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余英时先生在《怎样读中国书》中提到: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能为我们指点门径。读是编,可知余先生所言非虚。
|
關於作者: |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
內容試閱:
|
《朱子读书法》四卷,宋张洪、齐熙同编。本书辑集宋儒朱熹有关读书的言论,多取材于朱熹文集以及当时流传的各种朱子语録,由于编録于宋代,所见语録与今传《语类》之文,间有差异,因此也具有独特的版本价值。此书编者张洪字伯大,齐熙字充甫,皆江西鄱阳人。据张洪自序可知此书最初由朱子门人辅广所辑,宋咸淳中,张洪分教四明,熙适客游浙东,遂相与商确是书,而刻诸宁波学宫。朱子集宋代道学之大成,不仅在其生前已有极广泛的影响,其身后更是获得朝廷的推崇,成为后世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因此研习朱熹的著述,学习朱熹的治学方式也成为历代士子的必修功课。但是此书在宋元刊刻之后,即罕见传本。清代乾隆年间修纂《四库全书》之时,四库馆臣才又从《永乐大典》中将此书辑録出来,厘爲四卷,收入《四库全书》之中。但是此书仍然流传不广,至到晚清、民国时,此书才出现为数不多的几个刻本,有《知服斋丛书》本、八旗书院刻本、复性书院丛刊本(民国刻)等数种。本书整理即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知服斋丛书》本,部分文句还参考了朱熹的文集以及《语类》略事校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