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大学科研的一个首要目的就是教学,本书从结构的深层基础来归类表层形态,将音乐构成的过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作为对作品的理解,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疑惑,并指导未来的音乐创作。本书**、二、三篇可供专业音乐学院作曲本科音乐分析课程使用,第四、五篇可供研究生必修使用。
|
關於作者: |
贾达群,中国第五代音乐家群体在创作、理论和教育诸领域中富于创造和开拓精神,且成果丰厚,并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代表之一。现为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理论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音乐分析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音乐研究》《音乐艺术》等学术期刊编委。创作并出版数十部各种体裁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及十几篇(部)有关音乐创作和分析的论文与*述。作品《弦乐四重奏》1991年获日本第十二届IRINO室内乐国际作曲比赛大奖,《龙凤图腾》1986年获首届中国唱片奖大型交响乐作品第三名,《蜀韵》被评为"20世纪华人经典,《回旋曲》《两乐章交响曲》《巴蜀随想》等在***作曲比赛中获奖;出版个人唱片两张(Naxos,2015,2016)。论文《结构对位》获教育部第五届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2009),《结构分析学导引》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银奖(2011);专*《结构诗学》获教育部第六届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2013)。其他相关奖项还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6),美国亚洲基金会、古根海姆基金创作研究奖(2005),教育部全国百篇**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2007),宝钢**教师奖(2008),上海市**文艺人才奖(2010),上海市育才奖(2014)等。完成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两项(《结构分析对我国新世纪音乐创作的核心价值》(2007)、《音乐的观念及其形式化程序》(2015)),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一项《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2015))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