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編輯推薦: |
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华通史!
风靡海内外,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
民国时期精心挑选的学生课外补充读物!
著名史学家柴德赓、顾颉刚联袂推荐!
毛泽东列给儿子毛岸英的必读书!
系统学习中国历史的入门读本!
以轶闻为纬,既有《三国演义》式的血肉丰满;以正史为经,更有《资治通鉴》式的确凿严谨。
现代白话版,译者刘子儒深得蔡东藩精髓,文笔流畅,史学功底扎实!
|
內容簡介: |
《民国演义》是《历朝通俗演义》的民国部分,由蔡东藩、许廑父编著。该书前一百二十章由蔡东藩原著,后四十章由许廑父续写,共一百六十章。该书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华民国的历史,问世后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
|
關於作者: |
蔡东藩(18771945年),浙江省山阴县(今属浙江萧山)人。著名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从1915年开始创作《清史通俗演义》,到1926年《后汉通俗演义》出版,耗时十年,写成了中国完整的历史小说《历朝通俗演义》,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许廑父(18911953年),浙江杭州萧山人。1929年受会文堂书局之邀,续编蔡东藩的《民国通俗演义》后40章。1930年返杭州就任《东南日报》副主编。1931年浙江商学社成立,许接办《浙江商报》。1953年病逝于杭州。
|
目錄:
|
第 一 章 武昌起义爆发 一
第 二 章 军统吴禄贞被刺 五
第 三 章 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九
第 四 章 组建南京临时政府 一三
第 五 章 彭家珍刺杀良弼 一七
第 六 章 民国建立,优待清廷 二一
第 七 章 迎袁世凯南下 二六
第 八 章 袁世凯兵变就职 三〇
第 九 章 袁世凯宣布约法 三五
第 十 章 民国借款碰壁 四〇
第十一章 熊希龄受辱辞职 四四
第十二章 政党嘲笑新总理 四九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修订法规 五四
第十四章 张振武被正法 五八
第十五章 拉拢孙中山、黄兴 六三
第十六章 民国第一个国庆节 六七
第十七章 俄蒙协约吓走梁如浩 七一
第十八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七五
第 十九 章 宋教仁惹来杀身之祸 七九
第 二十 章 宋教仁之死 八四
第二十一章 背后的真凶 八九
第二十二章 曲折的真相 九五
第二十三章 国会与大借款 一〇〇
第二十四章 袁世凯的决定 一〇五
第二十五章 土匪白狼军 一一〇
第二十六章 革命初露端倪 一一五
第二十七章 南军和北军 一一九
第二十八章 首领们的潜逃 一二四
第二十九章 四攻制造局 一二八
第 三十 章 革命大势已去 一三三
第三十一章 江宁惨遭淫虐 一三七
第三十二章 捷报频传 一四二
第三十三章 大总统选举法 一四八
第三十四章 袁世凯上任大总统 一五二
第三十五章 国民党的失败 一五七
第三十六章 黎元洪被迫辞职 一六一
第三十七章 袁世凯赐大婚 一六五
第三十八章 熊希龄的失策 一六九
第三十九章 赵秉钧暴毙 一七三
第 四十 章 白狼死在狼窝里 一八〇
第四十一章 总统想要变皇帝 一八五
第四十二章 艰难的谈判 一八九
第四十三章 屈辱的外交条约 一九四
第四十四章 最后二十一条 一九九
第四十五章 创立筹安会 二〇三
第四十六章 红颜知己 二〇七
第四十七章 袁克定的本事 二一二
第四十八章 请愿团笔战梁启超 二一六
第四十九章 梁士诒的安排 二二一
第 五十 章 袁世凯内定选举 二二六
第五十一章 段祺瑞深夜遇刺 二三〇
第五十二章 蔡锷夫妻演双簧 二三六
第五十三章 郑汝成之死 二四三
第五十四章 蔡凤津门之别 二四九
第五十五章 袁世凯的推戴书 二五四
第五十六章 两块宫廷香饽饽 二六〇
第五十七章 云南省独立 二六五
第五十八章 袁家女人的把戏 二七〇
第五十九章 唐继尧的讨袁檄文 二七四
