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嵌入式系统体系、原理与设计

書城自編碼: 298151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张凯龙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467212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512/802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2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武当内家散手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炙野(全2册)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編輯推薦:
嵌入式系统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已广泛融入到军事国防、工业装备、智能交通、医疗电子、信息通信等诸多领域。在经历网络化发展阶段之后,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始步入微型化、信息物理融合以及智能化的时代,是互联网 、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众多领域进行技术变革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技术完备、庞大的知识体系也在不断演化和丰富,对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学习随之迈入更为深化和高级的阶段。在总结嵌入式系统知识特点的基础上,本书全面地梳理了嵌入式系统技术的知识结构,并以构建自架构、原理到设计,由宏观特性到微观原理,以及硬件与软件、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多维、立体知识体系为总目标,以整体体系贯穿与局部深度剖析相结合、共性机理归纳与设计示例分析相呼应的方法展开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讨论。全书内容总体分为嵌入式系统概述、硬件、软件及设计方法四个大的部分,共11章,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第1章为概述,第2章至第6章为嵌入式硬件部分,第7章至第10章为嵌入式软件相关内容,第11章为开发与验证方法,具体内容安排如下。图1本书的知识架构第1章,从计算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导入,
內容簡介:
在梳理不断演化和丰富的嵌入式系统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脉络的基础上,本书致力于构建自架构、原理到设计,由宏观特性到微观原理,硬件与软件、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多维知识体系。开篇首先以经典的嵌入式系统概念、内涵以及必要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进行导入,进而从嵌入式硬件、嵌入式软件以及设计与验证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中,硬件部分深入地阐述了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等子系统以及*小系统外围电路和IO接口扩展等硬件组件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与示例。软件部分重点阐述了嵌入式软件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基础组件,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共性的功能模型、服务机制、设计方法和典型系统示例,以及嵌入式图形库、文件系统、数据库等典型的嵌入式软件组件。设计与验证方法部分则分析和阐述了嵌入式软件与系统的开发机制以及常见调试、测试、仿真方法的技术原理。全书写作采用了整体体系贯穿与局部深度剖析相结合、共性机理归纳与设计示例分析相呼应的思路,力求系统、生动又深入浅出地阐述嵌入式系统技术涉及的体系结构、技术原理与设计机制,并在突出技术性、新颖性的同时又注重内容的易读性和实用性。
本书适合供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自动化、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尤其适合作为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类课程的授课教材或参考教材,同时也适合作为专业设计人员的技术参考用书。
關於作者:
张凯龙,工学博士,法国Mines Paristech博士后,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第二届中国嵌入式系统十大杰出青年(2011)。现为IEEE、ACM、ACIS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嵌入式系统专委会委员、系统软件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化嵌入式计算领域的多形态自适应嵌入式实时计算、智能化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软件、多机器人协同调度与协作、嵌入式系统仿真验证技术,主要承担嵌入式系统方向的专业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课程负责人,自2005年起在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开设并主讲本科生嵌入式系统,2008年起在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开设本科生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课程,并负责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学方案与大纲制定,教学实验室建设等工作;自2014年起在计算机学院面向硕士生开设高级嵌入式系统课程实时智能系统。从事嵌入式系统系列课程教学过程中,注意探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第一作者发表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研究论文1篇;参加建设的操作系统课程获*精品课程、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指导研究生、本科生参加全国物联网大赛、中国开源软件大赛、微软全球ImagineCUP大学生挑战赛、西安市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多项,获作品创新奖、金奖、优秀论文奖、团体季军奖等多项。在国际学术会议、国内核心学术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三大索引26篇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项。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航空院所合作课题等5项;2011年起与法国勃艮第大学LE2I实验室、巴黎第十二大学LISSI实验室、巴黎高科Mines机器人研究中心CAOR等建立学术合作关系,并联合承担中法合作交流项目1项。
目錄
目录

第1章概述1
1.1计算技术延伸1
1.1.1从开尔文设想到现代计算技术出现1
1.1.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
1.1.3通信与网络技术发展4
1.2理解嵌入式计算系统6
1.2.1计算装置的可嵌入发展过程6
1.2.2嵌入式计算系统的内涵8
1.2.3相关术语辨析10
1.3嵌入式系统的组成与特点12
1.3.1体系结构与组成12
1.3.2应用及技术特点13
1.4发展趋势16
1.5知识体系小结18
习题19

