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編輯推薦: |
我们突然意识到一个大师就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却冷淡了他,雪藏了他。他就是汪曾祺。
汪曾祺的光芒来自于他无人能替代的独特价值。汪曾祺的价值首先在于连接了曾经断裂多时的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他的另一个价值在于他的作品激活了传统文学在今天的生命力,唤起人们对汉语言文学的美感。
|
內容簡介: |
《高邮人眼里的汪曾祺》是一本高邮学者怀念汪曾祺先生的文集,分为亲友故交忆旧、风情人物索引、文学印象品读、余韵泽被后世四个部分。文章有王鑫的忆汪老,铁凝潸然泪下,金实秋的梦断菰蒲晚饭花,汪泰的记忆是朵五彩的云,杨早的一只再也吃不到的草炉烧饼,陆建华的汪曾祺和京剧的恩恩怨怨等作品。这些回忆性美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文中渗透着作者对汪老先生的怀念和敬意。这本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
|
關於作者: |
王树兴,江苏高邮人。小说家,畅销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市特聘作家。其作品以风趣的故事讲述、传神的人物塑造、绵密的叙事肌理著称。出版长篇小说《国戏》《裙带关系》等60多万字,发表中、短篇小说60多万字。作品曾获全国性奖项、江苏省作家协会重点项目扶持,并有国外翻译出版。
|
內容試閱:
|
作为喝着运河水长大的高邮人,很少有人不知道汪曾祺的。或许,不是每位高邮人都曾读过汪曾祺的书,但是对于这位老者,大家都不会陌生。似乎他随时都能套个老头衫,从城北的大淖巷子里走出来,左手拎着几块刚出炉的草炉烧饼,右手提着两包蒲包肉,晃晃悠悠,一路打着招呼,回家去了。高邮这座城市,不大,但是很能出文人。高邮人都喜欢去文游台,登高,远望,也都喜欢在秦少游的塑像下,顺着他的目光,望一望水乡,理一理情思。当然了,宋代的才子,清代的二王,现在谈起来,高邮人大概都要整一整衣冠,说上一句:多少年之前,高邮出了这么一位但是,说汪曾祺不用,汪曾祺并未远去,或者说,他从未远去。我们读秦少游的诗词,金风玉露也好,月迷津渡也第一辑 亲友故交忆旧 003罢,你总会觉得很是遥远,在时空上,很难接近。但是,读汪曾祺,他笔下的大淖,他笔下的县城,一直都在,我们曾经在这里生活,现在,以及将来,我们还将在这里生活。尽管,这座县城里,已经没有了开炮仗店的陶虎臣,没有做小生意的王瘦吾、画画的靳彝甫,但是那些清澈明亮的校歌,一直都在啊,唱校歌的人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些人了,已经是他们的孙辈,乃至重孙辈了,可是这样的情怀,这样的淳朴和自然,在汪曾祺的笔下,早已成为一种定势的格局。在高邮这样的县城里生活,或许不会大富大贵,或许难以平步青云,但是最为难得的是,那一份生活的自在,那是一种在大雪纷飞的季节里,三五好友,围炉而坐,几盘荤素,一杯小酒的自在。
芒,总让人想起一个字:精。而且我还发现了一点奇事:汪老在仰头、低头、侧头的时候,从不同角度看去,模样都截然不同!就好像一个人有很多副面孔似的。这段文字后来被林斤澜等人引用,可见观察还算到位。然而二次会面,类似的神采便少见。上次,老头儿说:现在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想着,今天写点儿什么呢?近来却写得少了。他有些心疼,想告辞。然而两位老人都很高兴,约次日晚上去吃饭。老头儿大概已做不动饭了,由保姆代劳。儿子汪朗、孙女汪卉都在。后来有一本父子合出的食书,才知汪朗对于吃道亦是行家,失敬。汪卉时不时逗老头儿、老太太玩儿,全无尊卑长幼的姿态,看着让人高兴。老头儿的酒量可没减,酒瓶照例不开盖,戳个洞就往外倒,反正两天就见底。酒过三巡,老头儿又讲了那个著名的故事:西南联大时昆明翠湖边有一个图书管理员,在图书馆墙上挂了一个钟。这钟是不走的。他每天上班,把钟格勒勒,拨到八点钟,上班;他想下班了,格勒勒,把钟拨到十二点,下班!上次老头儿也讲过这故事,真的喜欢哩,说:这样的生活才叫写意。转过年,他听说老头儿去了一趟宜宾。他爷爷跟老头儿会了面,老哥俩儿有小六十年没见了吧?会面澄清了几桩历史冤案。老头儿以惊人准确著称的记忆力012 高邮人写汪曾祺向他爷爷指出,他是爷爷的表哥,而非表弟。