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舍不得星星:全2册
》
售價:NT$
356.0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林有能多年辛勤考察、勘查和研究的结果。正如书题所标示的那样,本书以考察慧能一生求法、弘法的行迹和现存遗址为重点,除依据各种版本《坛经》、禅宗灯史和语录、地方志乘、名人笔记和游记诗词,及其他地方文史杂记等资料外,特别注重到当年慧能经历过的湖北、江西、广东一些地方做现场调查,考察相关遗址和文物,并且对历史上和民间流传下来的传说,也结合慧能的行迹进行辨析和考证,希望从中得到有助于印证现有文献记载的成分,以期尽可能厘清六祖慧能迹址的来龙去脉和变化。
|
關於作者: |
林有能,生于1957年,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曾担任广东著名学术刊物《学术研究》的编辑、副主编。现任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学术研究》杂志社社长、广东省社科规划领导小组秘书长、广东省社科成果评奖办主任。因为多年爱好研究六祖慧能和禅宗早期历史,与教内外佛教学者关系密切,协助广东新兴县国恩寺编辑《六祖禅》,还兼任广东禅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
目錄:
|
目录 本考
河北范阳慧能卢氏祖籍地 3
新州夏卢村慧能出生圣地门 9
父母合葬墓慧能双亲安归处 20
新州金台寺慧能卖柴闻金刚 25
别母石、别母亭慧能辞家奔黄梅 31
无尽藏庵慧能初闻《涅槃经》 38
乐昌西山石窟慧能途中学坐禅 43
黄梅五祖寺慧能接法成祖地 47
坠腰石慧能勤苦修佛法 55
大庾岭衣钵石、衣钵亭慧能点醒陈慧明 60
曲江避难石慧能藏身逃劫难 67
怀集六祖岩慧能南遁栖息处 74
四会六祖寺慧能藏身纪念地 83
广州光孝寺慧能剃披始弘法 92
光孝寺风幡堂慧能论辩风幡心 96
光孝寺菩提树慧能剃度与弘法 103
光孝寺瘗发塔慧能圣发供养地 111
光孝寺戒坛慧能受戒始出家 115
光孝寺洗钵泉慧能劳役供众生 122
韶关南华寺慧能弘法大道场 124
南华寺陈亚仙祖墓檀樾施地能报答 129
韶关大梵寺慧能设坛悟众生
韶关大鉴寺慧能封号纪念寺 135
南华寺卓锡泉慧能引泉洗祖衣 145
南华寺降龙塔慧能为民除恶龙 152
武则天圣旨慧能功德赢皇宠 155
南华寺灵照塔慧能寂后皇追谥 160
六祖衣钵慧能圣物归何处 167
肇庆梅庵慧能插梅纪念地 193
国恩寺慧能圆满至涅槃 200
国恩寺报恩塔慧能回报四重恩 221
国恩寺卓锡泉慧能卓锡解众渴 228
国恩寺浴身池亭慧能滴水济众生 231
六祖手植荔枝树慧能植荔惠后人 234
藏佛坑与化身岩慧能寂后安坐化 237
香灯岗慧能真身定归处 242
补遗(缺)
新州筠城夏院 249
三水宝月堂 252
乐昌蔚岭六祖泉 256
曹溪十三兰若 258
广宁龙龛寺 276
德庆大广山 283
清远飞来寺 302
连平燕岩六祖古寺 305
翁源东华寺 311
六祖慧能在广西的迹址 315
黄梅雨昙庵 335
少林寺六祖手植柏 338
|
內容試閱:
|
序
我的朋友林有能先生近日将新完稿的《禅宗六祖慧能迹址探真》一书电子版传给我,希望我为之写一篇序。虽然身边事情很多,但鉴于多年友情还是答应了下来。于是,把手头的工作暂时放在一边,打开电脑从头到尾将书稿或详或略地翻阅了一遍。因为自己多年从事慧能与《六祖坛经》的研究,对他书中考察和论述的内容比较熟悉,能够较快理解。总的感觉是写得相当不错,无论从内容,还是从结构和表述等方面来看都有创新,特别是因为出自岭南一位长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衷考察和研究中国禅宗六祖慧能生平事迹的业余研究者之手,在涉及慧能生平的事迹、传说、遗址和相关史料的考察、论证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写出了特色。这些正是笔者过去忽略,或是限于条件难以做到的。
自20 世纪90 年代,在中国社会人文科学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打开崭新局面之后,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佛教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从事中国禅宗历史和文献研究者也不断增多,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佛教历史的内容。
在这当中,对禅宗六祖慧能和《六祖坛经》的研究成绩可以说尤其显著,特别在新发现或在国内新发表唐宋以来各种《六祖坛经》版本和早期禅宗史书文献之后,极大促进了教内外学者对慧能事迹、思想和《坛经》及早期禅宗的考察和研究,不仅有各种形式的成果相继发表,各地还举办了多种主题的学术会议。就在那个时候,主持广东《学术研究》的林有能曾联合内地和港澳的学者在澳门、广东举办两次以慧能与《六祖坛经》为议题的学术研讨会,会后皆有他主持整理的论文集正式出版。
本书是林有能多年辛勤考察、勘查和研究的结果,凝聚了他的不少心血。正如书题所标示的那样,本书以考察慧能一生求法、弘法的行迹和现存遗址为重点,除依据各种版本《坛经》、禅宗灯史和语录、地方志乘、名人笔记和游记诗词,及其他地方文史杂记等资料外,特别注重到当年慧能经历过的湖北、江西、广东一些地方做现场调查,考察相关遗址和文物,并且对历史上和民间流传下来的传说,也结合慧能的行迹进行辨析和考证,希望从中得到有助于印证现有文献记载的成分,以期尽可能厘清六祖慧能迹址的来龙去脉和变化。
大概凡是涉足考察和研究过慧能生平事迹者都有体会,因为限于资料记述不详或不同资料多歧的说法,在关于慧能生平事迹的考察和判断中存在一些问题不好解决,如:到底慧能是在何年到黄梅东山五祖弘忍门下求法的?慧能北上求法前母亲尚在还是已不在?慧能在到黄梅前在韶州曲江曹溪多少时间?慧能离开东山时弘忍赠送给慧能的袈裟是从达摩祖师传下来的袈裟祖传袈裟吗?慧能从大庾岭南归后曾流转于广东的新州、四会和怀集三县之间过着隐遁生活,到底经过多长时间才到法性寺参与风幡之议并正式受戒说法的呢?现存有关慧能的遗址有多少是可信的呢?
