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我这一辈子

書城自編碼: 298112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王光镐
國際書號(ISBN): 9787519025908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2-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65.0

編輯推薦:
特殊的时代铸就了特殊的一代人,老三届、老知青、老插等称谓,就是社会给我们贴上的标签。不管称呼我们什么,也不管人们对我们这一代是如何的褒贬不一,这代人的特殊性是谁也抹不去的。因为谁都无法否认,这是*富理想主义的一代,是*牺牲精神的一代,是*吃苦耐劳的一代,也是生命力*顽强的一代。不管世事如何变化,这代人身上的某些特质是磨砺不掉的,而这特质本应传承下去,如同传承一个民族的根。
內容簡介:
作者通过一篇篇精致的散文,将自己的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里面包含了亲人之间的爱意、友人之间的搀扶和师生之间的情谊,也包括人生的挫折与困苦。作者通过展示自己的一辈子,向读者展示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特有的思想和生活,引起读者的沉思。
關於作者:
王光镐,男,1947年生,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市。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武汉大学考古教研室主任、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北京市文化发展中心主任。著有《楚文化源流新证》、《当阳赵家湖》(合著)、《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商代无楚》、《甲文楚字辨》、《黄帝地望诸说考》、《黄帝史迹的研究与北京地区文明的起源》等专著及论文多篇,主持编写了《文物考古文集》、《明代观音殿彩塑》、《明清织绣》、《古玺印》、《中国明清瓷器》等专著,曾获美国王安汉学研究奖助金及国内有关奖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目錄
挨打记事 001
两个柿子 007
大场面的小见闻 011


德木其格 017
马背上的歌 027
娜索斯塔 038
人狗情缘 044


兵团岁月 057
排长情结 065
行刑手记 073
[附] 金环:我的老排长 079

荒唐的梦 085
高考风波 091


恩师邹衡 097
我的外语 111
感念刘道玉 119
武当奇遇 124
[附] 祝恒富:我的老师王光镐 128


中年一道坎 134
万寿寺的新生 145
万寿寺西路回收记 153
希望小学的失望之旅 158
桑拿亲历记 164
邂逅边梅 167
两次特殊的外事接待 169


感受季老 178
美国纪行 183


绿野中,那一缕仙踪 198
三亚印象 212
遭遇车祸 220


难产的作品 229
拙作出版周年记 234
[附] 王仁湘:北京何来 243


长子的责任 257
泰州王十房 268
內容試閱
我当然知道,文学大师老舍先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有个中篇小说叫《我这一辈子》,这是他第一个创作黄金期的压轴作品,描写了一个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我以此为书名,似有附庸风雅之嫌,那怎么办?换个名字,或者文气一点叫《浮生琐记》《浮生掠影》,或者通俗一点叫《生命的河》《生命的歌》,或者诗意一点叫《人生若知几多忆》《往事微痕》?这虽然皆无不可,可我跟中了魔似的,就想管这本书叫《我这一辈子》。好在人生的长河连绵不断,不同时代各有不同的一辈子,老舍写的是八十年前,不至于和间隔了近一个世纪的我这一辈子相混淆。何况,老舍的《我这一辈子》写的是别人,我写的是自己,主题也迥然有别。
我想,我之所以钟情这个名字,是因为老舍先生不愧为大家,特为普通人量身定做了个书名,而我这一辈子实在是太普通了,普通的跟八十年前的街头巡警别无二致。要说有什么区别,那就是我的人生还不如那个巡警精彩,因为老舍笔下的巡警是文学创作的产物,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情节,可我叙述的是我真实的人生,都是平凡生活里的小镜头。
既然是芸芸众生里的凡夫俗子,还有什么好写的呢?有的写!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实在是太特殊了,特殊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你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吗?经历过文革吗?经历过上山下乡吗?经历过改革开放后那种全民族上下一致的奋发图强吗?你没有,可我们经历过。我是小人物,不会去写这些时代大潮中的大背景、大事件,可我终归是跟着这大潮一步步走来的,从我的凡人小事中,你会听到这时代大潮发出的阵阵涛声。
特殊的时代铸就了特殊的一代人,老三届、老知青、老插等称谓,就是社会给我们贴上的标签。不管称呼我们什么,也不管人们对我们这一代是如何的褒贬不一,这代人的特殊性是谁也抹不去的。因为谁都无法否认,这是最富理想主义的一代,是最具牺牲精神的一代,是最吃苦耐劳的一代,也是生命力最顽强的一代。不管世事如何变化,这代人身上的某些特质是磨砺不掉的,而这特质本应传承下去,如同传承一个民族的根。
我们这代人,从小有支歌曲耳熟能详,歌名叫《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歌声至今仍在我们耳畔回响。现在的我们,已经进入耳顺之年,不仅做了爸爸妈妈,而且做了爷爷奶奶。可是,有人愿意听我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吗?
似乎不多。之所以不多,是因为我们这些人早已习惯了沉默,极少向人倾诉。现在,当我们工作的脚步终于停歇下来,当我们不省心的儿女终于长大成人,当我们的双鬓一天天斑白,当老年病渐渐侵入我们的肌体,我们却按捺不住地想向人们述说,述说我们曾经的故事!
平时和朋友闲聊,发现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深藏着不少这类故事,有的比作家笔下杜撰出来的还要生动百倍。随着网络资讯的发达,随着自媒体的兴盛,在博客、微博、微信、论坛上发表自撰小文章、小故事的越来越多。我深深感到,这实际上孕育了写作史上的一场革命,预示了全民写作时代的即将到来。这场革命难道不会触及传统纸媒吗?当然会!我相信迟早有一天,全民写书的时代也会不期而至。既然如此,那何不妨抛砖引玉,做一回时代潮流的弄潮儿呢?
此书的故事都是真实的,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有些人的名字却是假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人还在,我不想因为这些小文给他们带来任何麻烦。原想注明哪些人的名字是真的,哪些人的名字是假的,后来发现这是不打自招的愚蠢之举,于是断了这画蛇添足的念想。仔细琢磨了一下,其实只要读的人有心,一眼就能辨识出文中哪些人的名字是真的,哪些人的名字是假的,本来就无须我置喙。
不想说什么了,还是看故事吧,保证个个引人入胜!