第2章嵌入式硬件基础20
2.1硬件基础20
2.1.1器件术语20
2.1.2电路术语与符号23
2.1.3基本元件与逻辑25
2.2嵌入式系统硬件组成30
2.2.1硬件基本架构模型30
2.2.2核心逻辑与子系统32
2.3典型嵌入式系统硬件形式38
2.3.1基于通用计算机扩展的嵌入式硬件38
2.3.2基于领域标准模块集成的嵌入式硬件39
2.3.3针对具体应用设计的嵌入式硬件41
2.4硬件设计基本方法42
2.4.1Protel EDA软件42
2.4.2电路设计基本流程45
2.4.3电磁兼容性问题47
2.4.4低功耗问题512.4.5嵌入式硬件设计示例52
2.5小结60
习题61

第3章嵌入式处理器62
3.1处理器模型与逻辑体系62
3.1.1处理器基本组成模型62
3.1.2处理器的基本逻辑体系65
3.2嵌入式处理器类型及特点70
3.2.1嵌入式微控制器70
3.2.2嵌入式微处理器72
3.2.3数字信号处理器73
3.2.4可编程逻辑器件77
3.2.5片上系统84
3.2.6多核、众核处理器88
3.3典型嵌入式处理器体系95
3.3.1ARM架构95
3.3.2MIPS架构110
3.3.3PowerPC架构115
3.4性能评价指标124
3.5小结126
习题126

第4章嵌入式存储技术127
4.1基本存储体系与模型127
4.1.1嵌入式系统存储体系127
4.1.2存储器结构模型128
4.1.3存储器基本操作流程129
4.1.4存储器技术指标130
4.2存储器分类及特性131
4.2.1随机访问存储器132
4.2.2只读存储器145
4.2.3混合存储器150
4.3存储器测试与验证165
4.3.1可读写存储器的测试166
4.3.2只读存储器测试167
4.4小结169
习题169

第5章最小系统外围电路设计170
5.1电源电路170
5.1.1电源电路设计方法170
5.1.2延伸: 电源管理与低功耗设计174
5.2复位电路179
5.2.1上电复位179
5.2.2手动复位184
5.2.3看门狗复位186
5.2.4软件复位187
5.3时钟电路191
5.3.1信号源: 振荡电路原理191
5.3.2多时钟管理196
5.3.3延伸: 时钟管理与低功耗设计201
5.4电路抖动与消抖202
5.4.1抖动现象与危害202
5.4.2优化硬件消除抖动203
5.4.3软件消抖方式205
5.5小结208
习题208

第6章接口、总线与网络扩展209
6.1通用IO与串行总线209
6.1.1GPIO209
6.1.2SPI213
6.1.3SDIO222
6.1.4I2SIIS226
6.1.5I2CIIC232
6.1.6UART与USART237
6.2典型工业总线、背板总线及网络249
6.2.1CAN总线249
6.2.2实时工业以太网259
6.2.3VPX总线264
6.3无线接口与网络274
6.3.1ZigBee274
6.3.2蓝牙280
6.3.3WiFi292
6.3.4NFC295
6.4小结300
习题300

第7章嵌入式软件结构与基础软件302
7.1计算系统的启动与运行过程302
7.1.1通用计算机的引导和启动过程302
7.1.2嵌入式系统的引导与启动过程303
7.2嵌入式软件体系与结构305
7.2.1基于裸机的嵌入式软件306
7.2.2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软件结构307
7.3基础软件组件308
7.3.1ROM Monitor308
7.3.2Boot Loader313
7.3.3BSP320
7.3.4虚拟机监控程序332
7.4小结339
习题339

第8章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服务机制341
8.1架构与模型341
8.1.1微内核、超微内核架构341
8.1.2功能模型343
8.2服务机制与特性346
8.2.1基本概念346
8.2.2关于实时357
8.2.3内核服务机制362
8.3典型嵌入式操作系统379
8.3.1RTX51379
8.3.2COS380
8.3.3嵌入式Linux系列382
8.3.4VxWorks387
8.3.5Windows嵌入式操作系统389
8.3.6其他嵌入式操作系统396
8.4小结401
习题402

