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电梯理论专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国内无同类图书
|
內容簡介: |
本书介绍和阐述多轿厢电梯设计工程和实施工程方面的知识,包括作者近十年来应用在工程上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推动我国多轿厢电梯技术工程的发展。内容包括四部分:多轿厢电梯技术引论和双层轿厢电梯的设计和实施;线性电机电梯和双轿厢电梯的设计和实施;环型电梯和分叉环型电梯的设计和实施;高层建筑、穿梭电梯、多轿厢电梯的综合设计和实施。读者对象:电梯业职工,建筑设计人员,大楼管理人员,特种设备监察检验人员,控制工程硬件、软件研究和设计人员,电梯工程施工人员,有关高等院校师生等
|
關於作者: |
朱德文,自动化学科教授,主持完成电梯内容的*科技成果3项,正式出版电梯技术专著15部,包括编著共20部,其中在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电梯书《电梯群控技术》、《智能控制电梯工程系统》等12部,发表电梯学术论文150多篇。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级(电梯)科学技术成果贰等奖4项,叁等奖多项;以第二完成人获省级发明创造壹等奖1项;2015年被中国电梯行业用户优选品牌评选组委会聘为终选评审专家。
|
目錄:
|
第1章绪论 1.1 高层建筑物和多轿厢电梯 1.1.1高层建筑物设想 1-2 1.1.2超高层建筑物的实现 1-4 1.1.3高层建筑物课题 1-12 1.2单轿厢和多轿厢电梯系统的发展1-14~1-16 1.2.1单轿厢和多轿厢电梯系统发展概述 14 1.2.2 在配置和算法上单轿厢电梯向双层轿厢电梯的发展15 1.2.3 双层轿厢电梯向双轿厢电梯的发展15 1.3驱动和线性电动机 1.3.1线性电动机在电梯上的应用及特点 1-16 1.3.2线性电动机在我国的发展和在电梯上的应用 1-18 1.4控制和多轿厢电梯1-18~1-22 1.4.1 智能化大楼和多轿厢电梯 18 1.4.2数字电梯技术和多轿厢电梯 19 1.4.3 控制算法和多轿厢电梯技术 20 第2章双层轿厢电梯系统设计和实施 2.1双层轿厢电梯研究评述 2.1.1双层轿厢电梯发展评述 2-1 2.1.2双层轿厢电梯的功能比较 2-2 2.1.3双层轿厢电梯结构 2-3 2.2双层轿厢电梯交通分析 2.2.1双层轿厢电梯结构和功能分析 2-5 2.2.2双层轿厢电梯控制分析 2-6 2.2.3传统参数期望值 2-6 2.2.4乘客到达效果分析 2-7 2.2.5运行模式分析 2-8 2.3双层轿厢电梯交通计算 2.3.1双层轿厢电梯交通参数计算2-12 2.3.2双层轿厢电梯交通候梯率2-15 2.3.3双层轿厢电梯交通配置公式 2-23 2.4双层轿厢电梯交通配置和实施 2-25~2-37 2.4.1双层轿厢电梯运行方式和运行 类型2-25 2.4.2双层轿厢电梯的配置2-27 2.4.3双层轿厢电梯配置实施流程 2-29 2.4.4双层轿厢电梯配置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2-31 2.5双层轿厢电梯控制和群控2-37~2-55 2.5.1轿外召唤预选功能和驱动控制2-37 2.5.2双层轿厢监控 2-39 2.5.3使用遗传网络规划的双层电梯系统 2-44 2.5.4使用遗传网络规划的乘客到达分布效果2-49 2.6双层轿厢电梯节能技术2-55~2-60 2.6.1单层电梯的有关节能技术 2-55 2.6.2双层电梯基于TMS9900GATM控制系统的节能技术 2-58 第3章直线电动机电梯系统设计和实施 3.1 直线电动机种类、特点及技术发展 3-1~3-10 3.1.1直线电动机种类 3-1 3.1.2直线电动机结构和特点 3-2 3.1.3直线电动机技术的发展 3-7 3.2直线电机电梯运行原理和结构 3-10~3-20 3.2.1直线感应电机种类和结构3-10 3.2.2直线感应电机工作原理和运行分析 3-11 3.2.3 圆筒形直线感应电动机结构3-15 3.2.4 单侧线性感应电机电梯结构3-16 3.2.5线性同步电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3-17 3.2.6直线电机电梯的特点3-19 3.3直线电机电梯控制技术3-20~3-45 3.3.1圆筒形直线感应电机电梯硬件设计3-20 3.3.2 硬件抗干扰设计 3-24 3.3.3直线转矩控制3-26 3.3.4永磁同步直线电动机数学模型及电梯位置控制3-29 3.3.5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矢量控制3-34 3.3.6 线性感应电机电梯的控制 3-38 3.3.7多轿厢电梯线性同步电机拖动设计参数及实施 3-40 3.4线性电机电梯的实施和安全制动 3-45~3-49 3.4.1 由线性电动机驱动的电梯比例模型系统 3-45 3.4.2线性电机电梯的安全制动系统3-46 第4章 双轿厢电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4.1原始双电梯系统结构及运行分析 4-1~4-6 4.1.1 Sprague双电梯系统结构及运行分析4-1 4.1.2Anderson双电梯系统结构及运行分析 4-3 4.2双轿厢电梯结构和运行分析4-6~4-13 4.2.1. 