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形象的生产与再生产研究》:
三、传媒:跨时空的影响力
为了集中讨论传媒在湘西文化形象中的作用,我们选取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中翠翠的形象在媒体传播中的创造性阐释以及电影《阿凡达》与张家界森林公园景点乾坤柱在旅游文化与广告中的互动关系作为案例分析。
(一)翠翠的转身与复活
从媒介的视角考察对湘西观的影响,以《边城》中的人物翠翠为例,考察同一内容在媒介中成为的不一样的形象。媒体与媒体之间互为参照。媒体间性指的是不同媒体在技术、信息、社会等方面的关系。翠翠是作家沈从文1934年写的中篇小说中的主人公,这一人物是沈从文的想象和创造,沈从文的创造是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传播的媒介是文字,这一文学想象中的人物具有自己的文本语境,其假定性和虚构性在《边城》的语境中有效,《边城》标志着翠翠的诞生,翠翠的出现是读者与作品之间建立的阅读关系。以厦门大学图书馆所藏《边城》的不同版本为例,包括开明书店(1943年版)、金枫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版)、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岳麓书社(1992年版)、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其中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的《边城》插图本,采用图文并茂的媒介方式,译林出版社采用中英文版,其传播对象扩充到英语世界。从印刷出版的版本上看,从统计学意义上考量,作品的印刷次数说明翠翠形象在不同时期得到读者的认同,因为解读文字的特殊要求,《边城》主要的阅读对象是文化精英。
1.翠翠的转身
翠翠的文学形象到视听影像,最引发人想象的是翠翠的形象,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由象征符号走向创造拟态环境的大众荧幕,翠翠便由文学形象成为影像化身。1953年香港导演方俊拍摄电影《翠翠》(Singing under the moon),由林黛主演,翠翠随着电影媒介的诞生由书面走向荧幕,翠翠形象的展现不只是线性的文字阅读,视听语言中的翠翠形象也由此诞生。另外,电影海报也是重要的辅助性媒介,从1953年的海报中,林黛饰演的翠翠穿着花布衣裳,撑着船篙,划着木船缓缓靠来,这一特写镜头占有海报的大部分篇幅,海报的右下角标注:画一般的镜头,诗一般的情调。整部电影多处穿插着歌曲,海报中也特别标示:新歌十首,民族风格。翠翠实现了由文字、海报到影像的转身,翠翠形象获得众多受众,林黛因主演翠翠而一炮走红。1992年电影《边城》根据沈从文同名小说改编,由凌子风先生导演,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女演员戴呐因主演该片而成名,电影在20世纪90年代勃兴的大众媒体中展现,影像翠翠实现了港版的生产和大陆的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