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关于幼儿潜能及其教育的学术性科普专著,以潜能发展心理学的内容和观点为核心,主要介绍了幼儿的潜能及关键期潜能的开发和儿童教育。书中运用了潜能心理学领域的一些开创性成果,如潜能发展机会学说、潜能钟摆模型、潜能发展关键期及潜能环境论等,并根据这些理论的一系列实践运用,如轰动全国的六婴追踪实验、金色摇篮潜能开发婴幼园中的教学案例、程长私塾弟子班游学活动等,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介绍了潜能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教育价值。书中提出的潜能心理发展理论已被应用于跟踪指导了十多万名幼儿的教育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关于幼儿潜能及其教育的学术性科普专著,主要介绍了幼儿的潜能及关键期潜能的开发和儿童教育。书中首先对潜能的概念进行了广义的解释,而后针对幼儿潜能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潜能理论对教育概念的新的理解,认为教育是人的概念化的过程,该过程是建立在人的潜能发展的基础之上,并指出,理解孩子的潜能及发展规律,或许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根本前提。
|
關於作者: |
张翔升:副教授,硕士,运城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副主任。曾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中学工作20年,河南省生物兼职教研员。出版学术专著《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与研究性学习》、《学前教育研究基础》等。
|
目錄:
|
序
前言
第一章 揭开潜能的面纱
第二章 人是潜能的尺度
第三章 动态分化的潜能表达
第四章 关键期的潜能开发
第五章 幼儿潜能发展的环境
第六章 促进幼儿潜能发展的教育
第七章 概念的人及其教育
|
內容試閱:
|
教育是让一个自然人不断变化为社会人的过程。那么,自然人何以可以改变为社会人,而且会成为相同或不同的社会人呢?这是因为自然人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或然性,这种或然性来自于人的发展具有各种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其实质就是潜能。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人的发展总是在证明着某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被教育逐渐概念化的过程。因此,我提出这样一个教育的概念:教育就是人的概念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自然的潜能不断被表达的过程。
我们曾经把教师比作园丁,幼儿自然就是一颗幼苗了。园丁的耕作、修剪及阳光雨露决定了幼苗的成长趋势。一个越是成功的园丁,越是会规范幼苗的发展,让它朝着理想化的状态生长。当然,这个规范生长的过程可能是因势利导,也可能是疯狂修正,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种规范幼苗的行为一定要符合幼苗生长的基本规律,和幼苗的发育、成长节奏相吻合。作为教育对象的人,由于教育主要是心灵的交流和修正过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情绪、情感,这样才能让个体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最大化,也就是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
人本注意心理学被认为是最能发挥人性的心理学,其认为学习是人的自我概念发生变化的过程。那么,人的自我概念是怎样建立的呢?人的自我概念是在和食物及人的交往过程中建立的。人出生后首先是对自己身体结构的认识,这是生理自我概念的形成;接着人开始感受到自己心理的变化,这是心理自我概念的形成;最后人在和人的交往中,借助别人的评价和反应,逐渐认识了自己,形成了社会自我的概念。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认识自己的,但这种人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作为认识的对象人本身就在不断变化中。因此,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概念化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