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295.0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NT$
6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赏年画,知民俗,明寓意,扬文化,言传承,思教益。
年画反映着民间的生活风俗、人们的虔诚信仰、古老的神话传说和悠久的历史传承,其中包蕴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故事。
沈泓先生多年致力于中国年画的考察、保护和抢救工作,民间年画的藏品数量在国内个人收藏家中名列前茅。
王本华女士为资深教育专家,先后参与不同品种的语文教材的策划与编写工作,对于中国文化有着丰富的理解和把握。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系列丛书共六册,分别为仁爱篇、民本篇、诚信篇、正义篇、和合篇和大同篇。丛书将精美年画及其相关的经典故事相结合,对传统文化去芜存精,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尤其重视与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结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若干语文高级教师进行编写,使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从中受到熏陶,得到教益。
|
內容簡介: |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大同篇》以大同为主题,分为八个章节讲述了薛家将、祝寿、二十四孝、龙生九子、灶王爷、五子登科、家堂、安居乐业的故事,配以相关的中国传统年画;知识广角部分极为扩展人的视野;点悟絮语部分以故事或主题来反思当今社会的种种现象
|
關於作者: |
沈泓:中华门神文化研究中心学术顾问、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会员。20多年来执着地收藏民间艺术作品,其中民间年画的藏品数量在国内个人收藏家中名列前茅。已出版非遗中国年画经典系列丛书、寻找逝去的年画丛书、中国濒危年画寻踪丛书、《收藏》等。曾举办抢救传统沈泓木版年画收藏展,在海内外产生较大的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等媒体纷纷报道,香港《文汇报》等报纸整版报道。
王本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曾任对外汉语及少数民族汉语室主任、语言分社社长,现担任中学语文室主任,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先后参加了不同品种的语文教材的开发与编写工作,包括各种高中语文教材,成人高考语文教材,中师和幼师语文教材,《标准中文》《快乐汉语》《跟我学汉语》等对外汉语教材,主持编译了人教版小学至高中多学科的双语教材。
|
目錄:
|
第一章 天下为公薛家将的故事
来龙去脉
薛仁贵 2
将门虎子薛讷 12
叛将薛嵩 19
知识广角 23
清正廉洁 23
巾帼英雄 23
沙山藏营 24
点悟絮语 28
第二章 皆有所养祝寿的故事
来龙去脉 30
寿桃祝寿 30
八仙祝寿 34
麻姑献寿 36
知识广角 42
寿星的传说 42
彭祖的故事 44
龟桃与寿桃 46
松鹤延年 48
祝寿的礼节 50
点悟絮语 55
第三章 孝行天下二十四孝的故事
来龙去脉 58
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 58
知识广角 96
孝字的起源 96
中国的孝文化 97
孝行感天 98
新二十四孝99
点悟絮语 102
第四章 各美其美龙生九子的故事
来龙去脉 104
李东阳的龙生九子说 104
辨析李东阳的龙生九子说 106
知识广角 122
龙的起源 122
龙的形象变迁123
龙的神话传说125
源远流长的中国龙文化 130
点悟絮语 133
第五章 美人之美灶王爷的故事
来龙去脉 136
灶王爷 136
灶王传说 138
知识广角 142
祭灶 142
诗文中的祭灶 150
灶王奶奶 154
灶王年画 156
点悟絮语 163
第六章 美美与共五子登科的故事
来龙去脉 166
窦氏五子登科 166
张氏五子登科 170
贾善人与五子登科 171
赵轩与五子登科 175
知识广角 183
状元与三元及第 183
蟾宫折桂 184
五子登科新解 189
点悟絮语 196
第七章 尊卑有序家堂的故事
来龙去脉 198
请家堂 198
家堂画 201
尊卑有序 205
知识广角 208
伏羲与女娲 208
拜年 211
孝 214
点悟絮语 218
第八章 理想生活安居乐业的故事
来龙去脉 220
安居乐业 220
理想生活 222
知识广角 225
《桃花源记》 225
《老子》 229
《礼记》 232
点悟絮语 236
|
內容試閱:
|
年画,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春节)时张贴的画。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特别是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民众,对年画应该非常熟悉。富贵娃娃、吉祥狮虎、祥瑞牡丹、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等,栩栩如生的形象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伴随着人们的永久记忆。
年画反映着民间的生活风俗、人们的虔诚信仰、古老的神话传说和悠久的历史传承,其中包蕴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故事。海天出版社决定将这些经典故事分门别类,结集出版,既是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同时也是从中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这套非遗年画读书课系列共六册,每册一个主题,分别为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以及大同。丛书中的年画均源自沈泓编著的非遗中国年画经典系列,遴选工作也由沈泓先生亲自完成。沈泓多年致力于中国年画的考察、保护和抢救工作,整理了大量与年画有关的资料,撰写和出版了很多相关方面的文章和专著,是中国收藏木版年画最多的收藏家,也是写作出版年画专著最多的学者(孙建君语,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由于他在这方面的众多成果和突出贡献,所遴选的年画基本上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这一点,我们翻开每一册书就可以感受到。
这套丛书除了年画部分,更重要的是与年画相关的经典故事的讲述,以及相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挖掘和阐释,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与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结合。这部分工作主要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语专委会)组织相关人员完成。
