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从心集

書城自編碼: 299949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程汉大
國際書號(ISBN): 9787520104470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3-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64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00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算法图解(第2版)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科学的奇幻之旅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內容簡介:
本书是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程汉大教授的文集,收录了程教授关于英国议会政治、政党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外国法制史学等的研究论文二十余篇,主要分析梳理了英国议会制度与政治文明演进的历程、司法主导型英国法治进化的特征、英国地方自治、英国法律文化的二元平衡精神以及英国法律教育制度的历史演进等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關於作者:
程汉大,1948年出生,1975年山东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晋升教授,曾任山东省重点学科世界史学科负责人、山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学位委员会委员。2001~2004年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史专业特聘教授、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2004年年底调回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目錄
点燃心炬铸春秋
我所认识的程汉大老师(序一)【高鸿钧】/001
取善辅仁南湖畔
我与汉大兄的友谊(序二)【范忠信】/004
法治的英国经验/009
12~13世纪英国法律制度的革命性变化/028
14世纪英国议会的发展/046
论中世纪晚期英国议会政治/059
在专制与法治之间都铎悖论解析/070
1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的博弈分析/085
关于18世纪英国政党结构的争论/102
英国陪审制与欧陆纠问制探源/110
英国二元律师制度的起源、演变与发展走向/130
从学徒制到学院制英国法律教育制度的历史演进/141
英国地方自治:法治运行的三个阶段/160
允执两端求中致和英国法律文化的二元平衡精神/177
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188
中世纪欧洲的宪政元素/211
司法克制、能动与民主美国司法审查的理论与实践/238
寻求有限与有为的平衡20世纪西方宪政发展趋势/257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要理论特征/272
进步是20世纪英国的第一主题读《二十世纪英国》/279
李栋著《通过司法限制权力》序/285
走在十字路口的外国法制史学及路径选择/290
如何读法学研究生/299
历史学家刘祚昌/304
荷角初露/308
诗文存稿/310
附录
程汉大论著目录/320
跋/326
后记/329
內容試閱
点燃心炬铸春秋我所认识的程汉大老师(序一)
高鸿钧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们大学读书期间,虽然赶上了好时候,但文革刚刚结束。相对于大陆法,国内英美法的研究一直薄弱,加上当时意识形态的因素,我对英美法的了解十分肤浅,且还染有一些偏见。20世纪80年代初,我到法大读研,师从潘华仿老师。潘老师主要研究英美法。在他的指导下,我开始较深入地接触英美法。90年代初,我参与了由嵘老师主编的《外国法制史》的编写工作,承担了其中的英美法部分;同时参与了潘汉典老师主持的《比较法总论》的翻译,承担了其中英美法内容的翻译。这样开头,好像在叙述自己的经历,显摆自己的业绩,其实真实的用意是想表明,在某一时段,我曾较为系统地接触到英美法,通过读书讨论、撰写教材和翻译有关内容,至少对英美法具有了初步认知。
