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80.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80.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58.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74.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40.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319.0
|
編輯推薦: |
《超越平庸在央企担任总经理的岁月》详尽记叙了军需企业在移交地方并向市场转型过程中,呈现一副千疮百孔景象之际,作者临危受命,接管烂摊子,带领队伍千方百计查找问题、改革弊端、扭亏为盈,加快发展、超越平庸,实现整体上市的艰辛历程。八年的苦心经营,如在眼前,一气呵成,具有极强的真实感、现场感。作者在企业的市场化改革、集团化发展、国际化开拓历程中的思考与探索实践,对于当下国有企业的新一轮深化改革颇有启示意义。
|
內容簡介: |
《超越平庸在央企担任总经理的岁月》详尽记叙了军需企业在移交地方并向市场转型过程中,呈现一副千疮百孔景象之际,作者临危受命,接管烂摊子,带领队伍千方百计查找问题、改革弊端、扭亏为盈,加快发展、超越平庸,实现整体上市的艰辛历程。八年的苦心经营,如在眼前,一气呵成,具有极强的真实感、现场感。作者在企业的市场化改革、集团化发展、国际化开拓历程中的思考与探索实践,对于当下国有企业的新一轮深化改革颇有启示意义。
|
關於作者: |
刘三省,1950年农历腊八出生,陕西扶风人,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1968年参军,曾任部队训练参谋,1978年调入总后勤部机关,曾任军需生产管理部政治部干事、生产管理部企业管理局助理员、副局长,总后勤部经济贸易局局长。1998年军队不再从事经商活动后,曾任全国军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企业交接工作办公室综合协调组副组长,全国军队武警部队保障性企业交接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随后脱下军装,曾任中共中央大型企业工委群工部副部长、国务院派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专职监事兼第25办事处主任。2003年初调任新兴际华集团总经理,兼任际华轻工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中国经济十大杰出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特别奖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十大人物影响中国改革优秀人物亚太地区*社会责任感华商领袖等荣誉。 爱好写作,著有《一个女兵的梦》《军队企业改革管理纵橫》《国有重点大型企业与监事会工作》《市场、创新、发展、管理企业做强做优的宝典利剑》等作品。
|
目錄:
|
第一篇 走马上任
第一章 就任集团总经理 002
没有思想准备的任职决定 002
不知情的任职内情 005
事情没有回旋余地 011
走马上任 013
接手的是个烂摊子 016
第二章 集团层面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020
矛盾与纠结 020
心存疑虑 021
邯郸之行 023
工作会上再部署 026
总体方案未获批准 028
第二篇 浴火重生
第一章 大面积亏损原因何在? 032
封闭半封闭的生存环境 032
负债搬迁的后果 033
城市工厂的困顿 036
短暂辉煌后的衰落 038
自身亏损原因分析 039
映入眼帘的衰败景象 044
第二章 在外出考察中反观自身不足 048
温州、绍兴考察 048
学习新兴铸管股份公司经验 051
从好企业身上找亮点 054
第三章 打好扭亏增盈攻坚战 059
拿亏损不当回事,才是最可怕的 059
聚沙成塔 凝聚人心 065
用先进的理念引导企业 067
变订单通吃为挑着吃,吃精食 071
推行阳光采购 堵住亏损窟窿 074
继续实施下岗分流和减人增效 076
省钱比赚钱容易得多 079
提质,降耗,增效 082
广泛开展对标挖潜活动 085
消灭企业亏损源 087
企业有市场才能活下去 089
第四章 用好人,就能撑起一片蓝天 093
让有条件的企业率先突围 093
为扭亏难度大的企业撑腰打气 095
大胆起用懂市场的人当一把手 100
让濒临破产企业起死回生 102
在军品市场上叱咤风云 105
老丈人家门口的女婿厂长 108
让能干的人为集团分忧解难 109
技术服务公司女掌门人 111
他呕心沥血,因癌细胞大面积扩散病逝 112
蓝天越撑越大 115
用人感悟 116
第五章 摆脱连续七年整体亏损 121
足迹踏遍亏损企业 121
强化扭亏增盈责任 123
实现整体扭亏为盈 125
小狗欢欢 127
第三篇 顺势而为
第一章 营造发展舆论氛围 134
机遇与拐点 134
用竞争思维看发展 136
组建际华轻工集团 138
趁热打铁讲市场 142
继续营造发展舆论氛围 145
召开理论务虚会 150
第二章 梳理企业发展思路 153
发展要持久、健康,有质量 153
创新发展理念 155
理清发展思路 157
破解发展难题 159
培育发展亮点 161
打造发展优势 163
第三章 在出国考察中开眼界,长见识 167
考察波兰KAMA服装公司 167
德国西门子之行 171
皮鞋王国意大利观感 174
考察日本JUKI株式会社 176
美丽瑞典 180
挪威考察引发的心灵震撼 184
时尚巴黎的启示 186
感悟俄罗斯市场 188
印度市场印象 191
第四章 配套推出改革发展措施 195
明确主业发展方向和产品定位 195
谋划产业、产品战略转型 201
化解企业发展战略缺失 205
赋予企业发展新体制 新活力 214
设立企业发展贡献奖 218
多管齐下,深度开发市场 220
高起点整合研发资源 227
管理是企业永恒主题 233
以创新为驱动 持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 239
用营业收入利润率调节盈利水平 243
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利润 246
坚持用装备换市场的方向不动摇 249
铸造品牌之剑 提升品牌影响 258
推进亮化工程 提升企业形象 262
第五章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 266
