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NT$
857.0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NT$
762.0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NT$
352.0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NT$
454.0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NT$
454.0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
內容簡介: |
《从泥土到太阳电池》从建筑材料的发展历史出发,对材料与建筑、文化、社会风俗的关系等进行了简要介绍,着重讲述了新型节能材料、太阳电池与建筑结合等发展方向,指出太阳能的应用是建筑材料和建筑历史上划时代的变革,从此建筑材料具有产能功能,建筑由几千年来的耗能大户向产能基地过渡。 本书可作为能源与建筑等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的选修教材,也可作为太阳能材料应用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以作为普通读者了解新型节能材料的科普图书。
|
關於作者: |
邹宁宇,河海大学材料学院,高工,院士秘书,长期在国家建材局(部)直属研究院所工作,关注建筑节能材料的发展变迁。曾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纤维分会理事,秘书长,江苏硅酸盐学会理事,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理事,参加新型节能建材研发(后调河海大学参加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研发),多年在有关报刊,会议介绍建筑节能,涉足太阳能行业后,更宣传节能材料,智能材料,产能材料在建筑上应用的意义。
|
目錄:
|
1建筑材料与人类文明1 1.1建筑材料与社会进步2 1.1.1建筑材料对建筑风格和社会习俗的影响2 1.1.2建筑材料与科技进步4 1.1.3建筑材料与现代建筑6 1.2材料和建筑帮助人类走向世界7 1.2.1人类以“穴居”与“火塘”征服寒带7 1.2.2人类以“干栏”与“吊床”征服雨林7 1.2.3人类以“帐篷”与“泥土”移居沙漠8 1.2.4最难控制的热湿气候8 1.2.5几种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9 1.3材料与建筑寿命10 1.3.1建筑材料的寿命因子10 1.3.2材料与建筑毁坏10 1.3.3废弃建筑材料的危害11 1.4建筑材料与居住健康12 1.4.1毁灭罗马帝国的材料12 1.4.2现代污染12 1.4.3传说中的“凶宅”13 2木材与木建筑15 2.1木材特征16 2.2木建筑的历史17 2.2.1从“有巢氏”开始17 2.2.2早期木建筑19 2.2.3干栏式建筑20 2.2.4早期木建筑的营造20 2.2.5中国木建筑的演变22 2.2.6斗栱和金丝楠木23 2.3著名古代木建筑24 2.4现代木建筑27 2.5茅草建筑材料与竹建筑材料29 2.5.1茅草建筑材料29 2.5.2竹建筑材料30 2.6木塑材料32 3泥土与土建筑34 3.1泥土与早期建筑35 3.1.1土堆、坑穴35 3.1.2生土建筑Earth Construction36 3.1.3泥砖37 3.2通天塔、土金字塔、空中花园39 3.2.1通天塔40 3.2.2土金字塔40 3.2.3空中花园41 3.3古代埃及和也门土建筑42 3.3.1古埃及人的土楼42 3.3.2古也门人的沙漠土屋42 3.4印第安人土屋、中国统万城墙、福建土楼42 3.4.1印第安人土屋42 3.4.2中国统万城墙43 3.4.3中国福建土楼43 3.5窑洞、土屋、石屋44 3.6砖45 3.6.1砖的生产45 3.6.2土墙和砖墙46 3.7瓦48 3.8琉璃和瓷砖49 3.9著名砖瓦建筑50 3.10今日土建筑51 3.10.1今日土建筑的特点51 3.10.2掩土建筑与窑洞建筑51 3.10.3夯土54 3.10.4覆土与土壤储热层54 3.10.5土工合成材料56 4石材与石建筑58 4.1石建筑概述59 4.1.1石建筑的历史59 4.1.2石材和石建筑类型60 4.2上古时期的石块建筑62 4.2.1石棚与积石冢62 4.2.2巨石建筑64 4.3古典时期的石材建筑69 4.3.1石建筑的发展历程69 4.3.2罗马道路——通天下70 4.3.3大理石建筑70 4.4一些著名石建筑72 4.5石板和石贴面79 4.6人造石材81 5混凝土与混凝土建筑83 5.1混凝土概念84 5.2古代著名混凝土建筑85 5.3其他胶凝材料87 5.4现代水泥工业89 5.4.1现代水泥的产生89 5.4.2钢筋混凝土90 5.4.3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91 5.5FRP筋增强混凝土95 5.6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发展95 5.6.1高层建筑95 5.6.2薄壳建筑96 5.6.3水泥和混凝土改性97 6玻璃建筑99 6.1阳光和早期玻璃100 6.2古代彩色玻璃101 6.3温室103 6.3.1水晶宫103 6.3.2展览温室103 6.3.3现代世界著名玻璃建筑105 6.4新型玻璃材料108 7钢铁建筑和塑料建筑111 7.1古代金属珠宝建筑112 7.2建筑用铁的历史113 7.3从水晶宫到鸟巢——著名的钢铁建筑115 7.3.1水晶宫115 7.3.2埃菲尔铁塔116 7.3.3大厦与大桥117 