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早读过了

書城自編碼: 300054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杨早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129695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17-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522/15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2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将军
《 将军 》

售價:NT$ 269.0
墓志的生成及其在唐代的衍变研究
《 墓志的生成及其在唐代的衍变研究 》

售價:NT$ 549.0
理解中国经济:在大变局中读懂新机遇
《 理解中国经济:在大变局中读懂新机遇 》

售價:NT$ 252.0
饥饿与国家:苏丹的饥荒、奴隶制和权力(1883~1956)
《 饥饿与国家:苏丹的饥荒、奴隶制和权力(1883~1956) 》

售價:NT$ 386.0
管好你的钱:人人都要懂的财富传承(一本书带你了解财富传承的7种方式)
《 管好你的钱:人人都要懂的财富传承(一本书带你了解财富传承的7种方式) 》

售價:NT$ 381.0
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
《 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 》

售價:NT$ 442.0
“漫画强国科技”系列(全4册)
《 “漫画强国科技”系列(全4册) 》

售價:NT$ 784.0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售價:NT$ 32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706
《 1944:龙陵会战 》
+

NT$ 475
《 三十三年梦 》
+

NT$ 324
《 搜神记 》
+

NT$ 324
《 没有什么了不起 》
+

NT$ 634
《 文件中的历史——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份文件 》
編輯推薦:
一个人的阅读史,十年文化生态的观察与侧写。
风趣而考究,专注而博雅,一部关注阅读的心灵史。
內容簡介:
作者杨早身兼(文学与近代文化史研究方面的)学者、书评人与阅读推广的实践者三重身份,《早读过了》辑录其近十年来的近百篇关于阅读、文学、大众文化等方面的文化评论、书评与短书札文字。杨早师从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陈平原教授,开启对中国近现代舆论史、传媒史的关注,并由此进入对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史的研究。严肃的学术研究与写作之外,亦热衷实践对大众阅读的推广与实践,除对专业领域内过眼新书多有评论推介,亦尝试将专业视角对准当下,对当下出版、媒体与阅读生态都有犀利的观察与评论。此外,因其身体力行主持推广社区阅读实践(阅读邻居),并积极尝试用新媒体推送私人阅读书单,所以本书亦辑录相当部分的短书札,以志其推广大众阅读的雪泥鸿爪。
關於作者:
杨早,1973年生于四川富顺,中山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曾发表《五四时期北大学生刊物比较》《〈京话日报〉的启蒙困境以梁济等人自杀为中心》《评价于丹:学术规范还是传播法则?》《话题电影与当代中国的精神生活》《改写历史与文学重建晚清小说与当下网络小说异同辨》等论文,著有《纸墨勾当》《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民国了》《野史记》《说史记》,编有话题年度系列(《话题2005》至《话题2014》)、《沈从文集》《汪曾祺集》《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等,译著有《合肥四姊妹》。
目錄
目录:
争取不被当炮灰
没药还是解毒剂?
去奇乃得真民国
大家都来读经典
人人家里都有史
好书恨多贪过眼
內容試閱
自序 这个时代没有耐心,你一定得有啊

