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面对激烈的商业竞争,如何能使自己的产品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商家和企业管理者尤为关注的内容。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莫过于文案策划了。然而,策划一份优质的文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针对如何策划*且实用的文案问题,本书从方案式文案的优势、用户的心理剖析、文案背后的逻辑框架、用户及产品的定位等方面,对文案策划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另外,本书在撰写的过程中充分地将理论和实际案例结合了起来,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策划*文案的干货内容是本书*的亮点。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产品营销者、文案策划者、营销学专业的在读学生及老师、有意从事文案策划的人员来说,本书是不二之选。
|
關於作者: |
北京著名营销管理顾问,在多家企业担任董事、理事等职。多次受邀参加管理营销论坛,对国内外的管理营销模式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对管理营销的变革趋势颇有研究。在多家平台发表专栏、论文,受到各界欢迎。
|
目錄:
|
第1章 策略规划:你写的是大纲式计划还是方案式计划 001
1.1营销计划即解决方案 002
1.2文案不仅要追求KPI,还要看策略 007
第2章 心理剖析:文案策划者不可不知的四种典型心理 011
2.1阳性强化 012
2.2阴性强化 019
2.3隐性惩罚 025
2.4阳性惩罚 029
第3章 掌握逻辑:看清文案背后的逻辑框架 035
3.1提高用户的理想状态 036
3.2降低用户的现实状态 044
3.3造就失败文案的四种错误逻辑 050
第4章 用户定位:你想把产品卖给谁 057
4.1用人口统计学数据做出用户画像 058
4.2指出利益,从用户出发 062
4.3定位到用户的使用场景 066
第5章 产品定位:一句话说出产品优势 073
5.1分解产品属性,提升用户认知状态 074
5.2差异化定位,找到独有的核心卖点 080
5.3比附定位,借竞争者之势 085
第6章 标题制胜:给用户一个关注的理由 089
6.1攻占用户的关注圈 090
6.2让圈内信息出现反差和变化 099
第7章 内容结构模型:一键复制顶级文案 107
7.1规范式:标题 正文 附文 108
7.2灵活式:格式不固定,形式自由 117
7.3品牌招牌式 122
第8章 版式设计:点、线、面、体让文字更鲜活 129
8.1排版方式选择 130
8.2文字效果设置 136
8.3色彩定位设计 141
8.4视觉比例设计 144
第9章 表达转换:以最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述 151
9.1采用打散方式写文案 152
9.2以友善对话作为文案风格 156
9.3针对用户人群偏好制定特殊语言 159
第10章 借助热点:击中北上广人群的五大痛点 163
10.1压力下的自我控制感需求 164
10.2身份不连续带来的怀旧需求 169
10.3地位差异带来的追求平等需求 172
10.4感官需求过度满足带来的精神重生需求 175
10.5社会规则变化带来的规则捍卫需求 178
第11章 创造共鸣:引发用户的支持行动 181
11.1划分相似性群体 182
11.2寻找共同敌人 186
11.3制造不合理 188
11.4召唤领袖 191
第12章 病毒营销:倡导简单行动,造就病毒型文案 195
12.1找一个让人意外的信息 196
12.2形象化地阐述信息 201
12.3找一个可信的来源 205
12.4倡导简单的行动 209
第13章 渠道选择:将符合文案调性的渠道作为重点 213
13.1选择符合文案调性的渠道 214
13.2小米文案主打线下发布会渠道 220
第14章 效果评估:三大KPI指标决定文案销售力 225
14.1三大KPI指标 226
14.2计算达成目标价值的成本 232
|
內容試閱:
|
前言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各大商家和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说它是机遇,是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各大商家、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市场背景。同时,这种绝佳的机遇又使得更多的人跻身于卖家市场之中,这就大大增加了卖家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这一点来看,挑战说得以成立。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各大商家、企业纷纷使出绝招。其中又以文案策划的效果为最佳。这是因为通过文案策划,可以针对具体的产品制订切实可行的营销计划。在这种营销计划的指导下,帮助商家和企业获得用户的关注,进而实现盈利目标。加多宝凭借怕上火,喝加多宝这句宣传标语,连续六年销量遥遥领先,成为凉茶行业的领军品牌。著名电商平台京东也因其出奇制胜的文案策划,在电商行业中的发展劲头越来越强。
文案策划在营销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掌握了文案策划的技巧,就能抢占市场。尽管如此,文案策划者的素质依然参差不齐。一些文案策划者对文案的理解不到位、不知道优质文案的标准是什么、难以找到合适的文案发布渠道,这就使得文案策划工作难以有效展开。基于这种情况,本书应运而生。
本书写作的目的就是解决读者上述困惑,书中有大量的案例和方法供大家学习,期望大家在阅读本书后都有所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