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本书是我过去10年间研究中国创新问题的总结之作。10多年前,作为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国际创新标杆研究(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Benchmarking)项目成员之一,我正式开始研究创新问题。该项目主要比较的是欧洲(特别是英国)与美国的创新活动。创新是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以及学术界学者共同关注的、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问题。自1978年伊始,30多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分别由体制改革、投资、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所驱动。但直到21世纪初,创新在中国仍只是一个概念,没有真正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更没有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甚至对创新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这一问题都极少讨论。在目睹了工业化国家为争夺创新领导地位的竞争,以及这些国家制定的创新和技能的优先发展政策之后,我开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提升文献进行研究。我坚信,创新对于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在学术研究上,同时也是实际经济活动中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所关注的话题。事实上,无须等待太久,中国政府已经于2006年开始改变发展战略,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我对中国产业竞争力、投资和对外贸易等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已在这些领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于中国创新,我关心的第一个研究问题就是中国如何获取创新知识和技术,及其相关的创新扩散是如何进行的。随后,我开始逐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条件和过程,以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所走过的不同路径之间的关系、各种路径的优缺点和有效性。此外,我在产业界的工作经历,以及我之前对发达国家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创新研究,都有助于我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审视中国的创新之路。以上内容构成了本书的基本结构和研究范式。《中国创新之路》这本书是我过去10年所发表的部分学术期刊论文的节选,也包括了近期我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从模仿到创新过程中所面临挑战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历经10年研究和思考而写成的严谨学术之作。针对中国创新之路这一主题,我对所有已发表论文和未发表新论文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整理,并在精心组织的基础上对某些数据进行了更新。我们知道,学术期刊的论文都经过了严格的同行评审过程(这也使我获益良多),因此,我可以基于众多同行评审的建议,反复修改、深入研究、识别并总结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重要影响因素、运作机制和实际案例,以便更全面深入地分析中国创新之路。尽管每章都是相对独立的,但我希望本书最终可以实现1 12的整体效果。在这里,我要特别向众多给予我无私帮助的组织和机构致以衷心的感谢。自2005年以来,我对中国创新的研究一直受到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理事会(ESRC)、英国工程和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EPSRC)、英国科学院、凯恩克劳斯经济研究基金会(Cairncross Founda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的支持。我感谢这些机构信任我,并对我的研究提供资金支持。我特别感激以下期刊的版权持有人,允许我将这些期刊中的论文全部或部分修订后编辑到本书,这些论文以及对应的期刊如下:Xiaolan Fu, Carlo Pietrobelli and Luc Soete, The role of foreign technology and indigenous innovation in emerging economies: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catch-up(新兴经济体中的国外技术作用和自主创新: 技术变革和追赶), World Development, 39(2011).(对应本书的引言)Xiaolan Fu,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bsorptive Capacity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n China(外商直接投资、吸收能力和中国的区域创新能力), 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36(2008).(对应本书的第3章)Xiaolan Fu, Processingtrade, FDI and Exports of Indigenous Firms: Firmlevel Evidence from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 in China(加工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本土企业的出口: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企业层面研究),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3 (2011).(对应本书的第4章)Xiaolan Fu and Yundan Gong, Indigenous and Foreign Innovation Efforts and Drivers of Technological Upgrading(自主与外来创新努力以及技术升级的驱动因素), World Development, 39 (2011).(对应本书的第5章)