第9章嵌入式软件组件403
9.1嵌入式图形库与图形组件403
9.1.1CGUI与emWin403
9.1.2NanoX Window405
9.1.3MiniGUI407
9.1.4QT413
9.1.5可编程图形界面硬件模块418
9.2嵌入式文件系统419
9.2.1JFFSJFFS2420
9.2.2YaffsYaffs2422
9.2.3UBIFS425
9.2.4只读文件系统428
9.2.5RAM文件系统430
9.3嵌入式数据库432
9.3.1SQLite432
9.3.2Berkeley DB434
9.3.3eXtremeDB435
9.4嵌入式网络协议栈437
9.5小结438
习题438

第10章嵌入式应用软件设计方法439
10.1嵌入式软件典型结构439
10.1.1轮转结构439
10.1.2前后台软件结构442
10.1.3函数队列调度结构444
10.1.4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软件结构445
10.2中断与数据共享问题447
10.2.1中断服务程序设计447
10.2.2消除数据共享问题451
10.3嵌入式软件设计机制458
10.3.1可重入代码设计458
10.3.2软件看门狗方法462
10.3.3避免频繁地创建、取消任务465
10.3.4基于状态机方法设计软件逻辑466
10.3.5FPGA IP核开发流程466
10.3.6生成可执行的嵌入式软件469
10.4软件工程方法477
10.4.1模型驱动的开发方法: 从V模型到
Y模型477
10.4.2软硬件协同设计479
10.4.3制定编码规范480
10.5小结482
习题482

第11章调试、测试与仿真方法483
11.1嵌入式软件调试483
11.1.1基于宿主机的调试484
11.1.2ROM Monitor软件调试486
11.1.3ROM仿真器487
11.1.4ICE在线仿真器488
11.1.5JTAG调试490
11.2嵌入式软件测试492
11.2.1基本测试方法与指标493
11.2.2测试工具的使用498
11.3系统仿真验证技术502
11.3.1计算机仿真方法及其原理503
11.3.2可视化技术505
11.4小结507
习题507

参考文献508

后记513附路遥先生《个人小结草稿》515
內容試閱
嵌入式系统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已广泛融入到军事国防、工业装备、智能交通、医疗电子、信息通信等诸多领域。在经历网络化发展阶段之后,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始步入微型化、信息物理融合以及智能化的时代,是互联网 、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众多领域进行技术变革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技术完备、庞大的知识体系也在不断演化和丰富,对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学习随之迈入更为深化和高级的阶段。在总结嵌入式系统知识特点的基础上,本书全面地梳理了嵌入式系统技术的知识结构,并以构建自架构、原理到设计,由宏观特性到微观原理,以及硬件与软件、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多维、立体知识体系为总目标,以整体体系贯穿与局部深度剖析相结合、共性机理归纳与设计示例分析相呼应的方法展开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讨论。全书内容总体分为嵌入式系统概述、硬件、软件及设计方法四个大的部分,共11章,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第1章为概述,第2章至第6章为嵌入式硬件部分,第7章至第10章为嵌入式软件相关内容,第11章为开发与验证方法,具体内容安排如下。图1本书的知识架构第1章,从计算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导入,分析了计算装置的可嵌入发展历程,并重点讨论了嵌入式系统的内涵、组成、特点及其趋势。第2章,总结、论述了与本书后续内容密切相关的硬件电路知识;进而阐述了嵌入式硬件的架构模型与子系统组成、典型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形式以及基本的硬件设计方法。第3章,由嵌入式处理器的组成模型和典型逻辑架构出发,总结、阐述了不同类型嵌入式处理器的体系、组成、特点及其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几种典型嵌入式处理器体系的机制和特性。第4章,归纳、讨论了嵌入式存储器子系统的体系与模型,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存储器的架构、原理、特性以及微观的电路机制,并简要阐述了存储器的测试与验证方法。第5章,围绕最小系统硬件设计,阐述了电源、复位、时钟等外围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与设计机制,并对相关知识进行了延伸讨论。第6章,面向完整的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需要,分析、讨论了常见和典型IO接口与总线的原理、特性及应用机制。第7章,在分析嵌入式系统启动与运行过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嵌入式软件系统的典型架构,重点对系统软件中基础软件组件的机制与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第8章,系统地讨论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相关内容。本章首先归纳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架构与功能模型,进而分析了不同嵌入式操作系统中的共性服务机制和方法,最后给出了几个典型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析实例。第9章,结合嵌入式软件系统的设计需要,分析、阐述了嵌入式图形库、文件系统、数据库、协议栈等嵌入式软硬件组件的原理与机制。第10章,综合阐述了嵌入式应用软件的相关设计方法,包括嵌入式应用软件结构、中断程序与数据共享问题、典型的嵌入式软件设计机制以及软件工程方法等。第11章,根据嵌入式系统特点,总结了嵌入式软件与系统开发过程中调试、测试及仿真等验证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机制和实施方法。在本书内容的组织和编写过程中,作者以构建多维度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力求实现模型到实现、宏观到微观、硬件到软件、高级语言到低级语言的单点纵向穿透和多点横向融合。这一方面将有助于读者系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原理、机制和方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消除知识盲点,促进整个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阅读过程中,读者将发现本书的知识体系还实现了嵌入式系统技术到电子、物理、材料等学科知识以及经典示例的延伸与融合,这也使得本书内容更为丰富和生动。按照上述方式组织本书内容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尝试引导读者建立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嵌入式系统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多维度的思维方式,在阅读本书内容的过程中读者将会有深刻体会。嵌入式系统知识体系的体量较大且软硬件高度融合。作者虽致力于在本书中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因篇幅有限,对部分相关内容的细节未能进行深入讨论,请读者根据兴趣和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延伸阅读与学习。同时,作者本人知识水平有限,虽在近一年半的写作中已尽全力,但书中谬误之处在所难免,虚心接受各位读者的意见和建议。
张凯龙
2016年1月13日于西安


