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在远方和故乡--人生回顾》是自传体文稿,回 顾了作者曾抗生在中国六十多年社会变迁中的个人经 历,其中包括在北京大学求学工作、到湖北工作,以 及到浙江大学工作后所历经的种种人和事,其中不乏 对浙大发展有价值事件的记录和思考。书稿实而不华 ,文字顺畅,表述分寸恰当。
|
目錄:
|
第1章童年19391949年 1.1抗战逃难来到浙西 1.2光复回杭小学读书 第2章少年19491956年 2.1杭州解放平稳过渡 2.2省立杭州初级中学 2.3省立杭州高级中学 第3章青年北大燕园的十年1956.91966.11 3.1不能承受之重 3.2我的起步 3.3向全面发展迈进 3.3.1摩托车运动 3.3.2语言、小说、电影 3.3.3音乐与数学 3.3.4桥牌与数学 3.3.5学习摄影技术 3.4助教生涯1960.51962.9 3.5研究生的生活1962.91965.9 3.6参加农村四清运动和劳动锻炼 3.6.1在北京南口机车车辆厂劳动锻炼 3.6.2在北京平谷县凤落滩村搞村史家史 3.6.3在北京海淀区四季青公社当四清工作队员 3.7在北大参加文化大革命 3.7.1所谓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 3.7.2该不该派工作组成了文革路线正确与否的标志 3.7.3史无前例的革命大串联 第4章走向大社会,锦州与沙市19661982年 4.1四机部第二十八研究所 4.2锦县五七干校 4.3湖北沙市十二年 4.3.1沙市无线电元件一厂 4.3.2沙市无线电二厂 4.3.31976年的中国 4.3.41977年后缓慢而坚定地拨乱反正 4.3.5要求专业归队 4.3.6沙市计算机软件高工班与软件研究所 第5章中年到浙大1982.21990.5 5.1为进入浙江大学而奋斗 5.2成为浙大正式的成员 5.2.1教学为基础 5.2.2教改与创新,浙大混合班任教 5.2.3科研为主导 5.2.4纯兴趣出发的业余研究 5.3改变航向进入浙江大学管理层 5.3.1在研究生院任职 5.3.2考取出国留学 第6章在温哥华SFU做访问学者1990.5.271991.11.30 6.1来到温哥华,一切从认路开始 6.2西蒙弗雷泽大学SFU,Simon Fraser University 6.3异国风情 6.4日常生活与工作 6.5在温哥华细水长流的日子 6.6迎接1991年的到来 6.7考汽车驾照和加拿大的汽车文化 6.8个人收入税与加拿大报税体验 6.9大中来到温哥华 6.10搬家到温哥华东区 6.11按调整后的计划执行 6.12再见温哥华 第7章留学归来,回到浙大1991.121999.12 7.1进入成人教育学院 7.1.1主管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处 7.1.2成人教育学院的改组 7.1.3短期主持成教院工作 7.2主持浙大东方学院 7.2.1浙大东方学院的顶层设计 7.2.2东方学院的招生和运行机制 7.2.3东方学院的突发事件处理 7.2.4东方学院成了浙大驻余杭联络处 7.3出任浙大出版社总编辑 7.3.1政治和学术把关 7.3.2版权管理 7.3.3编校质量控制 7.3.4图书策划和审读 7.4参与北大杭州校友会的工作 第8章退休,退而未休2000一 8.1延聘浙大出版社总编一年 8.2BEA 20002000年美国国际图书博览会之行 8.2.1芝加哥 8.2.2纽约 8.2.3华盛顿一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D.C. 8.2.4拉斯维加斯 8.2.5洛杉矶 8.3自由自在地择业 8.3.1到浙大城市学院教书,去浙工大之江学院和宁波理工兼课 8.3.2又回到了教学管理岗位 8.3.3出任民办学院董事长2004.52007.4 8.3.4担任浙江树人出版奖评委的经历2004.62014.9 第9章桥牌和旅游 9.1打桥牌 9.1.1以牌会友,熟悉浙大 9.1.2切磋牌艺,走出浙大 9.1.3漫游长三角,现身全国老年桥牌赛 9.1.4陪中央领导打桥牌的二三事 9.2旅游 9.2.1顺便的旅游 9.2.2泰国、香港游 9.2.3海南游 9.2.4再游黄山和宏村 9.2.5九寨沟与黄龙之旅 9.3欧洲游 9.3.1荷兰阿姆斯特丹 9.3.2比利时布鲁塞尔 9.3.3法国巴黎 9.3.4瑞士因特拉肯德Interlaken 9.3.5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德Innsbruck 9.3.6意大利威尼斯英Veice,意Venezia 9.3.7意大利比萨斜塔意Torre di Pisa 9.3.8意大利佛罗伦萨英Florence,意Firenze 9.3.9意大利罗马 9.4俄罗斯之旅 9.4.1在莫斯科的一天 9.4.2俄罗斯圣彼得堡 9.4.3莫斯科周边的金环小镇 9.4.4游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附录 王选:回忆北大数学力学系的大学生活 曾抗生:人体特异功能与空间结构的探索 尾声:小记阔别35年后的沙市之行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父亲在丝绸业界的朋友还有一些是丝厂的企业家 沈九如、徐肇坤、王子强等。徐肇坤和王子强是徐匡 迪的父亲和母亲,徐匡迪比我高两届,我们是天长小 学与杭一中杭高的校友。大妹胜生与徐匡迪的妹妹 徐洁莲是小学同班同学。父亲和母亲也常常带着妹妹 们到他们家走动。
