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本书可用作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城市规划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及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
內容簡介: |
《空间规划》是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一年级规划设计专题一的研究成果汇集。清华大学校级精品课规划设计专题一:空间规划围绕国家城市和区域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难点等战略性议题,选择典型城市和地区200km2左右的区域作为教学对象,通过课堂讲授、实地调研、专题研究、空间规划、专家评审等相结合的方式,在强化肩负国家重大战略使命的意识、拓展国际视野、延展跨学科综合素质、提升多元方法运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空间规划研究分析的专业训练,促进专业拔尖人才的成长。本书选取20102014年部分成果,力求为读者呈现空间规划的创新思路,体现研究性、科学性、战略性的特点,为规划学生的专业培养提供素材和资料。 本书是一个记录册,以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为视角,对我国近十年来城市规划、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进行了侧面展示,读者可以从中了解这一时期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大城市地区经历的城乡统筹、新区拓展、存量用地改造、产业创新、文化保护等种种空间发展的阵痛和规划理念的变化;本书是一个案例库,结合研究课题和对象,设置了多个专栏,展现了国内外有关城市解决类似问题所采取的战略、政策、措施,供读者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参考;本书还是一个工具箱,展示了研究生们在空间规划训练中探索的研究方法、愿景展望等,初步形成了空间规划的基本工作路径,便于读者在规划实践中继续深化发展。 本书适用于有规划研究及其相关学科专业基础和设计能力的研究生或本科高年级学生,可提高其思辨能力、研究能力、空间设计能力,增强其对城市发展的全局性认识,培养其形成自我独立思考的习惯。
|
關於作者: |
吴维佳,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城乡规划学系系主任,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空间规划负责人,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城市规划理事会常务理事。
|
目錄:
|
目.录
序言01(吴唯佳)III序言02(于涛方)IX序言03(武廷海)XIII序言04(赵.亮)XVII1.首都功能提升下的北京新城发展转型之一:昌平11.1.概况21.2.现状问题判断41.3.发展资源61.4.空间规划方案121.5.面向前景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272.首都功能提升下的北京新城发展转型之二:房山412.1.地区概况422.2.现状认识432.3.发展趋势522.4.规划方案552.5.结语723.东南亚桥头堡与昆明机场新城的发展战略:长水航空城793.1.基本概况与现状803.2.新机场地区空间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833.3.空间规划方案933.4.结语1084.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上海沿海地区发展战略选择:上海浦东1174.1.沿海地区现状认识1184.2.区域问题与机遇1244.3.空间规划1404.4.结语1535.新型城镇化下的再崛起,存量用地更新的广州发展新路径之一:.两江地区1615.1.区域概况1625.2.区域研究与趋势判断1695.3.空间规划1785.4.结语1896.新型城镇化下的再崛起,存量用地更新的广州发展新路径之二:.白云地区1976.1.区域概况1986.2.基本判断2016.3.空间组织2096.4.结语2307.京津冀协同的北京外围地区发展战略之一:河北雄霸安地区2357.1.霸州市、雄县、文安县概况2367.2.基本判断2377.3.空间规划2487.4.结语2698.京津冀协同的北京外围地区发展战略之二:天津蓟县地区2878.1.蓟县概况2888.2.坐拥山水,是经济发展的掣肘,还是未来可持续的宝藏?2888.3.生态和文化导向下的空间规划情景3058.4.结语323致谢334
|
內容試閱:
|
序言 01
新形势,新使命:空间规划设计专题的教学目标与研究生专业教学体系的衔接
