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65.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评论老翁李国涛,山西文坛扛鼎之人。
20世纪80年代初期,李国涛先生曾经在《汾水》和《山西文学》主持编务工作,编稿手记是他这一时期的一个小小创举,他把编辑稿件时的感想和作品一起呈献给读者,简洁地把编者、作者和读者连在了一起。著名作家马烽当年曾向李国涛先生说,你想的这个点子真不错!
编稿手记,就是要编辑对稿子说些自己的看法。并且,他以望成、祝文茂、牛力耕、于一木、徐漫之等笔名写了很多编稿手记,短小精悍,随意点染,收画龙点睛之妙。以至于每一期的编稿手记成为《山西文学》的一道风景,配小说或诗歌或评论那叫点石成金,赏心悦目,为读者期盼。
李国涛先生是著名的作家、评论家。本书凝结着编者辛勤的汗水和艺术的思索,它架起了编者联系作者和读者的桥梁,帮助人们对作品、对创作甘苦的理解。形式活泼多样,不拘一格,可谓要言不烦,短小精悍。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李国涛先生在《汾水》和《山西文学》主持编务工作时期发表于编稿手记中的小文章,这些文章多是由于看稿、改稿、编稿而引起的感想,他把编辑稿件时的感想和作品一起呈献给读者,简洁地把编者、作者和读者连在了一起。这些小巧的文章有对作品的欣赏,也有编者自己的趣向,或谈创作的心情,或谈读者的感受,谈作品构思的精巧,也谈人物描摹的风韵。篇幅短小,文笔隽永,灵动从容,总能和作品相映成趣,交映生辉。本书就由这些仍然散发光芒的小文章组成。《编稿手记》展现的是一位老编辑的良苦用心和责任担当,前辈的精神也是我们同行学习的榜样。
|
關於作者: |
李国涛,1930年11月生,江苏徐州人。1980年至1985年先后主持《汾水》和《山西文学》编务工作,1982年至1985年任《山西文学》主编。1994年退休。山药蛋派之说,源出其笔。
主要作品有评论《且说山药蛋派山药蛋派》(《光明日报》,1978年12月)、《汪曾祺小说文体描述》(《文学评论》,1984年第4期)、《世界正年轻》(长篇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李国涛文存》(五卷集,三晋出版社,2013年)等。
|
內容試閱:
|
读梁衡同志的这篇评论,有耳目一新之感。作者确是有感而发,且是积学而成。听他侃侃而谈,令你频频颔首。他写得有道理,有根据;这道理和根据又是他个人的领会和发现,不是人云亦云。这就叫有内容。作者笔下又很有文采,不能说是行云流水,但可谓毫不枯燥吧。这也就不容易。
我喜欢读这样的评论文章。评论文章应当文情并茂,有艺术性,并且可以有作者个人的风格。我国文学理论的宝库中,多的是这样的文章,它们本身常常就是灿如珠玉的漂亮的散文。当然,我不是说这篇文章就好到哪种程度。我是希望写评论的同志们,都向这个方面做些努力。
近来接到几封农村青年读者的来信,希望刊物多发一些反映农村青年生活的作品,当然也包括农村青年的爱情生活,现在,把《爱听的都来听吧》推荐出来,我想,爱听的也许不单是农村青年。这篇小说写得活泼多姿,正像一开篇那雪花儿的飘落,那么高兴,那么自如。就在这一场纷纷扬扬的雪里,织进一对青年的身影,开始了故事。也许只要你读下十行八行,你大约就要读到底,听到完。故事很单纯,内容也不算很丰厚的。但是山村青年人,那种纯洁的心地,高尚的情操,却表现得很生动。未婚青年对爱情的向往,在追求爱情时的迷惘,以至一些怨愤的心理,也都写得亲切。不多的一些对话,饶有情趣,尤其结尾时那一对恋人的对话,可以说是很有性格的。青年读者反映,希望看到农村生活的各方面,尤其是在建设新农村中青年人的作为。我想,如果以蒲峻同志的这种笔意去写那方面的生活,一定也是很出色的。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追求着事业和爱情的青年人的生活,是作家笔下的无穷无尽的题材呀!
《邪不压正》着重表现土改运动中一股邪的势力 以流氓小旦为代表,同一股正的势力 以贫农干部元孩为代 表,进行的斗争。所谓代表,可以是主要人物,但也不一定是主要人物;它只是政治力量的一个方面。在邪的一方面,小旦是代表,同时也是主要人物。在正的一方面,主要人物却不是元孩而是一对恋人软英和小宝,还有软英的父亲聚财。当然,软英、聚财之间又有他们的分歧。
一位大作家、大学者,在面对自己的宏富著述时,心里总不免会产生一种自豪之情吧。那么,当他提起笔来,为自己的皇皇巨著写序言时,这种心情当更来的强烈。 这是按我辈常人的想法去想的。具体到不同的人为不同的著作写序时,心情当然又千差万别。
鲁迅是深知他自己的著述的价值的。但是他面对自己的著述时却常常想到后来者,希望他们跟上来,并希望他们超过自己。他的感情表达的那样真挚,那么深沉。我每读到那些话真感到这位伟大人物的博大胸怀,他是完全跳出个人的欣慰、自豪之感的。
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处。一是《中国小说史略》的题记。《史略》成于 20年代,它的学术地位是不必在此多说的,要说的是此书出后十年还是别无新书。鲁迅不是因为自己长居领先地位而高兴,相反,他在题记中说了这样的话:大器晚成,瓦釜以久,虽延年命,亦悲荒凉,校讫黯然,诚望杰构于来哲也。情深意长,文字也美极了。
以上这则题记写于 1930年。到 1932年,鲁迅自己整理了《鲁讯译著书目》,这可算是全面检阅了自己的成就。写完目录之后, 鲁迅又写了几段话,其中就说到后人跨过前人的问题:后来的青年,只要做出相反的一件,便不但打倒,而且立刻会跨过的。他希望青年必须跨过那站着的前人,比前人更加高大。鲁迅写这番话的时候,正受到一些青年人的攻击,鲁迅的心情很抑郁。纵然如此,他还是希望青年人切实努力,超过自己。我们看得出,鲁迅是真心诚意地这样想的。灯下独坐,春夜又倍觉凄清,但是他坚信:世界决不和我同死,希望是在于将来的。我觉得,在这里,鲁迅是把自己和后来的青年人都放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来思考了。这样,他写这些文章时,心胸怎么能不开阔呢?
读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其中对明末清初社会情况多有创见。该书七十五页,由当时江南名妓的生活说到《聊斋》,短短数语,似未曾为他人所道及。录之于下,以省读者翻检之劳:清初淄川蒲留仙松龄《聊斋志异》所纪诸狐女,大都妍质清言、风流放诞,盖留仙以齐鲁之文士,不满其社会环境之限制,遂发遐思,聊托灵怪以写其理想中之女性耳。实则自明季吴越胜流观之,此辈狐女,乃真实之人,且为篱壁间物,不待寓意游戏之文,于梦寐中以求之也。这是说,《聊斋》中的狐女,在江南风尘女子中已是现实存在了。当时江浙一带,风物繁盛,风气较开明。陈氏所言,也许有一定道理吧。他把北方神鬼故事,拉向南方人间世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