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昆虫记》首先是一部科学著作。法布尔本人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他以坚毅的态度自学了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他和当时的昆虫学界有着广泛的接触,但他并不迷信前人权威,而是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不是解剖,而是观察。他主要观察昆虫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命特征和生存状态:昆虫的成长、捕食、打斗、求偶、交配、产卵等。他不但去野外观察,而且把他的荒石园建成一个实验室,对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进行精确的实验和分析。他认真地写观察记录,实验记录,科学报告而《昆虫记》就是他以严谨的态度,几十年如一日地观察昆虫的生活的结晶。法布尔观察之细致有时候令人叹为观止,比如他观察蜣螂足足用了四年的时间。
|
內容試閱:
|
我们先来看看萤火虫以什么为生吧。萤火虫看上去既小又弱,像是与他人无害,可它却是个最小最小的食肉动物,是猎取野味的猎手,而且,捕猎时还相当的狠毒。它的猎物通常是蜗牛。昆虫学家们早已知道萤火虫的这一习性。但是,我从他们书中的介绍中,总感到人们对这一点了解得很不充分,特别是对萤火虫的奇怪的攻击方法,几乎是一无所知。
萤火虫在啃噬猎物之前,先对它施以麻醉,使之失去知觉。它的猎物通常是很小的蜗牛,个头儿还没有樱桃大,是处于变形状态的蜗牛。夏日里,这种蜗牛一大群一大群地聚集在稻子和麦子的茎秆上,或者其他植物干枯的长茎上,在上面一动不动地要待上整整一个炎热的夏季。正是在这种时候,在猎物处于这种状态中,我不止一次地观察到萤火虫对猎物发动攻击,对之施以灵巧的外科麻醉手术,使猎物在颤动着的茎秆上昏死过去,然后,对之下口,美餐
一顿。
萤火虫对其猎物的其他藏身处所也了如指掌。它经常飞到沟渠旁边,因为那儿土地潮湿,杂草丛生,是蜗牛喜爱的栖身之所。在这种情况之下,萤火虫便在地上对蜗牛施以麻醉术。我在家中也饲养了一些萤火虫,它们很容易被捕捉到,也很容易喂养,因此,我可以仔细地观察研究这些外科医生做手术的详细过程。
我在一个大玻璃瓶里放上一些草,把捉到的几只萤火虫和几只蜗牛放了进去。蜗牛个头儿正合适,不大不小,正在等待变形,正符合萤火虫的口味。我寸步不离地监视着玻璃瓶中的情况,因为萤火虫攻击猎物是瞬间的事情,转瞬即逝,不高度集中精力,必然会错过观察的机会。
我终于发现是怎么个情况了。萤火虫稍微探了探捕猎对象,蜗牛通常是全身藏于壳内,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点在壳的外面。萤火虫见状,便立刻打开它那极其简单、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工具。这是两片呈钩状的颚,锋利无比,细若发丝。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小槽沟。这就是它的工具。它用它的这种外科手术器械不停地轻轻击打蜗牛的外膜,其动作不像是在施以手术,而像是在与猎物亲吻。用孩子们的话来说,它像是在与蜗牛拉钩。它在拉钩时,有条不紊,慢条斯理,不慌不忙,每拉一次,都要稍事休息片刻,似乎是在观察拉钩的效果如何。它拉钩的次数并不多,顶多五六次,就足以把猎物给制伏,使之动弹不得。然后,它就要动嘴进食了,它很可能也是要用弯钩去啄,因为我几次都未观察清楚,所以对这一点我却说不太准。总之,萤火虫在施行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快如闪电,不用问,它利用带细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注入蜗牛体内,使之昏死过去。
我检查了一下猎物。在萤火虫与蜗牛拉了四五下钩之后,我便立即从它口中夺下它的猎物,用针尖刺蜗牛的前部,亦即缩在壳内的蜗牛所暴露在外的身体。我没看到它有任何反应,仿佛一具没了生气的尸体。
我还发现一个令我信服的例子。有一次,我幸运地看到一只蜗牛正在爬行,其足正在蠕动着,突然,萤火虫向它发动了袭击。蜗牛十分惊慌,乱动了几下,然后便一动不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