.. 在我国城乡发展的巨大转型过程中,如何适应规划变革和实际建设需要,培养学科拔尖人才,是城乡规划教学改革的一项艰巨挑战。.. 改革开放后,研究生学位制度逐渐得到推广。作为城乡规划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规划设计课受到有关高校的广泛关注。早期的规划设计课,多与教师的科研和规划设计任务密切结合。研究生们在教师的规划设计项目中摸爬滚打,学习理论方法,认识规划,积累实践经验。..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培养引进市场机制,实行收费教育,对以教师科研和横向项目为平台的规划设计课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主要表现如下:教师项目来源不一,并不是所有教师项目都适合于研究生教学,有些科研或横向项目与规划设计课教学目标不一致;项目难度不一,不易控制教学进度、深度和培养质量。研究生培养实行收费,教学采用横向项目,也易于造成研究生设计课为教师科研、横向项目服务的印象,引发不满。加之多年的规划实践,使得我国城乡规划设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对学校的规划设计训练要求也越来越高,合适的教学选题成为难点。真题真做,受时间限制,无法完成最终成果。假题假做,难以获得必要的甲方支持,也就不能对现场进行调研。..特别是2010年新设专业硕士学位。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比,专业型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时间被大幅缩短,三年改为两年。研究生第一学年的专业教学成为硕士研究培养的关键时间段。清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经过多年的研究生教学改革实验和反复研究讨论,决定对设计课进行改革,实行studio制,称为规划设计专题,即大班上课,统一选题,集中教学。第一学年规划设计课分为两个专题,秋季为空间规划设计专题,春季为整体城市设计专题。本作业集展现的是空间规划设计专题的教学成果。..从近几年的规划设计专题课的教学实践看来,空间规划设计专题教学取得了研究生的普遍好评和显著成就,完成了多个创新型规划设计课选题,其中有地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对区域发展的整体影响,以及存量用地调整对城市制定地区的开发建设管理的影响等。空间规划设计专题的选题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国内多个重点地区和城市,通过与选题密切相关的实际调研和规划制定等工作,研究生们既掌握了规划设计的技术路径和方法,增长了规划设计必须掌握的战略理念,锻炼了规划设计能力,也对国情和地方城市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本研究生研究成果的起始,下面对本教学过程相关的几个教学问题和与研究生专业教学体系的联系等进行简单讨论。..一、对空间规划教学重点的认识..1.对空间规划的认识..我国历来比较注重物质性规划。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政府掌握了更多的空间发展资源。多年来,作为国家发展总体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发展战略一直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对外开放沿海重点发展战略等。近年来的国家新区政策,高铁建设等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等,也在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化和一系列分权改革措施的实施,多元化的市场主体逐步得到培育。同时,地方政府权力的崛起,成为地方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的实际管理者。加之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和区域竞争意识盛行,使得区域发展的协调问题越来越突出,如区域差异和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等。..为应对区域不协调发展产生的负面效应,以赶上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化的趋势,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国家发改委对多年沿用的五年计划进行改革。在空间方面,引入了主体功能区等手段,弥补缺失的区域空间规划政策,期望促进国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指标方面,五年计划明确列出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是指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去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加强政府监管的责任指标,主要对公共服务和公共利益方面进行具体约束。..近年来,政府职能部门的规划不协调问题逐渐突出。其中,如住建部的城乡规划,国土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发改委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衔接等,都涉及空间布局,相互之间不交圈,引起中央有关机构的重视,呼吁一张蓝图干到底。为此,有关部门联合发改委、国土部、住建部等开展不同部门主导下的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其中,厦门、海南等地的多规合一实验,试图针对空间规划编制的无序状况,研究建立适合国情的国家空间规划体系,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1997年《欧洲空间发展展望》European Spati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ESDP出台,空间规划Spatial Planning的做法,在欧洲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欧盟空间规划的目标是空间融合和政策协调,包括不同空间尺度、跨越部门和区域的政策整合,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以及地区之间竞争力的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空间发展秩序安排方面仍有显著差距;无论是国家和区域开发或是城镇群布局,都存在人和自然、生产和生活活动、城市与乡村空间之间不尽协调的问题。