阅读林有能此书,可以看到,他对此类问题皆根据仔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的解释得很详细。应当说这是十分可贵的,为今后学者研究、阐释慧能生平事迹和介绍初期禅宗历史带来很大方便。当然,他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能否永远站得住脚,这还要靠今后国内外学者通过考察研究来做进一步检验和论证。学术本来就是一代接一代向前发展的,是永无止境的。
林有能生于1957年,与我一样原是学历史出身,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曾担任广东著名学术刊物《学术研究》的编辑、副主编。现任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学术研究》杂志社社长、广东省社科规划领导小组秘书长、广东省社科成果评奖办主任。因为多年爱好研究六祖慧能和禅宗早期历史,与教内外佛教学者关系密切,协助广东新兴县国恩寺编辑《六祖禅》,还兼任广东禅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谨写以上作为序,并以此向好友祝贺。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杨曾文
2016年5月28日于北京
前言
慧能,因其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乃在他身上附会了许多神奇传说,因其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而见诸众多文献资料。这些传说与文献资料,共同塑造了一个既传奇又真实的慧能。传说固然不可能是史实,而文献也不一定是信史。因之,在六祖慧能一生的行迹中,他所到之处留下的迹址,有些模糊不清,甚至是非难辨。尤其是当下,六祖禅宗文化对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功用已为人们所认识,因而不少地方争相与六祖慧能攀缘结亲,或凭空捏造六祖慧能曾于此行化而大兴土木,建点造景;或编造有关六祖慧能的神奇传说故事,以彰显此地之神圣和神异,吸引信众;或把六祖慧能某些迹址和事迹的时间人为地向前推,以彰显其历史的悠久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实际上,这给把握和还原一个真实的六祖慧能平添了更多的困难。在这种情势之下,如能理清六祖慧能一生的行迹,进而理性地认识六祖慧能,不独具有学术价值,现实意义也是显然的。也许这就是此书之旨趣。
既然传说不一定是事实,文献也不一定是信史,当下又有诸多的乱象,那么,以什么来考述六祖慧能的行迹?窃以为,在没有新资料可资佐之下,现有的文献及相关的传说仍然是我们的依凭。
关于文献。它大概包括几大部分:一,各版本《坛经》。二,禅宗灯录、传记,如法海的《六祖大师缘起外纪》,神会的《神会语录》,王维的《能禅师碑铭》,柳宗元的《赐谥大鉴禅师碑》,刘禹锡的《大鉴禅师碑》,《曹溪大师传》,宗密的《禅源诸诠集都序》和《禅门师资承袭图》,杜朏《传法宝记》,静、筠禅师的《祖堂集》、《历代法宝记》,释道元的《景德传灯录》,普济的《五灯会元》,释赞宁的《宋高僧传》,契嵩的《传法正宗记》,志磐的《佛祖统纪》,瞿汝稷的《指月录》 等等。三,地方志乘,如《广东通志》、《广州府志》、《韶州府志》、《曲江县志》、《肇庆府志》、《新兴县志》、《怀集县志》、《四会县志》、《黄梅县志》以及《曹溪通志》、《光孝寺志》、《国恩寺志》等;四,名人笔记、游记、诗词以及地方文史杂记等。
《坛经》及禅宗文献,有一个大致相似的问题后承前说,也就是说,后出的文献往往因袭前出文献之说,这样,前出文献的真实度如何就有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我们又不能简单、武断地以时间先后来判别某一文献的真实可信性,诚如许多学者所言,不能以时间先后来判定各版《坛经》的孰是孰非。一定意义上,最初的某些文献会因其笔录、手抄而体现了作者的主观随意性而加减和笔误,后来的文献经作者的多方考量综合而具客观性。
地方志乘是记录该地区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山川、人物、民俗等的百科全书式的地情书,所记录的六祖慧能的行迹多为佛教禅宗文献所未见,是考究六祖慧能生平不可或缺的资料。
名人的手记,多系所见所闻,乃禅宗文献和地方志乘的补遗,具参考价值。
至于诗词歌赋等,以诗证史,史诗互证乃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关于传说。六祖慧能的传说相当部分神异、玄秘色彩甚浓,多是文学创作的结果。但这些传说故事,也有值得注意的因素:一,为何在此而不是在彼有这样的传说?二,某些传说经过历代的口口相传,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积淀;三,从逻辑理路上看,某些传说也有一定的合理成分。所以,坊间的传说故事不应完全被漠视。
基于这样的理解,在本书撰写中,就尽量查阅、参考更多的相关文献和传说,比较其异同,以期获得较为理性的结论,起码尽可能厘清六祖慧能迹址的来龙去脉和变化。
当然,要搜集散落和藏存于各地的文献资料并非易事,得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具备相当的文献学功力,这对于身为公务员的笔者,则更是蜀道上天。所以,本书在文献资料的运用上,肯定还遗漏甚至错误甚多,敬祈方家给予帮助和教正。
林有能
2016年4月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