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哈佛大学任教30余年的哈佛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在2006年出版了《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该书引发了教育界高度关注。刘易斯从其在哈佛的亲身经历出发,剖析了哈佛大学教育理念的嬗变及其对教育宗旨的渐弃,指出哈佛大学在追求卓越中,丢失了大学最为宝贵的东西灵魂。哈佛丢失了灵魂,这一惊世之语,一时被视为对全球大学教育改革的否定。经过800多年的发展,大学已走出象牙塔,从社会的边缘机构演变为轴心机构,成为人类社会的动力站。那么,为什么走出象牙塔的大学会丢失自己的灵魂?这需要我们从象牙塔说起。
象牙塔一词是19世纪法国作家圣伯夫提出的,其原意是批评同时代消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尼脱离现实生活、为艺术而艺术的超然态度。后来人们借用象牙塔一词比喻大学,虽然有对大学远离尘嚣、保持清高与神秘的批判之意,但包含更多的是对大学与社会保持距离的褒扬,意味着大学是摆脱外界束缚、放弃眼前利益、保护师生探索真理的一个场所,是承继和传播人类世代相传的知识和文化并让大学人为学术而学术、为学问而学问的一方净土。今天的象牙塔乃指大学校园,象牙塔精神已成为大学精神的代名词。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诠释和理解象牙塔精神呢?
从字面上看,塔具有内敛性和神秘性的文化内涵,而象牙则象征着洁白、高贵、神圣、坚韧等品性,象牙塔寓意纯洁典雅、高贵神圣。作为一种象征,它提醒人们,大学是探求高深学问、追求真理、关注人类命运的场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失去这一内涵,大学将失去存在的意义。按照19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的观点:大学教育旨在提高社会的益智风气,旨在修养大众身心,旨在提炼民族品位,旨在为公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旨在为公众的渴望提供固定的目标,旨在充实并约束时代的思潮,旨在便利政治权利的运用和净化私人生活中的种种交往。[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大学要完成上述目标,就需要有象牙塔精神做支撑。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指出:古时大学或书院大约都好建造于深山白云之乡,以期远离尘俗,即使坐落在大都名城,亦是高门危墙,自成天地。牛津、剑桥的一个个书院,其门墙之内外,有如两个世界。昔时确系以高门危墙象征灵俗两界之隔。中古时候,大学有所谓学袍gown市镇town之争,学袍者象征学府,市镇者指社会之权力。大学与社会似乎始终存在着一定距离。而大学亦给人一种崖岸自高,遗世独立的感觉。但到了现代,教育在民主化、平民化与社会化的意理冲激与压力下,大学的象牙塔形象已成为批评讥讽的对象,大学的大门已经不能不向大社会敞开,大学已被迫或自动地对社会提供实用而逼切的知识,以作为其存在之合法性的基础。自二次大战之后,大学与社会的结合更进一步。至于在综集大学的理念下,大学与社会已结成一片,大学不再是一独立的学人之社会,而成为大社会知识工业的神经中枢。今日,大学之最流行的形象不是象牙塔,而是服务站了。金耀基:《大学之理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223页。可见,象牙塔标志着大学校园与世俗社会之间存在着一道防火墙,象牙塔固守着大学校园中不受外界喧嚣侵扰的那份宁静,象牙塔精神就是一种宁静致远的大学精神。当然,今天我们强调象牙塔精神,并不意味着要让大学与社会截然对立,或者老死不相往来。大学是一种社会性显著的组织,不可能不与社会发生交集。象牙塔不意味着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表示大学在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时,能不被社会上各种利益群体所羁绊。现代西方大学走出象牙塔,并非是对象牙塔精神的简单否定,也并不意味着告别象牙塔,放弃象牙塔。相反,象牙塔精神依然是大学的核心和灵魂。象牙塔精神使得大学不受功利性趋向的牵引,不在常态中沉沦,而能执著追求大学之为大学的内在意义与价值;使得大学在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浪潮中不是有求必应,而是要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坚守自身作为学术组织和精神高地的遗传特征与内在逻辑。袁广林:《从象牙塔、服务站到灯塔隐喻视野下的大学理念》,《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经济市场化、价值多元化、行为功利化的时代,从世界范围看,大学最流行的形象不是象牙塔,而是服务站。社会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政府部门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大学不知不觉地被社会化、政治化和市场化了,不少大学不仅主动地过度迎合市场之需,而且奉行彻底的实用主义行为准则,只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在商业化中迷失方向,成为市场的俘虏,最终导致象牙塔精神的消解乃至沦丧。在此情形下,大学已非一独立研究学问之地,而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工厂,大学与社会之间能保持清静、独立思维的距离消失了。对高度融入社会、急功近利日趋显著的中国大学而言,如何守护大学的象牙塔精神,已成当务之急。
市场化、功利化的危机呼唤有品位的大学。在市场化、功利化的狂潮之下,象牙塔里的人们逐渐失去了昔日的清高和品位,有学者如此描述大学人追名逐利的乱象:为了晋升、毕业等现实利益和物质利益,在一小部分大学教师和学生们中间,诸如抄袭、剽窃等灰色学术和改写、炒剩饭等学术垃圾时有存在,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概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赤裸裸的金钱气息。他们虽身在象牙塔,但心早已奔向了名利场。元龙:《象牙塔精神不能丢》,《光明日报》2014年11月30日。那么,今日之大学当如何应对市场化、功利化危机?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大学是致力于寻求真理的共同体。[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邱立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20世纪初,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指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大学以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培养健全之人格的大学生。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载《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10211页。无论是追求真理还是培养人才,抑或是引领社会,大学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化组织而非挣钱机构。大学文化是大学内在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大学的个性和品格,并成为大学的标识。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大学文化不仅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通过文化传承创新深刻影响和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甚至决定着中国大学之舟能否在市场化洪流中扬帆远航,走向世界。
