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內容簡介: |
王志国主编的那村那人》是一部以浙江省慈溪市新浦镇下洋浦村为背景而展开论述的文学作品,既是村史,又是由村史演绎而来的故事,它描写了下洋浦村从有人居住至2015年这124年间发生的事情。
|
目錄:
|
概况 第一篇落地生根 第二篇艰难跋涉 第三篇靠海吃海 第四篇轶闻遗事 第五篇口头文学 第六篇传统工艺 第七篇春风化雨 第八篇乍暧还寒 第九篇扬帆起航 第十篇社会和谐 第十一篇儿女争辉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二、村庄初始的名字 盐字,是指人们在此立足后刚开始时从事的一种行业烧盐、晒盐。为了养家糊口,他们把制盐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开始用柴草烧制煨盐,后改成利用日光晒盐。这个行业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 年代,经营时间近30年。
舍字,是指这里的人们住的房子。人们来到这里后总得安个家,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是没有造瓦房那个经济能力的,便利用本地丰富的芦苇、茅草、黏土资源,再买些廉价的稻草、竹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建成简易的住宅,房子的四壁由芦苇和茅草围成,房顶由稻草和茅草盖成。人们把这类房子形象地叫作草舍,或者简化为一个字舍。就这样,下盐舍这个村名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只是这草舍虽建造成本低,但低矮、潮湿,光线又不好,还易引发火灾等不测事件。平时人们最怕的是遇到大风大雨,雨大的时候会漏水,风大的时候更不安全,房顶的稻草、茅草常常被风卷走,遇到台风时,甚至整个草舍都会被推倒。
建瓦房既亮堂又美观,抗风雨的性能强,只因成本大,人们没这个经济实力,不得不长期住在草舍里,而且一住居然住了60多年,这足以说明当时的人们生活有多艰困。
草舍是村民们居住的房子,是人们遮风避雨的港湾。自下洋浦村这个地方有人定居开始,人们就一直住在草舍里。然而草舍并不是没区别的,根据用料的不同,草舍也有多种不同类型,有穿榀舍、乌鳖舍、竹木草舍、地舍、歇舍、瓜舍、和洞舍等。
从质量和用途看,草舍还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档次。一是穿榀舍和乌鳖舍。穿榀舍的骨架比较坚实,梁和柱的用料都是由杉树木料组成的,而且梁与柱的交叉结合处是先用凿和锯加工成凹凸形构件后套上去的,相互衔接紧密,稳定性较好,抗风能力较强。下洋浦地处海边,泥土中盐分大,为防止盐分侵蚀房子的柱子,进而导致木柱子腐朽,人们把柱子接地的一端,放置在一个南瓜似的石墩上,使之与泥土隔开。
石墩中间凿有一个凹穴,立柱末端加工成凸形后插入石墩内,使木柱子避免了直接接触到泥土地面,有效防止了盐分浸入木柱。穿榀舍主架坚固,为盖瓦房打下了基础,一旦经济条件许可时就掀去茅草,增添一些椽子后盖上瓦片,便成了当时人们年复一年梦寐以求的瓦房。只是这瓦房的步伐姗姗来迟,直到20世纪 40年代后期才首露真容。
乌鳖舍也有叫乌舍鳖的,有的农家住了一段日子穿榀舍后,生活条件有所改观,但经济实力仅够买瓦片的钱,于是在穿榀舍的上面铺上一层瓦片,上层瓦片下层稻草,这类住房还不能称瓦房,村民们叫它乌鳖舍。只因瓦片的颜色青灰,远远望去,似一只鳖趴在那里,故有此名。与瓦房不同的是它节省了许多椽子和砖片,省了不少成本。这乌鳖舍其实是从草舍到瓦房演变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建筑物。当然没有瓦房干净利落、美观漂亮。但它也有自己的优点,冬暖夏凉,因此可以说它是舍中之王了。只是这样的乌鳖舍在1949年前也只有几户。
二是地舍和歇舍。地舍和歇舍其实是同一种性质的草舍,只是不同地域的人们称呼不同。地舍不是农民长住的房子,而是离农田较远的农友,为了干农活时有个吃饭、歇脚、避雨挡风的地方,便在农田的一角建的简易草舍。地舍比一般农舍要低矮一些,质量也不太好,来干农活时才打开用一会,农忙时也会过个夜,有时还会住上几天。平时大门是关着的,里面也有些少量的生活设施留下,那时的人们厚道,无人去拿。
三是瓜舍与和洞舍。瓜舍的含义很清楚,就是当瓜类进入成熟期后,在瓜地的一边搭个简易草房,用于看瓜人休息。这种舍结构简单:用几根竹竿捆绑成一高一矮两个人字架,再用一根长3米左右的竹竿或木头架在人字架上,三面围上些芦苇秆或稻草、茅草即成。没有窗户,没有后门。P1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