第 六十 章 卖国密谋泄露 二七九
第六十一章 云、贵联合讨袁 二八三
第六十二章 众姨太争宠 二八七
第六十三章 陆荣廷的忍耐 二九〇
第六十四章 曹锟和蔡锷交手 二九三
第六十五章 龙觐光受困 二九六
第六十六章 北军的连败 三〇〇
第六十七章 帝制的撤销 三〇四
第六十八章 袁世凯的尴尬 三〇九
第六十九章 龙济光的假独立 三一四
第 七十 章 南京会议的召开 三一八
第七十一章 陈其美中计被刺杀 三二二
第七十二章 陈宦的背叛 三二五
第七十三章 袁世凯的临终遗言 三三〇
第七十四章 帝制派摊牌 三三五
第七十五章 袁世凯的葬礼 三三八
第七十六章 内阁的重组 三四一
第七十七章 共和再造 三四四
第七十八章 副总统的人选 三四七
第七十九章 蔡锷的逝世 三四九
第 八十 章 总统和总理的矛盾 三五三
第八十一章 跟德国绝交 三五七
第八十二章 众议院的骚乱 三六一
第八十三章 国会的撤销 三六四
第八十四章 张勋的复辟 三六八
第八十五章 黎总统的逃亡 三七三
第八十六章 讨逆军和张勋的较量 三七六
第八十七章 张勋的溃败 三七九
第八十八章 对德宣战 三八四
第八十九章 借债平定南方的决策 三八七
第 九十 章 段祺瑞卸职 三九一
第九十一章 冯总统秘密离京 三九四
第九十二章 徐树铮的阴谋 三九九
第九十三章 北军的连胜 四〇三
第九十四章 龙济光的窘境 四〇七
第九十五章 俄国的局势 四一〇
第九十六章 无休止的借日债 四一四
第九十七章 徐树铮诱杀陆建章 四一七
第九十八章 冯国璋下台,徐世昌继任 四二一
第 九十九 章 徐世昌的劝告 四二四
第 一百章 协约国的胜利 四二八
第 一百零一 章 巴黎和会 四三二
第 一百零二 章 李纯推行和平政策 四三七
第 一百零三 章 胶澳之争 四四二
第 一百零四 章 中外学生的抗争 四四七
第 一百零五 章 五四运动 四五二
第 一百零六 章 学生救援 四五七
第 一百零七 章 南北会议中止 四六二
第 一百零八 章 各地罢市 四六七
第 一百零九 章 拒签对德和约 四七二
第 一百一十 章 自治外蒙的回归 四七七
第一百一十一章 靳云鹏出任总理 四八一
第一百一十二章 呼伦贝尔回归 四八五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日交涉 四八九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方政府分裂 四九三
第一百一十五章 湖南战争爆发 四九八
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纯让步 五〇三
第一百一十七章 直皖开战 五〇八
第一百一十八章 段派战败 五一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日使馆收留战犯 五一七
第 一百二十 章 李纯之死 五二二
第一百二十一章 自杀还是他杀 五二八
第一百二十二章 谁来当广州督军 五三四
第一百二十三章 陈炯明忘恩负义 五四〇
第一百二十四章 督军自杀 五四六
第一百二十五章 援助湖北 五五一
第一百二十六章 陆曹争艳 五五八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员吃醋,小吏出头 五六三
第一百二十八章 厨子也能当县官 五六九
第一百二十九章 内阁之争 五七四
第 一百三十 章 兄弟翻脸 五八〇
第一百三十一章 直奉开战 五八四
第一百三十二章 总统为难 五八八
第一百三十三章 战祸平息,政潮又起 五九二
第一百三十四章 徐世昌被逼下台 五九七
第一百三十五章 黎元洪复职 六〇一
第一百三十六章 陈炯明叛变 六〇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军舰背义离黄浦 六一一
第一百三十八章 孙中山离开广东 六一六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四川又出事了 六二一
第 一百四十 章 许崇智苦战福建 六二六
第一百四十一章 孙中山回广东 六三一
第一百四十二章 厦门被困 六三五
第一百四十三章 范小泉建功 六四一
第一百四十四章 浦车遭劫 六四八
第一百四十五章 官匪议和 六五四
第一百四十六章 熊攻大足 六五九
第一百四十七章 杨春芳身陷泸州 六六五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朱耀华偷袭长沙 六六九
第一百四十九章 衡山失守 六七五