俗云:猫狗记吃不记打,娃娃记打不记吃。从小挨的几次打,到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我是家里的长子,父亲受传统礼教的影响,从未动过我一个手指头。打我的,都是我亲爱的老妈。
自打我记事起,我妈就躺在病床上,是个常年病号。她得的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身体很虚弱,每天除了下来在房间里走一走,其他时间都躺在床上。所以,她一旦施起家法来,先要命令我们自己找刑具,例如长柄刷子、尺子、苍蝇拍之类,找到后便要拿着刑具乖乖走到她床前,递上刑具伸出手,由着她打。长大后经常看见别人家的父母在大街上气喘吁吁地追打孩子,我就觉得特别诧异,心想:父母打孩子,孩子怎么敢跑呢?这当然是在我脑子里充满正能量时的想法,但如果脑子开了叉,糊里糊涂充满负能量了,就会反过来琢磨:奇怪,我妈打我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跑呢?反正她又不能追!
总之,成年后我常跟熟人开玩笑说:我妈打起我们来特有范,天下无双!
我6岁以前估计没少挨打,但都就着白米饭咽到肚子里了,一点没留下印象。脑海中记得的第一次挨打,刚好是在6岁生日当天。那天我过生日,感觉这应该是一件很隆重的大事,可家里平平常常的,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于是不甘寂寞的我跑到邻居家里瞎忽悠,宣告今天我过生日。那时我父亲在单位里任总工程师,而邻居刚好是个技术干部,一听我过生日,马上拉开抽屉找钱。最后凑了多少钱记不清楚了,印象最深的都是几毛几毛的零钱,拿在手里厚厚的一摞。我不记得我当时是否推辞了,只记得最后特美的拿回家,向亲爱的妈妈报功。其结果估计大家都猜到了,我妈不仅勒令我本人把钱退回去,而且好挨了一顿打!挨打倒是没什么,小小的我当时最觉得没面子的是,为什么非要我自己把钱退回去呢?多尴尬啊!
这件事不知道为什么记得那么清,今天想起来还恍如昨日一般。它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我这辈子再也没在外人面前提起我过生日!
还有一次好像是小学二年级,经常在一起玩的几个高年级孩子忽然有一天神神秘秘的要去干件什么大事。他们拉我来到一栋楼房前,让我在楼底的大门口把风,然后鬼鬼祟祟地上去了。没过一会,这几个孩子就被几个大人押解下来了,而且那几个大人一脸的严厉,吓得我扭头就跑。我以为没事了,可当天晚上其中一位大人专门到我家里来,絮絮叨叨的不知跟我妈说了些什么。我知道大事不好了,小心脏一直狂跳不止。那人临出门时特意当着我妈的面走到我跟前说:其实这孩子啥都没干,也没进我们家,但那几个孩子交代说他也是一伙的,所以过来跟您说一声。来的是位婶婶,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她姓陈,是个广东人。后来多次在上学的路上遇到,每次见面都会脸红,但冲她那句话,每次我都会给她鞠个躬。
等姓陈的婶婶一走,可想而知就要开打了。以前每次挨打都是站在母亲床边,这次待遇升级了,是跪在地上挨的打。我只有哭的份,也不敢问为什么挨打。后来母亲边打边说,是他们那几个大孩子去姓陈的人家偷什么东西,被当场抓了个现行,把我也给牵连进去了。这次挨打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我此生绝不沾人家的东西哈哈,别说偷了,就是在大街上看到别人掉的东西也绝不捡。外面的东西绝不能捡!扔在马路上没人要的也不能捡!这成了我的家训,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以此要求女儿,现在又这样嘱咐我外孙女。
