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历时句法学论稿》是汉语史方面的语法化专著、是我国(乃至国际用形式语言学解决汉语历史句法现象的首部专著。本书涉及国内外有关语言演变基本问题与概念,如语法化、语言演变、语言恒定性、语言变异性、历时演变的习得机制、二言变异的语体转换等。在此基础上,本书就汉语史的前沿性热点问题提出新的理论分析(汉语史的形态分期)和解决方案(词汇化的韵律动因及模式)。
|
內容簡介: |
在方法论上,本书使用形式科学和生成语法的基本理论、结合传统训诂理论以及作者自己建立的韵律语法和语体语法理论,发掘出许多未曾注意的新现象、突破了一向未曾打通的古今句法(如轻动词句法的古今异同、核心重音的建立与并列结构的消失等)。 本书既是语法化研究的必备参考书、也可作为汉语史课程的教科书。
|
關於作者: |
冯胜利,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长江学者。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历时句法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第三章 句法理论管约理论与最简方案
第四章 演变理论习得语证与触发经验
第五章 演变的机制
第六章 上古轻动词句法的发展
第七章 量词的发展与名词类型的演变
第八章 韵律促发的动补结构
第九章 汉语转型与韵律功能的形态化
第十章 训诂与句法的综合分析
|
內容試閱:
|
一般认为,现代汉语是缺乏形态的词根语或孤立语,这当然有它的道理。但是,经过过去十多年的研究,学者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韵律制约词法和句法的作用。这里我们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如下观点:
(1)韵律本身具有形态的语法功能;
(2)韵律的这种形态功能在句法史上扮演着促发演变的重要角色;
不仅如此,我们还将根据上面论证继而提出:
(3)上古汉语曾经历了从音段形态segmental-phonologic morphology到超音段形态supersegmental-phonologic morphology的历史演变。
(4)汉语史的分期可以形态的类型为标志,将其二分为东汉以前音段形态类型的综合型语言synthetic language 和东汉以后逐步形成的超音段形态为主的分析型语言analytic language两大类型。
在上述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发现汉语从上古到中古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不仅是语音、构词和句法,而且包括诗歌、文体和语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