编完、校完《早读过了》,我突然发现,我好像丧失了我的拟想读者。
我本科二年级的任务是八篇书评。那时的拟想读者就是本科导师黄修己先生,只要导师同意通过就一切OK。题目似乎也是导师指定的,记得有《坟》,可现在完全想不起都写了些啥。
四年级的时候,毕业论文导师程文超先生有次要我写一篇张旻小说《校园爱情》(?)的书评,我请教他怎么写,程老师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后来交了稿,程老师说:你这篇书评啊,把我说的都写出来了,可是没有你自己的看法啊。
毕业后在媒体工作。因为历史系的师姐李霞在《粤港信息日报》编书评版,我就开始给那儿写书评。集体宿舍楼,她就住我楼下,所以经常是叫我过去,给我一本书。我吭哧吭哧读,完了来一千字。这期间的拟想读者我也不知道是谁,因为书评不像新闻或时评,读者正面或反面的意见都会来信或给编辑部打电话。书评会影响哪些人?我到现在也不清楚。反正评什么书也是编辑定的。
这期间,有一本书是自己读后有感想的,《吕著中国通史》。因为不是新书,报纸书评版比较难发。我就壮起胆投给了《读书》,居然在短长书栏目登了出来。那时《读书》的地位非同小可,我被同事和同学逼着各请了一顿饭。
还有一次,我给《苏菲的世界》写的书评,发在《粤港信息日报》上,过了一阵,却发现被人剪破拼贴,也发在了《读书》的短长书里。追究了一下,无果。不过,说明我的书评还是有人看的。
1998年来北京读研,正逢《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创办,主编是现在凡客的CEO,陈年,到处拉人写稿。我被师兄师姐介绍认识,可能还算手快吧,就被划拉进固定书评作者队伍里。那时《书评周刊》有一个制度很好,固定书评作者,每人每月可以报销200元书费。这就让穷学生有了底气去关注新书,比加200元稿费得劲儿。发在《书评周刊》上的书评,以《余兮余兮奈若何》影响较大,这跟余秋雨先生的火热市场地位有关吧。
读书期间的另一类书评,是学术类书籍评论。这些书是摆明了的小众,所以拟想读者不外是学界同行。好在治学偏历史,还不至于新名词乱飞。
毕业之后,写书评其实已经是一件有些疲惫的事。我这个人,不爱做跟别人一模一样的事,也不爱做重复自己的事。在没有找到新的写作动力之前,除了出版社的编辑朋友约稿实在推不掉,反倒是偏爱给媒体写一些短书评,一二百字,一条微博的量,有点寸铁杀人的意味,其实也是训练自己用最少的文字点准评论对象的穴位。
又过了些年,发现自己又可以写比较长的书评了。纸媒受版面的限制,特别偏爱千字文。但是千字的书评,如果想全面一点,就很容易写得板,又要介绍内容,又要梳理谱系,还要独抒己见,往往自己都有话没说完就画句号的感觉。而且我这个人看书喜欢看细节,从细节进入一本书的世界,所以慢慢摸索出另一种写书评的方法,以问题而非书本作为切入点,将书本中的述论,与自己对时事、社会、历史的思考融入其中,感觉这样更能做到随脚出入,行止自然。
2011年与邱小石、绿茶一道创办阅读邻居读书会,荐书是其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是同好相聚,不假外物,用邱小石的话,想咋个就咋个。荐书评书,都不为发表,就更加自由了。对一本书的推荐与评论,有可能经历三个阶段:
(一)在DIAO计划(这是一个盲荐图书的计划)的微刊里,写个千把字的推荐语,随便写,就是写自己最感兴趣的点,反正读者书已到手,重要的不是要不要读而是怎么读;
(二)如果这本书被选成了读书会的主题书,我就会在读书会上有一个长篇的话痨式发言。有现场速记,每次都是发言的时候很爽,整理的时候痛不欲生,但有好多砸挂式的快乐,逮到什么说什么,经常是回应其他书友的疑问与评论,针对性很强;
(三)如果还有未竟之言,或问题重要,也会将发言记录再加工改写成一篇长书评,再在媒体上发表。整个过程,因为都是自动自发,没有逼迫感,完全没有此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痛苦,想咋个就咋个。写书评二十年,近几年算是最舒服最手顺的啦。
2001年曾经出版过一本书评集《纸墨勾当》,收罗了自本科毕业到研究生毕业这六年的书评。《早读过了》从那个时点出发,又是十五年,各个时段的文字都有。我很难说清,整本书的拟想读者该是什么样的人。要说这书是我的阅读小史,也不尽然,大多数篇什还是外向的,期待与别人分享,而非内心的隐秘生活。我只能说,读书评书这些年,越来越体悟陈寅恪先生读书不肯为人忙的词意,读书而不能跟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考结合起来,就会始终像个整理功课的学生,或接受订单的匠人。学生或匠人并非不好,但最大的乐趣,肯定在书、人、事、思的有机混同之中。
从此我不再知道自己拟想读者是谁,清楚的段落,是我想清楚了,模糊的部分,是我还在想,或在想如何说。尽心思索,戮力表达就是我的唯一旨趣。
你看,我花了廿年的时光,才慢慢摸索到一点读书评书的窍门。难怪我最近一直宣传读书是一件反人性的事,不过,征服生命中的一些难关,也是畅美难言的享受。《早读过了》里各篇长短不一,文风也有些跳跃,都是横冲瞎撞的谜之征途。当成攻略,未必有效,看作测评,倒还靠谱。如果有那图省事的,非要我用一句话概括我的感受,我必须对赏脸读这本书的你,还有我自己,大声说一句:
这个时代没有耐心,你一定得有啊!

为了你面前的这本书,我要感谢商务印书馆,感谢最早提议出版、现在美国的刘雁女士,感谢本书责编大眼姑娘孙祎萌,我们从容淡定地合作了这本书。感谢与我合作过的所有书评媒体的编辑们,感谢邱小石,阮丛,绿茶,与阅读邻居的小伙伴们。
感谢我的父亲母亲,在我小的时候,几乎每个生日都会收到一本书作为礼物,父亲总在扉页上写:给杨早读。不管我后来读了多少书,最初的阅读就是历久弥新,影响深远。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