但在学园中,我是个杂食动物,不但吃着碗里瞧着锅里,这山望着那山高,甚至妄想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此后的一段时间,我兴趣虽然转至别处,读些杂书,但对英美法的旧情犹在,并默默关注她的倩影和行踪。1995年,程汉大的《英国政治制度史》悄然问世。这令我眼前一亮。我颇有蓦然回首之感,一问才知,那人在山东师大工作,本行是历史学家,在世界史领域,专攻英国法律史,并颇有建树。从此,我对程老师不禁肃然起敬,暗中为学界有了同道而由衷高兴。
2000年前后,在一次外法史年会上,我终于遇到了程老师。以文会友,我们一见如故,交流十分愉快。程老师治学严谨和勤奋,为人真诚和敦厚,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他把签名本《英国政治制度史》寄给了我。2001年,他主编的《英国法制史》正式出版,我再次为之高兴。得到赠书,自然如获至宝。受到程老师研究的启示和推动,2003年,我院以《清华法治论衡》作为平台,组织了英美法专号,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国内,关注英美法的学者虽然越来越多,但英美法的专家寥寥无几。我便与程老师联系,希望得到他的惠助。他非常热情地支持我的想法,不仅自己撰稿支持,还帮助我组稿。2004年4月,这个专号正式出版。我在这辑编后记的一段文,记录了程老师的无私奉献和热情支持:他多年来潜心研究英国法,成为国内这个领域为数不多的专家之一。他不仅应邀为本辑撰稿,还专门为本刊组织文稿数篇,并专程携带文稿来京,与编者共商文稿修改事宜。可以说,没有程教授的支持与协助,本栏目的计划无法实现。
程老师大我几岁,经过几年的交往,我们便成了好兄弟。2002年开始,卫方与我主持的《比较法学丛书》陆续出版。程兄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把自己为第一作者的《英国司法制度史》慷慨献给《丛书》。该书是国内首部系统研究论述司法制度的专著,2007年出版后,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关注和好评,使《丛书》大为增色,也加深了我们的情谊。
中国政法大学的中秋教授是法律史和法律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他在中国政法大学读研究生期间是我的同学,毕业后,我们的情谊不断加深。他知道我与英美法有段初恋史,旧情难舍,多次鼓励我重温旧情,使有情人终成眷属。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基地设立了英美法系与西方法制文明研究项目。中秋教授鼓励和支持我申请此项目,建议组织国内有关研究力量,从整体上推进国内的英美法研究水平。中秋教授的建议和这个项目固然意义重大,但责任也重大。对我个人来说,这也许是不可承受之重。于是,我便再次向程兄求助,并得到同道热情支持。我们共同申请了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得到批准后,他几次来京与我会商,具体讨论项目的人员组成、成果的结构与立意以及实施的步骤和方法。他除了积极撰稿,还热情帮助我全面实施项目,成为项目成果的合作主编。程兄是国内英美法领域的首席专家。在这个项目中,他屈尊辅助我这位英美法二把刀,充分表明了他的学术境界和兄弟情怀。这让我想起:为了春天,红花陪衬绿叶;为了抗曹,孔明佐助周瑜。经过6年努力,在李红海教授等一批英美法学者的支持下,我们合作主编的两卷本《英美法原论》入选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此书出版后,得到了学界的肯定和好评。回想这个过程,程兄的鼎力支持令我感动,他的深厚情谊使我倍感温暖。
2015年,程兄的大作《西方宪政史论》出版。出版前,程兄就把文稿发给我,我先睹为快。当出版社请我写段推荐语时,我虽然感到这是一份殊荣,但也深感惶恐,觉得这有点像观众评论演员,外行点评内行。转念一想,作为一位读者,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其他读者,也许并无不妥。于是,这本书的封底上,印上了我的推荐意见:程汉大教授潜心研究西方宪政史,追本溯源,探微索隐,披沙拣金,含英咀华,撰成本书。这部心血之作,考察了西方宪政的起源和发展,阐释了宪政的内在义理和精神,论述了宪政的运行条件和机制。本书对当代中国法治和依宪治国的理论和实践,都颇多启示。我以为,上述评语绝非溢美之词。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以这种方式,记录了同道的深情厚谊。
这部力作出版后,我们原想组织一个研讨会,但由于大家都理解的原因,这个计划未能实现。程兄亲自把他的签名本送给我,并题诗一首:闲云野鹤欲何求,案头书香伴春秋。展卷悦读风雅颂,提笔涂鸦逍遥游。筚路蓝缕觅原道,探微索隐溯源流。文成高朋酬和韵,怡然自得笑王侯。签名和题诗时间是2015年7月14日。
一年半过去了,我虽姓高,但不敢自诩高朋。不过,于程兄文成,而我没有酬和韵,毕竟感到有些缺憾。借恭贺程兄七十华诞之际,聊以拙句作为和韵:大漠荒原道难求,点燃心炬铸春秋。百代英例细品鉴,千载西宪任遨游。根深叶茂木永秀,源远渠清水长流。丹书铁卷魂不老,成仙何须觅封侯。
祝程兄健康长寿!