我想,解放后父亲当上杭州缫丝业公会总干事是 与这些朋友有关系的。
很遗憾,1958年民建杭州缫丝支部的裘良儒、沈 九如、徐肇坤裘、徐两位为1931年浙大蚕商系毕业 生等先后被错划为右派。而我父亲却避过了反右这一 劫,这体现了农家出身的他在紧要关头时农民式的精 明和机警。
浙西行署这个抗战期间建立的机构被撤销后,田 粮管理处当然也不复存在了。
据我所知,后来父亲任浙江省政府法制室主任, 这是在沈鸿烈任国民党浙江省政府的主席时期1946 年4月至1948年6月。查百度网得知,沈鸿烈1882 1969湖北天门人。留学日本海军兵校,1911年回国 ,成为张作霖、张学良的心腹,是东北海军的实际缔 造者。沈是国民党海军上将,曾任国民政府青岛市长 、山东省主席及浙江省主席等。父亲说,他不认识沈 鸿烈,也不是靠同乡关系去的。
这之后,父亲任浙江省建设厅主任秘书。时任建 设厅长的贡沛诚系留德学生,解放后担任民革中央团 结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民革顾问,镇江市政协委员。
父亲说,之前他不认识贡,是贡沛诚找的他。
查百度网得知,孙文主义同盟的主要负责人有许 闻天、邓昊明、陈惕庐、贡沛诚、贺耀祖等。陈仪于 1948年6月就任浙江省主席后,积极支持孙文主义 同盟在浙江的活动。他任命孙盟成员张贤哲为 省政府秘书长,贡沛诚为省建设厅厅长由此推测 ,父亲后来参加孙文主义同盟,并且受委派去上 海山阴路贺耀祖家联络,应该是与贡沛诚等有关。
解放初期,父亲曾出任过杭州《当代日报》的主 笔。《当代日报》即现《杭州日报》的前身。现在已 较少听到主笔这一称呼了,旧时是指报刊中负责 撰写社论或重要评论文章的人。父亲的文章写得好, 解放前有浙西一支笔的美称。他的记忆力极好, 在家中高兴时喜欢背诵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王勃 的《滕王阁序》等。他背诵时摇首吟咏自得其乐的样 子,我至今还记得。平时他喜爱看报,不时地加以点 评。让他遗憾的是,我们都年幼,无人与之共鸣。
主笔当了半年后,他突然辞职了。他对新社会的 新气象赞赏有加,从没有在我们面前发过什么牢骚。
但他是很敏感的人,可能在某些方面感觉到跟不上形 势,就急流勇退了。他喜欢读历史方面的书籍,吴晗 1948年写的《朱元璋传》当时我们家中就有,我在小 学时是作为故事书来读的。我家藏书不多,父亲把《 朱元璋传》买了回来,说明他对此书的兴趣。我猜测 ,他在反复读了《朱元璋传》后,对于出身农村下层 的朱元璋当了明朝开国皇帝后的心态和权术有所感悟 。然而,明史专家、曾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却因 写了历史剧《海瑞罢官》和《海瑞骂皇帝》等文章在 文化大革命初就受到自上而下的严厉批判,自杀 身亡了。
1957年大鸣大放时,父亲在杭州市工商联工作。
他说,有各种座谈会让他参加,不断有领导让他发言 ,要他提意见。他总是认真地听着,微笑着,始终不 发一言。后来要他发言的压力越来越大,他索性就办 了病退手续,那是1958年。他也确实有严重的胃溃疡 病,动了手术,割去了三分之二的胃。
一个人的能力有各种各样,总的说来,有两类能 力。
第一类是平常人们说的能力,即看得见的能 力。比如说,能说会道或是笔杆子;会画画和有一手 好书法;会唱歌并善于当主持人;会做生意有投资眼 光等等。
第二类是看不见的能力,这就是决定不做什么 的能力,也就是支配第一类能力的能力。明明他会 写文章,但是他不写;明明他有投资眼光,但是他不 去做生意。具有某种能力而毅然决定不去发挥它,这 是一种大智慧。这是很多能干的人所不具备的能力, 否则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为才所累的悲剧了。
当然,这也是一种痛苦的智慧,一种用理智来克 制冲动的智慧比如沈从文。
所谓没有能力的人,反而是天然地具有第二 类的能力。他们的人生平稳而安定,也是不少社会所 普遍需要的。
老天让不同的人群各有利弊和各有得失,也可算 是存在即合理的又一个例证。
P1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