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是结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了该实验指导书。实验内容共分为7个实验环节,力求使学生通过这些实验加深理解网络基本概念,了解各项网络服务配置原理和方法,进而设计和开发网络通信程序,并通过对需要大量设备投入的实验进行软件模拟,了解网络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课程的实验指导书。本书是根据James F.Kurose教授和Keith W.Ross教授编写的《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教材设置的实验内容。本书内容涉及基本网络操作命令的使用、常用网络服务的配置、TCPUDP等数据包的捕获和分析、Socket网络通信编程等。 本书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可用于教学培训。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在实验中进一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提高读者解决计算机网络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目錄:
|
目录
实验一基本网络操作命令
1.1实验目的
1.2实验环境
1.3实验内容
1.4实验要求
1.5实验思考
1.6附录: 网络常用命令
实验二常用网络服务的配置
2.1实验简介
2.1.1实验目的
2.1.2实验内容
2.1.3实验环境
2.2DNS服务器的设置
2.2.1实验步骤
2.2.2实验思考
2.2.3附录: 实验参考资料
2.3用Apache HTTP Server开设WWW服务
2.3.1实验环境
2.3.2实验步骤
2.3.3实验要求
2.3.4实验思考
2.3.5附录: 实验参考资料
2.4架设FTP服务器
2.4.1实验环境
2.4.2实验内容
2.4.3实验步骤
2.5DHCP服务器的配置
2.5.1实验目的
2.5.2实验环境
2.5.3实验内容
2.5.4实验思考
2.5.5附录: 实验参考资料
实验三捕获TCP数据包
3.1实验目的
3.2实验环境
3.3实验内容
3.4实验报告要求
3.5实验步骤
实验四HTTP抓包分析
4.1实验目的
4.2实验内容
4.3实验报告要求
4.4实验步骤
实验五DHCP抓包分析
5.1实验目的
5.2实验环境
5.3实验内容
5.4实验报告要求
5.5实验步骤
实验六DNS抓包分析
6.1实验目的
6.2实验内容
6.3实验报告要求
6.4实验步骤
实验七Socket编程实现网络通信
7.1实验目的
7.2实验要求
7.3实验内容
7.3.1邮件发送客户端实验Simple SMTP
7.3.2课后完成内容: 带身份验证的Simple SMTP
7.3.3UDP Ping实验
7.4注意事项
7.5实验结果
7.6实验思考与分析题
7.7附录: 配置实验环境
7.7.1配置Java运行环境
7.7.2在Eclipse中开发Java程序
7.7.3在Eclipse中使用调试器
致谢
|
內容試閱:
|
实验五DHCP抓包分析
5.1实验目的通过执行DHCP有关命令并获取DHCP包,观察DHCP工作过程。5.2实验环境操作系统: 几乎任意Windows版本。本实验是在Windows XP下实现的。所需软件: Wiresharksetup1.6.1。5.3实验内容1 在Windows环境下执行DHCP相关命令。2 在Windows环境通过Wireshark抓包。3 通过获取的数据包观察DHCP的工作过程。5.4实验报告要求按实验步骤完成所有实验内容,回答实验思考题,并从实验结果中提取必要的图表和分析数据来支持对实验思考题的回答。5.5实验步骤1. Wireshark的安装参见实验三 捕获TCP数据包实验指示书。2. 执行DHCP相关命令1 打开Windows,选择菜单开始运行,输入cmd打开Windows命令提示符程序。2 输入ipconfig release。这条命令释放当前IP地址,此时主机的IP地址变为0.0.0.0。3 打开Wireshark相关设置请参考实验三指示书,并开始抓包。4 回到Windows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ipconfig renew。这条命令重新配置主机的网络,包括一个新的IP地址。5 一直等待直到ipconfig renew这条命令执行结束在Wireshark抓包窗口中观察,没有新捕获的DHCP数据包即为命令执行结束,再次输入ipconfig renew。6 在第二次ipconfig renew命令执行结束后,输入ipconfig release来再次释放先前获得的IP地址。7 最后再次输入ipconfig renew给主机重新获得IP地址。8 停止Wireshark抓包。3. 观察数据包观察Wireshark所获取的数据包。在数据包上方的过滤器filter窗口中输入bootp,使其只显示DHCP数据包。DHCP从一个较早版本的BOOTP协议发展而来。BOOTP和DHCP使用同样的端口号,67和68。在Wireshark中观察DHCP数据包时,需要输入的是bootp而不是dhcp。
从得到的数据包结果可以看出,在第一个ipconfig renew命令执行以后,产生了4个DHCP数据包: DHCP Discover,DHCP Offer,DHCP Request和DHCP ACK。
4. 实验思考题注意报告要求:实验报告应包含如图5.1所示的命令行执行过程。在回答实验思考题时,应在答案中同时提交含有数据包以及跟踪的打印输出。在这些数据中添加注释来对相应的答案做出解释。
图5.1Wireshark的DHCP捕获界面
回答下列问题:1 DHCP数据包传送的是UDP还是TCP?2 画出时间数据包图,说明第一组4个DHCP数据包DiscoverOfferRequestACK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交换过程。对每个数据包,指出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3 所在主机链路层例如Ethernet的地址是什么?4 通过什么值来选择DHCP Discover数据包与DHCP Request数据包?5 在第一组4个DHCP数据包中,TransactionID的值分别是多少?第二组DHCP数据包中的Request和ACK数据包的TransactionID的值又是多少?设置TransactionID的目的是什么?6 主机通过DHCP来获取IP地址,但主机的IP直到4个DHCP数据包交换完毕以后才得以确认。如果IP地址在这4个DHCP数据包交换完毕后才得以确认,那么这4个DHCP数据包中的IP数据报所使用的IP值是什么?对于这4个DHCP数据包中的每一个数据包,指出其封装在IP数据报中的源端和目的端的IP地址。7 DHCP服务器的IP地址是什么?8 在DHCP Offer数据包中显示的DHCP服务器提供给主机的IP地址是什么?请指出哪个DHCP数据包包含了所提供的DHCP地址。9 如图5.1所示的例子中,在主机和DHCP服务器之间没有延迟代理relay agent。从数据包中的什么内容中可以看出没有延迟代理呢?在你的实验中有延迟代理吗?如果有,该代理的IP地址是什么?10 请解释在DHCP Offer数据包中router和subnet mask内容的作用。11 如图5.1所示的例子中,主机是在DHCP Request数据包中请求提供IP地址。试验中的情况是怎样的?12 请解释设置租约时间lease time的作用。在试验中,租约时间是多长?13 DHCP Release数据包的作用是什么?DHCP服务器对于客户端的DHCP请求发出已收到的确认了吗?如果客户端的DHCP Release数据包丢失会产生什么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