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編輯推薦: |
荟萃海上名家,浓缩海派文化!
何谓海派文化?如何理解全球卓越城市上海的文化底蕴与风流?《海派文化精选集》将带您徜徉海上艺苑,领略海派风情,涵泳上海精神,浏览从古上海到老上海到新上海的壮阔画卷。
|
內容簡介: |
廓清海派文化的理论发展,发掘和考证海派文化的历史渊源、脉络乃至与宗教及欧洲文化的联系,展现海派文化的艺术门类、品种和成就,并观照海派文化影响下的社会生活各个层面。
|
關於作者: |
李伦新(1934-),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共上海市南市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1993年至今任职上海市文联。著有小说散文选《爱的咏叹》、长篇小说《梳头娘姨传奇》、《李伦新随笔散文选》、《思辨墨录李伦新随笔散文选第2集》、《心海浪拍李伦新随笔散文选第三集》、长篇小说《梦花情缘》、长篇小说《银楼》与他人合作。《梳头娘姨传奇》获上海大众文学奖二等奖。杂文《致里科先生》获林放杂文奖。
|
目錄:
|
1 海派文化之我见
3 为什么是上海姜卫红
15 海派文化浅论朱少伟
21 海派文化的细节李关德
31 从文化载体看海派文化的传承顾晓鸣
51 徐汇与上海文化的传承李天纲
62 海派文化与国家形象王 蔚 宋 霁 朱慧博
74 文化实力创意资源人文精神
关于当前上海文化建设的思考花 建
82 上海是个大舞池程乃珊
93 老上海,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王琪森
99 历史源流
101 从松江府的历史看海派文化之源流何惠明
111 海派文化之松江胎记沈敖大
116 土山湾,海派文化的重要渊源宋浩杰
124 租界语境下的海上文化畸变姜龙飞
138 20世纪50年代的海派文化钱乃荣
154 澳门学视野中的海派文化杨青泉 赵世勇
159 现代性视阈中的海派文化杨 巧
165 全球化时代的海派文化发展之前瞻杨剑龙
171 从海派文化的发展看多元文化的竞争与互补潘 光
177 文坛艺苑
179 上海方言,谁主浮沉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
马小雅
187 海派小说嬗变初探
从几位海派小说家谈起贾 浩 蒋善勇
197 早期海派小说之面面观朱少伟
204 上海1990:城市空间的变革与文学表达刘芳坤
211 近年来上海都市题材创作之文化透视杨剑龙
219 简论新时期海派京剧的国际影响曹树钧
231 传承、创新中的海派昆剧端木复
237 浅说海派滩簧沪剧陈 多
248 滑稽戏的灵魂钱乃荣
264 海上丝竹鲁克龄
290 论海派戏剧的创新精神曹树钧
301 上海流行歌曲的春秋钱乃荣
317 上海老歌与老上海的文化传播方式王 勇
325 海派油画初探黄阿忠
332 海派书画收藏的高潮及名家王琪森
337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比较研究陈燮君
348 论海派文化对于中国美术本体建构的影响李 超
359 从海派书画看海派文化的现代性胡晓军
365 论海派艺术的现代性属性蓝 凡
372 全球化时代海派文化中的非物质遗产保护费琼琼
379 海派生活与海上人
381 上海人的市井头脑沈嘉禄
398 上海弄堂的叫卖风情俞成伟
411 浅忆上海菜和海派文化之渊源程秉海
418 海派饮食及其发展江礼旸
433 海派庙市文化初探程秉海 姚铁生
447 老城厢:上海历史文化之根鲁克龄
455 和谐包容 祈福纳祥
近现代上海民间信仰习俗述略段 炼
464 十二朝礼俗与上海市郊民间信仰游红霞
473 政治视野下的上海春节习俗变迁赵凤欣
489 海派人文精神中的中庸之道沈善增
495 上海摩登养成记徐 青
504 海派时尚文化的兴起白鹿鸣
510 海派旗袍之纵横观王 聪
519 上海人的好莱坞情结程乃珊
526 犹太人与上海城市文化王 健
534 移民与海派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吕建昌 尹冬琴
543 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家庭中的性别与权力
侯艳兴
557 新上海人与海派文化唐长发
562 沪上广告中的海派精神张业余
579 行业博物馆与上海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发展
段 炼 郑 亚
587 四大公司与近代上海商业文化的流变邢建榕
595 从新天地、静安别墅、田子坊看石库门建筑的海派
风貌朱惜珍
605 绞圈房子:极具特色的上海建筑褚半农