中语专委会成立于1979 年,是教育部门最早成立的学会组织之一。在将近40 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吕叔湘、刘国正、张鸿苓等前辈的努力下,中语专委会团结了一大批语文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逐步形成了以研究学术立会、以服务教师为本、为语文教育建言献策的发展理念,在业内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该套丛书的撰写工作,中语专委会主要邀请了北京、广东、江苏等地的优秀教师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部分语文教材编写人员共同参与完成。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爬梳整理,认真选择,精心撰写,以飨读者。本套丛书每册包括若干章节,大多数章节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来龙去脉,围绕主题讲述故事始末、渊源、发展和变迁等,既尊重历史又注重趣味,力求让读者在活泼有趣的语言叙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二是知识广角,是对故事的扩展、延伸、迁移,有的是相关故事,也有的是与故事或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其他知识等;如果是文学作品,还会附一定的赏析文字,广博的视野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是点悟絮语,简要阐释年画主题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对个人自身的引导,从而对传统文化去芜存菁,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又使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从中受到熏陶,得到教益。
众所周知,2013 年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命题;2014 年3 月,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同年教师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北师大师生时指出应该把这些经典(指传统文化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些都对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学段安排、师资建设、实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将其作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单位贯彻落实执行。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以年画为纲,梳理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其重要意义也就不言自明。丛书即将付梓,特作此序!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王本华
2016 年11 月
来龙去脉
李东阳的龙生九子说
中国有句俗语,叫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寓意儿子不一定要和父亲走一样的成长道路,每个儿子各有各的爱好,应顺其自然发展,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和理想强加给孩子。这句话意在反驳虎父无犬子的教育理念。这种俗语本来只在民间流传,可是有一天传到了一位皇帝的耳朵里,引起了他的好奇,结果生出了好多故事。
明孝宗朱祐樘是个办事认真的人,但有点死心眼。他想,向来只有皇帝才是真龙天子,为何民间又有龙生九子的说法,这龙之九子既然不成龙,那到底成了哪些神物,又各自有何爱好呢?于是,他写了一张御书小帖,令中官拿去问内阁。中官首先将这张纸条拿给以饱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可这毕竟是民间俗语,之前从未在任何典籍上有过记载,而这种俗语本来就是只在于寓意,如九牛二虎之力八竿子打不着之类,是不能抠字眼的,其中的九也只是个概数,怎么会有答案呢?李东阳被问傻了眼,又不敢说别较真,只好推托说仿佛记得少年时曾在杂书中见过,但仓促之间不能详细作答,需要查阅资料再来答复。
李东阳(14471516 年)虽在政治上毫无建树,被人称作伴食宰相,但文学功底很强,还是著名的茶陵诗派掌门。他四下打听,糅合民间传说,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文学创作能力,勉强列出一张清单,向皇帝复命: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y z),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狻猊(suān n),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狴犴(bn),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负屃(f x),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嗤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知识广角
龙的起源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也代表着龙图腾,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标志。传说最初的龙来自一个团结勇敢且骁勇善战的部族,他们每攻陷一个部落打败一个部族的军队,夺得带有部落图腾图案的战旗后便收藏起来,久而久之,他们已经打败了很多曾威名远扬的部族。这个战无不胜的部族把缴获的战旗聚起来并裁下所需部分,拼凑起来便形成了最初的龙,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威力和毋庸置疑的统治力。数千年过去了,龙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积淀。
点悟絮语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寄托的,不寄托于此,便寄托于彼,全世界所有的民族都不例外。而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了龙与龙文化,正是为了表达自己某种善良的愿望,寄托某种精神的,使其在本民族中产生一种凝聚力、向心力,这就是龙的文化传承久远的原因。
龙的起源,贯穿了万邦和谐的整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中华儿女,不管在天之涯、海之角,一提到龙与龙的文化就能引起共鸣,因为大家同根、同种、同文、同是龙的传人,都受到了龙文化的熏陶。龙的威严、龙的神通,寄托了战胜一切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民间传说中,龙有惩恶扬善的作用。比如,某人遭到雷击,人们会说这人作恶多端,被龙抓了;但如果此人并无恶迹,人们会说是前世作了孽,今世遭到了报应。先民们赋予的龙的这些功能,当我们剔除了迷信色彩,可以发现它其实表达的不是一种爱憎分明的思想情感,而是曲折地表达了我们的民族所具有的不可动摇的信念和劝人行善的初衷,而这一点正体现着中华民族长期培育起来的追求真善美的精神。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龙,并赋予龙无所不能的神通,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协作、坚韧不屈、爱憎分明、一心向善的民族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