7.3.4中国国家体育场119 7.4金属装饰材料120 7.5塑料建筑121 8地下建筑125 8.1古代地下建筑126 8.1.1洞穴和隧道的开拓利用126 8.1.2古代地下石建筑127 8.1.3地下砖瓦建筑129 8.1.4地下水道130 8.2现代地下建筑131 8.2.1单体地下建筑131 8.2.2太阳能热水的地下储存132 8.2.3现代地下空间的开发133 8.3地下建筑135 8.3.1地下建筑学的兴起135 8.3.2地下建筑的优势136 8.3.3河海隧道137 8.3.4军事设施137 8.3.5地下工程扩建138 9柔性材料——膜建筑140 9.1古代膜建筑141 9.2天篷式建筑143 9.3膜结构及材料145 9.3.1膜结构特点145 9.3.2膜结构材料的分类146 9.3.3膜结构材料的特性146 9.4现代膜建筑147 10功能建筑材料一151 10.1绝热材料152 10.1.1绝热材料的概念152 10.1.2绝热材料的分类153 10.1.3建筑用绝热材料153 10.2相变储热材料158 10.2.1相变储热材料的概念158 10.2.2建筑用相变储热材料159 10.3防水材料159 10.3.1建筑防水防潮的意义159 10.3.2防水防潮材料的概念160 10.3.3透水材料162 10.4吸声与隔声材料163 10.5防火材料164 10.5.1防火的意义164 10.5.2防火材料种类164 10.6防电磁污染材料166 10.7混凝土用助剂167 11功能建筑材料二168 11.1太阳能电池169 11.1.1太阳能电池原理169 11.1.2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特点170 11.1.3光伏建筑组件171 11.2光谱选择性吸收薄膜材料174 11.2.1光谱选择性吸收薄膜材料原理174 11.2.2太阳能集热器175 11.3特种玻璃材料176 11.4功能涂料176 11.5光学材料178 11.5.1发光材料178 11.5.2反光材料179 11.5.3光催化材料179 11.5.4电光材料179 11.5.5光导纤维180 11.5.6细纤维状建筑材料180 11.6生态建筑材料181 11.6.1生物降解材料183 11.6.2仿生物材料183 12建筑材料与建筑新概念184 12.1建筑材料与建筑能耗185 12.1.1建筑节能的意义185 12.1.2建筑的能耗186 12.1.3建筑节能对环境的影响188 12.1.4建筑节能的主攻方向188 12.2低能耗建筑与建筑材料189 12.2.1优化墙体绝热性189 12.2.2使用新能源189 12.2.3建筑材料的选用190 12.3建筑新概念190 12.4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190 12.5智能建筑192 12.6生命建筑192 12.6.1生命建筑的概念192 12.6.2生命建筑的材料193 12.6.3绿色建筑材料、生态环境材料194 12.7太阳能建筑概念195 12.7.1太阳能建筑的兴起195 12.7.2现代太阳能建筑的定义与内涵196 12.8太阳能建筑的类型196 12.8.1太阳房196 12.8.2被动得热太阳能建筑197 12.8.3主动得热太阳能建筑199 12.8.4太阳能材料及建筑一体化BIPV199 12.8.5太阳能热水系统实例200 12.8.6跨季节蓄热太阳能集中供热技术201 12.8.7太阳能空调202 12.9太阳能建筑实例202 12.10太阳能建筑的特点206 13通风与采光208 13.1通风与建筑节能209 13.1.1通风与健康209 13.1.2自然通风的优点209 13.1.3自然通风系统210 13.1.4热压、风压的利用212 13.2采光215 13.2.1现代建筑的采光215 13.2.2阳光照明的优点215 13.2.3阳光直接照明216 13.2.4反射阳光照明220 13.2.5引入阳光222 13.2.6建筑绿化224 13.3通风与采光范例225 13.3.1迎合调节阳光225 13.3.2透光建筑226 13.4新节能建筑227 14未来建筑与未来建筑材料229 14.1新建筑技术对建筑材料的要求230 14.1.1超高层建筑与新材料230 14.1.2大深度地下空间结构与新材料230 14.1.3适用于海洋建筑的新材料231 14.1.4用于宇宙空间结构物的新材料231 14.1.5以生物直接作为建筑材料231 14.1.6“绷带”建筑材料231 14.1.7特种混凝土231 14.1.8智能材料232 14.2建筑材料生产的工业化233 14.2.1建筑材料的标准化、预制化、系统化233 14.2.2建筑材料与新施工方式234 14.3超级大厦237 14.3.1攀高正未有穷期237 14.3.2被风引擎的迪拜旋转摩天大楼239 14.3.3悬空建筑239 14.4天似穹庐——巨型膜建筑240 14.5未来住宅241 14.5.1未来住宅特征241 14.5.2非城之城243 14.6地下工程244 14.7立体农业245 14.8人造海岛246 14.9太空建筑248 后记250 参考文献251
|
內容試閱:
|
