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NT$
190.0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
》
售價:NT$
340.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445.0
|
編輯推薦: |
希望读者可以从本书中看到一个勇于探索、坚持改革的语文教师的突破之道,可以看到语文教学改革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希望激发读者对于语文教学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书中的经典课例,可以给读者直接的参考样本,书中的名家点评,可以给读者有益的启发。
|
內容簡介: |
本书展现了作者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追求教学形式创新、思考教学策略设计、推进教学资源整合、挑战语文课程重构。这四个阶段逐层递进,每一次跃进,都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更近一步。 在这本书里,作者对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变革的每一个阶段都写了自己的所思所做。所思,包括为什么要进行某个阶段的变革的前思,以及该阶段结束时的对这一阶段进行评价的后想。所做,指作者在这个阶段的代表性阅读教学课例。在每个课例后面附有专家点评或作者自评,便于和读者进行深度思想交流。 本书是作者十九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更是作者十九年教育观念变革的总结。革故鼎新,行稳致远,整本书浸润了作者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全情投入和无限热爱。
|
目錄:
|
发展核心素养: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变革之道
◎ 上篇:形式的突破
我要征服你
课例再回首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例:倾情打造形式美
评课:回望蓬勃青涩的我
追问与反思
◎ 中篇:策略的考量
请你征服我
课例再回首
《与朱元思书》课例:觅得策略宝典
评课:谁是课堂的主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例:挣脱策略束缚
评课:我把课堂还给你
自省与成长
◎ 下篇:资源的整合
我们共精彩
课例再回首
《喂出来》课例:用上自创资源
评课:开发教学资源,推进言语实践
《阿长与〈山海经〉》课例:用活书本资源
评课:基于广泛阅读的课文解析
《向沙漠进军》课例:用好社会资源
评课:基于社会视角的教学理念
困惑与突破
◎ 未完待续:课程的重构
郑重思素养
课例再回首
横式专题课例
评课:求广,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纵式专题课例
评课:求深,夯实学生研究素养
楔式专题课例
评课:求真,发展学生个性素养
评价与展望
后记:行行重行行
|
內容試閱:
|
前言
世间总有双全法,不负岁月不负卿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而今算起来我已经从教十九年了。在这十九年里,我先在白雪皑皑的黑龙江执教,任教于哈尔滨第三中学;后在历史文化厚重的北京执教,任教于清华附中。我教过七年高中、十二年初中,当了十八年班主任。我带过文科班、理科班、实验班、创新班、普通班。因为不停地变换学段、学生层次、学生类别,所以我总要思考新问题,应对新情况,这样的客观情况促使我养成了积极思考、不断创新的习惯。其实,我和所有老师一样,不是一入职就设计了自己的教学变革之道,本书所列举的变革其实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在总结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觉得这些规律比较有普遍性,写出来,也许可以让年轻老师有所参考,也可以让自己更清楚努力的方向。虽然每个人不可能一入职就设定自己的教学发展轨迹,但内心所秉持的理想和信念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发展,我也是如此。我刚当老师的时候心中有两个信念:第一是一定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第二是一定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这两个信念有年轻气盛的成分,但也有着对教育、对人生的一份郑重与真诚。很庆幸,我一直没有放弃这两个信念,没有变为一个因循守旧、平淡无趣的人。本书主要总结我的阅读教学变革之道,这道,既指我的阅读教学理念,也指我的阅读教学成长道路。回首我十九年的阅读教学历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作的第一年到第六年:这个阶段我是刚入职的
教师,追求教学形式的创新、作业设计的巧妙、教学语言的典雅。我对阅读文本还缺乏质疑精神,比较亦步亦趋。因为不甘于照本宣科,就在外围工作上力求突破,以求带来新鲜的气息,树立自己的高大形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得我刚调入清华附中的时候,高一一整年教授的都是《文言读本》,学生深以背诵文言课文为苦。我当时每节课都先给学生声情并茂地背一遍文言课文,着实让学生觉得震撼。在我的带动下,学生们把整本书的文言文都背诵了下来。第二阶段是工作的第七年到第十二年:这个阶段我对开发阅读教学策略非常痴迷。这个阶段的开端,我特别渴求对每类文体研究出一套固定的教学策略,这样就不怕课文变换了,可以一劳永逸,以不变应万变。在所有的研究中,我对自己古诗文教学的策略最满意,尤其是比读和疑读这两种小策略。在很多课上我反复践行这两个策略,但一年之后,我对自己志得意满、驾轻就熟的策略感到了迷惑和厌烦,我向自己说不,抛弃了这些固定的策略套路。后来,终于形成了丰厚自然、灵动幽默的阅读教学风格。第三阶段是工作的第十三年到第十九年:在这个阶段,我注重教学资源整合,在单篇教学方面取得了质的突破。我摸索出了多种资源整合的方法,课堂教学更加厚重和灵动。同时,我也开始思考课程重构,开展了专题教学探索。专题教学让我惊觉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在专题教学文本组接的逻辑关系上,我创造性地设计了横式组接、纵式组接、楔式组接等模式。在课堂活动上,强化了研究学习、团队合作学习、读写结合学习、跨学科综合学习等模式。在第三阶段我再一次燃起对教学的无限热爱。第一次是我刚入职的时候,那时的热爱是一个年轻人面对新生活自然产生的激情,而这一次我深深感受到了语文学科的魅力,懂得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回顾可以更清楚地认清自己,我发现自己是一个追求理想主义的人,我总是对自己不满意,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否定自己,然后大踏步去寻找新的道路。但是,我的寻找并不是一帆风顺。在第一阶段,我曾因为作业变革,不是传统的做题和抄写,而遭到家长的质疑。第二阶段,风平浪静,我猜想是因为课讲得相对精彩,使家长和学生都觉得放心,但是对于教师来说容易产生职业惰性。第三阶段,我开始专题教学尝试,家长质疑课本上有些课文不处理会不会对考试有影响;同行质疑大量专题阅读教学时间是如何保证的,如何使专题教学和考试成绩两不误。现在这些问题没有人再问了,我想,首先是我的学生中高考成绩的确没出问题;另外,我的学生还有一笔丰厚的财富核心素养得到了巨大发展。仓央嘉措曾说: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语文教学改革也一直面临质疑:改革和考试能否双全。通过十九年的实践,我认为能够双全,可以保证成绩,且改革还可以在保证成绩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大幅提升。