的三层房子有序地矗立于草坪中。草坪一侧几棵郁郁葱葱的香樟树正叶繁枝茂,树旁边还有一个池塘,九曲桥下鲤鱼翻滚,竞相追逐。曲桥尽头凉亭里身着病号服的患者正在闲谈。三五成群的军医迈着矫健的步伐行走在院子里,军人这一身戎装,加上他们是医生、护士,让我充满无限的敬意和遐想。他们如同羽羽白鸽,衔着橄榄绿飞向人间,带来的不仅仅是和平,带给更多的是人们健康。他们是人间天使,正将满满的爱洒向人间。
踏进院子,我丝毫没有觉得这是医院,更像一座军营。我激动不已,曾经希望参军的我,是多么希望可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陌生的城市,孤独的我,我不得不尽快适应这一切。我牢牢记住老师对我的教诲:实习中一定要做到勤快,嘴勤、腿勤,才能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临床知识。
我和一起实习的部队学员一样,写病历、换药、上手术,日复一日,时刻跟随着自己的带教老师,一点一滴学习临床知识。在耳濡目染中我不仅学习到了一些临床医学知识,也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漫长的临床学习,我出色地完成了实习计划,完成了一个普通医学生向医生的转变,我成为了一名小医生。在扎实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手术台上,我实际操作也更加娴熟,对一些简单的疾病也能单独处理。城市的生活,更是让我戒除了乡下人的一些陋习。也正是这跨出的小小一步,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让我从此与医学产生了不解之缘。
毕业后的我丝毫没有毕业生的愉悦心情,因为一个中专毕业生在这人才辈出的上海想找份工作也并非易事。我不想打道回府,回到乡下,尽管那里或许能够找份工作。为了能够掌握更多医学技术,我选择了继续在医院骨科进修。为了能够养活自己,我尽可能地去参加手术和值班,这样一些值班费和手术费津贴也可以贴补我生活开销。为了减少花费我几乎吃住都在科室,尽可能去参加每一台手术,去掌握每个手术的操作技巧,希望自己能够早点掌握更多更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
手术台上如战场,自从打开手术无影灯,划开病人皮肤那一刻开始,空气中就充彻了浓烈的血腥味,紧张的气氛伴随着手术的整个过程,直至结束。
还记得实习时候上了一台大腿截肢手术,当血液浸润纱布,肌肉和骨骼的残端外露,血淋淋的场面映入眼帘的一霎,我眼睛发黑,大脑一片空白,那一刻我居然失去了知觉,晕倒在手术台边。一分钟后我清醒了过来,我知道那是晕血反应,可能是手术过于血腥,精神紧张的心理反应。这在刚刚步入临床工作的实习生来说其实都很普遍,大多适应就很少再会发生。
即便技术精湛的医生,在术中突发意外这种状况也时有发生。一台腰椎间盘手术正在进行中, 当减压椎板钳提起一束神经的时候,我身边的老师顿时眼光呆滞、脸色苍白,顺势倒了下去。或许是恐惧,或许是神经损伤后的担忧,复杂的情绪累积,最终让他瞬间失去知觉。在休息室喝了半瓶葡萄糖后赵医生才继续完成了那台手术。
随着与患者的接触的越来越多,我内心承受的痛苦也层层递增,每一次患者的痛苦我都感同身受。慢慢地我也领悟到了医生的责任重大,需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但每次看着病痛呻吟中的患者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康复出院,我还是能够感受到莫大的欣慰。疾病复杂多变,我始终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我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们。
尽管在医生执业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坎坷,漫长的岁月中更是尝尽苦头,每一步走的都很艰难,但我始终没有放弃。我决定在医学这条道路上一路前行, 痛而快乐,以至于留下那些刻骨铭心的故事。
痛不欲生
如果用医学的角度解释疼痛,它是由于各种致痛因素经过传导途径刺激大脑皮质第一感觉区而产生的感觉。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
我们健康生活的时候当然感觉不到患病时的疼痛,而当疾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疼痛如同一头猛兽,瞬间侵吞我们的笑容,周边一切快乐的事似乎都与己无关。作为医生,每日与患者相伴,从他们的身上我也能时刻感受到疾病带给他们那隐隐的痛。
虽然身为医生,我作为普通的人,一样需要经历生老病死,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承受着各种病痛的折磨。躯体的痛,内心的痛也会时常困扰着我。正是这一次次没齿难忘的痛,还有这病痛期间的感悟,使我对患者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也能体会到患者疾病期间微妙的心理变化,尽力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