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国学名家的研究著述为立足点,通过引证举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名家的国学思想进行深入浅出地阐释,诠释名人智者们对人生、道德、文化、治学等问题的独到见解,读者在品读大师经典的同时,也能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种心灵上的触动与指引。
|
關於作者: |
王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理事,河南省中原周易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已出版专著《乾隆文治与纪晓岚志怪创作》、《文学现代意识的发生与冲突》等。
|
目錄:
|
NO.1 国学中的养心智慧:养心莫善于寡欲
南怀瑾:自然之子,养自然之心 001
南怀瑾:保持本色,以真示人 002
南怀瑾:嫉妒别人是伤害自己 003
南怀瑾:心不正则心不净 004
南怀瑾:天真野趣,最是宝贵 005
南怀瑾:不贪,乃修心之宝 006
林语堂:随时随地与尽情尽心 007
林语堂:坚守志趣,做自己的舵手 008
林语堂:此刻即是天堂 009
林语堂:烦恼尽在取舍之间 010
林语堂:知足常乐,自在逍遥 011
林语堂:岁月在雕琢心灵 012
林语堂:为生活造就一种新鲜感 013
季羡林:随缘而喜 014
季羡林:此心安处是吾乡 015
季羡林: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016
季羡林:坦然面对人生聚散 017
季羡林:惜缘,即敬畏生命 018
季羡林:人生若只如初见 019
季羡林: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020
季羡林:养生不如养心 021
朱光潜: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022
朱光潜:从心所欲,不逾矩 023
朱光潜:常怀恻隐之心 024
朱光潜:常怀羞恶之心 025
梁启超:境由心造 026
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027
梁启超:人生是苦乐的循环 028
梁启超:常怀自觉之心 029
梁启超:自觉是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 029
梁启超:让你的良心独立 030
梁启超:辱莫大于心奴 031
叶曼:快乐处处有,痛苦自己找 032
叶曼:爱物惜人,即安心 033
NO.2 国学中的幸福密码:行平常之事,得异常之福
NO.3 国学中的处世哲学:方圆为人,活脱处世
NO.4 国学中的说话艺术: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NO.5 国学中的为政之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NO.6 国学中的经商秘诀:天时生财,地利盈仓
NO.7 国学中的管理策略: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
NO.8 国学中的领导艺术:功加于民,德称其位
NO.9 国学中的教育理念: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NO.10 国学中的信仰价值: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NO.11 国学中的家庭经营: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
NO.12 国学中的养生方法: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
|
內容試閱:
|
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势必会凸显出精神生活的缺失,人们的精神容易堕入虚无主义,生活空虚、物欲横流,沉浸在金钱和物欲的感官刺激中,会让人感到各种不安和痛苦。而处于迷茫中的人们总是禁不住发问: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该怎样活着?
在当今社会,随着物质文化的高速发展,西方科技文化带来的影响逐渐覆盖全球,但同时,资本主义文明所带来的弊端也日益明显:文化生活空虚、人性扭曲堕落、极端主义膨胀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发展以及精神文明的进步。但是,西方文化主宰世界的时代必将过去,中国传统文化的春天已经来临。在物质生活发达的时代,更需要解决人的伦理问题,而中国文化中的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便是可以治愈这些病症的良药。
国学是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动力和源泉,国学智慧体现在悠久博大的文化传统,汇聚浓缩在古代先贤的经书典籍当中,儒家、道家、释家、兵家、法家、墨家等各家智慧的结晶,成为如今我们继承的伟大精神财富。而人生哲学,则是人生的根本原理和智慧,它既是一种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也是一种人生观的表现形式,包含了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意义、人生态度。
本书甄选儒、道、释三大学问的经典话题,以国学研究著述为主旨核心,并且将这些著作的精要主题摘取出来,精选了一些名人大家在国学研究中的重要观点,通过引证举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这些名家的国学思想进行深入阐释,凸显了这些名人智者们对国学、人生、道德、文化、治学等问题的独到见解。并且围绕国学经典中的话题,结合具体案例,对晦涩难懂的国学智慧进行解读。在思想方面,我们力图再现国学大家们的经典阐释,在文字方面,我们则尽量保持与他们一样的著述风格,让读者们在聆听国学讲解的同时,也能为自己的心灵寻找到正确的指引和方向。
通常我们认为,一个民族若是失去了特色的传统文化,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若是失去本国的文化支撑,也难以得到其他国家的敬重。而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文化土壤中,保存在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和观念当中。
所以闲暇时,不妨静下心来,拿起书本,每天读一点国学知识,从这些故事中,我们能够看到一种简约质朴的精神,所有真实美好的东西都是朴素无华的,幸福也是从平凡的人生中产生的。真正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不在于获得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他愿意为世界贡献多少时间、金钱、感情、智慧这些构成了人生意义,也构成了永恒的幸福和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