生活在继续,故事在延续。记得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天中午我和一个同班同学在我家楼底下玩,忽然他鬼头鬼脑地从兜里掏出一个纸盒,从里面拿出一根白纸棍棍,叼在嘴上点着了火烟!你怎么抽烟啊!我睁大了惊讶莫名的眼睛,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他诡谲地笑笑说,这有啥吗,烟是他父亲的,偷偷拿来尝尝滋味。啥滋味?我一股傻气冒出来,好奇地问。来,你也尝尝!他把烟递过来说。我犹犹豫豫地把烟接过来,放在嘴里轻轻吸了一口。哇,那个呛啊,呛得我直咳嗽!正浑身难受呢,晴天一声霹雳,我妈从头顶上的窗子里探出身来,冲我怒吼道:混蛋,你干什么呢,快点给我滚回来!
后边的事不用说也想得出来,我乖乖地滚回去了,然后按规定的程序,先是自己找刑具,然后走到母亲床前递上刑具,伸出嫩嫩的小手板,啪啪啪声音清脆而有力。
天下的事真是无巧不成书,到现在我都想不明白,母亲每天中午都要睡午觉,为什么偏偏那天不睡?就算那扇窗子紧靠母亲的床,但她从来不探身窗外,可那天为什么要探出窗外东张西望?而且,就算我偷偷摸摸干了点糗事,为什么傻到要在自家的窗户底下干?唉,这大约就是命吧,不认不行!而这次挨打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从此老觉得背后有一双母亲的眼睛,始终一眨不眨地盯着我看,所以无论干啥都特规矩,不敢稍有造次。
记得最后一次挨打已经是上初中了。初二的暑假,我在家里没事干,从同学那里借了一套高尔基的《三部曲》,躺在床上没早没晚地读起来。坦白地说,同学借给我这套书的时候特神秘,说这是禁书,特别是其中的第二部,有很多内容少儿不宜,要我自己偷偷看,千万别被旁人发现。我一个人躲在家里看,有谁能发现呢?可偏偏被我妈发现了!那天我妈神奇般地起了床,直接冲到我房里指着我鼻子说:你怎么看这种书?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反而觉得是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只好乖乖认打!
这次挨打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长大后我又把《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在人间》好好看了一遍,特别是着重看了那些少儿不宜的内容。看完后觉得那无非是写了些底层社会的污泥浊水罢了,实在没啥了不起,所以很为自己挨打抱不平。要说我妈也是有文化的人,我上小学时她就推荐我看了英国作家伏尼契的《牛虻》,书中的亚瑟深深打动了我。可我始终搞不懂,高尔基的《三部曲》也是世界名著,为啥母亲就不准我看呢?也许她觉得当时我青春年少,不能沾染一点点人世间的尘埃?
阿弥陀佛,从那以后再没挨过打。
我现在都是行将就木的人了,可至今仍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我父亲一个手指头都没碰过我,我却跟他不亲,而我母亲多次打我,我反而跟她很亲。其实答案也是明摆着的,记得小时候我曾经高烧到一天一夜昏迷不醒,是谁强撑着病体半夜爬起来逼我爸爸抱我上医院?是妈妈!记得上小学时有一位老师平白无故罚我站,一站一上午,是谁听到后为我打抱不平,硬是找人跟这老师理论了一番?是妈妈!记得小学毕业那年班主任家访,说我是个好苗子,值得好好培养,是谁听了这话后不顾家里有多难,执意把我这长子送到好中学去住校,让我一心一意读书?是妈妈!记得上大学前我下乡所在的兵团派人来外调我父亲的材料,是谁听说后把外调人员请到家里好生招待,拜托他们多多关照?是妈妈!
因为病情恶化,妈妈很早就离开了我们。从那以后,一首歌就长留在我的心间,这就是陈晓光作词、谷建芬作曲的《那就是我》。歌中唱到:我思念故乡的小河,还有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妈妈,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每当唱到这里,我眼前总是浮现出抱病一生的妈妈,浮现出竭尽一生教我们做人的妈妈。
妈妈,我爱你!!!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