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思考的框架3 巴菲特芒格马斯克推崇的思维方式 风靡华尔街的思维训练法 沙恩·帕里什 著
》
售價:NT$
295.0
《
森林疗法:拥抱大自然、获得幸福的季节性方法
》
售價:NT$
340.0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亚马逊六页纸 如何高效开会、写作、完成工作
》
售價:NT$
349.0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NT$
290.0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成都师范学院心理学院廖全明教授等编写的学术著作。本书选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非原生家庭儿童、少数民族少年儿童、贫困家庭子女等弱势少年儿童群体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了弱势少年儿童群体社会适应发展特点研究的几个问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社会适应能力特点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特点研究、非原生完整家庭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特点研究、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研究、贫困家庭子女社会适应发展特点研究、弱势少年儿童群体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促进对策等内容。
|
關於作者: |
廖全明,男,1968年8月生,教授,心理学博士,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成都师范学院心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儿童社会性发展。主持或主研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教委项目等20余项;参与国家重大委托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在《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等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
|
目錄:
|
目 录第一章 绪 论001第一节 关于弱势少年儿童群体001第二节 弱势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研究008第二章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特点研究019第一节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社会适应现状研究综述019第二节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韧性与生活事件关系031第三节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韧性及其影响因素039第四节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社会智力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045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特点研究056第一节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现状研究综述056第二节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与生活事件的关系064第三节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智力的发展特点071第五节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及其心理社会影响因素084第六节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及其心理社会影响因素092第四章 非原生完整家庭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特点研究102第一节 非原生完整家庭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现状研究综述102第二节 非原生完整家庭少年儿童心理韧性与生活事件的关系107第三节 非原生完整家庭少年儿童社会智力的发展特点113第四节 非原生完整家庭少年儿童社会智力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120第五节 非原生完整家庭少年儿童人格特征及其心理社会因素129第六节 非原生完整家庭少年儿童心理韧性及其心理社会因素135第五章 边远山区少年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研究147第一节 边远山区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现状研究综述147第二节 边远山区少年儿童所经历生活事件研究153第三节 边远山区弱势少年儿童心理韧性发展现状167第四节 边远山区弱势少年儿童社会智力发展情况179第五节 边远山区弱势少年儿童应对社会困境心理机制研究190第六章 贫困家庭子女社会适应发展特点研究194第一节 贫困家庭子女社会适应发展现状研究综述194第二节 贫困家庭子女心理韧性与生活事件关系研究206第三节 贫困家庭子女社会智力发展特点研究216第四节 贫困家庭子女人格发展特征实证研究223第七章 弱势少年儿童群体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促进对策229第一节 弱势少年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教育对策230第二节 弱势少年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社会对策236参考文献241
|
內容試閱:
|
前 言
弱势少年儿童指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少年儿童,一般指在少年儿童群体中由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原因难以维护基本权利或生存和发展遭遇障碍,需要借助外力支持和帮助的少年儿童。
据调查,现阶段我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总数已达到5800万人,大部分属于隔代抚养,也就是由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较多的留守儿童缺少照顾。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规模也较为庞大,现在在城里打工但并没有取得城市户口的数量超过1亿,其中18岁以下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近2000万人,他们的权利保护、心理健康、行为矫正方面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弱势少年儿童的救助体系已基本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支持机制正日趋完善,然而相对于对基本的生存保障和对弱势少年儿童生理健康的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所受到的重视与关注程度明显不足。由于弱势少年儿童长期处于不利的成长和教育环境中,而这一年龄阶段作为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个体正经历心理各方面逐步走向稳定的过程,过多的挫折与逆境使他们的心理健康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着弱势少年儿童的社会化及社会适应。如农村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离,在性格、行为、情绪等方面出现障碍甚至畸形发展,形成自卑、孤僻、忧郁、焦虑等心理特征,部分留守儿童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导致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率出现上升趋势,给社会稳定带来危害。非原生完整家庭少年儿童常常是父母离异、家庭重组等现象的直接受害者,他们常常小小年纪就必须承受只有成年人才能承受的挫折和痛苦,缺乏社会支持,想改变生活现状却无能为力,心灵的创伤难以愈合。还有那些进城农民工子女,如果缺少了父母的管教,成为流浪儿童,成天颠沛流离,基本生活缺乏保障,就可能沾上各种恶习,有的甚至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地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姚树桥、龚耀先,1994)。自2002 年朱镕基同志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概念,弱势群体开始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弱势少年儿童群体主要是指由于某些社会性障碍或经济、政治、文化、地理位置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18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包括贫困儿童(含农村和城市)、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少年儿童、孤残儿童等群体。弱势儿童长期处于不利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其认知、情绪、行为与人格发展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其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就是社会适应。因此,研究弱势少年儿童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特点,对促进该群体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稳定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