所以,只要真正抓住了语文学科本质,真正掌握了语文教学规律,真正提升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我们就有勇气突破自己。我只不过是语文阅读教学变革大军中的一个小卒,但是我已经感到了无限的自豪和幸福,我觉得我做的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情。这就是我愿意主动放弃很多娱乐和休息的时间钻研语文教学变革的动力。清华附中在2004年和2010年曾经两次评选过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初中、高中各有10位老师当选。我很荣幸两度被学生评为最喜欢的老师。第一次我没有惊讶,那时候我30岁,活力四射。但是第二次,我真的很惊讶,那时候,我已经36岁,我想学生给予我的高度认可,一定有相当部分源自教学变革的魅力,如果我不能有所突破,便一定不会有学生如此的厚爱。现在,我已经走在自觉变革的道路上,自觉思考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并在教学中践行自己的思考。我不知道还有多远的路途,不知道前面有哪些未知的困难等待我去挑战,不知道前面还有怎样美丽的世界等待我去绽放我只知道,我要用双脚去踏实自己的努力,用激情去拥抱不老的青春。唯有这样才不会辜负美好的岁月,才不会辜负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世间总有双全法,不负岁月不负卿。邱晓云2016年6月
中篇策略的考量
中篇:策略的考量
俗语说:勤妈,懒孩子;懒妈,勤孩子。俗语来自生活经验,这句话引人深思。我想有智慧的懒妈并不是真的懒,只不过她的辛苦和一般的勤妈不一样而已。而且她的辛苦可能智商和情商含量更高,她为了让下一代更精彩,不做孩子日常生活的小时工,而做孩子人生发展的工程师。因此,在教育生涯的第二个六年,我时时在想把学生调动起来的招数,时时在想用什么策略才能更快抵达阅读教学的至高境界。
请你征服我从知道到懂得往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而从懂得到做到更要经历撕裂的痛。因为我要先学会放下,放下自己一直扮演的权威发言人身份,放下自己夺人眼球的课件,放下自己设计的精彩台词,放下刚开始,每一次放下都伴随着深深的不舍与痛苦。首先是自己到底要放下哪些,放下多少。再就是如何让学生拾起,如何把学生由观众改造为演员。这六年中,恰好学校一直在大量讲授文言文,所以难度就更大了。很多学生实在不喜欢文言文,加之每一篇都要背诵,学生觉得苦不堪言。面对文言文就是翻译加简单文意理解的惯性认识,老师一般采用主讲的模式。我该如何给学生打开自学、乐学的大门?我一定要想出一些策略,用这些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要把征服学生的欲望转换成让学生征服我的想法,我要努力帮助我的学生绽放。苦思冥想,多方学习,我找到了几把帮助学生绽放的钥匙。第一是诵读。文言文课最怕上得沉闷,不沉闷的话就得有声音,最好的声音是诵读的声音。自古以来我们的教育极其重视诵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前人的这些话都告诫我们要重视诵读。但是诵读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地全班齐读和个人朗读,要想些新颖的策略让学生喜欢上诵读。这些策略也不妨不那么传统,例如,个人朗读可以配乐,甚至由同学现场伴奏;集体齐读,可以分声部,既可按照高低音分、按男女生分,也可以二部轮读;更可以个人领读和集体齐读相配合;还可以考虑速读和速背,练习学生的嘴皮子,进而还可以进行接力速读和速背比赛。各种各样的诵读办法都可以创造出来,老师和学生可以一起想,结合课文的特点想出最佳诵读方案。课堂上传出各种各样的诵读声音,学生对课文就会非常熟悉,为进一步理解和赏析奠定了坚实基础。久而久之,气韵流畅、各具特色的诵读对学生的气质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无论独自诵读还是集体诵读,都呈现出了高雅大方的气质风貌。第二是比读。在这个阶段,我狂热地爱上了换字比读法。学习文言文,学生经常认为理解了每句话的意思就是理解了整篇文章。甚至有些同学背注释,以背得和注释一字不差为荣。的确,背得和注释一字不差对考试答题很有帮助。但是,对于千古名文来说就糟蹋了。教材精选的这些文言文都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考验,不好好玩味实在可惜。我经常在每一篇课文中找几个字,然后再找一些其他的字来替换它们,让学生来比较有什么不同。例如,秋水共长天一色,如果把一换成同有何不同?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自然而然完成了细读文本、深度理解、比较赏析等一系列学习活动。通过比较,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更加深刻,对意蕴的感悟也更加深刻。这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大有裨益。与此同时,学生在比较时自然而然地旁征博引,辨析鉴赏,比较分析能力大增。课堂上常见到学生侃侃而谈,自信从容,颇有风采!第三是疑读。在这个阶段,我对传统的连环提问产生了厌倦,虽然那样看起来很有逻辑性,是一整套问题。但是不得不承认,有些问题是无效或者低效的,为了问题体系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真正难点。因此,我改传统提问为经典疑读,针对每一篇千古名文,我就提一两个问题,但问题一定是在当问之处、难解之处、肯綮之处。比如讲《阿房宫赋》时,在熟读和预习的基础上我让团队讨论末段四个后人分别指谁?讨论限时五分钟,看哪一个团队讲得深入,说得精彩。设计这样的讨论主要是想对课文的精髓进行集中赏析,抓总纲,带全文。虽然我完全可以三言两语讲完文章的思想意蕴,但是那样做学生可以知道主题,却无法感受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学生必须自己讨论,自己体悟。提出疑读问题的时候,我有时要强调这是古往今来的文学评论家曾热烈探讨或争论过的题目,告诉学生我希望他们能成一家之言,与学者争鸣,跟名家叫板。疑读使学生异常激动,发言争先恐后。文言文不再是敢看不敢摸的古董,每个学生都敢于考古。考在关键处,问在肯綮间,质疑锻炼了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这六年,文言文课堂在告别了老师主讲的模式之后,没有塌陷。课堂因为学生的琅琅书声、精彩的比较分析、个性的探究猜度而再度挺拔。而这次支撑课堂的不是我自己,而是我的学生们。学生们诵读有风格,比读有广度,疑读有深度。我的学生在课堂上大放异彩,不断用他们卓越的风采征服我。这个阶段看似主要是文言文教学,但是却对我后面全面打开各种文体教学的思路起到了铺垫作用。例如,现代文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而动听的朗读环节,如何发现和品析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如何多元化、批判性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可以说这六年文言文教学的突破是我今后阅读教学变革的铺路石。课例再回首