2016年10月31日
取善辅仁南湖畔我与汉大兄的友谊(序二)
范忠信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
在我心目中,汉大兄正值中天华年,学术青春绽放,魄健神旺;不久前刚完成力作《西方宪政史论》,享誉史法两界,令我钦佩,也令我汗颜。忽闻竟届古稀,颇感诧异,岁月如梭竟至于此!弟子们将其近年诗文集结,印书庆祝,要我写点感言,此正合我意,于是欣然命笔。很早就想写点文字奉和汉大兄《缘分无价》一文,今天总算有了一个好由头。
我认识汉大兄,始于2001年,一晃十五年了。1998年我自苏大调中南工作后,因负责筹备申报法史博士点而与汉大兄结缘。2000年春我与李汉昌、陈小君两同事成功游说老同学景良兄加盟中南后,在为法史学科梯队建设筹划方案时,景良兄向大家推荐了程汉大兄。景良说,山东师范大学有个程汉大教授,我与他虽不相识,但很早就听说他学问做得非常好,著作《英国法制史》影响很大,在外国史学界很有声誉,很多外法史同仁也知道他,若能引进必将助成我们的博士点。因隔行如隔山,我听闻汉大兄名字此为第一次,于是不得不按景良开列书单,找来汉大兄的《英国法制史》《英国政治制度史》《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英国议会制度》三本书,匆匆翻阅,试图读书观人。粗览三书后,我基本肯定:这是当世难得的一个纯真学者。说他纯真,无须别的标准,只看学术气质或思维性格。读其书,我发现他对英国议会制度与政治文明演进历程的梳理分析,对司法主导型英国法治进化特征的梳理分析,对普通法、衡平法与英国法传统精神的分析等,都纯从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出发,充满学术的专注和虔诚,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都非常质朴,见不到一般学者的宏大套路和云山雾罩,见不到当红学者的官商二气交织;尤其是各书都没有罗列职务、课题、奖项、荣衔以自我介绍,全然没有行走江湖多年的迹象凭着这些印象,虽未谋面,已如故交,我决心游说他加盟中南。
作为一个隐者式的学人,汉大兄很不易找。我先后找山东大学谢晖、范进学、林明、马建红等多位朋友打听汉大兄电话都无果,最后是曲阜师大袁兆春兄帮我找到了汉大兄住宅电话(那时他似乎还没有开始用手机)。第一次打电话过去,接电话的是夫人段老师。她问我何事,我开门见山就说要挖角引进程老师。因为素不相识,段老师很警惕,问我是不是打错了电话,我估计她内心以为碰到了骗子。特别是,当我自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名之时,竟被问有这个学校吗?没听说呀!我颇感尴尬。也难怪,那个又长又怪的校名才诞生一年多,好多人都没听说过,领导也常常念错。从没听说过的学校里来了个素不相识的人,突然打电话说要邀聘你,人家当时内心阴影面积可想而知有多大了!半晌,待汉大兄接过话筒后,我这才跟他一五一十道明了原委。听了我对中南法学布局和法史学科现状的介绍,特别是听了我对法史学科申报博点成功概率的分析,汉大兄二话没说,直截了当地回答:加盟可以考虑!事后我问汉大兄,当初为啥仅凭一番电话交谈就敢答应如此大事呀?汉大兄说:听声音呗!听音调音质音色,发现你特别真诚,根本不可能是骗子,更不用说你们的建设规划也吸引人!原来,他听音识人,我读书观人,我们这类厚朴者的识人逻辑是一样简单的。
