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自然是构建的,而不是发现的 正如真相是制造的,而不是找到的 这一思想正是*近科学史学术界的主要基调。追溯文化中科学的性别化根源,唐娜哈拉维关于猿与猴的科学研究在这一传统中可以说是*的学术成果。她仔细研究了出版物、论文、通信以及灵长类研究考察和制度的历史,揭示了现有社会关系起源的历史构建 种族、性别和阶级的自然化。贯穿全书,她分析了自然创造、现存有机体和赛博格(计算机控制的有机体:包含有机物和技术成分的系统)的原因、叙述和故事。她还批判地把免疫系统看作是一种信息系统,并指出我们的文化假设是多么深入地渗透进所谓价值中立的医学研究中。在其中一些文章中,她探讨并发展了现有的女权主义学术参考中争议性的术语;通过映射自然和经验这两个有力而又模糊的词汇的命运,揭示出新视野,并使一种新希望政治成为可能。
|
關於作者: |
唐娜哈拉维(Donna J. Haraway),1944年生于美国丹佛市,后在科罗拉多学院主修动物学和哲学,同时修读英语专业的课程。1966年获富布赖特奖学金资助,赴法国从事为期一年的进化哲学研究。1972年,哈拉维于耶鲁大学生物系以关于隐喻在20世纪发育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特征的论文获博士学位。她先后任教于夏威夷大学、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从事妇女研究和意识史研究。哈拉维长期从事对现代科学话语的文化解构工作,著作颇丰,其中最重要的著作当属《灵长类的视觉现代科学世界中的性别、种族和自然》《类人猿、赛博格和女人》等,其科学文化解构工作已经构成了现代文化批判当中的重要资源,被当代女性主义奉为经典,特别是她提出的半机械人(又译赛博格)概念,为人们审理后现代语境中人与机器、自然的混血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
译者简介
陈静,浙江杭州人,2010年获浙江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现任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为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翻译研究、性别话语研究等,在Journal of Pragmatics、Discourse Studies、《外国语》等国内外语言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