Xiaolan Fu and Hongru Xiong,Open Innovation in China: Policies and Practices(开放式创新在中国: 政策与实践), Journal of Science & Technology Policy in China, 2 (2011).(对应本书的第6章)Xiaolan Fu, Hongru Xiong and Jizhen Li,Open Innovation as a Response to Constraints and Risks:Evidence from China(开放式创新作为企业应对制约因素和风险的措施: 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 Asian Economic Papers, 13 (2014).(对应本书的第7章)Xiaolan Fu, Jizhen Li and Martin Johnson,Internal and External Sources of Tacit Knowledge: Evidence from th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Industry in China(隐性知识的内部和外部来源: 来自中国光纤光缆行业的实证研究),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tudies, 9 (2011).(对应本书的第9章)Xiaolan Fu and Jing Zhang,Technology Transfer, Indigenous Innovation and Leapfrogging in Green Technology: Solar-PV Panel Industries in China and India(绿色技术的转移,自主创新和跨越式发展: 中国和印度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产业),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tudies, 9 (2011).(对应本书的第10章)Xiaolan Fu and Qing Gong Yang,Exploring the Cross-country Gap in Patenting: A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探索专利的跨国差距: 基于随机边界法的分析), Research Policy, 38 (2009).(对应本书第13章的部分)Xiaolan Fu and Rongping Mu,Enhancing China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Policy Choice(提升中国创新绩效的政策选择), China & World Economy, 22 (2014).(对应本书第14章的部分)本书的第8章基于与李纪珍合作发表在牛津大学技术管理发展中心的一篇工作论文译者注: 2016年,该文正式发表,具体见Xiaolan Fu and Jizhen Li.Collaboration with Foreign Universities for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Vol.70,Nos.23,pp.193217. 。第11章是在与孙忠娟合作的最新一篇未发表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很感谢我的合作者们允许将我们共同研究的成果纳入本书。其实,在过去的几年里,本书的许多章节已经在许多大学的研讨会和一些国际会议上做过多次宣讲,感谢这些会议和讲座的组织者和参会者所提供的众多专家反馈意见。在众多同事和朋友之中,我特别感谢那些为本书的写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有益建议的人,他们是: 吕克泽特(Luc Soete)、亨利切萨布鲁夫(Henry Chesbrough)、艾伦休斯(Alan Hughes)、阿德里安伍德(Adrian Wood)、吴敬琏、林毅夫、芭芭拉哈里斯怀特(Barbara HarrissWhite)、埃德蒙瓦尔皮菲茨杰拉德(Edmund Valpy FitzGerald)、胡永泰(Wing Thye Woo)、安妮米洛(Anne Miroux)、卡洛派措贝里(Carlo Pietrobelli)、胡鞍钢、穆荣平、宣二牛、拉吉尼斯纳鲁拉(Rajneesh Narula)、皮艾尔莫翰(Pierre Mohnen)、拉斐尔卡普林斯基(Raphael Kaplinsky)、马莫穆切(Mammo Muchie)、方新、吕薇、张建岗(Jiangang Victor Zhang)、马明杰、高建、黄宝金(Poh Kam Wong)、吴贵生、陈劲、李纪珍、V.N.巴拉舒伯拉曼雅姆(V.N.Balasubramanyam)、林至人(Cyril Lin)、约翰奈特(John Knight)、安迪可希(Andy Cosh)、迈克尔基特森(Michael Kitson)、卡尔达尔曼(Carl Dahlman)、大卫卡普兰(David Kaplan)、荷西卡茨(Jose Katz)、弗朗西丝斯图尔特(Frances Stewart)、史蒂夫雷纳(Steve Rayner)、克里斯汀格林哈尔(Christine Greenhalgh)、余永定、琳达岳(Linda Yueh)、姚洋、张静(Jing Zhang)、龚云丹(Yundan Gong)、熊鸿儒、杨庆功(Qinggong Yang)、马克温特莱斯卡(Marc Ventresca)、迭戈桑切斯安戈河(Diego SanchezAncocher)、谭益力(Eric Thun)、郝斌、张春燕和刘夏明。我还要感谢侯俊(Jun Hou)、马丁约翰森(Martin Johnson)、彼特鲁克(Peter Luke)和王紫芙(Zifu Wang)几位优秀研究助理的支持。同时,感谢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劳拉帕里什(Laura Parish)和克莱尔普尔(Claire Poole)两位编辑对本书的出版必不可少的支持。我感谢牛津大学国际发展系对本书最后写作阶段提供资金支持; 感谢剑桥大学商学研究中心在我研究创新早期阶段提供的支持。我还要感谢牛津大学技术管理发展中心的同事和学生对于本书启发性的讨论和帮助。牛津大学的格林坦普顿学院也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鼓励与支持。最后,我很难用言语来表达我对家人的感激。我的丈夫韶辉和儿子宇杰给予了我无私的爱和支持。没有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就不会有这本书的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