通常认为,长期缺乏空间布局规划是造成我国空间发展无序的重要原因。我国幅员辽阔,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严峻,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保护不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因此空间有序发展就更为重要和紧迫。..一般来说,空间规划可以理解为对区域发展中人口、资源和经济活动等的空间布局和秩序安排,以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近年来,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和空间规划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对未来区域空间格局的正确判断,对长远目标和实施途径的合理设计等社会需求,给空间规划的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对空间规划教学重点的认识..研究生规划设计课以空间规划为选题,可以在本科阶段的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训练基础上,利用已经掌握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相关知识,对研究地区和研究对象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多方面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提高对空间发展规律的综合分析、归纳概括能力;针对空间秩序组织和布局安排,培养不同空间利用主体需求的利益平衡能力,以及立足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的战略制定能力。通过空间规划训练,还可以学习掌握为空间规划科学决策提供判断依据的经济、社会发展分析技术,环境、生态保护分析技术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技术战略决策知识。..空间规划涉及城乡开发建设管理必需的空间开发秩序、组织规律和知识。空间规划除了研究空间秩序组织的现状以及发展远景,还包括空间规划的体系和制度保障。作为教学需要,规划设计课的空间规划主要对区域发展的空间秩序和组织开展教学。空间规划体系和保障仅仅作为空间规划的外部条件引进教学。空间规划的理论以多学科为基础,包括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乡社会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土木建筑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于有关空间规划的理论,课程主要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深化讨论研习,有关基本知识储备依靠相关课程进行衔接。..当今学科发展的前沿都立足于跨学科合作的重大发展理念更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范式、社会文化转型的组织机制等。世界、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社会转型需求以及重大战略和项目的应用实践,推动了与空间规划有关的学科发展和进步。空间规划的教学,希望结合当今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和有关学科的发展,培养研究生掌握前沿学科发展进展的综合和创新能力。..二、空间规划的教学理念和内容..在申请清华大学精品课程时,空间规划教学团队提出空间规划设计专题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拥有快速大规模城市化的试验田(全国范围)的优势,任课教师参与国家的重要科研项目,具有强烈的国家战略使命感和责任感。..第二,拥有研究方向明确分工的教学团队(城市规划与设计、区域规划、城市地理、城市文化历史、城市生态学、城市交通)。.. 第三,有长期积累的、力量雄厚的科学共同体(高校-政府-研究机构-企业)的教学资源。国际上与剑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等,在国内与有关高校(同济大学、北京大学等)及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等政府和管理部门长期开展教学和科研合作。..第四,有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指导(建筑、城市规划、园林三位一体理论体系;包括生成整体论和还原论的哲学指导)。..结合这些优势,教学团队提出,空间规划设计课的教学目标是探索培养城乡规划拔尖人才模式,寻找在规划设计课训练方面所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通过课程教学,培养研究生解决空间规划问题的科学探索能力,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学科综合潜质,参与空间规划研究、制订所需的国家和地方发展重大战略的专业意识,以及对空间规划战略进行学术提升研究应具有的拓展先进学术理念的国际视野。..