在本书中,我们试图介绍建筑材料对建筑、能源、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筑是人类初始的生产活动之一,处于史前狩猎和采集时代的先民就已从事建筑活动。建筑材料是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材料,是建筑活动的基本元素。人类使用建材并开始建筑活动的历史,甚至比农耕的历史更加古老。建筑材料和建筑的发展变迁更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建筑材料是建筑的骨架和外衣,建筑材料可以定义为人居环境构成物所用材料的总称,可以说建筑材料是人类赖以生活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的不断更新进步推动了文明的发展,然而其对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对环境生态造成了破坏,阻碍了文明的进程。 建筑材料是与人类关系密切、难以分别的材料。现在人类几乎有大半时间生活在各类建筑(住宅和建筑工程)内,有许多人甚至长年累月在室内活动。人们接触最多的,对身体健康、生活节奏影响最大的材料就是建筑材料和服装、食品材料。 建筑材料的制造自古就是一个工序繁多、耗能很大的工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南京城墙,600年前修造时就实行了“举国体制”和“岗位责任制”,每块城砖在烧制时都刻有来自各地制作者名和地名的字迹,城墙砌筑时在砖块中间浇铸铁汁或者用糯米混拌石灰。古代很多巨大建筑的取材使生态被惨重破坏,人们需要翻山跨壑,从数十里、数百里之外搬运巨石、大木,往往耗尽社会几代人的财力、人力,甚至影响文明发展进程。 节约能源,提倡低碳经济,防止大气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是当前世界各国政府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课题。而在各类能耗中,建筑能耗首当其冲,已占发达国家总能耗的50%以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建筑能耗也节节攀升。而建筑材料的性能又是决定建筑节能的重要参数。 从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来看,人居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整个人类对建筑材料的开发、使用、制造、再生循环过程的各个环节。 随着低碳经济、和谐社会的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建筑材料与建筑节能的关系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认识到建筑节能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大于其经济效益,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在发达国家,建筑节能已经提升至同城市规划、国家全局发展的高度,各类建筑如达不到节能标准,宁愿不建,绝不留有遗憾。 本书站在建筑材料角度,介绍了建筑发展;叙述了黏土、石块由天然建筑材料,经过烘烧加工成为砖瓦、玻璃、水泥等耗能建筑材料,再到太阳能电池等节能建筑材料的发展过程;叙述了人类建筑由结庐而居、竖穴火炕到今日高楼大厦的发展过程,并介绍了古往今来一批珍辉玉映的著名建筑;重点介绍了正在蓬勃发展的太阳能材料,指出太阳能建筑代表了建筑材料和建筑的未来,是人类建筑史上最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 本书试图从建筑材料的角度,回顾建筑由被动适应到主动汲取太阳能的发展过程,指出太阳电池等材料和组件是现代建筑材料家族中引人瞩目的新秀。由于太阳电池等的加入,太阳能建筑已展现出与数千年建筑迥然不同的风采,具有难以比拟的优势。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已经历过使用天然草木时代、煤炭时代、石油天然气时代。现在,太阳能时代已露端倪,在近几十年间,人类将阔步迈入太阳能时代,而太阳能建筑的兴起,将是太阳能时代来临的主要标志。 《从泥土到太阳电池》将人类建筑利用太阳能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建筑产生的初期,至少在100万年以前,由荒居野宿向寻找、修饰穴洞和结庐造屋过渡的先民,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向阳、背风、温暖、干燥、危险较小的居地。迈入文明门槛以后,各类房屋、宫殿,包括在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城市和建筑,都遵循着这种模式,对太阳光和太阳热开始有意识地利用。第二阶段始于工业革命,玻璃、钢材和水泥的广泛使用,出现了一批与数千年农耕时代迥然不同的建筑,各类透射阳光的温室,通风、光线明亮的廊庭随处可见,无数巨大建筑拔地而起,容纳好似从地下涌出的无数人口。第三阶段人们开始有目的地设计、建造节能建筑,通过绝热材料、相变材料、储能材料和各类玻璃等透光材料的使用,房屋通风和采光性能的改进使墙体达到保温隔热、冬暖夏凉的效果,从而降低能源的损耗。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和低碳建筑,具有一脉相承的连续性。第四阶段始于20世纪后期,建筑进入主动利用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时代,自人类开始营造房屋以来,建筑第一次由耗能大户转为产能基地,太阳电池、太阳能集热设备、太阳能储存设备、太阳能采暖制冷设备和太阳光引入装置陆续成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建筑不再是单纯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的同义词,而具备吸收、利用能源,改善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功能。在21世纪,这种代表人与自然和谐、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包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