《与朱元思书》课例:觅得策略宝典读课提示:本课上于2006年11月,在清华附中用自己的教学班授课,是为北京师范大学主体教育研究课题组上的研究课。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概述。一、 导入用朱熹《熟读精思》的话导入: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二、熟读试读1学生在没有任何外在帮助下自由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给生字正音。缥奔夹轩邈嘤鸢戾转见跟读老师大声朗读课文,学生轻声跟读。自读学生自由大声朗读。齐读学生端书正坐,齐声朗读课文。三、精思译读1学生互译,粗通文意。2指名翻译,老师点拨。教师重点强调以下词语。净:清洁、干净。没有剩余。从:顺从、听从。独:独特;仅,只。绝:达到顶点,绝了。负:本义人背钱,负,人守贝有所恃也。引申为依仗,依凭。轩:本义是前高后低的车。引申为高。邈:故乡邈邈。激:阻遏水流,使腾涌或飞溅。引申为冲击。好:本义为女子容貌美,引申为美好、良善或友好。戾:到。经纶: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问读老师提问,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来回答,看学生的朗读能否起止合宜。(1) 总体概括评价富春江景色特征的语句。(2) 第二段中写水的句子。(3) 第二段中写山的句子。(疑难是对声音和光线的描写算不算是写山)比读1换字比读(1)原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改文:水皆绿碧,千丈见底。游鱼巨石,直视无碍。急流甚箭,猛浪若奔。赏析要点:缥,可见水清、纯、透、润。细,可见水至清。湍,可见水甚疾。
赏后美读:女声齐读。
(2)原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改文:夹岸高山,皆生乔树,负势而上,互相轩邈,争高上指,千百成峰。赏析要点:原文的三个词语更能体现山之高、山之力。赏后美读:男声齐读。(3)原文: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改文:泉水激石,日夜作响;好鸟相鸣,呼和成韵。赏析要点:原文更突出声音的清越,山林富有音乐美。赏后美读:男女对读。男齐:泉水激石女齐:泠泠作响男齐:好鸟相鸣女齐:嘤嘤成韵疑读1听蝉悲不悲?辅助资料
很多诗人笔下的蝉令人悲愁: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但也有诗人认为蝉是高洁的象征: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2闻猿哀不哀?辅助资料
有的诗人认为猿鸣令人哀伤: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但也有诗人认为猿鸣令人喜悦: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3声多闹不闹?辅助资料
有的诗句以动写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老师小结:以动衬静。
4光暗抑不抑?没有辅助资料,调动生活感受。老师小结:暗而不抑,幽静。
5逢秋悲不悲?辅助资料很多诗人逢秋而悲: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但也有诗人逢秋而不悲: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小结前五个问题:蝉猿本无知,无所谓悲喜。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声音和光线也是如此,随着作者的心境而不同。因此,没有绝对的逢秋必悲或必不悲。重要的是知人论世,看懂当时的我。附加比读1换文比读(根据学生情况增删)江水全都呈现出一片青苍之色,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动的鱼和细细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湍急的流水快于飞箭,汹涌的江浪势如奔马。两岸夹峙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耐寒常青的树木。山依恃地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比远。争着向高处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峦。泉水冲击着石块,发出泠泠的声响;好鸟彼此和鸣,织成嘤嘤的谐美旋律。蝉儿则无休止地鸣叫不停,猿猴则千百遍地啼叫不绝。横斜的树枝遮蔽天日,即使白天也像黄昏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会漏下一些光斑。提问:吴均的文字和现代文的译文读起来感觉有什么不同?老师小结:现代文无韵。2图文比读(根据学生情况增删)提问:PPT上展示了几张富春江的图片,你觉得看图片和读文字感觉上有什么区别?老师小结:图片无境。
意读文中觅志:面对这样美好的景色,作者到底要抒发怎样的感慨?小结: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知人论世:猜想作者是什么样的人?抓住闲职一词分析。(1) 吴均越职私撰历史,而且偏实录梁武帝的痛处。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2) 当时盛行骈体文,但吴均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文体清拔有古气,自成一体,谓吴均体。(3) 生平坎坷,虽亟思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此吴均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如果是一般人会将最后两句调换位置,而本文抒写心志之后又补写了一句,你觉得啰唆吗?小结:以景结情,回味无穷。美读老师根据班级同学的声音特点设计美读脚本。黄子航: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女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全体: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男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女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男齐: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全体: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陈亚楠: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评课:
谁是课堂的主体这节课可以用《与朱元思书》当中的一句话来形容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堂课从开始到结束真是妙手不断,中间时常会溅出美丽的浪花,恰似这篇文章所说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整堂课试读、跟读、自读、齐读、译读、问读、比读、疑读、意读、美读,十个读一气呵成。并且这几个读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有一条内在的主线使这堂课的结构非常之清晰、目标非常之明确,教学的层级性、序列性体现得非常之充分。以读为主线,是学古文最常用的办法:因声求义、因声入文,要读出味道来。古人要吟诵,现在一般不提吟诵了。读要体现得特别充分,并且要注意层级性。本课是由对文字直觉的感受,到意思的疏通,再到文章内蕴的理解。它是一层接一层的,每一遍读都有每一遍读的目标,这一点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尤其欣赏第七、八、九遍诵读。第七读,是比读。这体现了语文学科最本质的特点:语文课要在语言文字的玩味揣摩中提高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细石巨石的比较,换一换行不行,让学生来说。这个环节我觉得很精彩。第八读,是疑读。我觉得也特别精彩,教师设计的几个问题,非常深刻,并且也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是能答出来的,也就是说问题并不是高不可攀,有深度但可以解答,能够激励学生去深层次思考。例如,听蝉悲不悲?闻猿哀不哀?声多闹不闹?光暗抑不抑?逢秋悲不悲?等等这些问题设计得非常深刻,非常精彩。而第九读,是意读,涉及知人论世,适当补充了吴均的一些背景材料,宏观上审视收束全文,给学生以启发。