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呼唤有灵魂的大学。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面临最大的冲击当属全球化浪潮。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教育也日渐走向全球化。在教育全球化的态势下,如果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落后,没有世界水平的大学,即使国家规模再大,在世界分工体系中也只能永远充当小配角,在科技发明、文化创造等方面也只能步人后尘、拾人牙慧,充当大脑国家的手脚。金耀基教授曾说:在一定意义上,大学之发展是国力的一个指标,因为大学不只是高质素劳动力的来源,也是产生知识最主要的地方。据统计,诺贝尔奖成果中有70%是在一流大学做出的,世界上对国计民生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也有70%是在一流大学做出的。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我不知道这是根据什么来说的,我只想说,如果中国人的地区没有五十到一百间一流的大学,那么,这个说法最多是良好愿望的一种自我陶醉。金耀基:《大学之理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1页。近年来,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公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等话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应试教育体制的弊端、不断流向国外的高考生源和人数快速递增的留学大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乏和综合素质的不足、高校的学术腐败等,不断遭到人们的质疑和批评。广大民众对教育的高期望值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乏力的现实形成了较大的反差。那么,如何让中国高等教育走出迷雾和困境?如何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大学?首务是为大学构筑强健而纯洁的灵魂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王冀生认为,当今时代强烈呼唤大学创新,追求一流,追求卓越,而真正的一流和卓越从来都蕴涵着深厚而独特的哲学思想,这个深厚而独特的哲学思想就是文化是大学之魂。王冀生:《文化是大学之魂》,《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4期。大学核心竞争力包括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办学和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王冀生:《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第4期。顾明远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如果没有卓越的大学文化,我想难以成为一流大学。顾明远:《铸造大学的灵魂》,《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30日。宋大成也认为:真正能够体现大学气质和灵魂的是大学的文化。一所大学所具有的文化个性、文化风格、文化品位,体现着一所大学卓尔不群的风格和魅力,是一所大学不可或缺的灵魂,犹如其精气神韵,是大学凝聚力和自信的源泉。宋大成:《文化:大学的气质与灵魂》,《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因此,大学文化中的大学理念、办学宗旨、大学精神、大学价值取向、大学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决定着大学前进的动力、发展的走向和未来的前途。
文化观、价值观的冲突呼唤有定力的大学文化。在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中,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冲击集中在价值观、文化观上。就中国而言,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转型期传统的价值观日渐被消解和遗忘,而当代新的价值观正处于整合重组、逐步认同之中。特别是多元文化的并存态势,使高校在文化传承和文化育人中面临辨析与抉择的难题,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民族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等的交织与交锋中,不少大学茫然失措,大学文化建设迷失方向,大学人理想信仰缺失,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陷入徘徊和迷茫。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体制的弊端日益凸显,教育改革的硬骨头逐渐明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对应试教育危害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呼声愈来愈高。特别是在办学理念和教育价值观上,中国传统大学体制与现代大学制度存在很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阻碍了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我们的高校必须从功利化的办学之路上悬崖勒马,必须高扬大学立德树人、追求真理的精神大旗,必须重视核心价值观对大学师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培养出有道德灵魂的合格的社会公民。
大学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呼唤有中国基因的大学文化。中国文化究竟何去何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该如何传承、绵延、优化、重组?作为肩负文化引领重任的大学不可以、也不能够如鸵鸟般回避如是追问。中国高校有三千万之众的在校生以及上百万之数的教师学者,作为大学数量和办学规模皆为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如何负载文化延续与创新的责任?中国大学必须做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选择。高等教育专家涂又光先生曾严肃提出,在中国办大学,是要办成在中国的大学a university in China,还是中国的大学a university of China的问题。涂又光:《文明本土化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纵观五千年中国文明,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可用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来表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严重断裂,五常之道在普通民众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式微,即使在负有文化传承重任的大学师生中,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也危机四伏,这就是当下中国道德失范、诚信危机的文化根源所在。事实上,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头,大学应责无旁贷地传承之,并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使之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的蔡达峰指出:大学承担着整个社会责任中刚性和特殊的使命,肩负着为本民族、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使命,需要培养一代代的传人。如果大学连自己肩负的使命都不清楚,对自己所要坚守什么都不清楚,就不可能培养出领先的人才。的确,在呼唤高等教育改革的同时,我们首先应该弄明白的是大学的任务坚守大学精神、肩负社会使命。转引自刘茜、陈少远:《大学能否坚守象牙塔》,《光明日报》2011年1月6日。面对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潮,面对各种绩效考核指标的压力,高校应以坚不可摧的定力肩负起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让大学教师回到学术本位、教育本位上来,让学生回到探求真理、学会做人的本位上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才能拥有中国的文化基因,大学师生才能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支撑自己挺立于世的灵魂;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坚守探求真理的大学精神而不失魂,教师才能坚持为人师表的操守而不失节。
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彼得斯在其《追求卓越:美国杰出企业成功的秘诀》一书中说: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最主要的原因并非结构形式或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精神力量。[美]托马斯彼得斯、罗伯特沃特曼:《追求卓越:美国杰出企业成功的秘诀》,天下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页。对今日中国而言,这个精神力量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而言,这个精神力量就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之心,是大学之魂,是大学基业长青之根。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建设,就是要为大学找到立校昌校之本,为象牙塔找回凝心聚气、强基固本之魂;就是要让大学人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让每一所大学在经世致用、服务社会的同时,始终胸怀象牙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