针对这些教学目标,每年的空间规划设计专题都对课程选题进行了充分和仔细研究,争取能够紧贴国家和学科发展的前沿。..空间规划设计专题的教学进程,采取两阶段法,前八周为现场调研和专题研究,后八周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空间布局规划。其中,专题研究既要求完成空间规划需要的基础性前置研究,也要求对空间发展的某个专项领域,包括经济、社会、人口、产业转型、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支撑等发展条件、发展规律和前景趋势进行分析,提出空间秩序组织面临的专业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建议。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空间布局规划,侧重各个专项研究的综合整理,对空间发展的秩序组织进行整体分析,区域比较,发现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凝聚战略愿景。..三、空间规划设计专题与研究生专业教学体系的联系..清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教育采取4 2的本、硕贯通培养体系。受制于教学资源组织的限制,空间规划设计专题的时间安排早于整体城市设计专题,作为硕士阶段第一个规划设计专题,前与四年级小城镇总体规划设计课和六校联合毕设相衔接,后与硕士阶段的第二个规划设计专题整体城市设计相连通。..在教学上,前置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已经使学生积累了制订总体规划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方法;六校联合毕设的训练,为学生提供了针对特定地区城市问题的综合分析和一揽子城市设计解决方案的训练环境。后接的整体城市设计,得益于空间规划设计专题的战略研究和空间布局训练,任务地区与城市其他地区的空间联系和跨学科跨部门协作的基本概念容易得到树立,整体城市设计需要的区域问题分析和空间战略把握得到先期训练。..近几年的空间规划专题训练,为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规划设计院,参与设计院有关项目的专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工作基础。近年来的城市设计热闹非凡,调查发现,部分研究生毕业后进入规划院工作,能够很快应对诸如整体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策划,城市战略研究等开放性规划工作。课程完成的有关的设计专题成果,得到相关部门的好评。..综观空间规划设计专题的教学实验和教学成果,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初步成果,整合城乡规划教学体系初见成效。(1)理顺本、硕城市规划设计课体系,初步形成了适合国情、具有清华特色的城市规划与设计课教学框架和内容;(2)探索培养拔尖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方法,发展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视野(相关国际案例和理论前沿学习与分析)和地方问题(地方有关部门的深入合作,相关专家的邀请)相结合的空间规划训练方法,提升了学生的自主选题能力以及独立调研和研究能力;(3)成功探索了人居科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的综合训练路径。通过有重点地选择全国典型地区,积极参与到国家战略研究的相关环节,以实际课题为基础,学习、研究城市规划与设计方法、技术路线;提升了研究生独立解决城市规划与设计问题的能力。清华大学研究生设计专题是目前国内唯一研究生研究学习空间规划与整体设计的大型城乡规划课程。..结束本文时,想起吴良镛先生在《城乡规划》(第2版)所写的追忆中对城乡规划的发展历程所做的总结,谈到几十年的城乡规划,他说:几十年经历反映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政治纲领,规划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要有城乡规划的学术思想,但学术思想在不同时代要有相应发展;要有理想,但不是空想。空间规划设计专题要教给学生的,根本说来,恐不会超过于此。吴唯佳2016年10月于清华园
空间规划 SPATIAL PLANNING
1.首都功能提升下的北京新城发展转型之一:昌平
1
XX
昌平
1.首都功能提升下的北京新城发展转型之一:昌平
随着北京首都功能演进和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北京周边的半城市化地区面临着当前的发展和未来城市功能提升的问题。其中,昌平和房山的选题具有探索未来发展路径的意义。昌平山前的科技创新发展已是战略共识。昌平具有北中轴的节点地位和生态文化方面的资源优势。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有序引导城乡建设,实现发展创新的战略目标,并对首都功能提升与空间拓展作出积极回应是制定昌平发展战略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聚焦昌平,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包括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要求昌平以世界一流的标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区域城乡规划建设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切实与首都的发展定位和建设要求相匹配、相适应。