双轿厢电梯系统和运行分析 4-6 4.2.2TWIN电梯系统结构及运行描述4-7 4.2.3多轿厢电梯运行结构 4-11 4.2.4多轿厢线性电机电梯的运行分析 4-12 4.3双轿厢电梯运行参数的 确定 4-13~4-24 4.3.1与单层电梯的不同处4-13 4.3.2双电梯运行计算步骤和流程图4-15 4.3.3双轿厢电梯运行周期计算和基站、分区设计4-17 4.3.4双轿厢电梯的控制描述4-22 4.4多轿厢电梯系统控制和优化 4-24~4-46 4.4.1多轿厢系统控制器4-24 4.4.2多轿厢电梯交通敏感控制器设计和多目标优化4-33 4.4.3控制器的进化优化4-39 4.5多轿厢电梯系统和遗传算法4-46~4-75 4.5.1多轿厢使用遗传网络规划的系统4-46 4.5.2多轿厢电梯系统基于遗传算法的控制设计4-56 4.5.3 基于遗传算法的MCE运行控制实施 4-68 4.6 多轿厢电梯避免碰撞问题 4-75~4-90 4.6.1 多轿厢电梯基于优化的避免碰撞 4-75 4.6.2 多轿厢电梯群控避免碰撞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4-84 4.7TWIN系统的悬挂和布置方式 4-90~4-92 4.8双轿厢电梯的技术经济分析4-92~4-101 4.8.1 TWIN系统与常规梯组的比较 4-92 4.8.2双轿厢电梯系统的应用特点4-93 4.8.3双轿厢电梯输送能力分析4-96 4.8.4蒂森克鲁伯双轿厢电梯技术经济分析 4-99 第5章环型电梯和分叉环型电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5.1我国环型电梯配置设计 情况5-1~5-3 5.2LT电梯结构和运行控制5-4~5-27 5.2.1系统结构和运行控制特点 5-4 5.2.2 多轿厢电梯曳引方式设计5-5 5.2.3环型电梯运行转向设计5-18 5.2.4使用自动学习算法的多轿厢电梯控制 5-21 5.3LT电梯配置及工程实现5-27~5-45 5.3.1环型电梯(LT)的运行参数比较5-27 5.3.2 环型电梯输送参数和最大输送能力5-32 5.3.3 环型电梯输送能力分析5-33 5.3.4 环型电梯配置控制5-35 5.3.5 环型电梯对应的运行控制方式5-37 5.3.6 仿真条件和配置实施5-39 5.3.7 在上班时和午餐前半时段的仿真结果与研究5-41 5.3.8 多轿厢电梯群控存在的问题及运行超越研究5-42 5.4多轿厢电梯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5-45~5-50 5.4.1多轿厢线性电机电梯系统输送能力比较5-45 5.4.2在高层建筑物的应用比较5-47 5.5LTb电梯运行参数分析及工程应用5-50~5-57 5.5.1LTb电梯系统工程结构和预备知识 5-50 5.5.2LTb电梯的输送能力和设计方法5-51 5.5.3LTb电梯的运行参数分析5-55 第6章各种型式电梯的应用比较 6.1各种电梯输送能力的比较 6-1~6-6 6.1.1大楼内输送系统的比较 6-1 6.1.2输送能力比较 6-2 6.1.3多轿厢电梯的专用面积比较6-3 6.1.4安全间隔比较 6-5 6.2 穿梭电梯和多轿厢电梯用于高层建筑 6-7~6-14 6.2.1世界著名建筑的客梯布置6-7 6.2.2 穿梭电梯和多轿厢电梯 6-8 6.2.3空中大厅布置方案 6-10 6.2.4消防电梯和救援电梯的配合6-12 6.3超高层大楼的电梯配置 6-14~6-40 6.3.1提高输送效率的方法 6-14 6.3.2电梯运行方式 6-15 6.3.3建筑设计的实施 6-18 6.3.4超高层大楼电梯设计规划6-21 6.3.5环球金融中心电梯配置例6-25 6.3.6 高层和低层建筑电梯配置例6-33 6.3.7哈利法塔结构及电梯配置6-37 参考文献41~51
|
內容試閱:
|
前言 广大读者和专业人员最关心的是著者为什么写《多轿厢电梯系统设计与实施》这本专著,和该书的内容,以及我们的研究工作做到什么程度这几件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