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孙犁读本:孙犁名言录

書城自編碼: 299928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名家作品
作者: 孙犁
國際書號(ISBN): 9787551126588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4-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5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編輯推薦:
有人说他是迎风也不招展的一面旗帜,有人说他是越打磨越亮的一面古镜,有人说他是文苑那轮皎洁的明月,有人说他是淀水荷花的精魂不管别人怎样评价他、赞美他,他就是他生活中我们*慈爱的父亲。努力读懂父亲的路我走了很长,而且就算我永久地闭上眼睛,也不可能完全读懂,因为父亲是一本极为厚重极具内涵的人生大书 ,大道低回,独鹤与飞。但我愿一点一点地翻阅,用心细细地品读、了解、感悟这本书。
關於作者:
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1]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
目錄
家国情怀 1
道德人生 6
青春理想 12
文革批判 17
文学艺术 22一、
文学观 22
二、论艺术 3
5三、论美学 39
四、论批评 42
五、论写作 50
文坛文事 74
历史文化 85
读书治学 93
讽刺幽默 102
絮语杂言 114
其他 125
编后记 140
內容試閱
小时候懵懵懂懂,父亲带我参观他的写作小屋时,告诉我,他就在这里写作。那是天津市多伦道 216 号大院后院一排平房中的一间。过去是《大公报》创始人之一吴鼎昌用人住的地方。这间小屋只有一张写字桌、一把椅子、一张单人床。说到写作,他似乎有种兴奋,他告诉我:我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我茫然、困惑不解,是嫌母亲做的饭不够好吗?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后来我才知道他背的是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那是他的心志。在一个城市与父亲共同生活 52 年的岁月里,我对他的了解逐渐加深。尤其搬到蛇形楼之后我已经退休,常去看望他,父SUNLIDUBEN2 孙犁读本亲身体好时三言五语也给我说过他对文学创作上的一些独特见解,对我的求教也有一两点针对性的指导。父亲去世后,我历经十余年寒窗苦,在 2011 年与 2013 年写完《布衣:我的父亲孙犁》与《逝不去的彩云》两本怀思父亲的书。之后,我对父亲的作品渐渐熟悉了起来,是父亲的作品伴着我度过了远离慈父的岁月,是父亲的作品给了我莫大的安慰,给了我奋进的力量,给了我如见亲人的温暖,给了我更多写作上的点拨与规诫。我不仅是父亲的女儿,还是他的读者、学生;他不仅是我慈爱的父亲,还是对我谆谆教诲引导我写作的良师、近在咫尺的国文教员、文学启蒙人。无论过去现在,我为有这样一个父亲感到深深地自豪。不论做人为文,他永远是我学习的楷模。尤其当我发苍苍、视茫茫,年近古稀之际,能亲身体会到文学创作带给我的慰藉与快乐之时,我的心中充满感恩之情。现在我的女儿也拿起手中笔写了很多关于姥爷的回忆,在天津《中老年时报》上开辟了专栏。我们都是仰望大树的小草,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一枝一叶都令我们景仰无限,叹为观止。在父亲孙犁七十多年文字生涯里,他用心血凝聚了 300 多万字的心灵之作。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是中外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对鲁迅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留给了后人,留给了民族,留给了中国现当代文库。父亲而立之年在延安窑洞写出成名之作《荷花淀》,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传递了民族精神、爱国热情;不惑之年父亲满怀激情在天津市和平区多伦道原 155 号《天津日报》编辑部写出抗战题材长篇小说《风云初记》,成为烽火中的抗战文学红色经典、爱国主义优秀教材。