2014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到昌平调研指导工作,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把握好昌平的区域定位,着力在构建以高、精、尖为特征的经济结构上下功夫,在打造配套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上下功夫,在打造生态良好、和谐宜居的区域环境上下功夫,努力把昌平建成国际一流的科教新区。此外,昌平是首都西部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承接产业转移和人口疏散的重要区域,是首都功能外溢的前沿地带。如何对新的发展要求和发展理念给予回应,同时提出解决地区面临的区域经济结构落后、资源环境瓶颈突出以及社会服务体系缺乏的战略决策,是本规划课题的研究意义。
2010
01.北京昌平地区 CHANGPING
1.1.概况昌平山前地区,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北延长线上,距天安门广场约30km。北靠燕山山脉,东接首都机场,西邻太行山。昌平山前地区具体包括沙河、百善、小汤山、北七家、回龙观及东小口六镇及其所辖的92个村,地理范围大致在京藏高速和大广高速所夹的扇形区域内(图1-1)。昌平山前区共有户籍人口18.2万人,其中包括回龙观镇0.7万人;东小口镇2.2万人;北七家镇3万人;小汤山镇4.5万人;白山镇1.8万人;沙河镇6万人。现状村庄建设用地共有3728hm2。区内目前已经形成两横五纵的交通格局:两横为六环路、七北路;五纵指温南路、八达岭高速、京包高速、立汤路和京承高速(图1-2)。区内次要道路不成系统,断头路较多。经过本区的轨道交通有十三号线、五号线、昌平支线以及八号线北延,总长度31.3km。昌平山前区临近海淀区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科技教育中心,以高新技术作为产业重点。目前区内未来科技城、北京科技商务区(Technological Business District, TBD)已吸引并聚集了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投资项目,其中以10亿元以上规模企业为主。同时,高端创新资源向昌平山前区聚集,形成以沙河高教园为核心的100多家科研机构、43所大专院校、6个大学科技园和近2万名科技人员。昌平山前地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上曾承担着皇帝祭祖和游猎的职能,兼有平民游玩作乐的作用。昌平区内拥有居庸关长城、明十三陵等重要的文化景观,3处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文保单位,5个市级文保单位和58个区县级文保单位。昌平新城作为北京11个新城之一,是西部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昌平定位为城市发展新区,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功能,并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根据《昌平区新城规划(20052020年)》,其未来发展重点在八达岭走廊,产业的发展定位为基于科教研发功能,发展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旅游服务业。城镇空间格局上形成一带-两轴-多点的结构:一带为山区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带;两轴依托区内两条主要的交通干路,形成京昌高速公路综合产业轴和立汤路度假休闲轴;多点是多个产、学、研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图1-3)。1.2.现状问题判断1.2.1.建设用地沿交通干线开发蔓延明显20052012年,昌平区的建设用地总体上增长迅速,其中城镇建设用地增长30.99km2,村庄建设用地增长23.72km2(表1-1)。城市建设用地与乡村建设用地增长相互脱节,建设用地分布趋向分散化。从空间分布来看,昌平区的建设用地开发沿交通干线蔓延的现象严重,体现出沿高速公路、轨道交通、轨道站点三种导向(图1-4)。产业用地和生活用地多沿京藏高速(原八达岭高速)密集分布,并沿七北路和温榆河之间向东拓展,现已形成沿京藏公路分布的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沿大广高速分布的生命科学院以及沿七北路分布的小汤山工业园等。从居住用地开发来看,普通商品房主要依托区域性道路和交通站点,形成了回龙观和天通苑两个大型居住区。分析未来趋势,一方面,轨道十三号线周边的居住空间逐渐趋于饱和,新发展将指向温榆河沿岸以及温榆河与六环路之间的区域;另一方面,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景观条件(如温榆河、沙河水库)将成为吸引居住用地开发的外部条件。1.2.2.城中村普遍存在,整治任务繁重昌平山前区目前存在大量无序蔓延的城中村,大部分已经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范畴,但从土地属性来看,多调整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几乎不存在农业用地。村庄的经济形式主要是依靠出租房屋获取收入的瓦片经济,因此聚集大量外籍人口,职业构成复杂,流动人口比例高。昌平山前普遍存在城中村的原因如下:一方面在于农村城市化进程与土地流转导致大量农民失业,难以依靠农业维持生计;而另一方面,大量通勤人口被该地区低廉的房价和便利交通吸引。