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1996年以前黄河中游水沙变化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系统分析黄河中游近期(1997~2006年)水沙变化特点,剖析了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近期水沙变化的影响程度,分析计算了黄河中游近期水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人类活动的减水减沙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黄河中游环境特征及近期水沙变化特点、黄河中游水沙变化水文分析、黄河中游水沙变化成因分析、淤地坝拦沙的泥沙级配组成分析、减水减沙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论证等。同时,对黄河中游近期水沙变化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包括河龙区间近期水保措施拦减粗泥沙的不同作用、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的拦沙减淤效果、基于大减沙效益的水保措施配置比例、生态修复对北洛河流域近期水沙变化的影响、近期治理对典型支流水沙关系的影响、泾河流域淤地坝拦沙对降雨的响应和基于暴雨的水保措施减洪减沙作用、流域减沙效益的尺度效应、晋陕蒙接壤地区生产建设项目对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的影响评价等。
本书紧密结合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重大科技需求,可供水土保持、河流泥沙、流域生态环境等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目錄:
|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黄河中游近期水土保持概况
1.3 黄土高原近期生态变迁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目标和范围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5.3 研究范围
1.6 技术路线
1.7 黄河中游水沙变化以往研究综述
1.7.1 研究项目综述
1.7.2 取得的主要认识
1.7.3 研究成果差异简析
1.7.4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2章 黄河中游环境特征及近期水沙变化特点
2.1 河龙区间特征及近期水沙变化特点
2.1.1 河龙区间环境特征
2.1.2 近期水沙变化特点
2.1.3 小结
2.2 泾河流域特征及近期水沙变化特点
2.2.1 泾河流域环境特征
2.2.2 近期水沙变化特点
2.2.3 2003.8.25暴雨概况
2.3 北洛河流域特征及近期水沙变化特点
2.3.1 北洛河流域环境特征
2.3.2 近期水沙变化特点
2.4 渭河流域特征及近期水沙变化特点
2.4.1 渭河流域环境特征
2.4.2 近期水沙变化特点
2.4.3 2003年渭河华西秋雨简述
2.5 汾河流域特征及近期水沙变化特点
2.5.1 汾河流域环境特征
2.5.2 水利水土保持概况
2.5.3 近期水沙变化特点
第3章 黄河中游近期水沙变化水文法分析
3.1 基本概念
3.2 计算方法
3.2.1 降雨强度对产流产沙的影响机理
3.2.2 降雨产流产沙经验模型法
3.2.3 降雨影响减水减沙量的计算方法
3.2.4 河龙区间未控区减水减沙量的计算方法
3.3 河龙区间近期水文法计算成果分析
3.3.1 有控支流近期减水减沙量计算
3.3.2 未控区近期减水减沙量计算
3.3.3 河龙区间近期水沙变化水文分析汇总
3.4 泾洛渭汾河近期水文法计算成果分析
3.4.1 泾河
3.4.2 北洛河
3.4.3 渭河
3.4.4 汾河
3.5 减水减沙效益的空间分布特点
3.5.1 河龙区间西部支流
3.5.2 河龙区间东部支流
3.5.3 泾洛渭汾河
3.6 小结
第4章 黄河中游近期水沙变化水保法分析
4.1 水利水保措施数量核实
4.1.1 河龙区间水利水保措施数量核实
4.1.2 泾洛渭汾河水利水保措施数量核实
4.2 以洪算沙法
4.2.1 坡面措施减洪量计算方法
4.2.2 以洪算沙模型
4.3 指标法
4.4 淤地坝减洪减沙量计算
4.4.1 河龙区间淤地坝减洪减沙量计算方法
4.4.2 泾洛渭汾河淤地坝减洪减沙量计算方法
4.5 水利措施减水减沙量计算
4.5.1 水库减水减沙量计算
4.5.2 灌溉减水减沙量计算
4.6 河道冲淤量和工业、城镇生活用水量