随后,我和景良兄联名上书校长,请求赶快引进。2001年9月某日,学校派人事处副处长袁翠凤与我同飞济南,与山东师大历史系和学校有关领导商谈此事。在那里,刚开始很不顺利,人家只是客气应付,根本不表同意。当晚,在汉大兄家里美美地吃了一顿段老师亲手包的山东饺子以后,我们商定:不管校、系态度如何,我们坚决推进,克服一切困难。此后经过多次反复沟通协商,2001年底基本达成一致,2002年1月汉大兄正式签约加盟中南。
久居北方者一般不习惯南方四季潮湿、冬无暖气、少有面食的生活模式,汉大兄肯定也有这样的问题。他曾跟我说过,即使调到武汉工作,退休后也会回山东度晚年。但为了符合有关学科梯队的人事规定(如教师必须全职全岗),为了更有利于中南的博点申报,已经53岁的他主动选择了麻烦和牺牲。汉大兄此次调动所承受的麻烦或牺牲当然远远不止这些。自1975年本科毕业后,汉大兄一直留母校山东师大工作,三十多年从无变动,堪称学术界最安土重迁的人。此次调动,乃他人生第一次,其麻烦之大,非同等经历者不能想象。作为这次调动的始作俑者,看到他承受许多艰难,我是最为惭愧的,至今仍感觉特别对不住他。我的惭愧,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住房条件。因为体谅学校房源紧张,汉大兄主动提出公租一小套青年教师公寓就可以了,不要学校一分钱住房补贴。这套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40多平方米的小单元房,破旧不堪,到处漏水,墙皮脱落,门窗漏风,明走电线老旧,连刚入校的青年教师都不愿意住,汉大兄却欣然接受,欣然安家了。后勤处做了一番简单修刷移交给他以后,汉大兄一住就是三年。其间我也曾提出应向学校申请改善一下,都被他谢绝了,他说真心不想给学校添麻烦。
第二是工资待遇。调中南工作,汉大兄没有提任何工资改善要求,没有拿一分钱科研启动金。只是考虑到他家属仍在济南,学校主动给予一些路费补贴而已。由于外法史方向学生少,课时数不足,而教师实际工资与带学生数和授课量紧密相关,所以他在中南的几年里工资一直不高,很可能比在济南时还要低一点。这样的待遇下,他仍全身心投入工作,真的令人钦佩。
第三是生活习惯。因一人在武汉,长期到食堂打饭,或煮碗面条对付,生活水平简直从教授回到了本科时代。湖北菜偏辣,面食少而且没筋道,北方人无法习惯;冬天寒冷,没有暖气,室内比室外更寒冷,久居北方的人,来南方最苦者,莫过此事。我曾多次见过汉大兄从食堂打饭回舍,就着一盘早已被寒风吹凉的小菜,坐在床沿就书桌吃饭的场景,或晚饭后为抵御严寒坐在床上,裹着棉衣拥着几层棉被看书或备课的场景,常常禁不住有些心酸。玻璃上贴满报纸也阻挡不住的寒风,从门窗缝隙中长驱直入,任你穿多厚棉衣并开着电暖器,仍如在冰窟,寒意彻骨。这一切,比起北方冬天暖气温室里穿着衬衣的舒适生活,差别何啻天壤?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汉大兄和我们一起,打拼了三年。他的人品、他的业绩、他的贡献,获得了法学院同仁的一致好评。时任法学院院长的齐文远兄、时任法学院书记的刘茂林兄,都先后多次对我和景良感叹:这些年法学院引进的人才不少,但像法史学科引进的程汉大教授这般谦逊厚道、任劳任怨、责任心强的,还真少见!