因此,该地的瓦片经济具有广阔市场,靠此维持生计的城中村便像城市的补丁一样分布在城郊边缘地带。大量城中村不仅对城乡风貌产生负面影响,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社会安全隐患。由于人口构成复杂,流动人口多,且大多文化素质偏低,城中村的社会治安问题一直较为严重。此外,村中违搭乱建问题突出,消防安全设施匮乏,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居住安全。在对昌平山前几个主要城中村进行考察后发现,城中村的整治任务繁重,不仅在于量大面广,也源于不同村庄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尽相同,极其复杂,比如土地级差高、用地功能不明确、资金流转困难、农民基本保障难以维持等。1.2.3.半城市化地区居住人口构成复杂且差异性大昌平山前的居住人口构成复杂,主要包括本地拆迁安置人口和外来迁入人口。拆迁安置人口是在拆迁过程中予以安置的城镇化人口,外来迁入人口包括由郊区化蔓延带来的中心城通勤人口和在当地产业带动下的就业人口。昌平山前同时面临人口收入差异性大的问题。中心城通勤人口有主动郊区化和被动郊区化两类。前者经济基础良好,希望寻求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主要选择的是别墅和高档商品房,对相应的配套设施要求也较高;而后者在中心城工作,但迫于中心城的高房价而不得不在郊区寻求低廉住房,他们主要选择的是一般商品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对配套设施的要求也一般,但十分依赖昌平与中心城之间的交通联系。此外,昌平山前还包括大量失业的农业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对居住环境要求也很低。1.2.4.与中心城区的通勤需求量大、负荷过重根据《北京市第三次交通调查》显示,无论是从出行目的还是出行方式的角度,昌平区与北京其他郊区县相比,与中心城之间的交通通勤量都是最大的,体现了较强的通勤需求(图1-5)。此外,通过对八达岭高速、京承高速各交叉路口的拥堵状况进行分析和打分,发现早7:0010:00,晚18:0021:00是普遍的拥堵高峰期,体现了交通潮汐现象。昌平山前的现状交通面临着负荷过重的压力,具体表现如下:①职住不平衡引起的交通潮汐现象严重;②八达岭高速承担了过度的日常通勤;③立汤路难以承载巨大的南北向交通出勤;④东西向道路对外联络差,部分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通过对现状道路系统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普遍存在私家车和公交通勤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更进一步加剧了八达岭高速及回龙观附近的拥堵。1.3.发展资源1.3.1.内部优势资源昌平山前是北京南北中轴线北延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空间节点,且具有优质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重塑当地的历史文化,再创山前的生态文化,是构建昌平空间特色的重要环节。1.北中轴的重要节点北京的南北中轴历史悠久,不断拓展。1276年,元大都建成,中轴线由北发端;1750年,永定门建成,中轴线南延至此;1910年,南苑机场建成,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京郊重要的空军机场,中轴线至南苑的道路被打通;新中国成立后至1970年末,国家努力打造长安街东西轴,南北中轴线失去核心地位,逐渐衰败;1980年以后,中轴线开始拥有保护性的规划指导,朝阳林业局开始规划设计并筹建了元大都北遗址公园;1990年,我国举办亚运会,中轴线向北伸展;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再次给中轴线向北延伸提供契机。随着中轴线南北向不断拓展,其意义和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图1-6)。通过探寻中轴历史不难发现,其对北京城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北京城的中心轴和精神御道,具有特殊的文化历史内涵;同时,它也是建筑和城市艺术的轴线,布置有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和开敞空间;中轴线也是北京城市发展演变的重要线索和空间廊道,在全城中处于核心地位。2.历史文化精华区昌平山前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图1-7)。昌平于明代设州,筑居庸关城、永安城和巩华城,素有京师之枕甲视诸州的美誉,历史上曾有虎峪辉金、居庸霁雪、银山铁壁等燕平八景,与周边区县相比,文保单位数量较多(图1-8)。昌平文化具有浓厚的皇家特色。从明朝以来,昌平就具有北护皇陵,南卫京师的战略地位,是皇家祭陵人力、物力的主要供应基地;回龙观是京陵御路适中之地,最初观宇的建造便是为了解决皇家来往人员休息、用水等需求;沙河作为古运河北端,是京城通往塞外的必经之地,是皇帝巡狩、祭祀的驻扎地,也是边塞的经贸重镇;巩华城最初建于明嘉靖年间,明代帝后死后要首先移灵至此,再下葬至十三陵,此地成为皇帝祭祖的停留地,后又逐渐发展成为京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小汤山一直以温泉闻名遐迩,建有康熙、乾隆行宫,作为皇帝去留都(沈阳)或热河(承德)勤政、避暑的驻留地;昌平的松园村,是明代的御用苗圃,至今还居住着较多回民,并保留一座清真寺。昌平山前还是古代两条皇家活动线路的必经之地:其一是自皇城起,过小汤山前往承德的游憩路线;其二是自皇城起,过巩华城去十三陵的祭祖路线。