615 海派建筑之前瞻张业余
629 海派家具之源流从学术角度重新探讨海派家具
朱虹霖 朱惠伦
640 海派家具与海上生活许锦芝
649 后记竺 剑
|
內容試閱:
|
缘起海上 (代序)
翻开上海大学出版社送来的书稿,细细阅读从多部专著中精挑细选的四个板块73位作者的65篇文章,既为学界、文学艺术界以及商界诸多朋友关注并研究海派文化感到由衷的高兴,又为自己写序颇觉踟蹰。那么多知名学者、沪上闻人笔下生辉,各领风骚,才疏学浅如我无法一一导读点评。蒙主编李伦新和策划竺剑二位先生不弃,勉为其难地做个水滴。
为什么是上海,姜卫红和马尚龙先生都用这样的题目开篇并释义。恐怕同样的问题,也萦绕在不少读者尤其是有兴趣深入了解上海的人们的心头。何为海派文化,始终有人如此追问。
上海,一座文化大都市。现代化城市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城市建筑是看得见的筋和骨,而文化则是触得着的气和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就是这座都市的城市精神。溯源数千年,能知道崧泽文化的第一井、第一村、第一人祖先从何而来;了解数百年,会明白民族工业的萌芽、半殖民半封建时代的混搭、西风渐进时期泥沙俱下和先进思想形式之碰撞的影响;回望数十年,将体会我们和我们的城市发展迈向何方
《海派文化精选集》提供了了解海派文化的若干个维度,有历史源流、文艺兴衰、生活细节。书中不仅有美文、美食、美景、美服、美人,更为重要的是,大部分生活在上海的作者们原汁原味的亲身感受。海派文化蕴含并渗入了城市的方方面面和角角落落建筑、街区、戏曲、戏剧、服饰、饮食、生活方式乃至待人接物的习惯。书中既有阳春白雪式高大上的剖析,又有下里巴人似的接地气的描述。
海派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文化现代性的表现。程十发先生说:海派无派。这是一种最高境界的表述。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上海创造的无数个第一,令史家和寻常百姓赞叹不已。中国历史上第一盏煤气路灯、第一部民用电话、第一个红绿灯交管系统、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第一辆双层公交车、第一批自来水和火电用户、第一座室内公共菜市场、第一高度的摩天楼、第一部话剧、第一个交响乐团、第一张报纸、第一家广播电台、第一座国立音乐学校、第一部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次会议及其工青妇组织的诞生
现代化的大都市从这里起源,离不开文化人的贡献。早年的文人脚步亦留下了永不褪色的印记。巴金、鲁迅、茅盾、田汉、聂耳、殷夫、徐志摩、刘海粟、林风眠、徐悲鸿、萧友梅、黄自、青主、冼星海、贺绿汀、周信芳、梅兰芳以及黎锦光、黎锦晖七兄弟等,为都市文化建设深深留痕。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发展中文化人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话剧百年、电影百年、越剧百年、沪剧百年、流行音乐百年、淮剧百年,还是交响、芭蕾、油画、滑稽戏、杂技、木偶、音乐剧、儿童剧上海不仅是国内外先进的文化元素进入并展现的窗口和大码头,还是铸造文化精品的源头。
当时,担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短短7个月的时间里视察调研了6个文艺单位,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将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写进了第九次党代会的决议。习近平同志在2007年7月13日视察虹口区时说:虹口是海派文化发祥地、进步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我认为,这段话不仅仅适用于虹口发展定位,更是对海派文化的肯定和支持。
缘起海上的海派文化,适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因而有了更好的动因和机遇。研究海派文化者多半是出于对海派文化的热爱,本书的字里行间满满溢出对这座白令海末端都市的不了情。衷心期待这部精选集的出版能为海派文化在东海之滨再起浪花,祝愿作者和读者为民族复兴大业携手明天。
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陈东 2016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