4.6.1 影响河道输沙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4.6.2 河道冲淤量计算方法
4.6.3 工业、城镇生活用水量
4.7 人类活动增洪增沙量
4.7.1 陡坡开荒
4.7.2 开矿
4.7.3 修路
4.8 未控区减水减沙量的计算
4.9 计算结果分析
4.9.1 河龙区间
4.9.2 泾洛渭汾河
第5章 淤地坝拦沙的泥沙级配组成分析
5.1 已有研究综述
5.1.1 准格尔旗水利电力局等研究成果
5.1.2 刘纯明研究成果
5.1.3 徐建华等研究成果
5.1.4 毕慈芬等研究成果
5.1.5 左仲国等研究成果
5.2 取样地点遴选和取样方法
5.2.1 皇甫川流域
5.2.2 窟野河流域
5.2.3 钻孔取样点布设与取样方法
5.3 淤地坝拦沙的泥沙级配组成分析
5.3.1 钻孔取样基本情况
5.3.2 淤地坝拦截粗泥沙百分数排序
5.3.3 淤地坝中粗泥沙百分数沿纵向分布规律
5.3.4 淤地坝中粗泥沙百分数沿垂线分布规律
5.3.5 原生态d50原与淤地坝d50淤的关系
5.3.6 影响原生态泥沙级配组成的主要因素
5.3.7 四种原生态土壤粒径级配组成大小排序
5.3.8 各种颜色砒砂岩颗粒级配组成排序
5.4 淤地坝拦粗排细可行性分析
5.4.1 砒砂岩地区土壤侵蚀机理
5.4.2 砒砂岩地区暴雨洪水
5.4.3 砒砂岩地区营造沟道人工湿地的潜力
5.4.4 淤地坝建设对水环境的调节作用
5.4.5 相关研究与监测建议
5.5 小结
第6章 黄河中游近期水沙变化若干重要问题研究
6.1 河龙区间近期水保措施拦减粗泥沙不同作用分析
6.1.1 近期水利水保措施拦减粗泥沙量分析
6.1.2 近期水保措施拦减粗泥沙不同作用分析
6.2 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的拦沙减淤效果
6.2.1 不同来源区洪水分组泥沙冲淤特性
6.2.2 黄河中游近期拦沙减淤效果
6.2.3 《多沙粗沙区拦沙工程规划》拦沙减淤效果
6.2.4 小结
6.3 基于大减沙效益的水保措施配置比例分析
6.3.1 近期水保措施减洪减沙比例及其变化
6.3.2 河龙区间水保措施配置比与减沙比关系分析
6.3.3 河龙区间坝地配置比与减沙比分析
6.3.4 大减沙效益对应的水保措施配置比例
6.3.5 小结
6.4 生态修复对北洛河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分析
6.4.1 林率与产流产沙关系
6.4.2 小流域生态修复的减水减沙作用分析
6.5 近期治理对典型支流水沙关系的影响分析
6.5.1 对降雨径流关系及降雨产沙关系的影响
6.5.2 对径流泥沙关系的影响
6.5.3 小结
6.6 泾河流域淤地坝拦沙对降雨的响应分析
6.6.1 淤地坝的拦沙减蚀机理
6.6.2 淤地坝拦沙量与降雨量关系分析
6.6.3 淤地坝拦沙量与洪水量关系分析
6.6.4 小结
6.7 基于暴雨的水保措施减洪减沙作用分析
6.8 减水减沙尺度问题简析
6.8.1 淤地坝拦沙量与减蚀量的尺度关系
6.8.2 河龙区间减水减沙尺度问题简析
6.8.3 泾河流域减沙效益尺度问题简析
6.8.4 近期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水资源效应
6.9 晋陕蒙接壤地区生产建设项目影响评价
6.9.1 晋陕蒙接壤地区生产建设项目概况
6.9.2 生产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典型调查
6.9.3 生产建设项目对水土流失和水资源影响评价
第7章 减水减沙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论证
7.1 近期减水减沙总体计算结果
7.1.1 水文法计算结果
7.1.2 水保法计算结果
7.1.3 河龙区间
7.1.4 泾洛渭汾河
7.2 降雨影响与综合治理影响
7.2.1 河龙区间
7.2.2 泾洛渭汾河
7.3 近期减水减沙成因
7.3.1 水保措施
7.3.2 水利措施
7.3.3 水利水保措施
7.3.4 封禁治理
7.3.5 河道冲淤
7.3.6 人为新增水土流失
7.4 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论证
7.4.1 与水沙基金2的对比
7.4.2 其他旁证
7.4.3 成果合理性分析
7.5 研究小结
7.5.1 黄河中游地区近期减水减沙结果
7.5.2 河龙区间近期减水减沙结果
7.5.3 泾洛渭汾河近期减水减沙结果
7.5.4 人类活动与降雨变化对近期减水减沙的影响
7.5.5 近期水利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作用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取得的研究成果
8.2 主要研究进展
8.3 研究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