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其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如何成为临床大家,广涉众家名师,博采众家之长,是中医成材之路。本书精选了历代中医典籍和近现代名医的临床名方验案,对名医的每首方剂按照方名、来源、组成、用法、功用、主治、使用注意、验案解析等依次排列,条分缕析,内容实用。
|
內容簡介: |
中医妇科学从秦代发展至今,日益完善,屡用屡效。妇人在生理上有月经、带下、胎孕、生产、哺乳等功能,在脏腑、经络、气血运行方面也有特殊之处,故而在对妇人疾病的辨证施治中需考其特殊,究其迥异,另立别方。本书选取中医药古籍经典代表方及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作组成、功用、主治、方解、辨证要点、随证加减等详细讲解,更在方后附有当代名中医的经典医案分析。本书内容集古今中医妇科治疗之经验,具有极强的学习和临床指导价值。本书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医师,以及广大患者阅读参考应用。
|
關於作者: |
袁立霞,南方医科大学,教授,现为南方医科大学方剂教研室讲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方剂的配伍规律与临床应用。现主持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一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项。主参编著作5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
|
目錄:
|
第一章
月经病
第一节 月经先期
003 清经散
003 两地汤
005 先期汤
006 肝经郁热先期方
006 归芪龙牡汤
008 安冲调经汤
第二节 月经后期
010 大补元煎
011 温经汤
012 柴胡疏肝散
013 温经摄血汤
014 瓜石汤
016 哈荔田经验方
017 养精汤
第三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020 逍遥散
021 固阴煎
022 定经汤
023 益黄八珍散
024 益肾疏肝汤
025 舒运调经汤
第四节 月经过多
027 举元煎
028 失笑散
029 保阴煎
030 益气清营固冲汤
031 参芪调经汤
第五节 月经过少
033 归肾丸
034 大营煎
035 桃红四物汤
036 苍附导痰丸
037 滋阴平肝汤
第六节 经期延长
039 二至丸
040 归脾汤
041 桃红二丹四物汤
第七节 经间期出血
044 清肝止淋汤
045 逐瘀止血汤
046 六味二至汤
048 清肝利湿汤
第八节 闭经
050 人参养荣汤
051 血府逐瘀汤
053 三紫调心汤
054 健脾益肾消脂汤
055 清热泻经汤
056 疏肝调经汤
057 调冲通经汤
第九节 崩漏
059 清热固经汤
060 固本止崩汤
061 上下相资汤
062 补益冲任汤
063 逐瘀止血汤
第十节 痛经
065 艾附暖宫丸
065 圣愈汤
067 调肝汤
067 宣郁通经汤
068 红酱金铃四物汤
069 消痛方
第十一节
绝经前后诸证
071 左归饮
071 六味地黄丸
073 黄连阿胶汤
074 二仙汤
075 滋水清肝饮
076 二齿安神汤
077 清心平肝汤
077 更年清
第十二节
经断复来
080 安老汤
080 知柏地黄丸
081 固气清宫汤
082 益气固冲汤
第十三节
经行乳房胀痛
084 一贯煎
085 金橘消胀汤
086 延胡索散
第十四节
经行泄泻
088 参苓白术散
089 四神丸
091 痛泻要方
092 温补止泻方
093 人参汤
094 补阳益气汤
第十五节
经行水肿
096 八物汤
097 真武汤
098 五皮饮
099 二仙汤
第十六节
经行头痛
101 通窍活血汤
102 当归四逆汤
103 吴茱萸汤
第十七节
经行感冒
105 桂枝汤
106 小柴胡汤
107 玉屏风散
109 杏苏四物汤
第二章
带下病
112 完带汤
113 易黄汤
114 四妙丸
115 清带方
116 异功散
117 银甲丸
118 清热止带方
119 固肾止带方
120 固气利湿汤
121 刘氏柴枳败酱汤
122 孙氏清带汤
第三章
妊娠病
第一节 妊娠恶阻
126 半夏厚朴汤
127 香砂六君子汤
128 苏叶黄连汤
129 藿砂四君汤加味
130 二陈汤
131 平逆清胃方
132 定呕饮
133 麦门冬汤
134 香开蒸气方
第二节 妊娠腹痛
136 芍药甘草汤
137 胶艾汤
138 附子汤
第三节 异位妊娠
140 宫外孕Ⅱ号方
141 宫外孕方
142 红藤煎
第四节 胎漏
144 寿胎丸
145 胎元饮
146 举元煎
147 安胎防漏汤
148 陈氏安胎饮
149 六安煎
第五节 胎动不安
151 当归散
152 圣愈汤
153 胶艾四物汤
153 徐氏安胎饮
第六节 滑胎
156 泰山磐石散
156 补肾固冲丸
