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古代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可以说从先祖结绳记事起,便有了文字的象形意义,也有着书法审美的萌芽。甲骨文是迄今能够发现的*早的书法形式与艺术,其后产生金文、石刻文、砖瓦文、帛文等,从比较质朴的象形文字,逐步发展出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行书、小草、大草等书法造型艺术。在历史的演变中,书法艺术的发展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由于中国文字的象形意义,书法也成为我国独有的造型艺术,历来为社会上层建筑及文人士子重视。从汉魏时期,众多士大夫阶层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奠定了书法艺术的理论与创作基础。如东汉梁鹄、崔瑗、蔡邕、杜度等,魏晋时期的钟繇、索靖、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皇象、陆机、卫瓘、卫恒、卫夫人、谢安、张芝等,隋唐时期智永和尚、薛稷、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李世民、钟绍京、国仝、欧阳通、裴休、徐浩、李邕、张旭、怀素、高闲、李贺等,两宋时期的杨凝式、苏轼、米芾、蔡襄、蔡京、赵佶、黄庭坚、薛绍彭、释梦英、赵构、陆游、张即之、赵孟坚等,元代赵孟頫、吴镇、倪瓒、鲜于枢、康里巎巎、邓文原、耶律楚材等,明清时期的宋克、宋璲、宋广、李东阳、吴宽、张弼、沈周、文徵明、唐寅、祝允明、
|
關於作者: |
怀素(725785),俗姓钱,字藏真,僧名怀素,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因自幼向佛,出家为僧。怀素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性格乖张,行事常出人意料。
怀素学书,对东晋二王及同朝张旭的行书、草书都专心摹写,从未间断。因长期精研苦练,秃笔成堆,埋于山下,人称『笔冢』。怀素虽是僧人,却又不拘于寺院的清规。他喜欢饮酒,酒醉兴发,就在墙壁上、衣服上、器具上等随处书写。他擅『狂草』,用笔圆劲有力,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由于他性格豪放,饮酒后常大醉失态,疾笔狂书,时人谓之『醉僧』,与张旭齐名。《金壶记》中称他『一日九醉』,『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然而,怀素草书虽然狂放,但并没有为追求新奇而无视法度。他的草书以篆书入笔,藏锋内转,瘦硬圆通,用笔迅疾,气势宏大,章法严谨,结字简练,具有独特且浓烈的草书意韵。落笔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境界奇高。虽然行笔如飞,然怀素在通篇飞草之中,却极少失误,这也是草书家中十分难能可贵之处。
|
|