这节课的设计很见功力,主要是问题质量高。我们经常见一堂课上问题满天飞,但是有些问题是伪问题、假问题。而本课的问题设计得非常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我谈谈对主体教育的理解,我觉得主体教育有三个主体:教师、学生、学科。有时候可能教师是主体,他走向前台,是显的;而有时候教师可能退后,是隐的,而学生这时候又走到前台。也就是说教师是主体和学生是主体,应是或隐或显,交替发生的。如果要是一味地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不作为,甚至无所为,我觉得也未必合适。从这点反观这节课,我们不一定非得因教师预设得过多,就认为这节课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根本性的评价因素是学生的收益。我们看这节课,学生语文的学习素养非常高。这说明了什么?真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我觉得教师为主体和学生为主体不能简单性地框定,做出非此即彼的二维对立判断,而是应该思考这两个主体是否互相尊重了,是否互相唤醒了,是否互相启发了。再者,要关注另一个主体,即学科主体。教学改革,包括任何教学改革实验,如果使这个学科的主体地位迷失了,甚至是淡漠了,找不到了,我觉得是不是也是学科教育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一节课我觉得语文学科的主体功能充分体现了出来。我举几个例子,这些例子能看出这一节课语文学科的主体性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第一,老师很注重古文学习方法,包括语文学习方法策略的引导。仅一节课当中就出现了几种读书法,有朱熹读书法,一开始放课件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再就是提到了王国维的名言,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再就是后面提的知人论世法这些都是策略性的知识。老师一说,学生在下面马上呼应,看来这不是这堂课培养的,是老师一直在培养。第二,老师充分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使用比较法、修改法、朗读法等等,抓住语言文字的枢纽。这样就把所有的人文教育、思想教育、知识基础都带动起来了。第三,就是这个班的诗词素养的确是训练有素,积累丰富。这节课引用了大量的古诗词,有老师引用的,也有学生引用的。以诗解诗,以文解文。你看老师带学生读这篇文章,用了很多其他诗文来佐证。这些诗词有高中的,有初中的,甚至有中学教材里面没选的,学生都能够信手拈来,甚至有学生知道王勃的《滕王阁序》。这些引用是全班学生现场一起齐背的,足见这非一日之功,而是长期的积累。这是不是语文学科主体充分的体现?另外还有一个很小的细节:作业也可见一斑。老师布置作业,也挺有意思的。第一个作业,请注意这个细节,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这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够注意到的,学古文我们的确需要有这类工具书。这里老师就明确告诉了学生应该查什么工具书。另外就是让学生上网查骈文的特点,这都是对学习工具和资源的充分利用。还有就是非常实在的背诵课文,我估计老师还要检查默写。从作业布置的细节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古诗文积累抓得很到位。最后一点,我想就这节课,谈一谈自己的一点建议。我觉得这节课有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这节课变化的因素是不是少了一些?第一,预设性的东西是不是稍多了一点,而随机性的、生成性的东西稍少了一点。我们备课蓝图必须得有大体方向,不能说出现一点预设性的东西就嗤之以鼻。但是整堂课的预设痕迹不能太重。比如,《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最后写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文章最后为什么写这个呢?返回来写山干什么呢?前面已经点题了,文章结束了就可以了,为什么写这两句话?有人解读这实际上是一种有意性的补笔,让读者舒缓一下,让文章有点变化,这节课是不是少了这样一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的变化。比如,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提出,有的时候给学生一点安静的思考时间。比如,第七个环节的比读,老师把水山声等都比了,能不能让学生自主挑一段来说能不能换?再一个就是形式要有所变化,这样是不是更能扩展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第二,问题讨论的过程中,能否擅于倾听、捕捉,基于学生的讨论生发问题。比如,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中间有学生说吴均逢秋不悲,下面有个同学说道家。老师纠正学生不要乱用概念术语。还有一个学生嘟囔了一句醉生梦死,老师没有理会。我觉得这是动态生成的好契机。我自己在课堂上非常兴奋的时候往往是学生说出来的答案匪夷所思的时候,恰恰在这样的地方老师的作为就可以体现出来了。老师可以追问:你为什么说醉生梦死?你为什么说是道家思想?其实说本文有道家思想也未必没有道理。因为儒释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融通在一起的。你看看嵇康、阮籍,还有《世说新语》里面的风流名士。我觉得说道家未必没有道理,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适当地由学生的回答生发问题,捕捉,倾听,引发。第三,本课读的层次体现出来了,但读的形式能否再有点变化。这篇文章两两相衬的整句特别多,我觉得可分声部读,男生读一个声部,女生读一个声部。两两相衬,整齐匀称,顿挫而美。有些地方不用老师讲,一读就读出来了,所以说读的形式能不能再稍微有点变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李卫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例:挣脱策略束缚读课提示:本课上于2007年 11月,在成都借班授课,是为主体教育视野下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上的研究课。本课获得了求索杯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掠影。一、 课堂导入
师: 同学们,当我听说是来成都讲课,我就想一定要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知道,在大唐王朝,曾经爆发过安史之乱,到处是流血,到处是死亡,杜甫无家可归,四处漂离,因为成都有个世交严武,所以他几经辗转,终于来到成都投奔朋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在很多亲友的帮助下,杜甫终于盖起了一个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长久漂流的生活,可是那年秋天一场大风把茅屋吹破了,于是他写下了感慨淋漓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学生试读
师:首先,我想请一位同学朗读诗歌。
生: 朗读三、全体齐读
师: 下面请同学们提笔,正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为字在古代当介词讲的时候读四声,但它当介词被讲的时候,则读成二声。因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为在这里翻译成被,所以读成二声;俄顷风定云墨色,顷是三声;自经丧乱的丧为什么读成一声,而不读成四声呢?