157 固胎饮
158 千金保孕丸
159 固胎汤
160 保胎无忧散
第七节 胎萎不长
162 温土毓麟汤
162 长胎白术散
163 育阴汤
第八节 胎死腹中
165 救母丹
165 脱花煎
166 佛手散
168 加味平胃散
169 下胎乌金散
第九节 妊娠心烦
171 竹沥汤
171 人参麦冬散
172 黄连阿胶汤
173 栀子竹茹汤
第十节 妊娠肿胀
175 全生白术散
176 防己黄芪汤
177 天仙藤散
179 子肿温肾汤
180 黄芪腹皮白术汤
第十一节
妊娠眩晕
182 杞菊地黄丸
182 半夏白术天麻汤
183 天麻钩藤饮
第十二节
妊娠痫证
185 羚角钩藤汤
186 牛黄清心丸
186 至宝丹
187 羚羊角散
188 钩藤汤
190 风引汤
191 扁鹊三豆饮
第十三节
胎气上逆
193 紫苏饮
194 傅氏解郁汤
第十四节
妊娠咳嗽
196 桑杏汤
197 百合固金汤
198 紫菀汤
198 清燥救肺汤
199 六君子汤
第十五节
胎水肿满
201 四君子汤
201 鲤鱼汤
202 茯苓导水汤
203 加味全生白术散
第十六节
妊娠小便淋痛
205 子淋汤
206 导赤散
207 加味五淋散
208 八正散
第十七节
妊娠小便不通
211 五苓散
212 肾气丸
213 当归贝母苦参丸
214 举胎四物汤
215 补中益气汤
第十八节
难产
218 催生饮
219 催生丹
219 达生饮
220 送子丹
220 降子汤
第四章
产后病
第一节 产后血晕
223 补气解晕汤
223 参附汤
224 清魂散
225 夺命散
225 远志汤
第二节 产后痉证
228 三甲复脉汤
229 撮风散
229 滋荣活络汤
231 五虎追风散
232 葛根汤
第三节 产后发热
234 解毒活血汤
235 柴佛和解方
236 柴胡四物汤
237 荆防四物汤
第四节 产后腹痛
240 生化汤
241 枳实芍药散
242 下瘀血汤
243 大黄牡丹汤
第五节 产后自汗、盗汗
245 玉屏风散
246 生脉散
248 牡蛎散
249 当归六黄汤
第六节 产后身痛
252 黄芪桂枝五物汤
254 独活寄生汤
255 养荣壮肾汤
256 益气养血宣痹汤增损方
257 产后身痛方
第七节 产后大便难
260 麻子仁丸
261 养血润肠方
第八节 缺乳
264 通乳丹
265 下乳涌泉散
266 益源涌泉饮
266 通乳方
第九节 乳汁自出
269 八珍汤
270 归芍甘麦汤
271 补中益气汤加味
第五章
妇科杂病
第一节 不孕症
274 养血通脉汤
275 毓麟珠
276 养精种玉汤
277 开郁种玉汤
278 启宫丸
279 少腹逐瘀汤
280 调肝种子汤
281 排卵汤
283 温肾种子汤
284 输卵管阻塞不孕方
285 归芍地黄汤
286 温经汤
288 红酱山甲汤
第二节 癥瘕
290 香棱丸
291 桂枝茯苓丸
293 大黄蜇虫丸
293 非经期方
294 经期方
294 理冲汤
296 舟车丸
297 散聚汤
297 鳖甲煎丸
299 当归芍药散
第三节 阴挺
302 大补元煎
303 子宫下垂方
303 升陷汤
第四节 阴痒
306 龙胆泻肝汤
307 萆薢渗湿汤
308 蛇床子散
309 当归饮子
310 知柏地黄汤
311 归脾汤
第五节 脏躁
314 甘麦大枣汤
315 甘麦大枣合剂
315 天王补心丹
316 养心滋阴汤
第六节 盆腔炎
319 黄连解毒汤
319 清热调血汤
320 地蚤汤
322 疏气定痛汤
322 清营汤
323 甘露消毒丹
324 仙方活命饮
326 补阳还五汤
|
內容試閱:
|
妇科疾病是女性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妇人在生理上有月经、带下、胎孕、生产、哺乳等特别功能,在脏腑、经络、气血运行方面也有特殊之处,故而中医在对妇人疾病的辨证施治中需考其特殊,究其迥异,另立别方。本书结合妇科经、带、胎、产、杂之特点,分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五部分。依据辨证分型,选取了古籍经典代表方及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对组成、功用、主治、方解、辨证要点、随症加减等进行详细介绍和讲解。更在方后附有当代名中医之经典医案,集古今中医妇科治疗之大成,具有一定的学习和临床指导价值。本书内容翔实,重点突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可为广大女性提供日常保健及护理之法,也可供初学妇科者学习研读,更可予妇科临床工作者指导辨证选方,常读此书,将有所裨益。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有关著作和文献,在此特向原作者致谢。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及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主编于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