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一名法学教授,对生活场景进行法律的审视,一路观察一路思考,为读者打开了了解中国当代法治的一扇窗口。
|
內容簡介: |
《带刀飞行的困惑:当代中国法治观察笔记》是作者近几年写作的法治随笔以及时评的结集,全书从法学教授这样一个个体的视角出发,结合大量的生活场景,从细节着眼,对生活中的见闻进行法律的审视和分析,展现了作者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观察与思考。
|
關於作者: |
丛立先,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国际私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
目錄:
|
第一编
最后一公里的困境与出路
带刀飞行的困惑 003
身份证查验不是小问题 013
致敬城管武装部 018
最后一公里的困境和出路 022
论武大牌坊的倒掉 028
农田里的辗轧悲剧不容漠视 034
葛兰素史克案伤害了什么 037
当菜刀成了被查禁物品 041
领导干部的行为要经得起推敲 046
如何不让法规实施遭遇黄灯尴尬 052
央企腐败不能割韭菜式治理 056
也谈中国式接孩子 060
灰太狼伤人案的反思 063
国人疯抢苹果背后的精神饥渴 068
第二编
法官和律师应是平等博弈关系
公共安全问题的治理困境 075
消除刑讯逼供的术与道 079
法官和律师应是平等博弈关系 083
糯康案对国家间法律合作的启示 088
司法巡查应坚持法治本位 093
防止冤假错案不是法院一家之事 098
政法机关要打好媒体牌 103
以法治的名义重彰枫桥经验 108
让失信企业再无立足之地 112
雾霾防治的矛与盾 116
银行不应拒绝客户查看监控录像 120
法院理应成为官民纠纷的理想化解之地 124
法学者之于社会公共事件的责任和态度 128
第三编
网络谣言治理的刑法尺度
网络谣言治理的刑法尺度 137
打响反网络诈骗的人民战争 142
网络案件未必要特立独审 146
谈体育赛事直播节目的版权保护 151
网络音乐版权保护路在何方 163
互联网 知识产权带给我们什么 167
快播案讨论应回到法律本身 176
谁动了我的浏览器 180
自己抄自己算不算侵权 185
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 192
网络免费使用新闻作品该终结了 196
网络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200
第四编
大学教授眼中的立法与法治
让私权的子弹飞一会儿 211
互联网领域不是法外空间 216
网络音乐经营的游戏规则 222
互联网 政务服务任重道远 226
探求化解社会矛盾的司法路径 230
全方位筑牢食品安全的堤防 234
应理性对待食品药品知假买假 239
不应忽视职务发明人的利益诉求 243
由剑网行动谈网络版权保护 247
由微信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想到的 251
网络购物纠纷中平台提供者是否埋单 257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知识产权战略支撑 263
国际著作权制度对我国著作权法的启示 268
|
內容試閱:
|
代序:致当代中国法治
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三者既因相互独立可单独考察,又因密切关联可统筹考虑。我国民众参与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行为法则和态度有很大差异。与民众对于经济、文化的乐此不疲相比,我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现象。普通民众远离社会政治或公共事务,甚至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地冷嘲热讽、娱乐社会政治和公共事务。近年来,所谓的网络热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述的利益化、娱乐化、阶级化和政治冷漠现象:出自官媒的然并卵并不是严谨的表述,是非健康的简单粗俗的蛮横表达;热在当下的吃瓜群众现象并不是良性的调侃,是亚健康的看热闹的观望态度;相形式微的屌丝称谓并不是理性的自嘲,是很不健康的自我否定的放逐态度。
时至今日,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经济增长开始出现结构性放缓,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同时来到了十字路口。在这种历史的阶段上和现实的条件下,只有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采取更加科学的治理方式,构建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长久安顺的发展路径,才能使全社会释放出更加巨大的发展潜力,真正实现强国之梦。