生: 丧是名词。
师: 很好。这个字当它是名词的时候,读成一声,例如奔丧;当它是动词的时候读成四声,例如丧失。正音完毕,请大家把课本端起来,坐正,全班齐读。(全班齐读)四、教师范读
师: 在这首诗歌中,杜甫强烈的愿望是什么?
生: 他强烈的愿望应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 大风吹破茅屋,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诗人为何要歌之?歌我们以前也接触过,在古诗当中歌是一种诗歌体材放情长言、感慨淋漓。诗人为什么对于大风破屋有如此的感慨?
生: 唐朝著名的安史之乱使许多人颠沛流离、妻离子散,而杜甫逃亡到成都,我想他应该也是面对这一处境。他觉得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生活处境非常悲惨,非常悲苦,所以如此感慨。
师: 你说得太好了!应该给你掌声。既然歌是放情长言、感慨淋漓,那么我们在读的时候也应该放情朗诵、感慨淋漓。下面老师给大家放情朗诵第一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生: (鼓掌)
师: 接下来,我请大家来放情朗读,提起篇子,坐正,自由朗声诵读。
生: (自由诵读)
师: 我感觉大家语速有一点儿快,下面我们看看能不能读得慢一点。
生: (齐读,缓慢地)五、学生自读
师: 茅草飞到江那边,挂到树上边,飘到水塘旁边,诗人做何感想?请大家默读第二段,并思考如果你站起来朗读,你会怎样朗读第二段?
生: (朗读)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师: 在你读的这几句里,你认为你读的最满意的是哪一小句?
生: 归来倚杖自叹息。
师: 好,请你再读一遍这一句。
生: 归来倚杖自叹息。
师: 为什么读得气若游丝呢?
生: 因为杜甫年老体弱,他无法追上那些小孩,所以他回到家里的时候拄着拐棍自己叹息:年老体衰了,已经不行了。
师: 大家猜猜当时杜甫到底是多大岁数呢?是49岁!49岁,在当时虽然不算年轻,但也绝谈不上老迈。那么你怎么理解诗人说自己老无力呢?
生: 在南村群童的衬托下,显示出杜甫的老无力。
生: 因为当时安史之乱使得他的心老了。
生: 杜甫想为国家尽力,却没有什么机会。
师: 他的一生是多么的凄苦!杜甫一生都想大济苍生,但终没有实现抱负。现在补充一下大家之前可能不太知道的诗句。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这是安史之乱前夕杜甫写下的诗句,足见他个人遭遇多么凄惨。我们再来看第二段,我们可不可以透过这个诗节,看到那个越来越衰老无力的诗人。他唇焦口燥,声音嘶哑,但却无能为力,只能归来倚杖自叹息;你是否可以透过这首诗,看到诗人瑟瑟发抖,愁眉紧蹙,憔悴无奈,兀自孤单?洒落一地的是无尽的叹息,我想请你把这叹息和无奈读出来。
生: (朗读,悲叹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六、指导方法
师: 我们在朗读前两段的时候越来越走近诗人,通过这两段的诵读实践,请大家分析一下,我们怎么才能把诗读出味道?
生: 想一下作者当时的处境。
生: 想一下作者有什么感受。
师: 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地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想象出他当时的样子和心境。今天我想给大家推荐一种读诗歌的方法,叫作诵读脚本。大家看,这是老师给第一段写的诵读脚本。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诵读脚本:
整体处理:读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大风破屋,悲惨至极。要读出焦急、疼惜与无奈的感情。细节处理:怒号和卷要重读,因为怒见人急,卷见屋惨。前两句声音高亢,读出风威;后三句高低起伏,读出茅草七零八落状。高低起伏,感慨淋漓。
这个脚本我反反复复改了好多次,每一次改,我都觉得离诗人更近了一步;每一次读,我都觉得我可以跟诗人更大程度地共鸣。现在请大家把课堂讲义拿出来,请你为第三段写诵读脚本,你可以仿照老师的样式,也可以写出自己的个性,富有创造力。
生: (写诵读脚本)
师: 请大家看看对自己的脚本是不是满意,如果你觉得它能传达自己的理解,请你举手,我们交流一下。
生: 我写了两条,第一条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应该读出杜甫因穷困潦倒而表现出来的无奈;第二条是自经丧乱少睡眠应该读出作者对世道动荡的感慨和自己想为国家效力而不能的无奈。
师: 哦,太好了。那么请你来读一下布衾多年冷似铁好不好?
生: (朗读,无奈地)布衾多年冷似铁。
师: 很好,请坐。虽然我们成都孩子普通话说得并不是很标准,但是我觉得你们的感情非常到位,非常饱满。那么布衾冷似铁是什么意思呢?
