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理想城市:环境与诗性
》
售價:NT$
390.0
《
逆风翻盘 危机时代的亿万赢家 在充满危机与风险的世界里,学会与之共舞并找到致富与生存之道
》
售價:NT$
625.0
《
工业互联网导论
》
售價:NT$
445.0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售價:NT$
340.0
《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售價:NT$
340.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內容簡介: |
由蔡雯*的《远征国殇--滇缅抗战历史的追踪故事不能忘却》一书集纳了作者近20年来对滇缅抗战历史的种种追踪所得。作者多年来以一个研究者、记者或文宣干部的身份不仅翻阅了大量史料,拜访同好,重走史迪威公路,采访过许多抗战老兵,还参与了国内、国际关涉此话题的多数重大活动,其中在有些活动中作者直接就是策划人或组织实施者。例如,关爱中国远征军老兵活动、2011年和2014年的忠魂归国活动、朝鲜籍慰安妇朴永心到滇西现场指证等,作者作为策划人之一参与了这些活动的全过程,对此,书中都有详细记录。该书还用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历史图片真实地再现了70年前那场战争的惨烈。读者可以从一个人的视角了解那段历史,了解如今与那段历史有关的人物及活动。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 周年之际,作者纂集并实录的这个文本具有现场 价值,许多事件经背景、侧面叙述,*加丰满完备。如此探寻这段历史,不仅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也 *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
|
目錄:
|
历史何以不朽代序黄尧 一、追索滇缅战场 穿越历史与现实的行走重走史迪威公路 重访密支那寻访战争的历史碎片 他们为什么放弃自己的明天遇见史迪威将军家人 擦亮尘封的勋章抗日名将潘裕昆将军后人的追寻 震撼心灵的瞬间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 中缅印战场图片选析 二、执着的寻找 寻找佚名的盟军亡灵 魂兮门来戴安澜将军之子缅甸寻父魂灵 我是中国远征军!腾冲发起寻找远征军 阵亡将士名录侧记 我们的远征缅甸寻找二战文物点滴追忆 三、见证忠魂归国 青山作证忠魂回归中国远征军遗骸返乡记 与诗人穆H的对话 四、老兵老兵 远征者说抗战老兵的漫漫的归途 抗战老兵,中华民族之痛 五、另类记忆 滇西日军慰安妇的血泪控诉 记忆的伤痕和伤痕的记忆 后记
|
內容試閱:
|
这条在二战史上举世闻名的军事运输线,全长 1731.7公里;东起中国的昆明,西止印度的雷多(又译利多、列多)。史迪威公路分南北两线,南线长 1568.3公里,路线从昆明,经保山、畹町、密支那至印度的雷多;北线自昆明,经保山、龙陵、腾冲、密支那,止于印度的雷多。
史迪威公路是中国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不惜人力、物力、财力而修建的一条军事运输线。全线建成,死亡人数30000多人,所以在二战史上史迪威公路被认为是一条用生命和鲜血浸泡出来的血路。
2003年3月23日至30日,为实现保山市委云南走向南亚,保山先行一步的战略,应缅甸克钦邦政府邀请,保山市友好代表团在市委书记黄毅的带领下,对缅甸克钦邦进行友好访问。我作为代表团成员也随之踏上了这条曾经浸透了鲜血和生命的公路。
从踏上史迪威公路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处在异常兴奋的情绪之中。60年了,对于我这个生于滇西,长于滇缅公路旁的滇西人来说,已经不止一次到过缅甸,但是,像这一次这样能够沿着这条依然保留了60 多年前史迪威公路原貌的路走上一段,倒还是第一次。这也是我多年的梦想。
对于史迪威公路,我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情结。多少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关注这条路的历史变迁,我曾经无数次地和朋友们谈论过这个令人兴奋又沉重的话题,我曾多少次为之而感动,为之而喜而悲。那是1999年,在主持策划宣传腾冲时,我提出:腾冲的宣传离不开滇缅抗战,离不开中国远征军。说到滇缅抗战又必然要提到滇缅公路。围绕这条滇缅公路的修筑,在云南滇西发生了无数惊天动地的故事。
其实,对于滇西而言,滇西的历史就是由很多道路的历史构成的,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曾经改变了云南高原与世界的联系。
这条路的历史变迁,这条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画面已无数次地在我的脑海中反复交替出现。
而今,我能有缘重走这条充满传奇色彩的史迪威公路中最难到达的一段是何等的荣耀!这条已经被尘封在缅北原始丛林里60多年的史迪威公路段,是多少研究和关注滇缅抗战历史的人们最想去的地方,我又怎么能不思绪万千! 一路的风尘,一路的艰辛,一路的关于历史和战争的体验,使我有了穿越时空般的感觉,仿佛置身于 6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由 一路上,一座座锈迹斑斑的钢架桥,一个个残破的石桥墩台、木桥墩柱依旧如60年前的模样,丝毫没有变化。
看着一段段泥泞不堪的土路和残缺的路基,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修筑史迪威公路时的繁忙景象,我似乎又回到60年前的战火之中;站在当年筑路用的铁碾子前,仿佛看到了当年的筑路工地那一群衣衫褴褛的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军人、民工不停地在我的眼前晃动,他们顶着炎炎烈日、步履艰难地哼着劳动号子,悠悠晃晃地拉着陷入泥潭里的推土机,路边草丛中跃跃欲试的蚂蟥、蚊蝇、蛇蝎疯狂地向我袭来,我似乎看到了当年那些筑路劳工们在痛苦的挣扎中一个个地倒下 这条曾经闻名于世的史迪威公路如今已是杂草丛生,却有种历史的苍桑感和沉重感;那座已经摇摇晃晃的木便桥,由上万根小木棒拼成,可以想象当时劳工们不知砍了多少这样的树木,而今,几十年过去了,茫茫原始森林依旧郁郁葱葱,这里的人民依旧贫穷,缅甸丰富的资源并未能使这里的人民变得富庶。
一路上,一段段残缺不堪的、长满青苔甚或小树的输油管、加压箱随处可见,那是战争的遗物。
看着这些战争遗物,心中有种说不出的伤感,又暗自庆幸。
P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