紧急赶往灾区 266
绵阳满街是帐篷 269
组织机关和企业员工募捐 273
紧急组织抗震救灾物资生产 275
第六章 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 278
抓发展领导要有好状态 278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283
提升企业内生发展动力 287
天道感悟 290
管理心理学的运用效应 294
打造际华企业文化 296
唱响际华轻工之歌 300
《中国纺织报》际华工作站成立 308
把亲和力转化为凝聚力 311
第七章 政企携手 共推企业发展 315
协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关系 315
协调内蒙古自治区行业服市场 317
国家发改委贺燕丽司长考察际华集团 320
中国纺协杨纪朝秘书长考察际华集团 322
襄阳市唐良智书记考察际华集团 324
岳阳市黄兰香市长考察际华集团 326
南京市李琦副市长考察际华总部 329
绵阳市刘东副市长考察际华集团 330
汉川市刘有年市长考察际华总部 332
《中国纺织报》童之琦社长到际华集团调研指导 334
第八章 实现整体上市 进入资本市场 336
要不要整体上市? 336
寻求国务院国资委的支持 338
及早着手上市准备 341
上市方案利弊分析 343
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345
顺利完成股票发行和A股上市交易 348
第四篇 超越平庸
第一章 成功转型后的悄然崛起 352
新华社讯 352
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 355
跨入全国同行业优势企业行列 357
各种荣誉接踵而至 359
际华轻工集团主要荣誉 363
向天再借五百年 364
第二章 班子里的好搭档好老师 367
完美的管理团队 367
大掌柜何可人 369
女强人栗美霞 372
服装大佬范建设 374
纺织专家胡福生 377
制鞋行家杨照明 379
得力帮手赵卫生 381
班子里的新生力量 383
第三章 际华不会忘记 388
总后勤部的大力支持 388
国务院国资委的关心 394
新兴铸管集团支持放手 395
际华企业的共同努力 397
国内国际竞争对手的磨砺 399
第四章 领导关怀 情暖际华 400
中央领导视察际华3542纺织有限公司 400
湖北省委领导莅临3542纺织公司考察调研 403
发改委、外交部领导参观中国国家展际华展位 4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慰问际华7555服装公司职工 407
军委总部首长视察新一代军服生产 408
军队武警和国资委领导出席集团八一招待会 414
江苏省领导视察际华3521公司帐篷生产 417
内蒙古自治区领导视察际华5303服装有限公司 419
总后勤部首长视察际华轻工集团 421
国务院国资委领导视察际华轻工集团 424
中纺协会长参加际华研究总院成立庆典 427
第五章 盈利大户中的年轻少帅们 430
千方百计做大市场 430
借助东迁战略推进技术改造 432
推进产业链延伸和科技创新 434
依靠质量管理抢占市场制高点 437
创建四位一体新体制 439
突出市场开发与技术改造 441
渠道为王是他的市场理念 443
刚刚上任就在军品招标中大获全胜 446
推进结构调整和品牌化经营 448
推进库房改造和功能转型 450
第六章 各领风骚的优秀高管与员工们 453
展会营销的开拓者 453
军需企业的活字典 455
纸箱大王 457
际华企业网络营销第一人 459
他把市场销售搞得风生水起 461
西双版纳橡胶基地创业者 463
服装行业首席量体师 464
企业科技创新的带头人 465
集团机关的好管家 468
滥开银行账户的克星 469
协调军方的好帮手 470
申报技术专利的好推手 471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472
纺织女工织出的劳模人生 474
他们有点小文采 476
《际华》期刊的优秀编辑 477
音像制作小能手 478
第五篇 认真履职
第一章 启动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 482
配合默契的分工合作式管理 482
集团机关新来的大学生 484
启动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 489
抓好集团日常生产经营调度管理 492
发挥集团总部中枢神经作用 494
按季度向董事会报告工作 496
治理应收账款和存货居高 498
抓好科技创新和专利申报 500
抓好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 503
协助资源公司在新疆站稳脚跟 505
让政策性破产企业平稳落地 507
第二章 突发重病 512
晕倒在北京大学的讲台上 512
偶然性中的必然性 514
后记 516
|
內容試閱:
|
写在开头的话
超越平庸,是我2003年初担任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更名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当年底进入世界财富500企业)总经理,特别是2006年7月兼任际华轻工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整体上市时更名为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服装企业竞争力10强企业,2009年排第5位,是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骨干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以后,始终秉承的经营发展理念。
其实,2003年初我在接手军需企业时,企业的经营状况连平庸也算不上。80家军需企事业单位中,符合政策性破产条件的14家企业已经列入破产,难以自负盈亏的10家学校、医院、疗养院准备属地移交地方,剩下56家勉强维持经营的工厂仓库中,有29家企业在亏损。27家盈利企业中,盈利在200万300万元的微利企业居多,生存发展前景堪忧。用千疮百孔、危机四伏来形容当时的情况,一点都不过分。以至于在我上任前,新兴铸管集团公司领导层就有了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把军需企业从集团层面剥离出去的方案与打算。