在和平区多伦道 216 号侧院《天津日报》宿舍披星戴月写出中篇小说《铁木前传》,被称为共和国中篇小说经典扛鼎之作;花甲之年至耄耋之年,他在天津市多伦道大院与★ 孙犁名言录SUNLIDUBEN3南开区蛇形楼内呕心沥血又写出了十本散文集,四百多篇文章。这十本小书,浸透着父亲沉迷雕虫技,至老意迟迟十三年废寝忘食的投入,焕发着老树着新花的光彩,闪烁着真知灼见的光辉。20 世纪 80 年代初,八卷本《孙犁文集》面世。这八本文集,民族魂魄铸雄文,浸透着父亲半个多世纪以来文学历程的心血才智,字字似珠玑,篇篇有情义,创造了一个历经关山考验,白纸黑字可不作一处更改的奇迹。父亲一生虚心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他把生活留给了历史,历史也留住了他的文学生命。他是一位一生向人民奉献精品的作家。为了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使优秀文艺作品成为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我于2015 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之年,抱着缅怀先生莫如读他的作品这一理念,怀十三年追思之痛,仰高山之大美、叹芸斋之丰赡、赞耕堂之奉献,与父亲友人花山文艺出版社原副总编辑、资深编审李屏锦先生共同主编了这套丛书。他与我父亲生前交往甚洽,这次编书不遗余力地给了我极大帮助。此孙犁读本系列包括:《孙犁抗日作品选》《孙犁诗歌剧本选》《孙犁评论选》《孙犁书信选》《孙犁作品少年读本》《孙犁作品老年读本》《孙犁晚作选》《孙犁论读书》《孙犁论孙犁》《孙犁名言录》,共十种。在花山文艺出版社领导张采鑫、赵锁学等同志的鼎力支持下,在杨振喜、刘传芳、郑新芳、梁东方等孙犁研究专家、学者、编辑的齐心努力、不辞辛劳工作中,这套饱含对孙犁先生思念与景仰 , 崭新、素雅、简朴、易读、面向广大读者的丛书终于面世。SUNLIDUBEN4 孙犁读本怀文学梦一生追寻父亲自小聪慧好学,奶奶常夸他三岁看大,七岁知老,从小爱念书。还是在本村上小学时,教书先生就对我爷爷说:你这个孩子,将来会有更大的出息。上高小后父亲便爱上了新文学作品,除了课堂受教,他经常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报纸图书,他的同学们都知道,操场上少见他的身影,图书馆是他最爱待的地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文学理想追求上,父亲一生不仅极为执着,极为勤奋,而且也与梦悠悠相关、绵绵缠绕。从他少年时的求学梦莲池梦,青年时的文学梦青春梦,壮年军伍时的游子梦报国梦,晚年时的耕堂梦芸斋梦桑梓梦还乡梦,他有追梦的无与伦比之向往,有梦想破灭的失意与痛苦,也有美梦成真的快乐欢欣。自青少年时期受到《红楼梦》《聊斋志异》《牡丹亭》及唐诗宋词这些与梦有关的古典文学影响,父亲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梦文化也有兴趣。在父亲晚年创作中,《书的梦》《画的梦》《戏的梦》《戏的续梦》《青春余梦》《芸斋梦余》,皆以梦字为题,而《亡人逸事》《老家》《包袱皮儿》《一九七六年》《幻灭》《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等一些充满亲情、乡情、军民鱼水情和切身感受的作品,也不乏梦的情愫。他默默地如春蚕展吐,不断地编织已逝的旧梦,在静静的编织中,又不时补进现实沉潜的感受。梦的系列是父亲晚年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他十年梦魇之后,孤独反思、寂寞为文所留下的不可忽视的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与白洋淀系列相比,尽管两者风格截然不同,★ 孙犁名言录SUNLIDUBEN5前者荷浮幽香、清新隽永,后者老辣逼人、意蕴丰厚,但都紧紧触摸着时代的脉搏,都是他心路历程的凝结。文如荷美品似莲清文品、人品的高度统一,造就了父亲作品历久弥新的生命力。父亲一生爱国家、爱民族,七七事变后,抛妻舍子告别双亲,带着一支笔投身抗日洪流,走上革命的路,写作的路。