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NT$
286.0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NT$
296.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NT$
230.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
編輯推薦: |
由杨耕、吴向东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方法上中下精》从时间上看,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思想进程。从内容上看,所选论*关涉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形成过程、建构方法、实践活动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现代思潮的关系,并依据逻辑与历史、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原则对之加以整理、编辑,呈现为一个理论整体;从主要作者看,他们分别来自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一直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前沿,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刻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
內容簡介: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的是靠 理论的说服力,这就需要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建立科 学的学术话语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 涵、内在逻辑、历史传承讲清楚。由杨耕、吴向东主 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方法上中下精 》以专题研究的方式,收入近年来国内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的重大理论成果。
|
關於作者: |
吴向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七八级学生,哲人、诗人、理论家。兼有企业家与学者双重身份:有多次创业经历,国内最大的金融测试公司联合创始人;在神学、哲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经济史、教会史、思想史、政治理论诸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在习惯法、土地制度、农村经济史、近代思想史领域均有论*发表。杨耕,1956年生。安徽合肥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哲学)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55《哲学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R200余篇;先后出版《扬耕集》《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危机中的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等*作20部;教学、科研成果先后6次获***奖。
|
目錄:
|
上卷理论篇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念研究与价值学的发展 价值观和价值导向 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 现代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三重解读维度 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本质之维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社会制度的本质与主体人群的价值体现 普世价值、价值共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普世价值、价值认同与价值共识 价值共识与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理念的四大区别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全面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生成与自觉建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历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定位与核心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本质的彰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逻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一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素 中国共产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构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重要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种区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维度:表现形态、提炼原则与内涵阐释 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态与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结构与要求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的根源与实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与定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与基本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秩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人精神世界重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精神的新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力量的凝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力、凝聚力、引导力和塑造力 中卷理论篇 下卷方法篇 附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