生: 棉被冷得像铁一样。
师: 怎么理解棉被冷得像铁一样?
生: 因为他的棉被已经用了很多年了,而且茅屋破了,又下着雨,雨滴在棉被上,然后棉被就像铁一样。
师: 被子太冷了,就感觉像铁一样。我们再看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被冷其实能看到的是心寒。好,非常好。谁再来读读其他的句子?
生: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我觉得这句诗从屋外写到屋内,从作者的难眠处境可以见到安史之乱让人颠沛流离,非常愁苦。
师: 那你读一下。
生: (朗读,愁苦地)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师: 好,何由彻三个字她是连着重读的,请大家模仿她,我们每个人都读一读这三个字,把这种难挨的苦痛读出来。
生: (模仿诵读)七、师生共读
师: 我们回看前三节,真是风寒、雨寒、被寒、屋寒,无处不寒。寒室的诗人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寒士。无边的凄冷、无边的凄苦把诗人淹没了,但是诗人并没有窒息。他在这种凄苦的压迫下,爆发了!可是他没有为自己爆发,而是为天下的寒士爆发了!他的这种愿望,我们应该怎样去读呢?我不起头,我请大家一起来朗读第四节,我想听到你们的理解。
生: (齐读,悲壮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 我们看PPT上的这首诗: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请你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一个词概括一下当时的社会现状。
生: 丧乱。
师: 我们说这首诗的前三段是一首感慨淋漓的悲歌,但最后一段则变成了慈悲悠长的咏叹。如果说杜甫的一生是凄惨、凄苦的,但他的精神生命是伟大的。下面请允许我把自己的理解读给大家。请大家通过我的声音,去想象你心中的诗人和这伟大的情怀。
师: (朗读,充满感情地)
师: 下面请你们跟随我一起朗读最后一段。坐正,端书,拿出你全部的感情与诗人共鸣吧!
师生: (诵读,沉郁顿挫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八、主题理解
师: 自己身居草屋,却心念天下寒士,我们用哪个词可以概括杜甫的这种精神?
生: 忧国忧民。
师: 你还知道杜甫其他的忧国忧民的诗句吗?
生: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师: 其实还有很多,我帮大家找了几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百姓;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为国家战乱难平而涕泗横流。我们看,这些诗句时间跨度很大,足见忧国忧民是杜甫一贯秉持的情怀。但是忧国忧民这四个字说起来很容易,真正融入一个人血液和生命就难能可贵了。有哪一个人能像他这样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一直心系苍生黎民?他总是生活在谷底,但他的精神永在巍峨的巅峰。让我们带着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悲惨命运的感慨,带着对杜甫忧国忧民伟大情怀的感叹,带着我们对中华民族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敬仰,用自己饱满的声音,用自己真诚的心意,来与这崇高的精神共鸣吧!全体请坐正,端书,让我们瘦下来,融入全部的感情。老师也关掉麦克风,跟大家一起读!
师生: (诵读,感慨淋漓地,老师站在学生中间)
师: 杜甫在59岁那年,于江上的一个小舟中悄然离世。至今没有人知道他确切的死因。他死的时候,家人甚至没有钱来安葬他。四十几年后,他的孙子才把他的遗骨移回了家乡,这样一个生活惨绝的诗人,给我们留下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绝不是今天我们通过一首诗歌就能理解的,也不是我们在座十二三岁的孩子能明白的,也不是我这个刚刚三十出头的年轻教师可以完全领会的。因为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杜甫,是要用一生来解读的诗,是要用灵魂来倾听的歌。评课:我把课堂还给你在教学的第二阶段,我一直痴迷对教学策略的开发。备课像设计一台晚会一样,总在想用什么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太过于思考授课的技巧和课堂的完整性,有时候便不免忽略从文本出发、从最直接最自然的方法出发,陷入策略至上的泥淖。如果说《与朱元思书》是我使用教学策略的极品,那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是我主动挣脱模式化的策略,走向自然自由的代表课。下面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例相对于《与朱元思书》课例的变革之处。一、品语言放弃比读特色,放手多元体验在《与朱元思书》这节课上,我精心地设计了比读和疑读两种读法,这两个环节受到点评者李卫东老师的高度赞美。在准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时候,一是受前面积极反馈信息的影响,二是因为想巩固鲜明的阅读教学策略,所以我仍然是从比读角度来设计了诗歌赏析。我竭力把第一、二节中的一些词换成另外的词语,例如怒号换成呼啸,卷换成吹,洒换成落等。但是我精心的设计在第一次试讲时就宣告失败了。不要说学生,我自己都没有激动起来,我和学生好像游走在诗歌之外,在枯燥地进行着近义词辨析。一节课下来,别说走近杜甫,连杜甫的影子都没看到。后来归结问题所在,主要是比得太多了,忽略了含英咀华其实有多种方式。但是忍痛割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将比读改造了一番,又试讲了两次。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让自己感动,总觉得这个课是绕路行走,不归正途。于是,三次试讲后我放弃了大量比读,放手让学生体验有意蕴的字词。后来我终于说服了自己,我认为第三节最重要的字眼是铁,学生是可以不这样认为的。我不应该纠缠于更好的字眼是哪一个,而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二、想形象相信学生能力,尊重学生感受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因为听说去成都,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听说当地在初二下学期教这首诗歌,于是我想当然认为学生不可能深入理解诗歌,要讲得浅一些。在这种心理暗示下,我努力把课做浅。