战乱奔波,行军跋涉,被大水冲走过,被炸弹爆炸惊吓过,上前线采访险遭不测过,在蒿儿梁病倒过山边、地头、农舍,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抗日作品,为这场保家卫国的伟大战争做出了热血男儿安邦御辱的无私奉献。及至晚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声犹在耳畔,敌人肆虐后的战士、群众、孤儿寡母哭啼声犹在耳畔,不忘国耻、警钟长鸣。生活中他布衣素食,不求享受,甘于清贫,不慕奢华;在平凡的生活中我行我素地保持着他对文学理想神圣的追求。1966 年惊心动魄的文革开始后与父亲共同经历了多次被抄家、被逼迁,共同经历了人妖颠倒、文士横死、文苑凋零的严酷与惨烈,父亲的文学梦被无情摧毁。我深知这一史无前例的文化运动对他造成的心灵伤害。父亲在逆境中不向权贵折腰,不跟风、不整人。我亲眼看见,父亲向造反派交代的材料上只有一行开头,无半句下文;我亲耳听他沉痛地呐喊:这是要把国家搞成什么?别看父亲体质瘦弱,可他是非分明、疾恶如仇,铜枝铁干无媚骨,不管形势多么复杂、多么混乱,他头脑清醒不盲从,更不做违背良心良知的事情,有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四人帮祸国殃民的邪恶凶残,令这个正直的作家深恶痛绝。任风云变幻、黑云压城,他铁骨铮铮,宁折不弯。十年动乱、SUNLIDUBEN6 孙犁读本头戴荆冠,他不跟形势修改自己的抗战作品,一字不动,宁可沉默,不昧天良;任污蔑辱骂,不求助于位高有势的权威、新贵以求解放。他浊清分明,耻于跟那些帮派文字登在同一版面。书衣残帛记心语,旧牛皮纸封皮上一段段语句,犹如日记,倾吐出他内心多少积郁忧愤。父亲极其尊崇热爱鲁迅先生,诗人田间在艰苦的条件下曾赠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寸宽窄纸对联,与他相互激励。我记得与父亲谈话,涉及先生的照片集、作品,只要提到鲁迅先生,父亲神情声音便立时充满了仰慕与崇敬,双眼闪现出钦敬的光芒。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对民族强烈的责任心,疾恶如仇、爱憎分明的战斗精神,对文学事业至死不渝的耕耘努力,是父亲一生的楷模。父亲晚年依然忧国忧民,关心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捍卫民族文化与自尊。他认为文化大革命首先破坏的是文化,文化的含义很广,它包括中国的历史和传统,道德和伦理,法律规范和标准,文化大革命破坏污染了人的灵魂,流毒深远,一时难以复原。文革以后,国民的文化素质,呈急剧下滑状态。为了捍卫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回击随意践踏中华民族语言的一股邪流;为了抵制那些说起来很时髦,听起来以为很潇洒,实际上对青少年成长极为不利,甚至诱导犯罪的口号;为了揭露某些作品媚俗、色情、暴力等精神污染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危害;为了用美好高尚的文学作品为青年一代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托起祖国明天的希望,这位年高体弱的抗战老战士,仿佛又听到祖国民族的召唤,以凌厉的战斗姿态,披坚执锐,跃马扬鞭,驰骋疆场,一往无前。书生模样,战士情怀,君子本色。晚年父亲抨击文坛不正之风,★ 孙犁名言录SUNLIDUBEN7无私无畏,哪怕孤军作战,腹背受敌决不退缩,决不投降!正如诗坛泰斗臧克家先生称赞孙犁那样:批判文坛不正之风,少有顾忌,直抒胸臆,具有卓然而立的精神。无论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孙犁先生的作品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同没有被污染过的纯正的粮食一样,别样甘甜、香醇。父亲的散文,是他一生默默耕耘的悠长的犁歌。从小小少年在育德中学刊物上发表习作开始,到耄耋之年仍挥毫不辍,一时一事一景一情,无不记下自己的足迹、时代的弦歌。耕堂散文清雅质朴,意境深邃,个性突出,文字练达,富含哲理,真情毕现,是他人生历程鲜活的记录。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