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分析了包裹在怀疑论迷雾中的唯物论是如何在摸索中前进的。从作者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哲学和意识形态的选择对17、18世纪的先驱们在接受或者否定一些科学论断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塞维尔大学现代哲学历史教授米盖尔?贝尼戴兹对1690-1740年期间地下哲学手稿的系统研究著作。书中的内容主要取自1980年至1993年间作者在各种研究媒体上发表的一些论文。书中作者在对研究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之后,详细地列举了作为研究对象的地下哲学手稿的名录,共列出两百多个篇目,相当于分散在全世界各地的两千多篇古典时代在地下流传的哲学手稿。本书根据主要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作品与人”、“新的世界体系”、“没有教条的唯物论”和“批判的激进主义”。作者在书中分析了包裹在怀疑论迷雾中的唯物论是如何在摸索中前进的。从作者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哲学和意识形态的选择对17、18世纪的先驱们在接受或者否定一些科学论断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
關於作者: |
米盖尔?贝尼戴兹是塞维尔大学现代哲学历史教授,法国索邦大学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文学和语言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员。发表有一百多种科学研究成果,其中大部分是研究地下手稿资料的成果,主要有《启蒙的另一面》(英国牛津,伏尔泰基金出版社,1996),《博纳文图?福克鲁瓦的自由思想作品》(法国巴黎,香皮翁出版社,2005),《理性的眼睛,让?梅斯里耶的无神唯物论》(法国巴黎,香皮翁出版社,2012)。
闫素伟是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法语语言和文学的教授,法国巴黎第三大学高等翻译学院翻译学博士,多年来从事翻译的研究生教学。翻译作品有左拉的小说《普拉桑的征服》(1982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艾德加?莫兰的《社会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弗朗索瓦?于连的《圣人无意》(商务印书馆,2005年出版),贝尔纳?享利?列维的《萨特的世界》(商务印书馆,2005年出版),塞勒斯科维奇,勒代雷的《口译训练指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出版,2010年再版,外语院校翻译系列教材)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