怎样把教学的起点设得更容易一些呢?我尝试加入对形象想象的环节。在第二次试讲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完全可以再造诗人的形象。他们有的人想象诗人的白发,有的人想象诗人的孤单,甚至有一个女生说:我看见他年轻时如炬的目光,而今浑浊而黯淡了。我听到这样的想象时,感慨不已。这哪里只是想象,这句话勾勒了杜甫的一生啊!我曾经多么低估学生的水平和感情啊!为了让课上起来有层次性,与高中的课有差别,我差点扼杀了孩子们的审美。一篇文章能学几遍呢,大多是学一次便作别了。在一次次的作别中,我有多少次可能就是因为觉得他们太小而压抑了他们的感知能力和澎湃的热情。于是我引领学生动情想象:我好像看见诗人唇焦口燥、声音嘶哑地呼喊,渴望求得一茅半草。但是无论他怎样呼喊,茅草终是追不回来了。他只好倚杖叹息。他衣衫单薄,瘦骨嶙峋;他眉头紧蹙,瑟瑟发抖;他孤单无助,兀自憔悴。洒落一地的是他无尽的叹息我发现学生在和老师再造想象诗人形象的时候,是真诚的,是凝重的,他们可以和老师、作者共鸣。三、悟感情摒弃标签印证,推崇润情无声对于作者感情的理解,无非是悲与喜。教师不讲,学生也能知道哪里是悲、哪里是喜。但是一定要知道诗人为什么悲、为什么喜,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只有在知人论世的支撑下才谈得上对作者感情的真正解读。知人论世每个老师都重视,但是怎样切入这些背景知识却大有技巧。可以在导入时讲,此方法的优点是学生入境快,但是有牵制学生的弊端。也可以在全部文本讲解完之后讲,优点是便于最后升华,但是有故意拔高之嫌。我认为知人论世应该自然切入,不拘泥于首尾两种方式。应该对要渗透的背景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找出必须要交代的,在合适的时段自然补充,将这些背景自然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在本诗教学中,我是这样思考的:成都的孩子上这节课时,是初中阶段第一次学杜甫的作品。因此,引入部分要介绍详细一些,但是他们没有一定量的杜甫作品做支撑,介绍杜甫生平与思想显得太突兀。所以我只截取杜甫当年投靠严武的一段经历导入,并且介绍了茅屋的来历,能帮助他们明白这首诗歌的写作原因即可。接着我讲第一节的时候设了一个问题:大风吹破茅屋,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诗人为何要歌之?歌我们以前也接触过,在古诗当中歌是一种诗歌体材放情长言、感慨淋漓。诗人为什么对于大风破屋有如此的感慨?这个问题呼应开课导入的背景知识,并且引领学生从诗人的具体处境理解他的焦急、痛惜与无奈。在欣赏第二节诗时,我抓住老字,让学生分析作者为什么说自己老。学生可以分析出这是作者心老的体现。于是我适时补入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让学生再造想象时能勾连诗人坎坷的人生际遇。这样想象才是厚重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一首诗的创作是偶然的,但它一定是诗人人生经历的必然。一个老字,可以让人想象诗人落魄憔悴之状,也道出了杜甫一生的辛酸。在欣赏第三节诗时,我请学生寻找杜甫无眠的原因,学生发现既有长夜沾湿的原因,也有丧乱的原因。我给学生补充了杜甫《无家别》中的几句诗,从一个侧面介绍丧乱,学生异口同声说:惨!由此让学生明白杜甫难眠不只因为自己处境困厄,更因为他为国家人民而悲哀。第四节诗讲完后,我请学生再想一些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补充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登岳阳楼》中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我引用这些诗歌的时候都标注了写作年代,用这些诗句和时间鲜明地告诉学生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思贯穿整个人生,所以,他不朽且伟大。结束全课时,我呼应开头杜甫来成都的背景,讲了杜甫离开成都之后的情况漂泊,死在船上,死因不明等。通过首尾呼应,让学生大体知道杜甫人生最后十一年的漂泊与凄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伟大。我感觉这些背景散落在赏析过程中,自然切入,比批量发售效果好得多。这样学生能一边感受诗歌,一边感悟诗人。读诗品人,品人悟道,融情细无声。四、减课件告别特色宣告,走向自然而然开始我准备了13张PPT,后来不断删减,最后加上布置作业一共是5张。一张是诵读脚本,三张是知人论世的相关内容。今天回顾我删减PPT的过程,就是我一步步走向自然的过程。以前我经常想:我要用哪张PPT展示我的哪一个特色,让大家鲜明地看到。现在我不再考虑用PPT来宣告我所谓的特色了。特色与形式就像人像雕塑的那只完美无缺的手,当人们津津乐道地欣赏这只手的时候,这尊雕像便失去了灵魂。我想我应该尊重诗歌教学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尊重最自然的理解赏析方法。我的诵读脚本其源头应该是古人读书时的批注,只不过加上了对朗读的设计而已。一切遵从了它应该遵从的,课标中所强调的自主性、创造性、针对性、差异性也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附:本课课件第一段诵读脚本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效,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整体处理:读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大风破屋,悲惨至极。要读出焦急、疼惜与无奈的感情。
细节处理:怒号和卷要重读,因为怒见人急,卷见屋惨。前两句声音高亢,读出风威;后三句高低起伏,读出茅草七零八落状。高低起伏,感慨淋漓。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节选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无家别》节选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755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757年)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768年)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去世前)
作业
必做作业:背诵并默写本诗。
菜单作业:(根据兴趣,选一项做即可)
朗读类:
下载贝多芬的《悲怆第四乐章》,伴乐诵读本诗,并录制下来留作纪念。
阅读类:下载《杜甫的社稷情怀》,认真阅读,并写批注,阅后存放到自己的语文资料夹里。