可见,昌平的历史文化与皇家紧密联系,是皇城功能的延伸,是皇家活动的过渡区(图1-9)。3.上风上水的生态重地昌平山前是北京上风上水的生态重地,具有良好的自然、绿地景观优势。它是北京北郊森林公园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六环路绿化走廊、二绿隔楔形绿化走廊和温榆河绿化走廊,在绿地系统综合规划、风景名胜区、经济林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内容。横穿昌平的温榆河不仅是北京生态湿地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绿地系统东西向联系的纽带(图1-10)。 昌平的生态文化景观资源相当丰富,拥有包括乡村、城市、风景区等在内的物质文化景观以及包括民俗文化的非物质文化景观(表1-2)。昌平的温泉资源在北京市也很突出,与之相关的配套服务及民俗旅游业十分发达。1.3.2.昌平山前作为科技创新重地对外部资源的吸引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升至国家战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前身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99年,国家在原有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成立了包括海淀园、昌平园、大兴-亦庄园、朝阳园、丰台园在内的中关村科技园区。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至此,包括昌平山前在内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升至国家战略(图1-11)。十二五期间国家又继续提出重点建设两城两带(图1-12),其中,北部带指包括中关村科学城、昌平未来科技城等由海淀北部、昌平南部和顺义部分地区构成的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带,其整合了未来科技城、三一光电园、生命科学园、永丰产业基地等创新要素,在西起海淀山后、东至京承高速的区域形成以研发、创意、金融服务为特色的高端产业带。中关村海淀园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淀山后和昌平山前,并已经在北清路两侧形成了产业基地与研发中心聚集区。
昌平区
百善
小汤山
沙河
北七家
回龙观
东小口
规划范围
研究范围
图1-1.昌平山前区区位示意图
京包高速
八达岭高速
六环路
高速公路
轨道交通
图1-2.昌平区高速公路现状
图1-3.昌平十二五规划产业发展格局(20112015)
表1-1.昌平建设用地情况km220052012增量增长率%城镇建设用地66.5497.5330.9946.6村庄建设用地120.58144.3023.7219.7其他建设用地84.75100.6915.9418.8合计271.87342.5270.6526
图例
规划范围内新增用地
规划范围外新增用地
图1-4.20052012年新增建设用地空间分布
交通OD现状调研与分析2全日不同的出行方式OD分布
交通OD现状调研与分析1全日不同的出行方式OD分布
图1-5.交通OD现状(图片来源:《北京市第六次交通调查》)
地下文物埋藏区
图例
国家级文保单位
市级文保单位
区级文保单位
图1-7.昌平文物保护单位分布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1-8.北京郊县文物保护单位地点分布
京顺新城发展轴(望京新城-顺义空港工业城-密云卫星城)
京昌科技发展轴(中关村-上地-永丰-昌平)
京北历史发展轴(亚运村-北苑-小汤山)
京通新城发展轴(定福庄-通州新城)
京津产业发展轴(亦庄-廊坊-天津)
图1-6.北京中轴线历史脉络
图1-9.京北历史文化发展轴
(a)《北京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郊野公园规划
(b)《北京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生态廊道规划
(c)《北京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图1-10.昌平山前区绿地定位
表1-2.昌平文化景观资源物质文化景观乡村景观农田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居庸关长城、明十三陵银山塔林、敕赐和平寺、延寿寺、佛岩寺巩华城城市景观水库景观十三陵水库、桃峪口水库、沙河水库温泉景观天龙源温泉、凤山温泉、九华山庄、温都水城工业景观沙河工业园、小汤山工业园、康德工业园、绿创环保工业园、埝头工业区产业园景观中关村产业园、生命科学院、沙河高教园、中科院产业基地、国际信息园风景区景观森林公园蟒山森林公园、双龙山森林公园、大杨山森林公园自然风景区翠华山自然风景区、白羊沟自然风景区、白虎洞自然风景区、天龙潭风景区、沟崖自然风景区、天池风景区、菩萨庵风景区非物质文化景观民俗习惯吕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国家级)、漆园村龙鼓、涧头村高跷(市级)文艺活动正月十五民间花会表演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时期19801988
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阶段19881999
中关村科技园一区五园阶段19992001
中关村科技园一区七园阶段20012006
中关村科技园一区十园阶段20062009
图1-11.海淀园及昌平山前科技园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