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NT$
230.0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NT$
500.0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NT$
254.0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NT$
653.0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NT$
2540.0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NT$
387.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古籍善本
》
售價:NT$
2448.0
|
編輯推薦: |
关注未来十年中国金融战略
国企改革、金融、研究机构等领域实践者的真知灼见
|
內容簡介: |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旨在打造研究资本市场法制化发展的学术平台,为中国金融立法和金融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解决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中的法律与金融的实际问题。为形成热烈和广泛的讨论氛围,资本金融研究院倾心打造品牌论坛蓟门法治金融论坛,刘纪鹏讲授作为主持人,演讲嘉宾均为中国各界翘楚和精英。
|
關於作者: |
刘纪鹏 1956年4月出生,满族,籍贯为河北省易县清西陵。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商学院院长、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建设者和参与者,是全国人大《证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和《期货交易法》等法律起草组成员,也是我国著名的股份制改革理论和实践专家,曾主持并参与了近300家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公司战略、并购重组及投融资方案设计,被媒体称为中国企业股改第一人。
|
目錄:
|
第一篇 革新浪潮
区块链:互联网变革的暴风眼与认知重启的加速器 段永朝
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蔡洪平
大国兴衰,资本市场与海外投资 祁斌
第二篇 大国金融博弈与中国金融模式
大国兴替之际的金融搏杀与军事博弈 乔良
中国的大国金融战略与资本市场发展 吴晓求
金融基础设施在资本市场的地位与作用从鲜为人知的中国结算谈起 周明
市场化国资改革的中国模式探讨 彭华岗
第三篇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期间的金融体制改革 王国刚
中国基金业现状、问题、监管与展望 洪磊
中国经济向何处去?经济体制改革焦点问题与政策举措 银温泉
第四篇 实体与金融:谁为谁打工
(吴晓求主持、刘纪鹏PK金岩石)
|
內容試閱:
|
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就是由银行导向转变为资本导向
我们讨论的是十三五期间中国金融体系改革,金融改革有利率改革、汇率改革、商业银行转型、货币调控机制改革等,但是这些改革对整个金融体系而言都是杯水车薪,这些改革并不能解决金融体系的问题。因此,我们就要从金融体系入手。
为什么要进行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呢?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结论,其中就讨论了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要点就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权,与之相对应的还有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这句话放到中国金融体系上来,就发现一个问题,中国金融体系的资源85%以上是由银行配置的。如果要继续发挥银行配置金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事情就不一样了。所以金融体系改革不仅仅是政府和市场的参与,关键的一个主体,还包括银行。
重新讨论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如果不改革,恐怕中国金融后面的麻烦事儿会越来越多,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外部植入型金融的主要特色是存款和贷款关系。当存款成为银行的原料,所有银行都想方设法拉存款,有一句话叫一人入行,全家拉存款,拉存款是为了办贷款。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一方面从资金供给者手中以最低廉的价格获得资金,中国的活期存款利率0.35%,中国还有比这更低的利率吗?另一方面以最贵的价格给资金需求者,就是实体企业。银行的收入建立在二者差额的基础上。