写作类:给杜甫草堂写一幅楹联,表达你对诗人的感情。
五、重诵读坚持一贯风格,再创自由境界教古诗文,我一贯是用诵读串课,用诵读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成长。这次也是一样,但有一些变革,我打破了《与朱元思书》中十读法的固定模式。在课堂上,既有老师示范、学生模仿,也有学生示范、学生模仿,还有学生互评、自己体验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让学生能以我心读我诗。这一课有两次全文诵读。本来设计的是我自己配乐朗读一遍,下课前学生再集体朗读一遍。按照初始的设计,我那一遍要很精彩,应该有热烈的掌声,展示老师风采,形成课堂高潮。但是当我在那细雨纷飞、阴冷惨淡的上午和成都的孩子一起在课堂上共情了半个多小时之后,看着孩子们目不转睛看着我的眼神,我不自觉地停下来,我完全忘记了这里曾经设计了个人秀的环节。我挥舞双臂激情邀请学生和我共读,学生立即跟入,我们的声音混在一起,互相感染,伴着贝多芬的《悲怆》,那一刻我感动至极。当然这里没有掌声,但是我心里也没有遗憾我终于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了!延伸讲解之后,下课铃响之前,我关掉麦克风,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完成了最后一次朗读。起初我用我的声音带动学生,最后学生用他们的声音引领我。这些环节事先都没有设计,比赛那天,我自己也在课堂上成长了,我终于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给了他们自由。当学生作为主体被尊重的时候,他们的潜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六、 自感动体验人我互换,走进诗人内心备课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我觉得自己有时候不自觉地沉浸在作者的人生里,不觉忧郁。刚开始,更多的是考虑教什么,怎么教,后来随着对诗人理解的深入,慢慢地自己好像变成了诗人。万般感慨之时,那些方法都不自觉地淡化了,好像就是想传达我的感受、我的感情;有太多的感情想要和学生倾诉。比赛那天,我很快忘记了自己的赛手角色。一段时间以来的大量准备化成一种强烈的感情,可以说我是带着对杜甫强烈的感情说每一句话的。我觉得只有真正走入诗人内心,才能自然倾吐对诗歌的理解。在课上我说了一句从来没准备过的话:同学们,让我们瘦下来。说完这句话,我自己很吃惊,学生们却自然地接受了我这句很感性的话。再次朗读时,更添了感动。下课之后,全场灯亮起来,我还没有走出那种沉郁的感情。授课之后,我写了一篇教后思《返璞归真寻真金》。返璞归真这个词的意思是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这次比赛,我学会了关注文本自身特点、关注教者自我体验、关注学生自由成长,一切化于自然,归于本质,摒弃了贴标签、套名词、冠理念。白居易曾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在教学中如果引领学生在玩味言、畅呼声、体会情、感悟义方面化于无痕,自然融合,返璞归真,也许可寻诗歌教学的真金。最后,一定要感谢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对我的帮助。感谢陈燕校长的信任,给了我这次参赛锻炼的机会;感谢夏满老师对情感解读的指导;感谢黄玉慧老师对诵读之法的提升;感谢姚守梅老师关于形象的分析;感谢禇群生老师建议我跳出比读套路的建议;感谢杨华老师关于细节的剖析感谢各位教研员一次次的指导,甚至对我板书文字的笔顺、板书词句的摆放位置都仔细纠正,甚至吃饭的时候还在思考我的课,告诉我用几个寒来串讲全诗。同时很感谢我校时任初中语文教研组长高慧娟老师的温暖陪伴和鼓励,甚至陪我在学校度过周末,甚至一直等到后半夜听到我比赛结束安全抵京的消息才放心睡觉。真的很感激,真情永不忘。
自省与成长2007年,我要参加主体教育视野下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的研究课展示,即求索杯课堂教学比赛,我打算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用自己当时最得意的比读法设计了这节课。但是这节课命途多舛,教研员听了六次试讲都没有认可。其中有一次,由当时的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陈燕老师带队,从初一到高三的六位教研员竟然全来到了我们学校,一起帮我磨课!作为一个已经33岁的老师,我觉得很不安,上一节课麻烦了这么多专家。而且当时我也有不解,不明白自己最得心应手的比读为什么不能上出最好的感觉。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突然走出了对比读的狂恋。那天我试讲完,我们年级的教研员褚群生老师表情依然不那么明朗。我很颓丧,送褚老师出学校。在出大门前,褚老师突然很认真地看了看我,说:为什么一定要比呢?难道不能直接从词句本身入手来品析吗?褚老师是我特别尊敬的老师,她从不轻易批评人,总是给别人真诚的表扬和巨大的鼓励。我想她思考这么久才说出的话,一定是在心里反复权衡过的。可是,如果不比,岂不是在教学策略上没有什么创新点了吗?直接品析词句,不是太传统了吗?出于对褚老师的尊重,我在第六次试讲时改为了传统的直接品析词句的教法,我突然发现如果直接品析,教学时间好像不容易被填满。因为很多对比的话被放弃之后,老师和学生都要有更强大的直接解读文本的能力。我在那节课上明显发现了自己理解的肤浅和语言的乏味!我也第一次发现我是靠策略掩盖了自己的不足。于是,我决定让策略回归,形式一定要为内容服务。我先是放弃了大量比读,让学生更自由地选择赏析方法;接着我放弃了自己全文展示性诵读,改为教学生设计诵读脚本,让学生展现风采;我放弃了精美绝伦、内容繁复的PPT,改为不得不留的寥寥几张在我不断放弃的时候,我发现我离阅读教学本真更近了,我离教学自信更近了。如果说《与朱元思书》是我文言文教学诵读、比读、疑读策略运用得最纯熟的一课,那么一年后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我放弃这些模式化策略的转折点。我也明白了李卫东老师当初评价我的《与朱元思书》一课时委婉的批评。当时李老师的点评题目是谁是课堂的主体,我想我在教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懂了。坦白地说,自己主动放弃主演,内心有一种酸楚的痛!但是一旦走出了对某几个固定策略的依靠和迷恋,我发现反而能想出更多的策略,更加自由自在。在第二个阶段的尾声,我常常想我到底要教学生什么。为了达成我的教学目标,仅靠课文本身是不是太单薄?课文有很多隐形的触角,伸向广阔的历史与现实。我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知道学习的内容不限于课本,丰富的资源都可以组接起来为我所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