第5章最小系统外围电路设计I have no special talent. I am only passionately curious.Albert EinsteinPeople always fear change. People feared electricity when it was invented, didnt they? People feared coal, they feared gaspowered engines. There will always be ignorance, and ignorance leads to fear. But with time, people will come to accept their silicon masters.Bill Gates从电路设计角度,嵌入式系统硬件是以处理器与存储器为核心,以电子线路连接所有电子元件和接口所形成的器件网络。不同的硬件系统,其对应不同的器件集合以及不同复杂度的电路网络。最小系统是指一个仅具有进入正确执行模式所需最少资源的系统。从硬件角度,最小嵌入式系统硬件包括了嵌入式处理器、片上片外存储器以及电源供电、复位、时钟等外围辅助电路。通过设计和验证最小系统硬件,可以掌握以特定型号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硬件设计方法,并为进一步的功能、接口、总线扩展奠定基础。这类似于快速原型的软件设计思想。结合数字电路知识以及集成电路特性,本章重点阐述供电电路、复位电路以及时钟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典型设计方法。5.1电 源 电 路〖1〗5.1.1电源电路设计方法1. 基本原理电源供电电路是嵌入式系统硬件的基本组成,为系统提供一种或多种负载能力的电压输出,其稳定性对整个系统硬件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影响。通常情况下,嵌入式系统的供电模块大都采用稳定性较高的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一个完整的直流稳压电源是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以及稳压电路等4部分的总成,逻辑结构如图5.1所示。图5.1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组成对于交流电AC输入,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电源变压器,将初级线圈上输入的交流电压U1变换为次级线圈上的交流电压U2,初级线圈、次级线圈的圈数分别为n1和n2时,U2=n2n1U1。一般情况下,U1为50Hz、220V的交流电。在直流直流的电压变换电路中,不需使用该类组件。整流电路主要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将交流交流电压变换后的交流输出转换为电流周期性变化的单向脉动直流电DC,设计中可采用单相全波整流和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整流电路输出端不接滤波电容时,单相全波整流和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均约为0.9U2,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为整流电路输出电流的一半,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2U2。基于这些参数约束,设计者可选择合适的整流二极管。滤波电路用于滤除单向脉动电流中的交流成分纹波电压纹波电压是指直流电压中,因对整流后电压的滤波不彻底或因负载波动所引入的交流成分。并形成直流电流输出。该电路主要利用了电容两端电压或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的特性,将电容与负载并联或电感与负载串联来滤除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纹波电压。负载电流较小的电路适合于电容滤波,反之可采用电感滤波。接入滤波电容CF或电感LF后,该元件将在波峰充电、在波谷放电补偿电压。当CF3~5T2R时,T为交流电周期如50Hz,20ms,R为负载电阻,电路的输出电UF约为1.2U2。一般应以1.2U2作为输出电压值,进而反向推算出变压器的匝比。