第 一百五十 章 改组国民党 六八一
第一百五十一章 车站劫印 六八七
第一百五十二章 总理争夺战 六九二
第一百五十三章 孙美瑶、老洋人被杀 六九七
第一百五十四章 巧言挽回将心 七〇二
第一百五十五章 刘湘告捷 七〇九
第一百五十六章 厦门失守 七一六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夏超受贿 七二二
第一百五十八章 卢督下台 七二九
第一百五十九章 孙中山宣布北伐 七三五
第 一百六十 章 恢复捐官法 七四二
|
內容試閱:
|
序
太平盛世里亦有是是非非,更何况乱世当道,必然也是纷乱纠葛、恩恩怨怨,叫人无所适从。为什么乱世多是非呢?原因就是人们把错当成对,把好当成坏,最终导致了好坏颠倒。以前孔夫子写作《春秋》,孟子对杨朱、墨翟进行批判,都是为了辨别是非,通过考证辩论来维护真理,因此,世人才称赞他们为圣人。
等到秦、汉两个朝代,封建专制体制逐渐加强,刑法条文繁密,普通士民偶然有一些批评朝政的议论,稍有不慎就会触犯律法,小命不保。世间如果有圣人,会在这样的体制下冒着生命危险去辩论孰是孰非吗?所以,除非改朝换代,否则就不会有董狐直笔这样不畏强权的史学家,让世人能够知晓王朝兴替的真相。即便是愤怒于时事的人也不敢大胆直言,实在忍无可忍,也只能变换方法,或用诗,或用歌来赞美、鞭挞;或是演义为稗官野史,弄些荒诞无稽的表演来嘲弄;或是如屈原那样,用些美人香草诗来抒发内心的忧思。《水浒传》《红楼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借古讽今,引起人们的思索。作者的一番苦心又有多少人能够知晓?说不定还会被世人认为是作者的一己之见,管窥蠡测,一叶障目,所以还是不能让世人明辨是非。
现在中华民国刚刚建立不久,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旧时代未必全是毛病,没有一点值得称赞的地方;新时代也未必全是好的,毫无瑕疵。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朝代的更迭堪比眨眼睛的速度。前朝说是好的东西,今朝却遭到世人耻笑,是是非非依旧纠缠不清,追究起来怕是口水用干了,也辩论不出所以然。没有准绳来规范是非,这样的辩论只能是南辕北辙,不能起到分别是非的作用。
回想辛亥革命,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万众一心,最终推翻满清王朝,除去专制体制,原以为从此可以享受共和体制下的幸福生活,却不想有些蝇营狗苟的鼠辈,勾结串联起来,使共和体制至今没有达成。当时,袁世凯几乎笼络了全国上下所有有才智的人,但他的德行不够,依旧醉心于帝王专制,违背时代大潮,致使自己在悲惨中死去,还导致了军阀干涉国家政治体制,给国家的发展留下巨大的祸患。
继袁世凯后,黎元洪、冯国璋相继接手了这个烂摊子,但他们二人依旧是有心无力,只能草草下野。这时的国家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各路的军阀,北洋军阀与南方革命家各执一词,都说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以正义的名义同室操戈,中国人杀中国人,到现在还难求一时的安宁。
幸好在这战乱之中,《临时宪法》能够被保留下来,人民的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尚且能够受到宪法的保护。因此,许多出身平民的贫寒有识之士,依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挥笔抨击时事,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正是共和体制赋予人民的权利。而我们民国之所以能够长存到现在,又何尝不是有赖这一体制?
我自不量力,将民国建立以来的事实,按照时间的先后次序,分出几回来编撰此书,借小说的体裁来说明当代的现状。我写的都是根据事实,不敢在这里捏造,我的文字留给后世,时间会给我一个公论。我认为对的,别人可能以为不对;我以为不对的,别人却以为是对的。没有关系,兼听则明,读者不妨比较后再做出自己的判断。我的话是危言耸听,还是闲谈无聊的论述,现在就拿出来奉献给诸位学识精深的人。
中华民国十年(1921年)一月,古越东临江书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