和美国央行比,中国央行发行得少了太多。到2015年中国央行共发行6.3万亿元,占整个M2的4%5%,美国美联储发行比重差不多50%70%,这要看不同的年份。M2在2015年年底的时候是139万亿元,M2是中国最宽口径的货币。
M2减去M0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减下来的数字是132.7万亿元,是什么?用两个字说叫存款;用四个字说叫各类存款。要么是居民存款,要么是企业存款,要么是财政存款,反正都是存款。这些存款钱从哪儿来?存款变贷款、贷款变存款,那就是货币乘数。如果用最原始的货币乘数来计算,可以看到,M2-M0攀升厉害得很,这就是中国最简单的杠杆。比如,2015年M2减去M0的差额是132.7万亿元,2014年是116.8万亿元,二者之间差了多少?约16万亿元。如果从贷款的地方按照基准利率计算,不按市场利率算,3个百分点,那16万亿元利息是多少?4800亿元,也就是说整个银行业2015年比2014年利息收入按最低算多了4800亿元。如果用组合算呢,132.7万亿元乘以3%,利率差大概多少呢?4万亿元的利息收入。
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去办民营银行?如果真想持有银行的股份,假定手上有50亿元,民营企业家到股市买银行股就行了。2014年没有一家银行股份破亿的,股票进入净资产,可能净资产有12亿元,已经挣钱了。2014年到2015年所有的银行股至少都涨没跌,那么又挣一倍了。干吗不去买银行股,随时都可以卖,干吗非得去办家银行呢?说民营银行是仿照国有银行的这套机制,我说你好像没这本事。3000多家金融机构国有股一分钱都没有的占了2800多家,比例是90%。比如,民生银行没有一分钱的国有股。农村信用银行统统都没有获益,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都是净亏损。如果几千家都没解决的事儿,就你一家有本事,能解决事儿,根本就不可能。
那是因为中国银行机构太少吗?中国银行机构现在讲应该比美国多多了。美国现在有7000多家银行,除了特殊几家国营银行有总分行以外,剩下的都是单一银行制,即总行分行支行储蓄所。中国是20万的机构。外部植入型金融另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把直接金融变成了间接金融。很多人很喜欢讲融资这个词,动不动就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如果谁有兴趣的话,把中文的直接融资这个词翻译成英文看看,然后再把它翻译回来看看能翻译成什么。融资是资金需求的单方面需求,金融是一个交易、一套机制,有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也有市场、法治、中介机构,是一整套的体系。社会上可以提供资金的渠道很多,金融只是其中之一。财政提供资金,公益事业、慈善事业也提供资金。
金融市场的工具基本都是直接金融工具。但是在中国,直接金融就变成了间接金融,其中一个很典型就是债券。我国债券的主要持有人是各类银行、金融机构,作为真正资金供给者的居民能够持有的极其少。实际上,大家把钱存到银行,现在银行一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1.5%,如果让你买债券的话,现在公司债券品质好一点儿的利率大致在三点几。即使公司债券是5年期的也没问题,它是可交易的。直接金融变间接金融导致资金供给者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失;而另一方面,资金需求者的利益也没什么保障,这就导致了所谓的融资成本越来越高。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对比的是大型企业,它的融资成本相对低,从银行获得的融资成本、资金成本低。但就大型企业而言,从银行获得的资金成本依然贵,对比一下债券:5年期的债券是3.5%左右;银行贷款的一年期基准利率是4.35%;正常发的房贷是6.6%。实际上,大企业也没能有效地利用直接金融的工具来为它的利益服务。由于债券都是由金融机构购买的,以银行为主,债券的利率怎么定,当然银行按照贷款利率来定债券利率,正常情况下债券利率要低于银行利率两个百分点以上。到现在为止没有查到是哪一个机构哪一个领导人直接说过债券不能向居民个人发售,可是现实中它就是不行。这是跟当年纪鹏在一起讨论国有股减持、国有股流通的,没有任何人说国有股不能流通,但就是不能流通。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只能由这些金融机构买,所以债券发行的条件非常苛刻,抵押、担保等都要双重保险。
最近又搞出一个刚性兑付。刚性兑付怎么办?债转股。发债券的只有几家金融机构,跟这几家金融机构谈判,地方政府一谈判,债务就没了。如果是由几千个百姓持有,他们能够债转股吗?我们所讲的金融体系在中国很有特色,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所形成的体系。比如2007年10月19日中国股市走到了6124点,随后有一个下行,市场投资人都认为是一个技术性的探底。没想到在这过程中内部已经出了一堆文件,股市就一路下来了。其中一个文件讲的是证券公司自营资本,原来的资本是按照成本价来计算的,也就是从2006年1000多点上来,如果买了资本占比越狠。但2007年11月下的文件,说按照市场价算。成本价和市场价这一变,证券公司纷纷出仓,否则违规。监管部门和它所监管的对象之间玩,外面人不知道。很多文件的征求意见也是如此,都是他们自己人在做。这就导致整个中国金融和经济运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