稳压电路用于消除电网电池等输入端电压的波动并抵消负载变化对电源的影响,为系统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在实际设计中,稳压电路的设计既可以采用基于二极管、三极管等分立元件的线性稳压电路、开关稳压电路,也可以采用78XX、79XX等三端集成稳压管。2. 20V交流-12V直流电源电路示例例如,图5.2是一个基于7812集成稳压管\[52\] 所设计的交流220V转直流12V的电源电路,最大输出电流1A。稳压管标号中的78表示稳压管输出正电压79表示输出负电压、12表示输出电压为 12V,由此,可以选择7805、7912等型号的稳压管分别建立 5V、-12V等电源电路。整流桥由四个整流二极管1N4001\[53\] 桥接而成,将感应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电容C1和C2组成滤波电路,其中极性电容C1用于过滤整流输出中的低频纹波电压,无极性电容C2用于滤除输出中的高频纹波信号;稳压管输出端的极性电容C3用于储能,使得输出更加稳定。图5.2220V交流转12V直流电源电路图5.2中,电容C2、C3和7812组成了将直流高电压转至12V直流电压的基本直流稳压电路。其中,7812稳压管本质上由一组三极管、二极管和电阻构成,输入电压范围为14.5~27V,正常输出电压范围11.4~12.6V、输出电流范围5mA~1A,峰值电流、功率分别可达2.2A和15W。在已获得直流电压输出时,降压稳压电路大都可以采用类似的设计方式。实际中,用户还可以在该基本稳压电路的基础上,基于电阻可调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比较器等器件对电路进行扩展,构造出不同电气特性的稳压电路,如恒流型、增强型、输出可调型、高电流电压型、高输出电流短路保护型、负电压输出型、正负电压输出型以及开关型稳压电源电路等。稳压管的数据手册中会详细描述这些电路组件的具体结构和使用参数,设计时可根据需要进行查阅。3. 直流升压降压SEPICSEPIC: Single Ended Primary Inductor Converter,单端初级电感变换器。电源电路示例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单端初级电感变换器SEPIC是一种允许输出电压大于、等于或小于输入电压的DCDC电路,通过电路开关的占空比来控制输出电压。基本的SEPIC电路一般是采用一个开关三极管或MOS管和两个位于不同回路的电感构成的,电路结构如图5.3所示。其中,当开关三极管S导通时,Ui、L1、S回路和S、C1、L2回路同时导通,两个电感L1和L2同时储能,Ui和L1的能量通过C1转移到L2;当三极管截止时,Ui、L1、D1和负载C2、Ro形成回路,同时L2、D1和负载形成回路,此时电源与L1为负载供电,并向C1充电。类似于升压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电流平滑,而输出电流则不连续称之为斩波。那么,以不同频率控制开关三极管S的导通、截止状态并选择特定参数的元件,就可以以控制电路中电流大小的方式实现输出电压的升降调节。图5.3所示电路的优点是实现简单,但其不足也非常明显,电路本身不能实现S开关的自动控制,且不能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图5.3SEPIC升降压电路以基于CS5171\[54\] 稳压管构造的2.7~28V输入、5V输出的SEPIC转换电路为例。CS517X系列集成电路可以看作是对上述SEPIC电路中开关等部分的扩展。芯片内部采用了由电源开关电流产生脉冲宽度调制PWM斜坡信号的电流模式控制机制,以固定频率振荡器的脉冲输出打开器件内部的电源开关S,并由PWM比较器将其关闭。CS5171是频率为280kHz的8引脚高效能电压转换调节器,输入电压范围2.7~30V,最大输出电流1.5A,可以实现升压、降压、反相、正负对称双电源输出等多种功能。芯片的主要引脚包括电源引脚VCC-0.3~35V、循环补偿引脚VC-0.3~6V、电压反馈输入引脚FB-0.3~10V、关闭同步引脚SS-0.3~30V、开关输入引脚VSW-0.3~40V、电源地PGND和模拟地AGND。其中,VC是误差放大器的输出,连接一个RC补偿网络,主要用于循环补偿、电流限制以及软启动软启动:通过外部扩展的RC电路,可以防止上电启动过程中在VC引脚的高电流冲击,从而也抑制电感电流以防止上升过快。