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1.中国玉雕史上首次以红楼梦为题材的玉雕作品。
2.设计难度较高的白玉画册
3.入选2016年度中国Zui美的书。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红楼梦题材的和田白玉画册。主体部分60件作品,刻画了《红楼梦》中30多位人物形象,展现近60个故事和场景,系中国玉雕史上头一个以《红楼梦》为题材的籽料玉雕作品。60粒白玉由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刘忠荣工作室雕琢,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陈国良设计勾绘画面,工艺大师张迎尧操刀刻诗词。
|
關於作者: |
王岳祥,1957年出生于浙江,工商管理硕士,上海宏泉集团创始人。曾担任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常委、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家、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上海市劳模等称号。
|
目錄:
|
一) 石上偈
二) 宝黛初相会
三) 贾宝玉
四) 袭人
五) 乱判葫芦案
六) 神游太虚境
七)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八) 毒设相思局
九) 王熙凤
十) 秦可卿
十一) 试才大观园
十二) 元春省亲
十三) 软语救贾链
十四) 沁芳亭
十五) 薛宝钗
十六) 黛玉葬花
十七) 晴雯撕扇
十八) 宝玉受笞
十九) 潇湘馆
二十) 探春图
二十一) 偶结海棠社
二十二) 李纨
二十三) 藕香榭
二十四) 蘅芜院
二十五) 妙玉
二十六) 醉卧怡红院
二十七) 香祭不了情
二十八) 平儿喜理妆
二十九) 鸳鸯抗婚
三十) 呆霸王遭打
三十一) 香菱
三十二) 雪里吟红梅
三十三) 病补孔雀裘
三十四) 刁奴欺幼主
三十五) 紫鹃试莽玉
三十六) 宝玉瞒赃
三十七) 史湘云
三十八) 怡红院
三十九) 偷娶尤二姐
四十) 大闹宁国府
四十一) 无意遇鸳鸯
四十二) 误拾绣春囊
四十三) 抄检大观园
四十四) 抱屈夭风流
四十五) 子系中山狼
四十六) 屈受贪夫棒
四十七) 潇湘惊噩梦
四十八) 宝玉始提亲
四十九) 痴黛玉绝粒
五十) 宝玉失通灵
五十一) 凤姐设奇谋
五十二) 焚稿断痴情
五十三) 泪洒相思地
五十四) 金桂自焚身
五十五) 惜春
五十六) 查抄宁国府
五十七) 贾母明大义
五十八) 欺天招伙盗
五十九) 凤姐托村妪
六十) 贾宝玉出走
|
內容試閱:
|
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艺术,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上,历代文人墨客和能工巧匠,为我们创造了光荣和辉煌,留下了无尽的艺术瑰宝,其中玉器和玉文化,就是艺术文化宝库中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
提到中华的玉器,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玉,还是明清两代的白玉,都反映了古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术价值。佩戴玉、收藏玉,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共同的爱好和情趣。
玉是纯洁、美好的象征。古人提到玉或与玉相关的词语和事情,往往将其寓意吉祥、如意、平安、美好与纯洁。玉比德,又与古君子的高尚品德相联系。形容姑娘的貌美,也用颜如玉,形容完美则用天然玉成。在古代,玉作为一种礼器,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很广泛的运用。明清以来,由于皇家宗室的崇尚,借助白玉尤其是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玉质温润、纯白无暇、人见人爱的特点,加上雕工技术和审美情趣的多元化,产生了一批造型奇特、想象丰富、玲珑剔透和器型可爱的艺术佳作。民国以降,玉在江南地区通过雅俗共赏的审美观念调整,淮扬工和海派工大行其道,将玉的自然美、文化美和雕工美三者结合,拓展了空间,玉文化又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今有实业家王岳祥先生对藏玉情有独钟,历时数年,收集和田籽料60粒,又从文学名著《红楼梦》提炼出相应的专题,聘请业界高手率能工巧匠精雕细刻,终于完成了《红楼玉语》这套玉雕大作,成为玉界的精品力作。
这套60件合成的红楼玉语白玉艺术雕刻作品,传承了前人的玉文化技法又加以创新发展,融原石、文学和雕工于一炉,集高雅的文学情愫和精美的审美价值于一体,是一件难得一见的工艺珍品,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首先具有原石的天然美。近年来,白玉在昆仑山脉相延展的国度均有发现,如俄罗斯、阿富汗等地,但仍以我国新疆的和田籽料最为名贵。此玉经上亿年河床中冲刷、磨击而成,玉质细腻、温润、透光,人见人爱。红楼玉语60方籽玉,即为此等好料。主人十数年中,以寻它千百度的精神,足迹踏遍天南地北,于无数石中筛选,一粒一粒,凝聚了无尽心血,终于收集到六十粒之多。千金易得,一石难求。可见这批石头的珍贵。这些石集白润、剔透于一体,既有同中之异的个性,又有异中之同的共性,更以60方的规模整体推出,其价无比。
其次具有文学性。雕刻艺术取材文学元素古已有之,但以一部名著为蓝本,从中系统地选取材料,尔后加以提联,与雕工珠联璧合,还是一种创意和创新。《红楼玉语》取之古典名著《红楼梦》,从中选出了六十个情节、片段,通过想象、转换和构图,用刀工艺术加以表现,使石有了血肉,有了丰富的内涵,这是一种艺术的点金之术。我们不能不赞叹这种奇思妙想。观者赏石时,也能一并欣赏诸如宝黛初会、元春省亲、晴雯撕扇、鸳鸯抗婚、黛玉葬花、宝玉出家等情节,仿佛在展读红楼梦篇章一般。
第三,具有雕刻之美。古人语玉不琢不成器,说明雕刻对玉器之极端重要性。《红楼玉语》由雕刻大师刘忠荣领衔,率刘忠荣工作室众弟子,师徒联袂创作而成,在构图上,因材而雕;在刀法上或沉着痛快或精缕细刻,尽显刀法之美。近几年,海派玉雕秉承传统,刻意创新,形成了多元流派。其中刘君忠荣先生以实力雄厚而成为一路先锋,名扬海内外。次此创作,也体现了刘先生一贯的风格,体现了上乘的质量。
综上可见,《红楼玉语》不失为一件收藏的佳品。而挂一漏万之处,还望诸位赏石者细细品察和揣摩。
祝君波
2015年8月于高安轩
一、石上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话说当年女娲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下,炼成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硕大的顽石。她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便补好了苍天,见多出来一块,就丢着不要了。孤零零的石头自觉无用,竟也多愁善感了起来。一日正百无聊赖,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说着红尘中的好处。石头听了凡心大炽,请求下凡。那僧拗不过它,遂大展幻术,将石头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并镌上数字,使世人一见便知是宝贝,它便是贾宝玉出生时嘴里衔下的那块通灵宝玉。它随着贾宝玉、林黛玉等一干风流冤家一同下凡了却情债公案。
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有一位自称空空道人的道士来求仙,见青埂峰下的大石上密密麻麻写着许多字,正是石头在凡尘经历的陈迹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子曰: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意思是说:它没有填补苍天的才干,白白地到凡见经历了多年。这段因缘际会的种种事迹,又请谁记录下来传播开去呢?空空道人看了石头上的故事,觉得有趣,便将之抄录而回。这段被石头所记录下来的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故事,便是所谓《石头记》,也即《红楼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