经过这三年的努力,中南法史学科点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绩。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科建成了法史二级学科博士点(当时全国法史博士点仅五六家),同年法律史学科入选湖北省重点学科,为全校最早入选省重点的三个学科之一。紧随其后,2004年,以民商法、法律史、宪法行政法三个博士点为基础,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中南建成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次年又建成了知识产权国家人文社科基地;2007年,建成法制史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建成法制史国家级精品课程。另外,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中,中南的法律史学科名列全国第五;在中国管理科学院2006年发布的全国研究生院评价报告中,中南法律史学科名列全国第四。这一切成绩,是学科点全体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特别包含着汉大兄的贡献。
虽然后来他因留恋齐鲁故土而调回了山师,我也因羡慕天堂热土而调到了杭州,但作为这一事业项目的设计兼执行者,我不能不以这篇文字,附带为中南法史学科史上这一段胼手胝足共同创业的历程留个书证。
这些学科建设项目成果,后人看起来也许仅仅是形式或花架子而已,但谁也不能不承认,这些形式对于中南法科在全国前锋地位的奠定是不可或缺的。同时,我罗列这些也是为了说明:汉大兄克难南下,吃了那么多苦,是值得的,没有白费。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在中南工作期间的教学科研积累,因为更深更广地加入法学学术空间,汉大兄将英国法制史研究推到了一个新高度。在中南工作期间,他与李培锋博士合作完成了40多万字的《英国司法制度史》,2007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回到山东后,他又完成了近40万字的《西方宪政史论》,2015年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些必将流传久远、遗泽后昆的学术成果,也可能比前述学科建设更有意义。
在《英国司法制度史》书后,汉大兄以缘分无价为题写了一篇非常感人的后记。这篇后记,实际上是他对加盟中南后学术转轨经历得失的一个简要总结。在中南浓郁的法学氛围熏陶下,我完成了学术研究方向的转换,阅读了许多法学名著,提高了自身的法学理论素养。在教学上,我先后为法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过英美法制与宪政、英美法概论、外国司法制度比较、西方宪政史等课程。本书就是在外国司法制度比较课有关英国部分讲稿的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的。如果没有忠信、景良的信任和积极举荐,没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提供的转学机会,我可能至今依旧徘徊于法学大门之外,无缘改换门庭,《英国司法制度史》也就不可能与读者见面。是为缘分之一。
对那几年在别人看来艰难困苦、不堪其忧的中南工作历程,他竟然有如此温馨感怀,其敦厚谦逊,溢于言表。人之伟大,也许正存于此种难得的心态平和之中!此外,他将在中南工作期间与李培锋博士切磋琢磨、合作著述视为缘分之二,把自此参加外法史年会活动结识高鸿钧等同道获得学术帮助视为缘分之三,这些都是转学中南后的新体验和新收获。他十分珍惜这些,而我更珍惜与汉大兄共同打拼的那个历程和缘分。
明代蒙书《幼学琼林》说:取善辅仁,皆资朋友。与汉大兄的十五年交往,正是我个人在友谊中取善辅仁的宝贵历程。汉大兄在南湖畔的三年工作和贡献,其实也是一个为中南学科建设取大善辅大仁的过程。汉大兄的德行和人生境界,是我的楷模榜样,也是我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注意到了自己的不足,我经常对照以正衣冠。汉大兄专注学术,不为名累,不为利诱,每每让我反省并惭愧;汉大兄生活素朴恬淡,不畏困寂,也每每让我赧颜;汉大兄对学生高度负责及严格要求,也每每照出了我的不足;汉大兄对学术的虔诚恭敬,也让我偶有的沾沾自喜烟消云散。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些年汉大兄正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尤其是,看到汉大兄花甲之后,仍不知疲倦,笔耕不辍,硕果累累,每每促使我自勉自诫,促使我勉力将经常袭来的困顿和懒惰拒之门外。怎么说我也比汉大兄小了十来岁,总不能先行放任精神衰颓。就算天再寒冷,也得强打精神做有益之事。不做有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高尚事业和金兰友谊,让我和汉大兄心中有恒星。与学术的缘分,与同道的缘分,就是我们心中的太阳,特别是寒冬时节的太阳!
2016年11月14日
于余杭古镇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