;FB连接到芯片内部正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与1.276V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当该引脚的电压低于0.4V时,芯片的转换频率降低为正常频率的20%;SS引脚可以将芯片置为低电流模式,或者用于和基准时钟的两倍频同步;VSW是高电流开关引脚,其内部连接到电源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如图5.4和图5.5所示分别为采用CS5171设计的2.7~28V输入5V输出的SEPIC转换电路和5V输入12V输出的SEPIC转换电路。图5.4采用CS5171的升降压直流电源电路图5.5采用CS5171的5V转12V电源电路由数据手册可知,基于CS517X系列芯片可以构造出升压、降压、反相、逆变等不同的电压转换电路,使得嵌入式硬件的设计得以简化。除此之外,面向电池供电电子系统的TI TPS6103X系列升压转换器,可以将1.8~5.5V范围的输入电压转换为最大5.5V的输出电压。较CS517X而言,该器件的优势是具有非常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将1.8V输入升压至5V输出时可以提供1A的输出电流。需要强调的是,多个独立电源的电路中数字电源需先于模拟电源供电。同时,电源电路只是构成嵌入式系统供电电路的一部分,实际中可能需要进行扩展。在诸如电池供电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电源电路中通常需要以电源控制数字芯片为核心。电源控制芯片在线检测电池电压、为不同组件提供不同的电压输出,并通过充电控制芯片控制电池的充电过程。在系统运行及电池充电过程中,充电控制芯片保护电池以防止过度放电、过压、过充及过温,保护电池寿命及系统安全。5.1.2延伸: 电源管理与低功耗设计外围电源电路为电子器件提供了正常工作所需的电荷能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电源电压的动态调节和管理,可以进一步使电子器件运行于不同的工作模式,如开启或关闭某些组件的电源、全速运行或睡眠、待机等低功耗状态。如前所述,性能的优化与芯片的运行电压、时钟频率以及外设能力密切相关。显然,进一步为基础供电电路增加动态电源调节机制,将是优化系统运行性能和能耗的有效手段。多种供电电源是嵌入式处理器的基本特征之一,用于满足处理器内处理器核、IO接口、时钟电路等数字逻辑以及ADCDAC、传感器、锁相环等模拟组件的供电要求。针对不同组件管理以及性能优化、功耗管理的需要,处理器内部一般都会集成辅助的智能电源控制和管理逻辑单元,可以为片内逻辑提供多种电源供给方案和运行模式。例如,提供内部参考电压如VREFINT、可编程电压检测器如PVD,可以监控电源电压变化并进行处理器复位控制等操作;提供线性电压调节器以及电源控制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实现软件方式的芯片运行状态管理。STM32 L1是意法半导体推出的超低功耗、基于ARM CortexM3核的高性能32位MCU\[56\] 。该系列MCU采用意法半导体专有的超低泄漏制程,具有创新型自主动态电压调节功能和5种低功耗模式,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扩展了超低功耗的运行机制。与主攻可穿戴设备的STM32 L0以及STM8L一样,STM32 L1提供了动态电压调节、超低功耗时钟振荡器、LCD接口、比较器、DAC及硬件加密功能。STM32L1xx处理器的内部供电电路如图5.6所示。图5.6STM32 L1处理器中的多类型供电在该电路中,各个引脚及电压域或电压区具有如下特性。1 当BOR欠压复位有效时,VDD的电压区间为1.8~3.6V上电时或1.65~3.6V掉电时,无效时,电压区间为1.65~3.6V。2 VDDA是向ADC、DAC、上电复位POR和掉电复位PDR模块、RC振荡器和锁相环供电的外部模拟电源供电电路,VDDA的电压区间与VDD相同;当连接ADC组件时,VDDA的电压为1.8V;独立的AD和DAC供电电源VDDA和电源地VSSA可以被单独滤波,并屏蔽PCB噪声,保证转换精度。3 VREF 是输入参考电压,在LQFP144、UFBGA132、LQFP100、UFBGA100和TFBGA64封装时VREF 和VREF-是独立引脚,其他封装形式时分别连接到VSSA和VDDA。VREF 不同时,ADC时钟ADCCLK的频率不同,如VDDA =VREF 2.4V时,ADC全速运行,ADCCLK为16MHz,转换速率为1MSPS,而当VDDA =VREF 1.8V或VDDA VREF 2.4V时,ADC中速运行,ADCCLK为8MHz,转换速率为500Ksps。对于DAC而言,1.8 VVREF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