我与军需企业有着跨世纪的交情,从20世纪70年代末在总后勤部军需生产管理部管军需企业,到2003年初担任集团公司总经理,再一次和军需企业走到一起,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地打了25年交道。中间两度分手,三次相聚,我与军需企业的感情,称得上跨世纪情缘。
感情这东西,说来也怪。做事情,有感情,就上心,就投入,甚至有点不管不顾,就算吃苦受累,也无怨无悔;没有感情,干好干坏,自然也就无所谓。当2003年初我第三次融入军需企业这个圈子,责任使然,情感使然,我就像陕西关中农村里一头被拉进了磨坊、上了磨套、戴上暗眼,闷着头,一门心思拉磨的关中牛,和两级集团领导班子一道,无怨无悔地做了一个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应该做的事情,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军需企业扭亏为盈,摆脱了连续7年整体亏损。在此期间,我为军需企业付出的不仅是心智、心力,更是一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跨世纪情感。
军需企业在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摆脱整体亏损之后,又面临着新的选择:是平平庸庸,维持生存?还是放开膀子搏一把,超越平庸,加快发展,寻求新的突破?
按理说,军需企业不是高科技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科技含量不高,门槛和盈利点低,特别是在移交地方和失去军品保障后,平平淡淡生存、按部就班发展,就成为大多数人的主张与选择。何况在国内,轻纺企业真正能超越平庸,追求卓越的,毕竟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际华轻工集团应该怎么办?
我和领导班子一道,最终选择了顺势而为,超越平庸,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和际华轻工集团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企业干部职工把全部心思放在加快发展上,坚持不懈地引导企业转变观念,开拓市场,提升研发,调整结构,推进技改,加强管理,加快发展,用5年时间,实现了际华轻工集团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7年到2010年,集团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呈井喷式增长,实现了整体上市,把集团带入了国内同行业优势企业行列,成为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一匹黑马和佼佼者。
2010年,际华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较际华轻工集团成立前的2005年增长了3.14倍,实现利润增长6.19倍。
际华轻工集团由此进入了全国纺织服装行业优势企业之列,成为在全球经济危机肆虐时脱颖而出的一匹黑马,以超凡脱俗的骄人业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
当年在位时,我曾经有过打算:退休后,不再有工作上事情缠绕,抽出一些时间,带着老伴,跑跑际华一些企业,一边休息,一边在企业做些面对面的采访,然后写一写我所熟悉的际华企业,际华企业家们,出几本书。可是,退休前一场突发而至的脑出血,使我的行动不再方便,去外地,下企业,采访写书的想法不再现实,只好放弃。
何况写纪实文学,需要大量的细节和环境、心理描写。没有面对面的交谈和现场采访,很难写好。
要写只能写自己。自己对自己的人生最清楚,动动脑子,各种鲜为人知的人生故事信手拈来。特别是在新兴际华集团工作的那些年,生活素材丰富,可以挖掘的创作素材很多。
出这本书,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想为中央企业及其领导们正正名。当今社会,一提到中央企业,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高垄断,高工资,高福利,养尊处优。
鲜有人知的是,在中央企业里,也有不少竞争性企业,职工的工资、福利都不高,日子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出于对国家,对社会,对企业,对职工的一种强烈责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领导,励精图治,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在近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带领职工不畏困难,奋力拼搏,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做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健康。
际华7年辛勤耕耘,留给我的职场感言是:工作不投入,企业难发展;工作太投入,身体易透支。一个睿智而有作为的企业家,需要拿捏好其中的分寸,既重视事业,又珍惜健康。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包括在社会上饱受争议的中央企业中的垄断性企业,这些年在企业市场化、经营国际化、薪酬与经营业绩挂钩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应该理解和信任他们,多给他们一些包容,允许他们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向,不断改进和提高。
在本书出版过程中,中国纺织出版社张永俊编辑审稿认真细致,编辑经验丰富,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书中采用的大部分照片,是张强在际华轻工集团工作时帮我收集和整理的,根据写作需要,有些企业领导也帮忙提供了一些照片,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第一章 就任集团总经理 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一定差距,一个意想不到的任职决定,让我与有过25年交情的军需企业再一次走到了一起,同时意识到:一个人要想走出事业围城,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没有思想准备的任职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