另外,老头儿的小名也不叫和尚,爷爷的小名才叫和尚,老头儿叫黑和尚。他在电话里听到这些辨证,笑得直打跌。其时他正在准备考研,会面中提及此事,老头儿相当不以为然:搞文学不用念什么研究生,我就是大学肄业。又两年后,老头儿已经去世。一位大学时的老教授来北京,是他研究生导师的研究生导师。老教授也是西南联大中文系出身,比老头儿高一级,后来读了研,导师大约是朱自清。老教授托他打听张兆和的居处,想去看看师母。老教授说:我当年和汪曾祺他们玩不到一块儿,一天到晚也不读书,疯疯癫癫搞创作。老头儿曾在录音里说,系主任朱自清不同意沈从文让老头儿留校的请求,原因主要是老头儿不上朱先生的课,也不交作业。又两年后,他回了一趟高邮。乡亲给老头儿建了文学纪念馆,言谈间大有奉其为秦少游后第一乡贤之意。可是有乡亲说起老头儿写薛大娘,直摇头:那就是个拉皮条的呀!老头儿不但写了这位马泊六,并且说:薛大娘身心都很健康。她的性格没有被扭曲、被压抑。舒舒展展,无拘无束。这是一个彻底解放的,自由的人。又两年后,某出版社托他选编《汪曾祺选集》,他特地选了《薛大娘》,不是因为小说的技术。老头儿说过他自己是一条活鱼。他不愿意世人只看见老头儿最后一个士大夫的一面。他雇了一只渔船,一个小伙子掌桨,在高邮湖上溜了半日。阳光热辣辣地晒在身上,溽暑的水汽蒸腾在寥落的芦苇间,白亮亮的湖水死命地晃眼,静静的一淖水,掩盖着多少年的世事与人心。第一辑 亲友故交忆旧 013法国人说,老头儿的小说里充满了水的气息。那一刻,他觉得,既理解了《受戒》,也理解了《薛大娘》和《小孃孃》。时光似乎回到了 1997 年 5 月,他在南方燠热的空气中,先后接到老头儿和外公的死讯,内心一片冰凉,而身边的同事喜气洋洋地奔忙着,满心期待着香港的回归。作者简介杨早,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话题》系列主编,阅读邻居读书会创始人之一。祖籍高邮,生于富顺,近年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舆论史与文化史、当代文化研究等。称名忆旧容杨汝栩汪曾祺的外祖家在高邮城北的杨家巷,少年时代的汪曾祺是这所大宅院里的常客。这座门旁立着镂花石鼓的大宅院,虽已显得十分破落而冷清,但在孩子们眼里却是无拘无束的乐园。二门里边有一方青石板铺地的天井,放学归来,汪曾祺与表兄弟们在这里过河洗大澡;宅西有一处叫作晒场的荒地,夏日雷雨欲来的黄昏,他们挥舞竹扫帚在这里追扑满天的红蜻蜓;后院有一处野草丛生的废园,秋天月上树梢的夜晚,他们拿着煤油灯罩蹲在木香花树下掏蛐蛐。有时也做些文雅事,比方说,坐在叫作高台子的家塾里看小说,写大字,欣赏墙上的字画。遇到天气晴朗的日子,还常常结伴爬上运河塘,去看过往的白帆,看潜水捕鱼的鸬鹚。1994 年,汪曾祺已经是皤然一老翁了,他在《赠杨鼎川》一诗中写道:第一辑 亲友故交忆旧 015高坡深井杨家巷,是处君家有老家。雨洗门前石鼓子,风吹后院木香花。闲游可到上河塘,厨馔新烹出水虾。倘有机缘回故里,与君台上吃杯茶。对儿时的旧游之地,对童年与小伙伴们嬉游的乐趣仍流露着深深的怀念之情。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汪曾祺和他儿时的小伙伴们,都陆续离开了即将沦陷的家乡,散落在大后方的四川、云南、福建一带,有的甚至远涉重洋,到了异国他乡。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他与其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再见过面,有些更完全失去了联系。1994 年,一位年轻人来到汪曾祺在丰台的寓所,自我介绍说叫杨鼎川。原在佛山大学中文系任教,现在来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此次登门一是为了求教,同时也是为了向他转达父亲杨汝纶的问候。杨汝纶?一听这个名字,汪曾祺就明白眼前站着的年轻人必定是自己的一位表侄,因为他的表兄弟们都是以汝字排行的。一老一小谈得很投机,于是就有了上面那一首诗。离开家乡的时间实在太长了,何况杨家支庶繁衍,以汝字排行的表兄弟有好几十,汪曾祺看着杨汝纶这三个字很久,竟然无法将名字跟记忆中的形象对上号。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的遗稿中发现有一首《赠杨汝纶》的诗,生动地反映了他当时困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