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中国的反传统者,精神的背景并不一致,但在一个时期,却拥有着相近的话语。在鲁迅与胡适两个坦荡、博大的灵魂里,隐含着我们民族深切的精神隐喻。历史选择了他们:他们也选择了历史。在这两颗灵魂里,不仅可读出现代中国人的智慧,也有人类共有的荣辱。
|
內容簡介: |
鲁迅与胡适,正验证了罗素对人生三种情感的描述,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二人的生平没有多少传奇色彩,严师,孝子,人间情怀二人生活趣味殊为不同,精神之途各异,他们是峻急与平和的摩擦,是左翼文化斗士与自由主义文人主帅的对立;一个放浪于人间的底层,承受精神的炼狱之苦,一个在学术之途孜孜以求;在走向新生的路上,鲁迅欲借思想立人,胡适欲以学术树人,但二人对文化的态度却殊途同归:追求自由和精神的现代化。他们的一生深深地纠缠着中国现代文明的路向,直到今天依然影响着中国的读书人。
|
關於作者: |
孙郁,本名孙毅,1957年生,做过知青、文化馆员、记者,2002年到鲁迅博物馆主持工作并担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2009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80年代起走上文学批评之路,已出版《鲁迅忧思录》《走不出的门》《文人的左与右》《张中行别传》《鲁迅藏画录》《混血的时代》等近二十部著作,洞察深邃,文字醇雅,是当代中国杰出的学者、批评家。
|
目錄:
|
性情
互往
新梦
孝子
爱欲
白话文
打鬼者
苦语
分道
讥语
互议
师道
真人
晚境
平民化
左右翼
新诗
红学
后记
|
內容試閱:
|
中国的反传统者,精神的背景并不一致,但在一个时期,却拥有着相近的话语。
在鲁迅与胡适两个坦荡、博大的灵魂里,隐含着我们民族深切的精神隐喻。
历史选择了他们,他们也选择了历史。在这两颗灵魂里,不仅可读出现代中国人的智慧,也有人类共有的荣辱。
对我来说,这两个人是说不完的。描写他们,完全来自内心的需要在我的心灵深处,鲁迅与胡适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两种类型,那种博大而祥和的精神之海,时常在我的心头荡漾着选择了他们,正是因为选择了中国文明的现代化历程,当我们反顾历史和创造新的历史时,便不由得与这两位文人相逢。还很少有两个现代学人像他们那样,唤起了今人如此众多的话题。在被现代化的奔波里,我们的躯体,似乎还流着这两人的血液。无论两人有着怎样巨大的差异(在情感方式与理性态度上,两人是截然对立的),但并不能妨碍我对他们的兴趣。在与鲁迅、胡适对视的那一刻,我感到了心灵的充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