法治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实现长久向好发展的根本所在和最优路径。西方法谚云,法乃善良公平之艺术,人民之安宁乃最高之法律。以法治为准则的经济、政治、文化治理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良善之治和为民之治。经济强国、政治强国、文化强国的建设,法治是最好抓手和实现路径。实现经济自信、政治自信、文化自信,既要发挥法治作为工具的辅助作用,更要发挥法治作为准则的统领作用。因此,法治不应仅仅作为国家治理的工具,而更应该是国家和社会一切行为的准则。
当代中国的法治化,或曰依法治国,理应顺乎世界潮流并合乎中国国情。法治者,良法善治也。从横向的世界各国的角度来看,法治化程度越高,该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法治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可阻挡的强国潮流。从纵向的历史沿革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进入国家社会的上下几千年,历经不同的国家治理形态,法治或法制一直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法治必须成为整个社会的实在信仰并能够被有效执行。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指出: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也易于变为狂信。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治不是口号,是林林总总自成体系的准则。法治的准则一旦确立,上至权贵下至草民当奉之为圭臬,任何机构、组织和个人当平等遵守和执行。
从当代中国来看,法治的权威还没有在全社会得到应有的树立,还存在法治的死角和跑冒滴漏。信访不信法的背后是相信领导可以解决问题办事就要找关系地下驻京办大行其道等社会顽疾并不鲜见。这些社会现象的存在,是法治的社会公信力的缺失和无奈。真正树立法治的权威,是一项国家治理和社会构建的系统工程。当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一方面要把公权关进法治的笼子里,法有规定方可行,任何无法可依的公权力行为即为非法。另一方面要把私权置于法治的荫庇之下,法无规定即可行,任何没有法律禁止的私权行为应该得到法治的尊重和护佑,让民众和一切私主体享受到法治阳光的沐浴和法治铠甲的保护。
拥有高度发达的私权社会,是强国社会的表征和标志。私权社会的养成,需要私权主体和公权主体的协作努力,既需要有法治素养的社会民众,也需要有法治素养的公职人员,既需要有法治素养的社会组织,也需要有法治素养的国家机构。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社会民众的法治素养,普法、教育等途径皆是正途,但更根本的科学之策在于切实用法治手段保证民众的尊严和利益。让社会民众感受到法治的裨益,才会养成自觉维护法治秩序之民众,才能形成相信法治权威之社会洪流。
法律是民众须共同遵守之社会经验的规则化。霍姆斯所言的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恰是这一道理的精辟论断。真正的法治意义在于:法治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人信守的最高准则;所有社会主体处于法治的庇护之下,所有社会主体处于法治的制约之下,这才是真正的法治社会。你若盛开,清风徐来。当所有社会主体为了法治而敢于担当,做法治的主人,做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积极践行者而不是旁观者,法治的春天才真正到来。从这个角度说,当代中国法治还在路上,尚需全社会诸君共同努力。
本书辑录的是笔者近年所写的一些法治随笔和评论,这些文章大多数在报刊上发表过,也为网络媒体所广泛转载。出于原汁原味和与时俱进的考虑,本书采用的都是原稿,并进行了完善更新。
人到中年万事休。笔者生来就懒,到了中年更甚。所以,原本还想附上一篇本书后记的想法就能省则省了,谨在这里以只言片语表达深情厚谊。本书付梓出版,笔者独著著作达到三本。如果说第一本著作代表的是人生事业的扬帆起航,那么第二本著作代表的则是人生职业的华丽转身,而这第三本著作代表的便是人生历程的不倦求索。所以,笔者要郑重向所有与这本书有关的人致谢,感谢工作生活中所有相识、相知、相爱的点点滴滴,其中要特别感谢笔者所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给予的支持。笔者只是浩瀚法学海洋里一叶毫不起眼的扁舟,既是中国当代社会研究的后进,也是法治研究的新人。这一著作只是笔者一段时期的一点浅见,希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亦恳请方家批评指正。最后,按照前两本著作的惯例,笔者仍以闲时所作的一首小诗作为结束语:
弘扬法治为国家,
传道授业育芳华。
如若春花可醅酒,
吾门桃李醉天下。
丛立先 谨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